首页 / 正文

现在把中国传统政治,扼要再加以一番综括的叙述。

(一)中国传统政治,论其主要用意,可说全从政治的职分上着眼,因此第一注重的是选贤与能,第二注重的是设官分职。

(二)因中国是一个大国,求便于统一,故不得不保留一举国共戴的政治领袖即皇帝。又因无法运用民意来公选,因此皇位不得不世袭。

(三)要避免世袭皇帝之弊害,最好是采用虚君制,由一个副皇帝即宰相来代替皇帝负实际的职务及责任。明清两代则由皇帝来亲任宰相之职,只不负不称职之责。

(四)政府与皇室划分,此直至清代皆然。

(五)政府与社会融合,即由社会选拔贤才来组织政府。

(六)宰相负一切政治上最高而综合的职任。

(七)选拔人才的责任,自汉至唐之辟举,交付与各级行政首长自行择用其属员。考试权交付与礼部与吏部,宋代以后则专在礼部。

(八)考课成绩升黜官吏权则交与吏部。

(九)监察弹劾权交付与特设的独立机关。唐代有御史台,下至明代有都察院。

(十)对于皇帝之谏诤责任及最高命令之覆审与驳正权,交付与给事中与谏官。此两官职,唐代隶属于宰相,宋以后至明渐成独立机关,清代则废止不复设。

(十一)职权既定,分层负责,下级官各有独立地位,几乎政府中许多重要职权都分配在下级,而由上级官综其成,宰相则总百官之成。

现在再值得一提的,则为汉代九卿到唐代尚书六部之演变。近代中国学者,常认自秦以后的中国传统政治,总是专制黑暗,好像老没有什么变动似的。实则人类历史,绝不能有经历数百年千年不变的事情,政治制度也不能例外。中国传统政治,纵使尽合理,尽进步,也不能保持千年而不变。现在只顾痛骂中国传统政治两千年守旧不变,其实转像是过奖了。汉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帝以下有三公,宰相御史大夫与太尉,太尉是全国武官长。三公以下有九卿。九卿全属宰相,有时亦分属三公。照理应该都是政府的政务官,但顾名思义,实际上只能说汉代九卿只是皇帝的家务官。太常是管宗庙的,常是尝字声借,指祭祀言。光禄勋是大门房,勋把阍字声借,管门户与侍卫的。卫尉是武装侍卫。太仆是车夫头,管舆马与出行的。廷尉是司法官,但在这一行列中,只能说是皇家之私法庭。大鸿胪是管交际宾客的。宗正是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的。大司农是大账房,少府是小账房。如是则不说他们是皇室的家务官是什么呢?然而全国一切行政,却又分配到他们职掌,如学校教育归太常,工程建筑归少府之类,可见那时的政府,究竟不脱封建气味。皇帝化家为国,宰相是皇帝管家,因而兼管到全国政务。九卿是皇帝家务官,因而也兼管到全国政务之各部门。我们只看汉代九卿职名,便知那时政府初由皇室中渐渐蜕化的痕迹。

但到唐代便不同了,九卿变成了九寺,寺是衙门名称,全成为闲职,全国政务尽隶尚书省,省亦衙门之名称。分六部:一吏部、二户部、三礼部、四兵部、五刑部、六工部。照名义论,那些全是政府的政务官,再不与皇室私务相关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政治里一绝大的演变。这一演变,正足说明中国传统政治在努力把政府与皇室划分的一个大趋势。这一趋势,正可说明中国传统政治并非建立在王权专制上的一大见证。

唐代的尚书省,绝似近代西方的内阁与行政院,这是管理全国行政部门的最高机关。唐代尚书六部的规模,直到清代末年,大体上没有变。唐代制度,在下有科举制,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尚书省,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在唐玄宗时,又曾写定了一部《唐六典》,这是中国传统政治里留下的一部最大最有价值的行政法典,整个中央政府以及尚书六部一切行政,大体都包括在这书里,亦大体为后代所遵守。从世界历史论,这也是一部最古最伟大最有价值的行政法典了。那时全国一切政务,都集中到尚书省,上面的命令,也全由尚书省分发执行。尚书省在唐代是合署办公的,全省一首长即尚书令,两次长为左右仆射,各分领三部,左仆射领吏、户、礼、右仆射领兵、刑、工。尚书省建筑,成一三合形。左廊十二司,吏、户、礼各四司。右廊十二司,兵、刑、工各四司。正中向南是总办公厅即都堂。上午各部长官在总办公厅集合办公,下午各归本部本司。但尚书省只管行政,没有最高出令权。最高出令权在中书省,审核在门下省。三省同为政府最高中枢,除非尚书省长官或次长获得出席政事堂兼衔,在当时不算是宰相。

直到宋代,尚书省规模还是极庞大。据宋人笔记,那时尚书省六曹二十四司,有一百六十个办公桌,办公吏员计有一千零四十三人。某年五六两月,文书统计达十二万三千五百余件。神宗时建造尚书新省,凡三千一百余间。都省在前,总五百四十二间。其后分列六曹,每曹四百二十间,厨房也占一百间。唐代的尚书省,则有四千楹。到明代,尚书分部办公,直辖皇帝权下,不再有首长与总办公处。明太祖亲自独裁,在某月八天之内,便批阅了中外奏劄一千一百六十件,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中国传统政府里的政务丛脞,即此可想。

但中国传统政治毕竟总有一规模,一法制。即就传递文书一事说,唐代中央在长安,明代在北京。那时到全国各地交通,全靠驿站。紧要文书限几天到,次要限几天。全国驿站都由兵部管,几百年相传,没有说一件公文可以失时误限的。否则若使各种公文,都可失时误限,试问这样一个大国家,又用何法来处理?近代中国学者,只知道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由皇帝一人专制黑暗。试问他皇帝一人,如何来专制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即在政治技术上,也值得我们细心研究。不能尽骂中国人从来是奴性,不遇到西洋人,老不懂革命,便尽由那皇帝一人来放肆专制了。

猜你喜欢
  通鉴续编卷十八·陈桱
  卷之四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三·佚名
  卷之一百零七·佚名
  ◎留学界之趣闻·李定夷
  第八十四卷 文苑 一 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纪昀
  卷二十四·佚名
  一三○五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查询《热河志》已否刊竣事致阿哥等函·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志第二 律历中(原文)·范晔
  四九、越灭郯乃晋烈公三年非四年六年辨(附越灭滕考)·钱穆
  卷七·允禄
  82.跋扈将军梁冀·林汉达
  纲鉴易知录卷六六·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124_1 【书殿赐宴应制】徐安贞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卷124_2 【从驾温泉宫】徐安贞   神女调温液,年年待圣人。试

  • 舒亶·唐圭璋

      亶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人。庆历元年(1041)生。治平二年(1065)进士,试礼部第一。元丰五年(1082),知制诰。六年(1083),试御史中丞、权直学士院。寻除名、追两官勒停。徽宗朝,累除龙图阁待制,崇宁二年(1103)卒,年六十三。有集,不传。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弘治元年八月壬辰朔唐世子弥鍗乞敕词臣为其父庄王撰墓铭礼部言各王府旧无词臣撰铭事例不可从 上贻书世子知之○罢五军营左掖坐营广平侯袁辂右掖坐营都督同知白王巳先是二营缺官英国公张懋襄城侯李瑾疏举辂王巳二人堪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纪昀

    儒林传宋 【六】○宋六刘子翚 洪兴祖喻樗高闶程大昌林之奇林光朝 杨万里刘子翚洪兴祖喻樗高闶程大昌林之奇林光朝杨万里△刘子翚刘子翚字彦冲赠太师韐之仲子以父任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韐殁于靖康之难子翚痛愤不欲

  • 卷十一·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一(宋)吴缜 撰○十一曰载述脱误衡王传误唐义识字误常山及薛谭字误程处亮名不同韦伦传记襄州事误严善思传误王同皎传误狄仁杰传误宰相世系表脱漏不载者宰相世系虽有名而计目中脱漏者宁王传

  • 封伦传·欧阳修

    封伦字德彝,以其表字扬名于世,观州..县人。祖父封隆之,任北齐的太子太保。封伦还在少年时,他的舅父卢思道就说“:这个孩子见识胆略过人,当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官至公卿宰相之位。”隋朝开皇末年,江南动乱,内史令杨素前去平定,征招

  • 卷二十三·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三宋 彭百川 撰元佑党事始末上哲宗即位司马温国公光当国悉改熙宁元丰旧事或谓之曰旧臣如章惇吕惠卿等辈皆小人也他日有以父子之义间上则朋党之祸作矣光正色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遂改之

  • 东宫备览卷一·陈模

    ○始生礼记内则篇曰国君世子之生告于君接以太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斋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负之宰醴负子赐之束帛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凡接子择日冡子则太牢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

  • 书传卷八·苏轼

    宋 苏轼 撰商书盘庚上第九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咨嗟也盘庚阳甲弟汤迁于亳仲丁迁于嚣河亶甲居相祖乙圯于耿而盘庚迁于殷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祖乙圯于耿盘庚不得不迁而小人怀上故不肯适新居率吁众慼出

  • 卷一·佚名

    缘起论智度大道佛善来,智度大海佛穷底,智度相义佛无碍,稽首智度无等佛。有无二见灭无余,诸法实相佛所说,常住不坏净烦恼,稽首佛所尊重法。圣众大海行福田,学无学人以庄严,后有爱种永已尽,我所既灭根已除;已舍世间诸事业,种

  • 十二门论品目·龙树

      观因缘门第一   (万法所因似各有性推而会之实自无性通达无滞故谓之门)。  观有果无果门第二   (重推无性之法为先有而生为先无而生有无无生以之为门)。  观缘门第三   (上推因此推缘四缘广略皆无有

  •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注云。有支顺转。积日逆流。黑白月余。如经广说。  尔时众会。无量人天白世尊言。乌鸟鸣吟。时来不定。如何了知。愿佛演说。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

  • 畸形屋·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我在埃及遇上了索菲娅,此后她成为了我心爱的女子,然而我对她的家庭背景等一无所知。有一次,她终于肯开口对我说,她住在伦敦郊外的一个富豪住宅区,住在一幢歪歪扭扭的畸形小屋里……回到英国之

  • 千只鹤·川端康成

    《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作品发表于1952年,主要讲述的是一段涉及两代人的畸恋故事,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同时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也十分细腻,“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三谷菊

  • 巽隐集·程本立

    明代诗文别集。程本立(字原道,号巽隐)著。有嘉靖元年(1522)吴德翼刻本,题“赐进士嘉兴吴昂编辑,同郡庠生马淮校正”。前有云南布政使司左参议古闽后学林庭昂序。共4卷,卷1、2为诗,卷3、4为文,附录为状略。此刻本《四

  • 黄氏菊谱·黄省曾

    黄省曾,字勉之,举嘉靖乡试,从王守仁,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驰终身于书无不览,详闻学、近古无比。有《四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崇山人集》等,菊谱首刊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夷门广赎》丛书,民国间上海

  • 胎产秘书·陈笏庵

    《胎产秘书》,产科著作。又名《胎产金针》。二卷(又有三卷及四卷本)。清·陈笏庵撰。刊于1796年。书中共载胎前34症,临床4症,产后47症,并记述难产救治调护各法。后附保婴要诀,记述初生儿的护理。其产后部分,似从傅青主《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