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五月。壬寅。上谕勤政殿听政。  

○谕军机大臣曰、管干珍奏筹催闸内帮船一摺。内称南阳通济等闸。帮船尚多停候。现在沿闸查催。即飞赴卫河办理拨运等语。本年雨泽短少。水势不能充裕。本日据穆和蔺奏报、初十十一等日。河北各府属。业已得雨。上游可冀长水。帮船自足资浮送。管干珍惟当相机疏导河流。俾得遄行。但大田正当播种之时。亦不可专顾漕运。致误农功。至各帮比较上年经过日期。昨据户部具奏到通日期。比较上年迟至二十余日。虽因卫河水少。比较上年迟缓但较之从前漕运迟延之年。日期是否尚早。着传谕管干珍、再行查明据实奏闻。不可藉辞水短因循。又致不能趱符定限。方为妥善。  

○又谕曰、穆和蔺奏、河北彰德、卫辉、怀庆三府属。于五月初十十一等日。得雨二寸至四五寸及深透等语。览奏欣慰。本日京城卯刻至辰刻。得有雷雨一阵。约及三寸。云势东南一带。尤为浓厚直隶之河间、天津、及山东之东昌、武定一带。可冀一律均沾。着传谕该督抚、即将各该处是否同日得有澍雨。田禾赶种。可冀有秋情形。即行迅速具奏。  

○以故奉恩将军宝铭子顺玉、袭职  

○以通政司副使恒杰、为太仆寺卿。  

○以湖北汉黄德道张长庚、为湖北按察使。  

○癸卯。谕军机大臣曰、管干珍奏、接准巡漕斐灵额移咨、欲将粮船土宜。随地起卸净尽。不准携带。查本年拨运丁费稍多。例带土宜。似当任其自行酌带。以资拨费等语。所奏是。各省帮船。定例准其于装载漕米之外各携带土宜。原以运丁等得有水脚可资贴补。而京城货物。亦不至居奇。且本年临清一带因天旱水浅。漕艘起拨需费。若复将所带土宜概行卸。丁力岂不更至拮据。自应照该总漕所奏。仍准其自行酌带。至斐灵额止图船行迅速而未计及体恤运丁。殊为不晓事耳着传旨申饬  

○奉恩将军富瑞病休。以其子敏敬、袭职。  

○以故广西太平府属结安土知州张治宁子晃穆袭职。  

○广东高州镇总兵刘秉龙病休。以江南江宁协副将李奉琳、为高州镇总兵  

○甲辰。谕曰、郭世勋陛见来京。途间染患脾泄日久未能进见。但年逾七旬。一时难以就痊着准其开缺俾得安心调养。病痊时另候简用所有广东巡抚员缺。着朱圭调补。陈用敷着调补安徽巡抚姚棻将届服满。所有广西巡抚员缺着姚棻署理姚棻即速往。不必来请训其前在江西巡抚任内。于童生刘昌新雇倩伊师代考一案。未能审出实情。其过虽大部议上时拟令于姚棻服满到京时提奏。但现因一时乏人是以将姚棻复行简署。着带革职留任。仍罚养廉二年。用示惩儆姚棻务宜感激奋勉。遇事倍加认真。广东地方紧要。朱圭接奉谕旨后即将巡抚印务。交与藩司周樽护理。速赴广东新任陈用敷俟棻到后。再赴安徽新任。  

○又谕、户工二部议覆淮宿海等关徵收税课一年期满。除宿海二关。比较上三届均属有赢无绌。惟淮安关比较五十七年。计短少赢余银二万一千五百四十六两零。着落该监督照数赔补等语。固属照例办理。第念上年山东、河南、与江苏年岁均属丰稔。豆价相等。商贩未能多获余利豆货船只过关稀少。以致赢余短绌。尚属实在情形。所有此次淮安关短少赢余银二万一千五百四十六两零。着董椿、盛住、各按照经徵月日赔补十分之六共银一万二千九百两零。余着加恩<宀十见>免。并免其议处。  

○乙巳。谕军机大臣等、本日巡视南漕御史范三纲回京复命。据奏衮州以南雨水沾足。惟山东之东昌、济南、直隶之河间等处。土脉尚觉乾燥途次不过雨点飘洒等语。是现在缺雨处所总在河间至东昌一带。若非速沛甘霖。恐不免竟成灾象。深为廑念。着再传谕该督抚、即将近日以来缺雨各州县。曾否得有醲膏。田禾尚可赶种不致成灾之处。迅速查明据实具奏。勿稍讳饰。  

○又谕曰、李奉翰等奏、卫河于十三日戌时长水六寸等语。卫河上游。系在豫省河北一带。河水增长六寸。自由彰德、卫辉各府属渥被甘霖看此光景。河北尚可不致成灾。乃昨据穆和蔺奏、河北安阳等二十五州县。于初十十一等日。得有雷雨。又称此内四五六寸及深透者。即踊跃布种。其在三寸以下者。已酌借耔种。令其雨后及时翻犁等语是河北各州县。尚未普得透雨。一律种齐何以下游河道已长水六寸。该抚所奏尚欠明晰。着再传谕穆和蔺、即查明河北三府属。已得透雨者若干州县。未得透雨者若干州县。十一日以后曾否续得透霖。全行栽种。不致成灾之处迅速据实详悉具奏。勿稍含混。  

○又谕曰、勒保奏、甘肃钱粮完欠数目一摺。内单开乾隆五十七年分。民欠未完、及因灾缓徵等银三万六千四百四十两零粮五万六百十三石零。甘肃省从前王亶望诸人捏灾冒赈。率以为常业已痛加惩治。至该省地土硗瘠。如遇被灾歉收之年。自应随时蠲缓。用资调剂。但一遇丰收年分。即可陆续带徵。以完积欠。即如上年甘肃通省收成尚称丰稔。何以五十八年。仍有未完银三万四千两零。未完粮五万石零自由该督等办理不善所致。着传谕勒保、嗣后遇有丰收之年。即传饬各属催徵完解。并留心查察毋任意迟延。藉词悬宕。以致愈积愈多也  

○又谕、据孙士毅奏运京铜铅出境日期一摺。内夹片一件系该省麦收分数收成分数关系民食。最为紧要。该督自应专摺奏闻。从来并无夹片具奏之理。即欲归简易。亦应以收成分数缮一正摺。将铜铅出境夹片具奏乃该督转将麦收分数用片声叙。殊属轻重倒置。孙士毅由军机司员出身。岂尚不谙此制耶。着传旨申饬。  

○丙午。谕、前因直隶缺雨各州县。二麦收成歉薄。降旨令该督查明。入于夏灾案内速行办理。兹据梁肯堂奏、保定等府属。上年秋成丰稔。虽现在被旱歉收。粮价尚不昂贵。惟麦收仅止四分以下。各州县乏食贫民。不免糊口稍艰等语。保定等府属。本年雨泽愆期。节经降旨缓徵借粜。用资调剂。现在查明夏收仅止四分。竟不及半。不可不亟筹接济。着加恩将麦收四分以下之保定等八十三州县内、鳏寡孤独老幼残疾贫民。赏给六月分一月口粮。其余乏食贫民。并着先行酌借一月口粮。俟秋成后免息还仓该督务须董饬所属。实心经理。毋任吏胥人等、侵冒滋弊。俾小民均沾实惠。以副朕轸念灾黎。优加抚恤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本年盛京一带雨水调匀夏收丰稔。豆麦一切价值自必平减。现在直隶河间、天津等处。及山东武定等府属一带因尚未得有透雨。粮价恐不免逐渐增昂不可不豫为筹及。盛京与天津、武定、海道相通商贾往来甚易。不可稍加禁遏。该将军等并当出示晓谕商贩人等。以豆麦等项、经过直隶山东等处关津。现已减税。若运往售卖。可以得利俾该处商民闻知。自必争先贩运而来源源接济。于被旱各州县民食。大有裨益该将军等务须明晰劝谕。不可官为经理以致吏胥等从中抑勒滋弊。以利民之事而累民也将此传谕琳宁等、并谕梁肯堂、福宁知照山海各关口一体遵办。  

○又谕、据刘秉恬奏、第十六帮船回空。比较上年计迟二十九日等语。前因帮船迟缓。节经降旨饬谕实力严催。比年来甫能趱复原限。本年漕运行走不能迅速。比较上年帮次。逐渐稽延。今第十六帮船只。竟迟回至二十九日。已及一月之久势必又如从前稽缓。此皆沿途催漕官员不能催查、及运弁任意逗留所致。虽向来漕运祇以统限计算。不逾统限。例无处分。然似此沿途耽延。亦须加以惩创。着传谕仓场侍郎、并漕运总督、即将此次迟误二十余日之押运督运官弁等、分别记过。运丁严行责处。以示惩儆仍饬令沿途赶紧催趱行走。不得藉词水浅。又致仍前逾违定限也。  

○又谕曰、斐灵额奏、浙江湖州帮船。于五月初八日。在济宁州师庄闸下守候启板。三更时分。有贼三四人扳开舱门。直进点灯。该丁等惊醒喊叫。被持刀吓禁。将衣饰银两布匹等项劫去该丁上前赶夺。被贼棍打。不敢与夺。实系是强非窃等语。运河正当漕艘连樯北上之时且商贾往来辏集匪徒等胆敢赴船点灯。持械肆劫。实属目无法纪。该地方官因何尚未禀报该抚具奏。着传谕福宁、即严饬所属实力缉拏。究明首伙各犯按名务获。从重办理以肃运道而靖奸宄其疎防之文武各员并着查明严参示儆至漕船旗丁以及舵工水手人等、每船不下三四十人。其停船时。亦必通帮衔尾湾泊耳目最为众多。何以盗匪三四人直进舱内。竟无一人见者及至惊醒喊叫被劫银物又止该丁朱绣兰上前夺取。被贼棍打。而其余水手舵工人等、并不帮同追赶。致贼携赃远逸。此必系该船因守候启板。仅留运丁朱绣兰在船。其余人等潜行上岸以致贼匪乘间而入。又向来漕船往来时。所雇纤夫人等最多。匪徒潜匿在内。此次帮船被劫。或即纤夫人等勾结应合。俱未可定。并着该抚一并查明究办。勿任狡饰。以故云南乌罗司正长官杨文升弟文林、袭职。  

○丁未。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以刑部郎中胡克家、为广东乡试正考官。修撰钱棨、为副考官。御史李长森、为广西乡试正考官。刑部主事亮保、为副考官赞善程昌期、为福建乡试正考官。侍讲关槐、为副考官。  

○是日起上以夏至祭地于方泽。斋戒三日。  

○戊申。豁除江苏宝山县、坍没田涂三十五顷四十七亩有奇额赋。  

○己酉。孝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乾隆四十五年。朕年已七旬。恐于秩祀大典。仪节有愆。始于南郊大祀时。令诸皇子分诣配位前奠帛。至北郊仪注内。升香奠帛。礼臣尚复沿照亲行旧例具奏。夫圜丘方泽。皆称大祀。而南郊配天。典礼尤重。乃未经一律更定。自系彼时礼臣办理遗漏。此次大祀方泽。皇地祇位前香帛。朕亲自供献。列祖列宗配位前。宜如南郊礼朕亲自升香。其奠帛礼仪。亦遣诸皇子分献此非朕怠于将事。缘郊祀大典。务在精诚孚格。礼节无愆。方足以昭肸蚃。况朕春秋已八旬开四。距乾隆四十五年又阅十有四载。虽仰邀昊眷精神强固如常。然于登拜趋跄。究未免稍逊于昔若列祖列宗配位前奠帛一节。仍勉强将事。不特南北郊仪文轩轾。未协崇效卑法之义。且虑节文繁重跪起维艰。或至遣官恭代。转于郊祀大典。未获躬亲。尤非尽诚昭事之道。朕自临御以来夙夜孜孜惟以敬天报本为念。郊坛大祀靡不劼毖钦承。兹因年寿已高。不得不酌减仪文。以冀升馨告备。是非敢自惜其劳正所以要之于久。我世世子孙承禧衍庆。如能似朕之年跻上寿。实我国家无疆之庥。所有郊祀经曲繁文自不妨照所减礼仪。奉为法守。若未逾耆耋。则于圜丘方泽宗社大祀。仍应恪遵定制。肃奉明禋倘或稍惮勤劳耋年未届。遽思节减。即非励精昭格之义。我子孙其敬承无替。倍矢虔恭。以迓亿万年无疆福祚。方无负朕谆切训诫至意。此旨着于尚书房、军机处、礼部、太常寺、各恭录一通。敬谨遵照。  

○又谕、向来稽察斋戒之都统八员分两翼按旗稽察。又兼查各部院衙门实难周遍。嗣后八旗都统等、祇须稽察八旗各营。其六部、着给事中六员稽察。各衙门、着御史六员稽察。届时都察院堂官拣员奏派。祭祀后。将有无旷误之处。即令该给事中等、会同开单具奏。其都察院衙门、着派出右翼大臣等轮流稽察。  

○谕军机大臣等、据梁肯堂奏保定、河间等府属得雨一摺。又福宁奏衮州、东昌等府属得雨一摺。俱称喜得甘雨。及转歉为丰等语。所奏未免满足。本年直隶、山东、春夏以来雨泽稀少。虽经降旨缓徵借粜。用纾民力。现在时届夏至。虽据该督抚等具奏先后得雨。但其中三四寸者。或可乘时耩种秋禾。其仅得一二寸者。恐不及翻犁。自应急为筹办。现在南粮帮将次陆续抵通。该督抚等。各宜体察情形。如该省仓储及采买谷石。足敷应用则已。如实不敷散赈。尚须截留漕米。以资接济之处。即着梁肯堂、福宁、一面于最后帮船酌量截留。一面奏闻。毋得稍存讳饰。该督等务须仰体朕意。实力查办。毋令一夫失所。以副朕轸念民依至意。  

○庚戌。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命诸皇子。诣配位分献岁以为例。  

○幸圆明园。  

○辛亥。上以秋狝木兰。自圆明园启銮。  

○谕、朕此次巡幸木兰。驻跸热河。所有经过沿途地方。古北口以外。雨泽早沾。收成可期丰稔。着将本年应徵地丁钱粮。照例加恩蠲免十分之三。其口内地方。因雨泽较少。麦收歉薄。着加恩将本年地丁钱粮。蠲免十分之四。以示体恤。  

○又谕、本年直隶地方。雨泽稀少。麦收歉薄。节经降旨缓徵借粜。以纾民力。现面续经得雨。然非普遍。大田虽有播种者。亦尚有未种者。着加恩于后到之江广帮内、截漕六十万石。并着于部库内、赏拨银八十万两。以备赈济之用。梁肯堂着即驰赴天津、会同仓场侍郎办理。朕廑念民依。无时或释。一遇地方稍有灾歉。即先事豫筹。不惜钜万帑银漕米。用资赈恤。前于乾隆二十四年。直省亦曾短缺雨泽。朕亲诣天坛步祷。至六月十一日。获沛甘霖是岁大田仍复丰收。本年直省各属。虽经缺雨。但现在甫届夏至节候。比较二十四年得雨日期。尚有半月。若仰邀昊贶。优霖迅沛。则大田正可冀播种有收。今已截留漕粮。拨给库帑。所以勤恤民隐者。至周且备。朕如此稠叠施恩。有加无已。该省大小官员。亦应各矢天良。实心妥办。使粒米分银。均归实惠。不得稍有浮冒侵蚀。此等弊端。在封疆大员。自不应有。但稽查督察。略有懈弛。不肖官吏。即难保无借端朘削之事。若以朕加恩之举。转藉为肥橐营私。是竟毫无人心。又安用封疆大吏督率查办为耶。倘梁肯堂及司道等办理此事。不能实心经理致官吏等稍有前项弊端。或于内外大臣往来经过时。经朕询出。或经科道参奏。及百姓告发。试令该督等自思。能当此重戾否耶。梁肯堂办理截漕事竣。着即前赴河间、及顺德、广平、大名各府。查看缺雨处所。有无成灾之处。一并奏明核实妥办。毋得稍存讳饰。并着将此旨速行遍贴誊黄。俾远村僻壤。皆知口食有资。不至迁移失所。以副朕轸念灾区。优加抚恤。务俾实惠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此项截留漕米。自应将后到之江广各帮、未过天津者。酌量截留。就近分拨。庶为便捷。不可将已过天津之船。转令挽运南回。致滋劳费。此时景安方在河间之东光一带。督催帮船。正系漕船经过截留之处。本日已遣梁肯堂驰赴天津、令刘秉恬迅回通州。着传谕梁肯堂、即会同景安等、筹画妥办。其截留之漕米。应运贮何地就近分拨之处。并着该督等一并妥。商办理务使应赈之各地方。即得接济。而此时未过天津之漕船。亦可及早回空。庶于民食漕务两有裨益。  

○又谕曰、斐灵额奏湖河水势并帮船行走情形一摺。漕粮关系正供。固属要紧。现在河水稍弱。自应酌量水势情形。相机启闭。以资浮送。但斐灵额前次欲将粮船所带土宜起卸净尽。经管干珍具奏。曾降旨饬谕。此次所奏情形。恐未免仍存惜水之见。惟知专顾漕船。而不计及其余。因思向来南省各项商贾货船。运京售卖。俱由运河经行此时。若因河水浅弱。催趱粮艘。将各项货船概令停泊。亦属不成事体。况京师向来需用东南货物。为数不少。若漕船抵通稍迟。京仓通仓尚有储备。如货船全未到京。则京师所需各项货物。必致市价增昂。既非所以体恤。商贩亦非通财利用之道。着传谕李奉翰等察看情形漕船并资浮送。所有各项货船。亦应酌量准其间段随帮放行。以通商贩。李奉翰等务须共知此意。酌量筹办。方为妥善。  

○又谕、据福宁奏山东各府属得雨情形一摺。其衮、沂、曹等府。于本月十二三日。各得雨自三寸至四五寸及深透不等。至武城地方、及高唐、德州等处。得雨不过二三寸。未为深透。尚属望泽甚殷。已节降谕旨。令该抚查缺雨各属。量为借粜。以资接济。因思直东二省。本年缺雨情形。直省惟永平、宣化、承德等府。得雨尚为沾足。秋成有望。其余各属雨泽均属稀少。秋收未免歉薄。至山东泰安迤南、济东迤东一带。本年节经得雨。俱为深透。惟济南以西至德州一带。未沾渥泽。看来直隶被旱成灾之处。约有十之七八。而东省被旱处所。则不过十之三四如有亦须酌截漕米之处。即不必如直隶六十万石之多、约须截留若干足敷备赈之处。着传谕福宁、迅速查明据实具奏以副朕矜念灾区至意。  

○是日。驻跸南石槽行宫。  

○壬子。谕军机大臣等、本日经过怀柔县地方。见丰山口内外一带道旁田地。颇有积水。禾苗亦属滋长。因令扈从大臣、询之在交界处所跪道之昌平州知州。顺义、怀柔、两县知县。会称二十四日下晚。此一带得雨二寸。但看田间积水情形。该处得雨分寸。必不止此。因复令询之丰山口村民。据称二十四日傍晚。所得之雨。实有五寸。已接前润。可为深透等语。怀柔一带。既经得雨五寸。该州县等止称二寸。转为减少其数。自必因此次业将得雨二寸具报该督。是以意存回护。仍据原报登答。亦可谓昧良回护。竟不留心民事矣。着传谕梁肯堂、即查明该州县有无具报二十四日得雨分寸若干。是否实系回护原报、含混登答之处。据实覆奏。再本日据丰绅殷德奏、蔺沟行宫一带。于昨日未申间得雨四寸。势甚酣透。云气皆往南行。谅京城附近。自必同时沾被等语。梁肯堂于召对后。即已起身遄回。途次自必遇雨。附京一带及畿南各属。是否得获优沾。谅必陆续具报。并着梁肯堂、即行据实查明具奏。  

○是日。驻跸密云县行宫。  

○癸丑。谕军机大臣等、本日寅刻自密云启跸时。即获澍雨。经过石匣一带。途次雨颇绵密。现仍浓阴未散。二十五日蔺沟得雨时。云气既往南行。谅京城附近。自必同时沾被。而本日途次得雨。云势浓厚广远。京畿更可一律均沾。何以总未据留京王大臣奏到。岂拘泥本报日期。始行具奏耶。着传谕留京王大臣、即将二十五二十七等日。京师曾否得雨之处。迅速覆奏。  

○是日。驻跸要亭行宫。  

○甲寅。驻跸两间房行宫。  

○乙卯。谕、理藩院设有额外侍郎一缺。原以加恩蒙古人等。现在御前额驸土默特贝勒索诺木巴勒珠尔、年逾六旬。办事奋勉。着授为额外侍郎。以示奖励。  

○谕军机大臣等、据留京王大臣奏、二十五日。京城得有<雨澍>雨后。二十六日卯刻。又得雷雨一阵等语。二十六日京城得雨不及一寸。自未为沾沛。昨二十八日驻跸两间房。亥刻雷电交作。复获甘膏大霈。甚为优渥。且云气浓厚。雨势必广。京师自应一律均沾。究竟曾否同得<雨澍>雨。能否深透。着留京王大臣即行速奏。本日又据福宁奏、武城、临清、聊城、平原等处。于二十五六日。得雨三四五寸不等。尽可翻犁播种。已种者可资长发。未种者即可赶种晚谷杂粮。设或不能一例有收。仓贮之外。可以请放折色。现在市粮不乏。民间买食亦易。若小暑以前未得透雨。彼时南粮最后帮船。尚在东昌一带。再请酌量截留。以备赈需等语。所奏甚为明晰。该省济南、东昌、临清各属。现在又得雨三四五寸。已种田禾。足资长发。即未种者。亦可翻犁播种矣。此时市粮不乏。民间口食有资。截留漕粮一事。自不妨缓行筹办。万一小暑以前。缺雨处所。未获普被甘霖。彼时福宁即当将南粮后帮。一面酌量截留。一面具奏。不必再行拘泥奏请。以致往返需时。  

○又谕、据特克慎奏、郭密地方所有卡座。请俟冰化时停其安设。并抽彻续添兵丁。仍令西宁驻劄大臣、每年亲查一次等语。黑河外岸设有卡座。原以杜众番冰冻偷渡。第伊等出没无常。即冰融时。岂不能乘筏而济。况将兵丁抽彻。必致匪窃更多。至每年仍敕驻劄大臣巡查。虽为防范起见。惟巡查卡座。势须多带弁兵。蒙古人等豫备供支转致多费滋累。奎舒前在该处驻劄数年。情形自所熟悉。着将各卡座防范何处部落。及驻劄大臣巡查。有无裨益之处。详悉具奏。将此谕令知之。  

○是日。驻跸常山峪行宫。  

○是月。两江总督书麟奏、此次查阅江西、安徽营伍。将优等弁兵奖赏。其年力软弱者。即时责革。仍督令镇将勤加训练。得旨、勿久而懈。勉之。  

○巡视东漕光禄寺卿宗室斐灵额奏、济宁以北。因冬春雨少。汶源稍弱。先将蜀山湖出水之金线闸。启板宣放。按济卫河。近因江广重船抵境。复将该湖出水之利运闸启板畅放。南北分注。足敷宣济。俟江西尾船。挽过寺前、柳林二闸。即将该二闸严闭。逼水北注。总期随时制宜。相机办理。得旨、此语得之。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三

猜你喜欢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陈寿
  志第十六 刑罚七·魏收
  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五·赵尔巽
  ●卷七·邵博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李心传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五十 曹寅奏江南雨水收成情形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杜大珪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六·阿桂
  五七 轶事·周作人
  十、延师课读·包天笑
  刘伶传·房玄龄
  越王杨侗传·李延寿
  《旧五代史》简介·薛居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二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二十二余响【下】马戴【严沧浪云马戴诗在晚唐诸人之上】晚眺有懐恻恻抱离念旷懐成怨歌高台试延望落照在寒波此地芳草歇旧山乔木多悠然暮天际但见鸟相过夕次淮口天涯

  • 卷四百四 列传一百九十一·赵尔巽

      僧格林沁舒通额 恒龄 苏克金 何建鼇 全顺 史荣椿 乐善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旗人。本生父毕启,四等台吉,追封贝勒。族父索特纳木多布斋,尚仁宗女。公主无出,宣宗为选于族众,见僧林格沁仪表非常,立为嗣。

  • 卷五十三·谷应泰

      ○诛岑猛   世宗嘉靖五年夏四月,姚镆督师讨田州指挥岑猛。按:广西诸土族,岑氏为大,自称汉岑彭后。明初,元安抚总管岑伯颜以田州归附。高帝嘉其诚,设田州府,令伯颜为知府。子   孙世袭,三传为岑溥。溥二子:长犭虎,次即猛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正德五年秋七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樊凯代行礼○遣神乐观乐舞生赍香帛令所在有司祭历代帝王陵寝○升云南左布政使俞深为南京太仆寺卿昆阳州知州陈阳为广西按察司佥事○兵科左给事中张王□赞等劾奏肃州参将苏泰等

  • 七十二 曹寅奏报朱三太子在鲁获解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六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 江南盗犯叶伯玉等,供出朱三太子一案,因拿庐州盗犯,审得俞祥麟口供,即移东省缉拿去后。臣已经奏讫。日下闻朱三太子父子三人,已在山东获解,于二十边可抵浙省。大约

  • 卷六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史记六十四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穰音若羊反苴音子徐反曰穰苴为司马官主兵】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河上黄河南岸地即沧德二州北

  • 彻里传·宋濂

    彻里,姓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徐、邳二州,从此安家于徐州。彻里自幼失父,母亲蒲察氏教他读书。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召见了他,留在身边,常向他询问民间的事。随大军征东北边境,回朝后,向世

  • ●善女人传卷下·彭绍升

    明仁孝徐皇后 中山王达长女也。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太祖闻其贤。为王子棣聘焉。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从王之藩。居高皇后丧三年。蔬食如礼。靖难兵起。王往大宁。李景隆攻城急。后亲率将校妻。擐甲胄。挟矢

  • 卷十七·毛奇龄

    <经部,五经总义类,经问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七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寄堂客问【康熙四十一年客集于杭州寄堂时宛平金素公淮安阎潜邱仁和沈昭嗣新安倪鲁玉俱在坐客有举顾寜人日知録为言者潜邱谓录中説中庸期之丧达乎大夫

  • 群经补义卷二·江永

    婺源江永撰春秋补义【经传地名别有春秋地理考实四卷详之】韩宣子适鲁观书于太史氏见鲁春秋此未笔削之春秋也春秋当始伯禽何为始隠疑当时鲁春秋惠公以上鲁史不存夫子因其存者修之未必有所取义也使伯禽以后之春秋皆存则

  • 第22章 子路篇第十三(1)·孔子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译文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率先去做并且不辞劳苦。”子路请求孔子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子路问政,孔子既告之矣。及

  • 庄公·庄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传】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

  • 卷第一·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一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七佛 释迦牟尼世尊初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云门偃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雪窦显云

  • 第十五 优波离[问]五法·佚名

    一(一)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具寿优波离诣世尊之住处,诣已,礼拜世尊而坐于一面,一面坐已,具寿优波离如是白世尊:&ldquo;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不可住耶?&rdquo;&ldquo;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

  • 洞真三天秘讳·佚名

    经名:洞真三天秘讳。撰人不详,似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修行法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恒”字缺笔,或是避宋真宗名讳。劝人唤三天、三师、七星魂魄、诸将军名,并述驱邪、诵咒、卧斗之法及十诫。  

  • 寿亲养老新书·陈直

    四卷。宋陈直撰,元邹铉 (生卒年不详)续编。邹铉,号冰壑,又号敬直,元大德中泰宁 (今属福建)人,出身世宦之家,颇谙养生之道,年七旬身犹健朗。邹铉很推重陈直所撰《养老奉亲书》,但又觉得该书不够完备,于是便在该书一卷

  • 江南余载·郑文宝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的《霸史类》中载有此书。《直斋书录解题》载此书原序文称:“徐铉始奉诏为《江南录》,其后王举、路振、陈彭年、杨亿皆有书。大概六家皆不足以史称,而龙衮为尤甚。熙宁八年(1075年)

  • 日讲春秋解义·李光地

    六十四卷。此书为康熙皇帝经筵旧稿。由着名宋学家,康熙经学老师李光地主持编定,雍正时由大臣张廷玉、方苞修订定稿,乾隆三年(1738)锓版。宋代由于重《春秋》之慎赏罚、当功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之用,特别重视《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