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永红花】[外扮狱卒上]孤忠骸骨髑髅边,有谁怜热心一片。自家狱卒隗顺,因岳老爷冤死,尸首已经验明,不见发落。我心中十分不忍,乘此夜半无人,负尸出狱偷葬城外,有何不可?[作负尸忙行介]待矛头淅与周全,向重渊觅些儿方便。这一
杨万里木樨只道秋花艳未强,此花尽更有商量。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考试湖南漕司南归值雨我亦知吾生有涯,长将病骨抵风沙。天寒短日仍为酒,日暮长亭未是家。又苦征夫催去去,更甘飞雨故斜斜。旧闻行路令人老,便恐霜
生平简介 赵汝茪(生卒年不详)字参时,号霞山,又号退斋,商王赵元份七世孙。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退斋词》一卷。 ●汉宫春 赵汝茪 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 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 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
○仪注一 太祖乾德元年,蒋有事于南郊,为坛于城南南薰门外,径五丈,高九尺,四成。帝致斋于便殿,屏荤茹。前一日,上服衮冕,备大驾卤簿,宿斋于青城。上御青城门观奏严。夜设警场,用鼓吹一千二百七十五人。奏严用金钲、大角
炎兴下帙一百四。 起绍兴十年闰六月二十日壬辰,尽十二月。 二十日壬辰张宪克颍昌府。 赵鼎责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邵武军居住。 赵鼎闻金人败盟用兵乃上书言时政秦桧忌鼎复用乃令御史中丞王次翁诬以
朱桂珍,吴门之山塘上人。其父业屠,殁后,母即改嫁棕棚匠。朱氏幼时,性嗜剧,且喜作男子装,有小棕栅之目。大观、庆乐两剧场,盖无日不有其母若女之踪迹焉。久之,其母以棚棕匠不遂所欲,遽与离异。黄朱氏亦届破瓜之年,吴俗故多轻薄子
正德元年五月庚辰朔给怀仁王府故镇国将军聪浙仕土□在宫人养瞻米岁各五十石○太监陈宽传旨鼓勇营御用监太监吴轲调管效勇营内官监太监钟贤管神机营右哨头司并鼓勇营○宽又传旨内官监太监姚举镇守江西地方○辛巳升礼部
隆庆六年八月甲寅朔赠故遂安伯陈鏸太保 乐陵王观燔薨讣至 上辍朝一日赐祭一坛谥曰恭僖○巡抚顺天右佥都御史杨兆巡抚保定右佥都御史宋纁各自陈乞罢○敕取户部银三十万两兵部马价银三十万两工部银二十万两并内库一百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一月。甲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戊戌皆如之。 ○遣官祭先医之神。内记 ○谕内阁、御史赵炳麟奏、请推广农林一摺。自来足民之道。端在利用厚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祖父顾子乔,为梁朝东中郎武陵王府参军事。父亲顾火亘,担任信威临贺王记室,兼本郡五官掾,因通晓儒术而知名。顾野王年幼好学。七岁时,习读五经,略知大意。九岁时,能写文章,他曾作《日赋》,领军朱异看后觉
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脱粟之食,五卯、苔菜而已。左右以告公,公为之封邑,使田无宇致台与无盐。晏子对曰:“昔吾先君太公受之营丘,为地五百里,为世国长,自太公至于公之身,有数十公矣。苟能说其君以取邑,不至公之身,趣齐搏以求升土,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甚深为大事兴。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有与等不可得限。佛言: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为大事兴。为无有与等事兴。何以故?须菩提,五波罗蜜者,等从中得成。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内空外空及有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
接阅编纂大纲草案与编纂体系述意,兹且就草案论之:编纂纲宗及内容二项所列北传大藏、南传藏经、西藏经典、东土著述,只可说明材料来源,未应用为编纂体类。盖南传、北传、小乘、大乘、原始、发展等名称,乃近代西洋史家或异教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四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然薄伽梵随最胜说。若爱若后有爱。若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是名集谛。
大乘义章 第十九卷远法师撰净法聚果法中此卷有九门(净土义 三佛义 三智义 三不护义 三念处义 四一切种净义 二智义 四智义 四无畏义)净土义六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明因三 约身明土四 凡圣有无五 质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住世时曾亲举八大灵塔名,并劝听者供养之。本经虽为小经,然卷末所附佛陀一生之编年史,与十二游经、僧伽罗刹经等,皆可作为研究佛传之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