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子注解

明代《十家注》重要传本。13卷。明本藏北京白云观。明正统年间邵以正奉诏督校刻印正统《道藏》,即世传《十一家注孙子》或《孙子十家注)。十一家为魏曹操、梁孟氏、唐李筌、杜佑、杜牧、陈峰、贾林、宋梅尧臣、王哲、何延锡、张预。杜佑未注《孙子》,乃其编《通典》时引《孙子》而训释之,不算杜佑,则为十家。孙子名武,春秋齐人,军事家。《孙子》是中国 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曹操诸人对其作了解释和发挥。此书各卷均有解题,文中有十一家注释文字。书后附刻魏武帝《孙子序》、《孙子本传》。此本在文字上与《(华阴)道藏·孙子集注》有一些差异,与《宋本十一家注》差异更大;但有些错乱则相同,如将孟氏置唐人之后,将杜牧置杜佑之前等。说明宋刊本原本如此。

《孙子注解》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青天歌注释·王道渊
  儿科萃精·陈守真
  周易参义·梁寅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王国瑞
  断易天机·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佚名
  中风论·熊笏
  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佚名
  秘传眼科龙木论·佚名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佚名
  本草简要方·张宗祥
  周易参同契发挥·俞琰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佚名
  房中补益·孙思邈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公是集【五】月夜独酌凉月被云涵碧霄暂怜尘宇断尘嚣露飞向树光明灭风度疎星影乱揺惊鹊似投人处息暗虫无恨嵗华凋短歌薄酒清辉里百感先秋不自聊咏亭前箭

  • 卷六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朱燮元【一首】燮元字懋和绍兴山隂人万厯壬辰进士除大理评事累官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川湖云贵加太师有恒岳遗槀【静志居诗话太师仪表丰伟饮噉倍十余人其莅湖南川贵土

  • 卷二百六十一·杨士奇

    永乐二十一年秋七月己卯朔享 太庙 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庚辰○交阯布政司右参政房安卒安汝阳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北京按察佥事升江西按察使 上即位安坐事谪戍兴州后召为监察御史升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再升工部左侍郎

  •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纪昀

    列传宋 【十七】○宋十七杨业【延昭 文广 王贵】荆罕儒【嗣】曹光实【克明】张晖司超杨业荆罕儒曹光实张晖司超△杨业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畋猎尝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 金佗续编卷八·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八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七绍兴六年金齐分路前来更切审料敌情省劄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岳飞申今据诸处申到金齐兵马厚重分路前来侵犯飞虽目疾昏痛未痊不免於十一月十五日躬亲渡江星夜前去措置

  • 二十八、观场·包天笑

      我这次院试,已是十五岁的春天了,而在县府考报名时,还给我报小了两岁,名册上只有十三岁,这是苏州的风气,有许多初考试的,都是如此。我的十五岁,本是虚岁,加以身体瘦弱,发育未充,骗人十三岁,也骗得过,从县府考到道考,相隔也有几个

  • 戚纶传·脱脱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亲戚同文,字文约,自己有传。戚纶少年时与其兄戚维以文章品行知名,坚持不懈学习古文,喜欢谈论名教。太平兴国八年(983)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沂水主簿。按照名册和户籍,搜求到许多逃亡户脱漏的户口漏交

  • 卷十一·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一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册立册立有中宫有东宫有亲王及妃嫔公主历朝仪各不一今详书之而附皇子女诞生命名之仪於後皇后册立仪册后之礼洪武初不预祭告不特

  • 方域二·徐松

    南京【宋会要】真宗景德三年二月,诏曰:「雎阳奥区,平台旧壤。两汉之盛,并建于戚藩;五代以还,荐升于节制。地望雄于征镇,疆理接于神州。实都畿近辅之邦,乃帝业肇基之地。恭惟圣祖,诞庆鸿图,爰于历试之初,兼领元戎之寄。讴谣所集,符

  • 春秋集传详説卷六·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庄公中【是嵗荘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此敌讐也讐伐我而败之我之所得为也左氏诈战之例本不可用而况以此施之敌讐之师乎胡氏曰齐师伐鲁经不书伐责鲁也诈战为败败之者为主故书鲁

  • 形势解第六十四·管仲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

  • 卷六·刘瑾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六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唐一之什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在禹贡冀州之域太行恒山之西大原大岳之野【郑氏曰今大原晋阳是尧始居比后乃迁河东平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为唐侯【孔氏曰晋世家云成王与叔虞

  • 禅林宝训卷第二·净善

    东吴沙门净善重集湛堂准和尚初参真净。常炙灯帐中看读。真净呵曰。所谓学者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纵学而奚益。而况百家异学。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为尽之。今弃本逐末如贱使贵。恐妨道业。直须杜绝诸缘当求妙悟

  • 阿弥陀经疏·窥基

    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计分七门:(一)明示弥陀佛身通于报化二身,登地菩萨见佛之受用身,地前菩萨及凡夫唯见应化身。(二)就佛土说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

  • 法华玄论·吉藏

    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华经之要义。内容包括:(一)弘经方法,阐明弘传法华经之方法。(二)大意,说明佛说法华经之十六种因缘。(三)释名,解

  • 圣大总持王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

  • 天台菩萨戒疏·明旷

    亦称《菩萨戒义疏删补》。律学著述。唐明旷删补。三卷。系隋智述、灌顶记的《菩萨戒义疏》的删补,是对《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作进一步注释之书。明旷自称,本书“不违先见”,“以天台为宗骨”。注释分作七门: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