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帝阴符经颂

黄帝阴符经颂,原题「元阳子颂」,元阳子盖系唐代内丹派道士。《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颂阴符经》一卷,当即是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是书经文取三百字本,分作三章。作者于每句经文之后,以七言四句颂诗一首,其颂诗皆以修炼内丹之旨解释发挥经义。

《黄帝阴符经颂》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佚名
  雷法议玄篇·佚名
  本草经百种录·徐大椿
  吕祖指玄篇诗注·白玉蟾
  武当纪胜集·罗霆震
  太上洞真贤门经·佚名
  九转青金灵砂丹·佚名
  时病论·雷丰
  医医十病·吴楚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佚名
  天皇太一神律避秽经·佚名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佚名
  丹阳真人语录·马钰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陈致虚
  金箓斋投简仪·张商英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二·彭定求

        卷352_1 【登柳州峨山】柳宗元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卷352_2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   牂牁南下水如汤。

  • 卷之六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一四 质郡王永瑢等奏办理江浙三分全书亟需校对请于生监中召募分校折·佚名

    一○一四 质郡王永瑢等奏办理江浙三分全书亟需校对请于生监中召募分校折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初一日*质郡王永瑢等谨奏,为奏闻请旨事。臣等恭办江浙三分四库全书,蒙皇上嘉惠南人士子,大发帑金,雇募缮写,臣等仰体圣意,务期功以

  • 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金毓黻

    隋唐以后,私家修史之风日杀,而设馆官修之史,代之而兴,其因有二,已具述于上章。然尚有未及尽详者,一为远因,如后魏崔浩之以修史受祸;一为近因,如隋文帝之诏禁私家修史是也。后魏于道武时,始令邓渊著国记而条例未成。太武时,诏崔浩

  • 陈眣传·李延寿

    陈眣字长威,庐江襄安人。祖父陈硕,以打鱼为生。父陈岘,少年时骁悍英勇,侍奉章大宝,任帐内部曲。因告发大宝造反,授任谯州刺史。陈国被消灭后,废置在家。高智慧、汪文进造反,庐江的豪强俊杰,也起兵响应。因为都是陈岘昔日的部下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佚名

    【提要】 这又是一篇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的名篇。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在于此文不仅在论辩上是经典,而且其在文学史上也是经典。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性格鲜明,叙述故事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正义凛然、气势磅

  • 晋纪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355)·司马光

    晋纪二十二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355年) [1]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杀杨初;初子国诛式王及宋奴,自立为仇池公。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1]春季,正月,从前仇池公杨毅的弟弟杨宋奴派他姑姑的

  • 卷二百二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上 朱批郭鉷奏摺 雍正六年三月十九日广西布政使【臣】郭鉷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 览所奏数摺已悉汝之心志矣朕甚为嘉悦勉之勉之果如

  • 59.白马盟·林汉达

    汉高祖晚年的时候,宠爱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生了孩子,叫做如意,被封为赵王。汉高祖老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说话做事很像自己。因此,想改立如意为太子。他曾经为这件事跟大臣们商量过

  • 自警编卷一·赵善璙

    宋 赵善璙 撰学问类学问太宗欲相赵普或譛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太宗释然卒相之李文靖公作相尝读论语或问之公曰沆为宰相如论

  • 卷二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二曾子问曾子问曰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废者几孔子曰四请问之曰大庙火日食后之丧雨沾服失容则废如诸侯皆在而日食则从天子救日各以其方色与其兵大庙火则从天子救火不以方色与兵曾子

  • 卷十七·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十七文公集說【楊氏士勛曰魯世家文公名興僖公之子以襄王二十六年即位諡法慈惠愛民曰文】【乙襄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晉襄二年齊昭七年衛成九年蔡莊二十

  • 卷四百三·佚名

    △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二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声闻般若。若独觉般若。若菩萨摩诃萨般若。若如来应正等觉般若。是诸般若皆无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无灭自性皆空。若法无差别不相违无生灭自性空。是法

  •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全文·佚名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五百比丘俱。舍卫城中有婆罗门五百人。五百人相将俱出城。自至其田庐。相与共坐讲议言:本初起地上人时。皆是我曹婆罗门种,第二种者刹利,第三种者田家,第四

  • 第六十二卷·佚名

    观天品之四十一(夜摩天之二十七)时孔雀王菩萨。知天众心。复为宣说第十六法。告诸天众。复有善法可爱乐法。能制放逸。犹如铁钩。应念修行。何等善法。所谓念死。若人念死。常勤修习。不休不息。无等大恶。恼乱一切诸

  • 第二章 佛陀调伏龙及悬记·佚名

    又应供厚德正觉者接近憍萨罗之最上都城,住须达多(给孤独)之园。(一)于彼逝多林,佛陀法王发光者见一切世间,御览最胜之丹巴般尼岛(二)经[成道后]五年赴丹巴般尼之地,驱逐[恶鬼]阿瓦鲁达迦等,自行岛空虚。(三)然今于岛上属山、海蛇等相互

  •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佚名

    天尊劝人发四方大愿,获求福去灾、超度成仙等种种功德,并述祝中食、布施、斋饭、解厨诸法。

  • 读书札记·徐问

    书説命惟斆学半故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敎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彊也二者无穷达无老少无人已内外惟理所在以求无不足与困之患而后在人者有以裕于已在已者有以及于人焉余不敏且老于义理进修盖尝玩索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