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288_1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陆贽    南宫闻古乐,拂曙听初惊。烟霭遥迷处,丝桐暗辨名。   节随新律改,声带绪风轻。合雅将移俗,同和自感情。   远音兼晓漏,馀响过春城。九奏明初日,寥寥天地清。   卷288 
-   黄右曹,贾似道时人。   卜算子   寿两国夫人胡氏   清晓听麻姑,来约西王母。共取蟠桃簇玉盘,来劝摩耶酒。   王母问摩耶,此意还知否。只为曾生我佛来,更与千千寿。 
-   谒金门   阶露重。浥透寻花双凤。天色晴明风不动。薄衫金络缝。   午枕高云斜纵。一觉风流春梦。起看翻翻帘影弄。夕阳归燕共。   踏莎行   波暖芹汀,风香兰圃。清尘几点茸茸雨。画船丝竹载梁州,彩旗绳板欢 
-   第四十六回考文才怀疑莫释诗曰:谓他人父莫我顾,巧语能诗路女装。鱼目混珠虽暂饰,乱玉岂能藏碔砆。话说孟春廿二日,假丽君进了京师。那督抚的本章,先已奏闻了天子。元帝一观此本,立刻驾临午朝。一面急召孟龙图父子,一面飞宣 
- 钦定四库全书山谷内集诗注原注【年谱附】近世所编豫章集诗凡七百余篇大抵山谷入馆後所作山谷尝仿庄子分其诗文为内外篇此盖内篇也晚年精妙之极具於此矣然诠次不伦离合失当今以事系年校其篇目各如本第其不可考者即从旧 
-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隆平集        别史类	提要	【臣】等谨案隆平集二十卷旧本题宋曾巩撰巩字子固南丰人嘉佑二年进士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为集贤校理出知福明诸州神宗时官至中 
-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三月初一日,清明节,汗率诸贝勒大臣,依礼祭太祖英明汗之陵。初二日,科尔沁部土谢图济浓偕格格至,汗出盛京城,迎於十里外蒲河山,设黄幄,汗御坐。格格遥拜一次,汗答礼。格格复近前跪,汗曲膝答礼,行抱见礼。复与 
- 海军省海军卿之职,统率属官以理海军事,凡部下官员,奏任以上官进退黜陟皆具状上申,判任以下得专行之。省中事务,凡设定制度,卿以其意见奏请,报可而后行。一目定海军编制之法;二曰定诸徽章;三曰撰定营兵之地;四日布达诸军士号令;五 
- 王思远,是琅笽临沂人。尚书令王晏的堂弟。父亲王罗云,曾任平西长史。王思远八岁时,父亲去世,祖父王弘之及外祖父新安太守羊敬元都是退隐的高士,因此王思远小的时候没有出仕为官的想法。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任命王思远为南徐 
-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十九宋 眞德秀 撰敬【上】礼记冠义曰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顔色顺辞令容体正顔色齐辞令顺然后礼义备玉藻凡行容惕惕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 
- 禅师名慧忠。泉州人。生陈氏。幼依龟洋山得度。游方至华州。谒草庵法义道人。留十余年。南还旧山。痛自韬晦。会昌初。诏天下废释氏教。及宣宗即位。诏重兴之。而忠笑曰。仙去者未必受箓。成佛者未必须僧。遂过中不食 
-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一]述佛品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   述佛品者.道佛神德無不利度明爲世則。   己勝不受惡  一切勝世間 叡智廓無疆  開[目*((业-一)/冡)][二]令入道。   決 
-   五祖问僧云:“倩女离魂,那个是真底?”   无门曰:若向者里悟得真底,便知出壳入壳,如宿旅舍。其或未然,切莫乱走。蓦然地水火风一散,如落汤螃蟹,七手八脚。那时莫言不道。   颂曰: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 
- ──二十五年八月在江西第二监狱讲──今天承刘典狱长之邀,来和各位讲讲佛法。佛法的大要,就是最普遍、最简单的“因果”两字。因果的意义很广泛,无论何事、何物,他的成功叫作“果”,而其成功以前都有“因”。所以、因果不 
- 第五十七則趙州什麼處是揀擇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如何是不揀擇?趙州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僧云:此猶是揀擇。趙州云:田庫奴,什麼處是揀擇?僧無語。「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趙州禪師稱此語,意思是說萬物一一皆是絕 
- 卷上摩腾入汉 僧会来吴  慧则石瓮 宝意铜壶  僧稠被谤 慧思遭诬  法喜画马 保志画乌  僧瑜双桐 邵硕只履  慧满息火 植相唾水  敬脱誓笔 贾逸赠纸  明度呼鸽 僧安唤雉  北山二圣 西竺七贤  
- 一卷。宋王安中 (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 (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等。对王安中之为人,历史上多有微词者,然其才华富艳,亦不可掩。宋人黄升所撰《花庵词选 
-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称颂观音菩萨种种威力神通,谓念颂此经可救诸苦厄,火不能伤,刀兵立摧。《大唐内典录》之“感应兴敬录”首次予以著录,谓北魏天平年间(534—537)定州募士孙敬德梦中得沙门传授此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