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英,字羲上,一字楠渠,永嘉人。酷志读书二十年,穿贯经史,征为国子助教。性刚严,雅不好趋谒,再调不就。游浙西,多居吴下,与玉山主人相友善,凡有所作,必邮寄草堂,玉山称其放肆为诗章,尤善古乐府,皆驰骤二李间。自号石渠居士。 题万竹 
-  【金菊对芙蓉前】[生巾服上]异愤难舒,孤忠独抱,抚膺倍觉心焦。我周顺昌杀贼心坚,锄奸念切。今日偶至逆祠,因见逆像,不觉怒气填胸,被我大骂一场。咳!我周顺昌若身在都门,定当连上几疏,劾奏逆贼,就是粉身碎骨,也说不得。必须感悟君 
- 【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永定元年 后梁中宗皇帝大定三年周孝明皇帝宇文毓元年    齐文宣皇帝天保八年】春正月辛丑魏周公觉自称天王废其主为宋公柱国宇文防为大司马【以吕祖谦标目修】二月庚午梁萧勃及前郢州刺史欧 
- (宋)杜大珪 编滕学士甫墓志铭苏轼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滕公元发始见知于英宗而未及用书其姓名藏于禁中帝以是知之既见公姿度雄爽问天下所以治乱不思而对曰治乱之道如黒 
- 臣等谨案锦里耆旧传四卷一名成都理乱记宋勾延庆撰延庆字昌裔自题称前荣州应灵县令其书乃纪王氏据蜀时事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皆作八卷陈振孙书録解题称开寳三年秘书丞刘蔚知荣州得此传请延庆修之起咸通九载迄干徳乙丑云 
-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四安溪李光坡 撰檀弓下第四君之適長殤車三乘公之庶長殤車一乘大夫之適長殤車一乘疏曰殤未成人未有爵命車馬之賜而得遣車者言其父有之得與子也自上而下降殺以兩諸 
-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十七    元 郑玉 撰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	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	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七日其火作乎戊寅风甚壬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 
-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五荒礼周礼地官大司徒十有一曰索鬼神【注郑司农云索鬼神求废祀而脩之云汉之诗所谓靡神不举靡爱斯牲者也】【刘氏彛曰鬼神虽幽能助隂 
-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八天子之孝省刑罚【臣】按经言教不肃而成政不严而治则是刑措而可以致太平矣然而大着其义于五刑一章者刑为悖德悖礼者立也然而欲民之不犯于有司则非旦夕致矣 
- 啟者︰ 智超三有,悲徹萬靈,宇宙人生,學其所必須者,其唯佛典乎﹗擷葉梵于五天,譯師時出;涌思潮于六代,哲匠浸滋。顧瓊瑰盈庭,從無收拾。遂亂流四下,不得津涯,學者苦之。竊以為整理之道,厥有三端︰ 第一、學忌凌蕪,應本西竺論說,編成一系。 
- △陀罗尼品第六之一尔时於彼东方之分。有世界名可乐。佛名阿閦。与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俱。诸佛境界种种加护神通力故。於一刹那顷从彼发来。到此释迦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中四天下所住之处。时阿閦佛。如自所化坐莲华 
- 小招提寺沙门慧达作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菩萨。爰传兹土。抑亦其例。至如弥天大德童寿桑门。并创始命宗图辩格致。播扬宣述。所事玄虚。唯斯拟圣默之所祖。自降乎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卷广论中道义 释有无中道 释实相中道 释相续中道 释佛性依持建立义 释象牙雷时生花 百盲人治目譬 贫人见王子净妙刀譬如来性品之第三尔时佛赞迦叶菩萨(至)汝已成就深利智慧案。僧 
-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一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五	高安白水本仁禅师(青五洞山价嗣)	上堂。老僧寻常不欲向声前色后鼓弄人家男女。何故。且声不是声色不是色。僧便问如何是声不是声。水曰唤作色得么。曰 
- 一百七十六卷。清圣祖玄烨撰。此集前后共分四集。前三集为大学士张英等所编。《初集》收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作,凡四十卷;《二集》收康熙三十六年以前之作,凡五十卷;《三集》收康熙五十年以前之作,凡五十卷。《四集 
-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 
- 佛说苦阴因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即中阿含经中苦阴经下之别译。 
- 凡五卷,或十卷。唐代智俨撰。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略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记述六十华严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全书分立五门,以分别华严一经之文义,即:(一)叹圣临机,德量由致。(二)明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