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洞真玉清隐书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卷分三篇,其一为《大洞灭魔神慧玉清隐书》。又名《高玄真经》。内载五言诗一首,骈文一篇。其中隐含仙真魔鬼之名讳。据称学者修诵《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之前,先诵此诗文一遍,可以招仙灭魔,通理幽关。其二为《大洞消魔神慧内祝隐文》。内载三十九条思神口诀,学者诵读《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之时,依此诀思神唸咒,可以解结散怨,招仙灭魔。其三为《九天玉清紫文丹章绿字隐文》,内载符文一百二十字,学者诵习《大洞真经》时,依法书写佩带此隐文,存思祝念,可通神致真,招仙灭魔。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洞神八帝元变经·佚名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佚名
  参同直指·刘一明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佚名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佚名
  上清黄庭养神经·佚名
  黄帝阴符经颂·元阳子
  大易择言·程廷祚
  儒门事亲·张从正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佚名
  全真清规·陆道和
  道德玄经原旨·杜道坚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陆修静
  肘后备急方·葛洪
  抱朴子养生论·葛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彭定求

        卷240_1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元结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   二章四韵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   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

  • 伊川击壤集卷之五·邵雍

    后园即事三首 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邵子53岁)太平身老复何忧?景爱家园自在游。几树绿杨阴乍合,数声幽鸟语方休。竹侵旧径高低迸,水满春渠左右流。借问主人何以乐?答云殊不异封侯。天养疏慵自有方,洛城分得水云乡。不闻世上风

  • 三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三集序唐人多以绝句为乐府,往往甫经脱稿,卽已被之管弦。观旗亭画壁,而黄河远上,遂为千秋佳话。迄乎元代,倚声按谱,而乐府乃有专家矣。钱君沛思,先有缀白裘一二集之辑,以公同好;今复拾翠采芳,汇为三集:艳而不荡,婉而多风,衣冠

  • 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诸王二·张廷玉

        ◎诸王二   ○太祖诸子二   蜀王椿 湘王柏 代王桂肃王楧 辽王植 庆王勍 宁王权   蜀献王椿,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十八年命驻凤阳。二十三年就藩成都。性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帝尝呼为

  • 卷六十三·毕沅

      ◎宋纪六十三 ∷起旃蒙大荒落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治平二年辽咸雍元年。乙巳,一零六五年   春,正月,辛酉朔,辽群臣上辽主尊号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

  • 第二回 诛假父纳言迎母 称皇帝立法愚民·蔡东藩

      却说嫪毐得封长信侯,威权日盛,私下与秦太后密谋,拟俟秦王政殁后,即将毐所生私子,立为嗣王。毐非常快乐,往往得意妄言。一日与贵臣饮博,喝得酩酊大醉,遂互起龃龉,大肆口角,嫪毐目大叱道:“我乃秦王假父,怎敢与我斗口?汝等难道

  • ◎狎邪鬼·李定夷

    北京王广福斜街凤楼茶室之排六妓女,某晚接一面貌可异之客。该妓望而生畏,不敢进前。该客慰语曰:“不必害怕,你我系前生夫妻,故来看你。”及至十一钟余,妓在屋与该客对坐。谈笑间,忽见该客颜色惨变,转瞬形影皆没。该妓大骇,惊呼

  • 卷六十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管晏列传第二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索隐颍水名地理志颍

  • 卷六·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六圣德【二  敬德三】皇上以夀登八旬中祀亲祭一周乾隆五十四年躬诣先农坛行礼御制耕耤日恭祭先农坛礼成述事【己酉】廿七承明祀【五十四年之间已亲祀廿七次】八旬近次年及兹能执礼於是尽

  • ●皇朝通典卷四十·佚名

    職官十八 ○職官十八 文武官階 祿秩 秩品 △文武官階 文職正一品曰光祿大夫從一品曰榮祿大夫正二品曰資政大夫從二品曰通奉大夫正三品曰通議大夫從三品曰中議大夫正四品曰中憲大夫從四品曰朝議大夫正五品曰奉政大夫從

  •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五经籍考【十五】子【臣】等谨按诸子之名昉於七略至荀朂以兵书术数方技并入乙部而其类愈繁马端临通考依仿前志自儒家至杂艺术分二十有二门顾

  • 劝学第六十四·戴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则为冰,而寒于水;木直而中绳,輮而为轮,其曲中规,枯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是故不升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道,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

  • 卷九十七·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恤穷上 书周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臣若水通曰此周公作无逸以训成王之言也蔡沈传曰依者指稼穑而言小民所恃以为生者也农之依

  • 卷八六·邱濬

    ▲都邑之建(下)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郑玄曰:“建,立也。周公相成王营邑于土中,是为雒邑。” 吴澂曰:“周公居摄,营邑于洛中,七年致政,成王使居洛邑治天下而立国都焉。辨,别

  • 普慈闿士品第二十八·佚名

    佛告善业。闿士疾欲得佛者索明度无极。当如普慈闿士。善业言:今普慈所在。佛言:在上方过六百三十亿佛国。佛名香积。其刹名众香。又言:彼何因索明度。佛言:前世积行功德追逮本愿所致。前已供养无央数佛。时闿士卧出天人於

  • 佛说胞胎经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奉制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於时贤者难陀。燕坐思惟即起诣佛。及五百比丘俱共诣佛所。稽首足下住坐一面。佛告难陀及诸比丘,当为汝说经。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分别其义。

  • 卷八·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八嗣法门人原源等编题跋题澹庵庄翰林观音画象圆通秀谓黄山谷曰汝以艳语动天下人淫心不止马腹正恐生泥犁耳山谷繇此而惧兹澹庵以翰林之学不施于无用之处颛画观音

  • 洗髓经·佚名

    易筋、洗髓本是道家术语。《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的还可以在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求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找到渊源。《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