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龟洋忠禅师

禅师名慧忠。泉州人。生陈氏。幼依龟洋山得度。游方至华州。谒草庵法义道人。留十余年。南还旧山。痛自韬晦。会昌初。诏天下废释氏教。及宣宗即位。诏重兴之。而忠笑曰。仙去者未必受箓。成佛者未必须僧。遂过中不食。不宇而禅。迹不出山者三十年。以三偈自见。曰雪后始知松柏操。云收方见济淮分。不因世主令还俗。那辨鸡群与鹤群。多年尘土自腾腾。虽著伽梨未是僧。今日归来酬本志。不妨留发候然灯。形容虽变道常存。混俗心源亦不昏。试读善财巡礼偈。当时岂例是沙门。谓门弟子曰。众生不能解脱者。情累耳。悟道易。明道难。问如何得明道去。忠曰。但脱情见。其道自明矣。夫明之为言信也。如禁蛇人。信其咒力药力。以蛇绾弄。揣怀袖中无难。未知咒药等力者。怖骇弃去。但谛见自心。情见便破。今千疑万虑。不得用者。是未见自心者也。忽索香焚罢。安坐而化。全身葬于无了禅师塔之东。后数年塔忽自坼裂。连阶丈余。寺将发僧视之。是夜宴寂中。见无了禅师曰。不必更发也。今为沈陈二真身。无了生沈氏。见马祖云。赞曰。近世以身徇法。如此数老者鲜矣。予观其言。皆约而明。校其履践。诚而不杂。故能于死生之际。明验昭著。然初不闻俨临万众。四事供养者也。

猜你喜欢
  学佛先从做人起·太虚
  维摩经略疏卷第三·智顗
  卷五十·佚名
  第十八卷·佚名
  卷五百九十五·佚名
  改进藏族经济政治教育之路线·太虚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佚名
  称赞大乘功德经·佚名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全文·佚名
  教学品法句经第二(二十有九章)·佚名
  卷一百五(达摩笈多译)·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卷·佚名
  现代僧教育的危亡与佛教的前途·太虚
  卷第四·佚名
  卷三·投子义青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雅道机要 全文·徐寅

      明六义:歌事日风。布义曰赋。取类曰比。感物曰兴。正事曰雅。功成曰颂。  大雅体。变小雅体。正风体。变风体。  南宗体。北宗体。  诗有三格:情。意。事。  明题目否臧,如曰引、吟,乃刺忠臣遭佞而离散也。 

  • ◆煮石山农王冕(竹斋集)·顾嗣立

    冕字符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塾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教之,遂通《春秋》。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读古兵法,着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

  • 词余丛话 卷三·杨恩寿

    原 事《彩毫记?李白脱鞾》一折,人多笑其荒诞,不知事本正史。《旧唐书?李白传》:“日与酒徒醉于酒肆。玄宗欲造乐府新辞,亟召白,已卧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卽令秉笔,顷之,成千余章。帝颇嘉之。尝沈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鞾

  • 卷八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翰林院检讨朱彝尊编张鹿征【四首】鹿征字瑶星后更名怡亦作遗应天人都督可大子以府学生承廕歴锦衣卫正千户甲申陷贼不屈受刑洁身归隠居摄山不出自号白云道者有古镜庵诗内外集【静忘居诗话山人

  • 名山藏卷之三·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三◆典谟记三大祖高皇帝三○大祖高皇帝三八年正月增祀功臣华云龙等百八人于鸡笼山庙上曰吾在民闲目击鳏寡孤独饥寒困踣之徒常自厌生乱离遇此此心恻然誓清四海以同家安若天下民

  • 第二○六申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初六日一一四一○—四二·佚名

    新竹县典史萧启元,向新竹知县沈、申送光绪十八年春夏雨季养廉银、增廉银、役食银、马夫工食银钤领申文 钤记 台北府新竹县史钤记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初八日私记典史为申请给发养廉、役食银两事。窃卑

  • 五 风暴的前后下·周作人

    不久以后,大约过了曾祖母的“百日”之后,他渐作外游的打算,到七八月的时候,就前往苏州去了。不知道的或者以为是去打官场的秋风,却不料他乃是去找本年乡试的主考,于是第二次风暴就爆发了。现在借用《鲁迅的青年时代》里我所

  • 庾信传·李延寿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南史》中都有传。  庾信自幼俊逸超俗,非常聪明机敏,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身高八尺,腰带长达十围,仪容举止恭顺,有过人之处。父亲庾肩吾,任梁朝太子中庶子,掌管记

  • ●熙朝乐事·田汝成

    钱唐 记 西湖游览志余 正月朔日官府望关遥贺礼毕即盛服诣衙门往来交庆民间则设奠于祠堂次拜家长为椒栢之酒以待亲戚邻里以春饼为上供爇栗炭于堂中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栢枝于柿饼

  • 经济文衡续集卷七·佚名

    宋 滕珙 撰新政类谓讲学脩攘任贤今日急务孝宗皇帝即位诏求直言先生应诏言事故有是防余见后叚此叚首荅圣诏次论讲学脩攘任贤三事以新政之初天下非常之望在于今日所宜端本正始以应有爲之防臣伏读诏书有曰朕躬有过失朝

  • 提要·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明志録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明志録十二卷明熊过撰过字叔仁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过尝注周易专以明象数为事论者与来知德并称盖不主先儒旧说者此书亦

  • 卷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卷十八<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卷十八<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卷十八<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卷十八<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卷十八<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卷

  • 卷十七·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七宋 魏了翁 撰僖公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一】书楚人如齐人例书征伐先主兵二十七年注传言至兵故正义曰此年传云楚子及诸侯围宋则是楚子亲自来也十二月公会诸侯盟于宋公为楚子在宋而往会

  • 后周文纪·梅鼎祚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一。“后周”之谓,源于卢思道所作《兴亡论》;仅以史称,以别国号,固无实义。然清《四库全书》编撰者唯以令狐德棻《国史

  • 东观奏记·裴庭裕

    唐裴廷裕撰。廷裕,或作庭裕,或作延裕,字膺馀。闻喜人。官至翰林学士、右补阙、散骑常侍。其余事迹不可详考。唐昭宗大顺中,任史馆修撰,与史官柳玭纂修《宣宗实录》,因日历、起居注等均已散佚,只能采摘宣宗一朝耳目见闻,编年排

  • 同异录·陆深

    二卷。明陆深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1522—1566)间,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善文章,热心史学。著述繁富,有《南巡日录》、《北还记》、《淮封日记》、《古奇器录》、《史通会要》

  • 春秋集义·李明复

    五十卷,纲领三卷。李明复撰。李明复一名俞,字伯勇,合阳人。李明复认为:知孔子者惟孟轲,知孟轲者惟周敦颐。而周敦颐《春秋》之学,二程得其真传,程颐曾作《春秋传》而程颢则间有及之。张载通过与二程研究而明之,刘绚、谢湜则是

  • 阿含正行经·佚名

    佛说阿含正行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根为贼,五根相欺,及说十二因缘,诫持五戒,修四念处,得度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