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山集

随机推荐

  • 卷66 ·佚名

    戴栩 挽林知县朝奉词 两拜恩纶世泽垂,皇天老眼未嫌迟。 百年忽失古君子,四海难逢今吏师。 祖奠兼排遮道帐,影祠别写憩棠碑。 湖堤荪满读书处,雪意将云万叠悲。 戴栩 挽张金都郎中词 唤作郎官

  • 嵗时杂咏巻十八·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上已上已日与二三子携酒出逰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词无伦次 苏 轼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柯丘海棠我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出檐

  • 卷四十五·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五李俊民二【以下从鹤鸣老人全集补入】萧权府三害图长桥之蛟南山之虎在彼州曲父老所苦岂独苦此亦有周处周乃慨然耻闻斯语薄险投深踊跃健武尔蛟既除尔虎既去周乃自励履规蹈矩爰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八·宋濂

        元明善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矣。明善资颖悟绝,出读书,过目辄记,诸经皆有师法,而尤深于《春秋》。弱冠游吴中,已名能文章。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

  • 宋季三朝政要卷一·佚名

    ○理宗乙酉寳庆元年春正月壬戌朔诏举贤良上初即位与杨太后垂帘同听政上曰傅伯成皆先朝耆旧朕所简记可召赴行在寻除寳学奉朝请潘壬潘丙谋立济王遗书李全约以二月朢日举事为逻卒得其人并书以白弥逺弥逺改作三月且许行人

  •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成化十八年春正月庚午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群臣复诣文华殿庆贺 皇太子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辛未敕狭西宁夏延绥甘凉镇守等

  •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五月辛丑朔上至热河行宫驻跸。  ○壬寅喀尔沁多罗杜楞郡王塞棱来朝。  ○癸卯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宗人府题辅国公赖士缘事革退奉上□日赖士之公、与应袭之人承袭查此爵应与赖士之侄

  • 通志卷一百二十一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四下衞瓘字伯王河东安邑人也高祖暠汉明帝时以儒学自代郡徴至河东安邑卒因赐所亡地而之子孙遂家焉父觊魏尚书瓘年十岁丧父至孝过人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称袭父爵

  • 钦定老史语解卷十七·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老史语解卷十七人名托罗该图 【陀罗该头也图有也卷四十作脱怜浑秃】塔玛齐 【行围收合人也卷四十作塔马赤】阿兰法珠 【满洲语阿兰桦皮也法珠树

  • 卷之四十  立齋閒錄二(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立齋閒錄,四卷,明宋端儀著。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歷禮部主事、主客司員外郎,後以按察僉事督廣東學校,卒於任。明史卷一六一有傳。此為端儀雜採明代官府檔案、方誌、明人文集、碑誌及聖諭錄、水東日記、

  • 说林下第二十三·韩非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踶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踶,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踶马而拙于任肿膝

  • 传第一章·王夫之

    章句云:&ldquo;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rdquo;须活看一&ldquo;即&rdquo;字。如&ldquo;性即理也&rdquo;,倘删去&ldquo;即&rdquo;字,而云&ldquo;性理也&rdquo;,则固不可。即者,言即者个物事,非有异也。 当有生

  • 卷七·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七    元 刘因 撰论语三为政首章【为政以徳】或问北辰之为天枢何也曰天圆而动包乎地外地方而静处乎天中故天之形半覆乎地上半绕乎地下而左旋不息其枢纽不动之处则在夫南北之端焉谓

  • 第六章 谷神·林语堂

    谷神 (16 )不死,是谓玄牝 (17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8 )。[语译]虚无而神妙的道,变化是永不穷竭的。它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称作"玄牝"。这幽深的生殖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的体至幽至微,连绵不绝地永存着,而它的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无地地主人郭凝之编集师讳本寂。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登戒。寻谒洞山。洞山问。阇黎名甚么。师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

  • 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佚名

    唐 不空译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序夫真言陀罗尼宗者。是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顿证法门。亦是菩萨。具受净戒无量威仪。入一切如来海会坛。受菩萨职位。超过三界。受佛教敕三摩地门。具足因缘。顿集功

  •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文益

    全一卷。唐代僧法眼文益(885~958)撰,明代僧语风圆信、郭凝之编。又作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大智藏大导师语录、清凉文益禅师语录、文益录、法眼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集录法眼文益之略传,及其住崇寿院、报恩禅院、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