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危素,字太朴,金奚谷人,唐抚州刺史危全讽之后。危素年少即通《五经》,登门向吴澄、范木亨求学。元至正元年(1341),因大臣的推荐,朝廷授为经筵检讨。参预编修宋、辽、金三史及注《尔雅》,书成赐金及宫女,均不受纳。由国子助教升 
- 十二月乙卯,予殉难诸臣谥、荫世锦衣者,令兵部酌覆;非有军功,不得滥与。加兵部侍郎练国事尚书、原任尚书白贻清太子太保,各荫一子。赠故陕西巡按李应期太仆寺卿,罢荫。皆以剿■〈寇,女代攴〉功。原任通州副总兵王伯时请追论「 
- 后梁纪四 后梁均王乾化三年(癸酉,公元913年) [1]十二月,吴镇海节度使徐温、平卢节度使朱瑾帅诸将拒之,遇于赵步。吴征兵未集,温以四千馀人与景仁战,不胜而却。景仁引兵乘之,将及于隘,吴吏士皆失色,左骁卫大将军宛丘陈绍援枪大呼 
- 今大清国与大佛兰西国以所历久贸易、船只情事等之往来,大清国大皇帝、大佛兰西国大皇帝兴念及妥为处置,保护懋生,至于永久,因此两国大皇帝酌定议立和好、贸易、船只情事章程,彼此获益,根深柢固,是以两国特派本国全权大臣办理 
- 元 陈悦道 撰商书仲虺之诰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天之锡圣人其有猷有为者非常之资圣人之奉天其率而行之者皆有常之典盖天锡勇智无为不成固可以正人心而成王业者矣然皆古今常行之道皆天之所命 
-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十二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陈据前编自武王已卯至厉王元年癸未八世十主得年二百五十有四而陈世家自胡公至幽公五世六君已及厉王之世矣说者谓是六君安得在位皆四十余年按史迁据 
-   首山和尚拈竹篦示众云:“汝等诸人若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汝诸人且道,唤作甚么?”   无门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有语,不得无语,速道速道。   颂曰:拈起竹篦,行杀活令。背触交驰,佛祖乞命。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王相应品第六(有七经王相应品本有十四经分后七经属第二诵)(初二日诵)七宝.相.四洲牛粪.摩竭王鞞婆丽陵耆天使最在后(五八)中阿含王相应品七宝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 
- 虚舟和尚初示居士身则为太白干城后现比丘相遂作福严龙象其历参遍访不啻如古人之三登九上也其专精独诣不啻如昔贤之千锤百炼也其开法于浙水之东则解粘去缚缁素咸惊也其留锡于圣湖之南则清风雅韵鱼鸟兢乐也其语录言句则 
- 中散大夫守御史中丞充理检使权判吏部流内铨上护军琅玡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九百户实食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王随撰大佛顶密因了义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独尊三界。假金轮而启物。现 
-   从此大文第三。明因缘。于中有二。一明六因。二明四缘。就正明六因中。复分为三。一正明因体。二明因得果。三明法从因生。就初正明因体中。文分三段。一总标名。二别显体。三三世分别。且初总标名者。论云。如是 
- 天尊劝人受箓服符,过度受经,烧香行道,行51种善行。 
- 诸事完毕了,我和另一个同伴由车站雇了两部洋车,拉到我们一向所景慕的岳阳楼下。 
- 诗集注。北宋黄庭坚撰,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内集诗注》二十卷,外集诗注十七卷,别集诗注二卷。庭坚有《山谷集》已著录。渊字子渊,新津(今属四川)人。绍兴初,以文艺类试有司第,官至潼州宪,著《山谷内集诗注》 
- 史籍考辨著作。宋末元初胡三省撰。12卷。司马光《资治通鉴》出,南宋蜀人史炤为之作《通鉴释文》30卷,然多谬误疏漏。又有托名司马康的海陵本《释文》及蜀费氏进修堂本《音释》,皆蹈袭炤作,乖舛弥甚。胡三省既撰《通鉴 
- 凡六卷。唐代彦悰撰。又称沙门不敬俗录、集沙门不拜俗议、沙门不应拜俗事、不拜俗仪等事。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集录由东晋咸康六年(340)至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关于沙门应否拜俗之奏、诏、敕、启、表、状、事、书、 
- 《饿鬼事经》是小部经典之第七,与《天宫事经》为姊妹篇,在巴利圣典中属于新的部份。即出现于第四品第三节之宾伽罗王,依护法论师的注释,是于佛陀入涅槃后二百年顷统治斯拉陀。依此事实等之观察,本经之成立可置于佛灭度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