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又名《素问集注》。医经类著作。清张志聪(1610—1674)著。九卷。志聪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代医家,师事张子卿学医,业医数十年,在杭州胥山建“侣山堂”,聚同道者讲论医学,攻研古典医籍,辨其是非,从学者甚多。张氏医理宗《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撰有《素问集注》、《灵枢经集注》、《伤寒论集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著书必守经法,有尊经思想。注释《内经》“惟求经义通明,不尚训诂详切”(《素问集注纪要》)。本书刊于康熙十一年(1672)。为张氏及其门人集体注释。全书八十一篇,约四十万字。张氏治学严谨,注释本书,昼夜悟思,深究岐黄精义,善抒己见,对《素问》原文逐句注释。“凡经中章节字句,均释得融洽分明”(浙江医官局增补凡例)。尽管有所不足,但对学习《内经》仍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康熙九年(1670)刻本,光绪十六年(1890)浙江书局刻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药征续编·吉益东洞
  地理辨惑·马泰清
  太清调气经·佚名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佚名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佚名
  明道篇·王惟一
  还源篇阐微·闵一得
  泥丸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沈太虚
  仙都志·陈性定
  太上老君戒经·佚名
  重阳教化集·王重阳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佚名
  太上说中斗大魁掌算伏魔神咒经·佚名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曤内真上经·佚名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二十六地理浮淮赋【有序】         魏文帝建安十四年王师自谯东征大兴水军泛舟万艘时予从行始入淮口行泊东山覩师徒观旌帆赫哉盛矣虽孝武盛唐之狩舳舻千里殆不过也乃作斯赋云沂淮

  • 卷七十 魏紀二·司马光

      起昭陽單閼(癸卯),盡強圉協洽(丁未),凡五年   文皇帝黃初四年(癸卯、二二三年)   春,正月,曹真使張郃擊破吳兵,遂奪據江陵中洲。   二月,諸葛亮至永安。   曹仁以步騎數萬向濡須,先揚聲欲東攻羨溪,朱桓分兵赴之;旣行,仁

  • 卷二十二·杨士奇

    永乐元年八月丙午朔谷王橞第二子生赐名熻升处州府知府刘仲廉为工部右侍郎岳州府知府唐庸为湖广布政司右参政○丁未遣官释奠先师孔子○置贵州乖西夷长官司流官吏目一员 戊申祭 太社太稷○初 上以苏松水患为忧遣都察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宏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嫡长子也母今 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张氏以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生 孝宗之在东宫也 皇太后已册为妃及即位后有以选宫嫔广

  • 卷四十二·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二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九 魏臣 辛毗 杨阜 高堂隆【栈潜 张茂董寻】 谨案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俱阙止存栈潜张茂附传二篇议赞亦全阙 任城栈潜字彦皇【原

  • 一三三六 寄谕江南等督抚严饬所属留心查访违碍书籍·佚名

    一三三六 寄谕江南等督抚严饬所属留心查访违碍书籍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江南、江西、浙江各督抚,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奉上谕:陈用敷奏请展限查缴禁书折内,据称现在各属缴到书籍为数无多,似已搜

  • 志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七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选举一。○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 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 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其学校有

  •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王淑艳 译注【说明】《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

  • 周法尚传·魏徵

    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 祖父周灵起,梁国直阁将军、义陽太守、庐桂二州刺史。 父亲周炅,定州刺史、平北将军。 周法尚小时就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 十八岁,任陈国始兴王的中兵参军,不久授为伏波将军。 其父死后,他监

  • 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二舆地考【四】山东省【臣】等谨按自禹贡区州为九後世分省不能尽依古州之限或兼及他州边境而止若乃跨越兖青徐三州而又错出於豫州者惟山东为然古兖州之界曰济河徐州之界曰海岱及淮

  • 第四节 钱 币(上)·吕思勉

    自隋灭陈,统一中国,至安史之乱,凡经百五十年,虽中更隋末之乱,然历时不久,商业实大可振兴。商业振兴,必资钱币。魏、晋、南北朝,币制紊乱,且其数不足用,统一后自更甚,故此时之所求者,实为增铸及画一。隋、唐两代,皆思致力于此,而力弗

  • 尹文子卷下·尹文

    大道下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故仁以导之#1;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故仁者所以博施於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

  • 卷六·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六     元 程端学 撰庄公【名同桓公子】元年春王正月义见隐元年○公羊曰公何以不言即位隐之也谷梁曰先君不以道终则子不忍即位也刘氏曰即位

  • 八 中国的长城·林语堂

    八中国的长城1自从朱频到达中国,他一直渴望看到中国的长城。对于他和所有的人来说,长城——世界上的奇迹之一,是巨大而古老的中国的象征。站在长城上你能感受和几乎看到古老中国浮现在眼前。在复活节中的一个上午,一个适

  • 留锡和尚语录跋·虚舟普度

    留锡和尚示寂于康熙戊申越六年而始克梓其语录予读之终篇见其一字一句都从胸襟流露不假藻缋专用本色提持冲和纯粹无惭绝峭厉之色后世展诵者当想见其为人也凡为法语偈颂诗及杂文共若干卷内八识规矩颂注一卷嘉禾施王两先

  • 卷第十四·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四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五(南岳下第二世之余) 襄州庞蕴居士(见马祖)初谒石头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其

  • 古穰集·李贤

    诗文别集。明李贤(1408—1466)撰。三十卷。贤字原德。邓州(今河南邓县) 人。宣德进士。曾官文选郎中、吏部侍郎、翰林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宪孝之世,名臣相望,多为贤所识拔。卒谥文达。尝奉勅编《明一统志》。有《古

  •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佚名

    梵名Aparimita^yur (-jn~a^na)-na^ma dha^ran!i^。全一卷。译者佚名。又作大乘无量寿经、无量寿宗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无量智决定王如来之陀罗尼及其功德。本经与宋代法天所译之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