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四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四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五(南岳下第二世之余)

襄州庞蕴居士(见马祖)初谒石头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其口。豁然有省。后参马祖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於言下顿领玄旨。 颂曰。

一口吸尽西江水。万古千今无一滴。要知傥理不傥亲。马祖可惜口门窄。(白云端)。

风吹日炙露尸骸。泣问仙人觅地埋。忍俊不禁多口老。阴阳无处可安排。(保宁勇)。

吸尽西江向汝道。马师家风不草草。截流一棹破烟寒。天水同秋清渺渺。(天童觉)。

一口吸尽西江水。洛阳牡丹新吐药。簸土扬尘勿处寻。抬眸撞着自家底。(五祖演)。

一口吸尽西江水。道头便合自知尾。可怜庞老马大师。相逢对面千万里。(佛鉴懃)。

一口吸尽西江水。大师也是不得已。偶被庞公借问来。尽力道得只如此。(文殊道)。

借问乾坤独步人。全提分付太言睹。西江吸尽无涓滴。谁解喉门锁要津。(石门易)。

一口吸尽西江水。鹧鸪啼在深花里。自有知音笑点头。其来不入聋人耳。(宝峰照)。

一口吸尽西江水。岭上桃华香幞鼻。枝枝叶叶尽含春。也是因我得礼你。(高庵悟)。

大海波涛阔。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鼓山珪)。

一口吸西江。通身不隐藏。圣凡不到处。顶上放祥光。(楚安方)。

【续收】一口吸尽西江。栗棘[祝/土]杀老庞。当阳若也吞得。管取海内无双。(圆悟勤)。

一口吸尽西江水。涓滴不留洪浪起。驹儿自是不寻常。嘶风弄影斜阳里。(白杨顺)。

一口吸尽西江。马驹踏杀老庞。不用烧钱引鬼。自然安怗家邦。(尼无着总)。

吸尽西江。今古无双。及第归也。本身姓庞。(典牛游)。

庞公孰谓问头亲。马祖言犹泥齿唇。吸尽西江禁不住。崄崖句里笑翻身。(水庵一)。

一口吸尽西江水。碓觜生花犹未已。叶叶枝枝垂雨露。须弥藏在针锋里。(大禅明)。

一口吸尽西江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醉如泥胆似天。巩县茶瓶三只觜。(松源岳)。

密呾哩狐。密咀哩智。开口动舌。是甚滋味([囗@力])你莫痴。(简堂机)。

西江一吸了无余。突出堂堂大丈夫。尽道世间胡须赤。谁知更有赤须胡。(密庵杰)。

秤锤搦出油。闲言长语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仁-二+幻]堂仁)。

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喏可知礼也。(退庵休)。

一口吸尽西江水。千手大悲提不起。碓觜生花春昼长。狸奴白牯皆欢喜。(普庵玉)。

一着高一着。一步阔一步。马驹踏杀人。住住住住住。(枯禅镜)。

【增收】居士见丹霞。霞作走势。士曰。犹是抛身势。作么生是嚬呻势。霞便坐。士向前以拄杖画个七字。於下画个一字曰。因七见一。见一忘七。霞便起去。士曰。更坐少时。犹有第二句在。霞曰。向这里着语得么。士遂哭出去。 颂曰。

因七见一。见一忘七。月在中央。天无四壁。十方虚空。扫踪灭迹。通身是口说不出。青黄碧绿乱搽抹(嗄 南堂兴)。

因七见一寻踪访迹。见一忘七青天白日。第二句中因凶得吉。挂剑虚堂归去来。忠义之言难可失。哀哀哀。(方庵显)。

【增收】居士访丹霞。於霞前立少时便出去。霞不顾。士却来坐。霞却来士前立少时便归方丈。士曰。汝出我入。未有事在。曰者老翁出出入入有甚了期。士曰。略无些子慈悲。曰引得个汉到这田地。士曰。把甚么引。霞拈起居士幞头曰。恰似一个师僧。士拈幞头安霞头上曰。恰似一个俗人。霞应喏三声。士曰。犹有些子气息在。霞抛下幞头曰。大似个乌纱巾。士亦应喏三声。师曰。昔时气息争解忘得。士弹指三下曰。动天动地。 颂曰。

一出一入徐行欵步。庠序威仪风流。俏措互换谁分。僧俗礼义於兹富足。(正觉逸)。

丹霞与庞公终日用神通。是处游历尽全身徧界中。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流归海上融。(大圆智)。

烧木佛老有甚心肝。卖笊篱翁家破人残。相追相逐相激相欢。难难。倚天长剑兮射斗光寒。搅海苍龙兮不触波澜。看看。家家有路透长安。(南堂兴)。

【增收】居士见丹霞来。遂不语亦不起。霞乃提起拂子。士便拈起槌子。霞曰。只与么。别更有在。士曰。此回见师不似於前。曰不妨减人声价。士曰。本来要折倒汝一上。曰与么则哑却天然口去。士曰。汝哑却本分犹累我哑却。霞掷下拂子便行。士召然阇黎。霞不顾。士曰。不唯患哑。兼亦患聋。 颂曰。

丹霞初访庞公日。觌面分明竟不言。竖拂只因无外物。拈槌何别有天然。回头患哑真兼实。拂袖如聋外得玄。欲得会师相见处。石人行处笑喧喧。(般若柔)。

古人觌面机。相见无可道。竖拂有丹霞。拈槌是庞老。龟毛逐语斜。兔角随意倒。患哑仍患聋。分明好更好。(汾阳昭)。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聋盲槌拂彼此相酬。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涂毒策)。

挂角羚羊亡气息。倚天长剑用无痕。纤波不动寒蟾影。无限鱼龙暗吐吞。(正觉显)。

【增收】居士因辞药山。山命十禅客相送至门首。士乃指空中雪曰。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有全禅客曰。落在甚处。士遂与一掌。全曰。也不得草草。士曰。恁么称禅客。阎罗老子未放你在。曰居士作么生。士又掌曰。眼见如盲。口说如哑 雪窦显别云。初问但握雪团打。复颂曰。

雪团打雪团打。庞老机关没可把。天上人间不自知。眼里耳里绝。潇洒潇洒绝。碧眼胡僧难辨别。

庞公全提滴水滴冻。药山阇黎两眼定动。机不发时一场困梦。本自天真阿谁解用。(真净文)。

全禅相送庞公正值。满天雪下片片不落别处。可怜有口如哑。直饶握得成团。鹞过新罗去也。解道前路善为免得。东打西打也大奇。三年留客住。莫待去时饥。(上方益)。

三尺寒光射斗牛。镆铘提处鬼神愁。蛮夷不识军将令。误入重围血颈流。(冶父川)。

头上漫漫脚下漫漫。拄定即易瞥转还难。金刚宝剑逼人寒。不堕机锋句外看。(石溪月)。

【增收】云居悟曰。若有人问云居。落在甚么处。即向伊道。落在雪里。大众会么。 颂曰。

落在雪里不犯脚手。钉觜铁舌也难下口。挥掌雪团劈面来。打着金刚脑背后。

【增收】居士有偈曰。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 颂曰。

收拾山云海月情。团栾鼻直眼眉横。龟毛拂子兔角杖。敲得虚空嚗嚗声。(石溪月)。

春至花开。秋后叶落。父子团栾。识甚好恶。(枯禅镜)。

不说是不说非。扬眉瞬目奸里放痴。父慈子孝无他事。浑家一味讨便宜。(尼闲林英)。

男儿懒墯女无良。多口翁翁快口娘。讨尽便宜不知足。何曾有个会无生。(闲极云)。

【增收】居士偈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颂曰。

幞头尘土靴襕破。选佛场中无两个。若道心空及第归。顶上一槌难放过。(佛慧泉)。

风月山川共一家。谁来语下定龙蛇。太白不曾登便殿。笔头昨夜自生花。(心闻贲)。

丧尽生涯卖笊篱。白拈火里讨便宜。看来伎俩只如此。也道心空及第归。(佛照光)。

居士一日曰。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婆应声曰。易易百草头边祖师意。灵照曰。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 颂曰。

口子喃喃略不休。把却笊篱做火游。有个女儿不肯嫁。他年定作老丫头。(懒庵枢)。

冤家复冤家。面面咸相睹。品弄没弦琴。清声播千古。(夏庵观)。

居士以家业尽投湘水。女子灵照日将笊篱鬻於市中。 颂曰。

髽角堆云美态娇。笊篱数柄杖头挑。入廛宁可无人问。撞着行家定不饶。(圆照本)。

爷将活计沉江水。累汝沿街卖笊篱。不是家贫连子苦。此心能有几人知。(无际派)。

父既心空及第归。女儿依样画蛾眉。一家只了一家事。那得闲钱买笊篱。(无量寿)。

居士因卖竹漉篱下桥吃朴。女子灵照一见亦去爷边倒。士曰。你作甚么。女曰。见爷倒地某甲相扶。士曰。赖是无人见。 颂曰。

怜儿不觉笑嗄嗄。却於中路碾泥沙。黄龙老汉当时见。一棒打杀者冤家。(黄龙南)。

居士倒地。灵照扶起。乞儿伎俩。讨甚巴鼻。(应庵华)。

孝顺藏五逆。人前丑莫遮。今生亲骨肉。夙世恶冤家。(南叟茂)。

庞公倒地灵照扶起。至今几百年清风犹未已。犹未已。东海鲤鱼千尺觜。(巳庵深)。

居士坐次问灵照曰。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如何会。照曰。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士曰。你作么生。照曰。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士乃笑。颂曰。

万里无云银汉横。大方玄路等闲行。阿爷智量世希有。女子圆光顶[宁*页]生。(或庵体)。

庞老家声千古在。说难说易互相酬。就中灵照较些子。祖意分明百草头。(成首座)。

居士将入灭。谓灵照曰。视日早晚。及午以报。照遽报。日已中矣。而有食也。士出户观次。灵照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士笑曰。我女锋捷。於是更延七日。 颂曰。

家有全棚乐。新翻调不同。分明恨离别。却是喜相逢。(西岩惠)。

一棚戏舞浑家乐。鼓乐喧天恣撺掇。戏衫卸下许谁知。无端笑倒黄番绰。(北海心)。

居士临示寂。州牧于公頔问疾次。士谓之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言讫就枕公膝而化。 颂曰。

欲识穷源处。何人为指迷。夕阳鸡犬外。桃李自成溪。(虚堂愚)。

庞婆入鹿门寺作斋。维那请疏意回向。婆枯梳子插向髻后曰。回向了也。便出去。 颂曰。

庞婆移转髻边梳。一段风流举世无。万事便将公道断。维那不用笔头书。(慈受深)。

维那对众要宣扬。返被婆婆笑一场。挈转牙梳重诘脚。相逢犹更醋商量。(呆堂定)。

六祖下第三世之六(清源下第二世之一)

澧州药山惟俨禅师(嗣石头)师辞马祖返石头。一日在石上坐次。头问曰。汝在这里作么。师曰。一切不为。曰恁么即闲坐也。师曰。若闲坐即为也。曰汝道不为。且不为个什么。师曰。千圣亦不识。头以偈赞曰。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祇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颂曰。

玄微及尽本修然。若谓渠闲万八千。月印澄江鱼不见。钓人何必更抛筌。(丹霞淳)。

任运不知名。轻轻着眼听。水上青青绿。元来是浮萍。(五祖演)。

摆拨佛祖缚。旷然绳墨外。一物亦不为。纵横得自在。古鉴临台明辨去来。金槌影动树花开。任运相将不可陪。法云随处作风雷。(圆悟勤)。

【续收】行行月冷风高。步步山寒水深。逢人披肝露胆。见义劈腹剜心。(瞎堂远)。

石头打草要蛇惊。密护玄机绝汇情。迅马追风须辨的。报云千圣不知名。(隐静俨)。

平常闲坐与闲行。岭上无心云片横。照境俱忘人不立。从前日午打三更。(雪岩钦)。

【增收】药山首造石头之室便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尝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子作么生。师罔措。曰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大师处去。师禀命恭礼马祖仍伸前问。祖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师於言下契悟。便礼拜。祖曰。你见甚么道理便礼拜。师曰。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祖曰。汝既如是。善自护持。 颂曰。

总不得太无端。野老焉知天地宽。直饶数到八九十。家山犹隔一重关。(杨无为)。

四海狼烟静。中原信息通。罢拈三尺剑。休弄一张弓。(鼓山珪)。

好个话端。阿谁解举。举得十分。未敢相许。(径山杲)。

倒腹倾肠说向伊。不知何故尚迟疑。只今便好猛提取。莫待天明失却鸡。(蒙庵聪)。

重迭峰峦俱锁断。知谁深入到桃源。行人只见一溪水。流出桃花片片鲜。(肯堂充)。

坐断千峰路。穿开碧落天。那容问端的。端的髑髅前。(松源岳)。

恁么不得总不得。脱却布衫赤骨律。劈头一搭忽翻身。便见口开并眼白。(雪庵瑾)。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蓦札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虚堂愚)。

剖尽枯肠丧尽机。通身不挂一毫丝。清风步步随身转。明月谁分上下池。(高峰妙)。

【增收】药山侍奉马祖三年。一日祖问。子近日见处作么生。师曰。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曰子之所得可谓恊於心体布於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师曰。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祖曰不然。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欲益无所益。欲为无所为。宜作舟航。无久住此。 颂曰。

师资会遇意非轻。脱落皮肤转不亲。三篾束来成话杷。至今错认定盘星 □□□。

【增收】药山因僧问。如何是道中至宝。师曰。莫謟曲。曰不謟曲时如何。师曰。倾国不换。 颂曰。

道中有至宝。济世无伦匹。药峤发深藏。唯云不謟曲。不謟曲倾国。相酬未相直。壁立万仞此心真。不必当来问弥勒。(圆悟勤)。

直如弦。莹如玉。露胆倾心。更无迂曲。直饶徧地黄金。未免易之不得。易不得。南海波斯面如墨。(佛性泰)。

药山久不升堂。院主白云。大众久思和尚示诲。师曰。打钟着。众才集。师便下座归方丈。主随后问曰。和尚既许为大众说法。为甚么一言不措。师曰。经有经师。论有论师。争怪得老僧(传灯录与此稍异。乃曰。一日院主请师上堂。大众才集。师良久便归方丈闭门。院主逐后曰。和尚许某甲上堂。为什么却归方丈。师曰。院主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又争怪得老僧)。 颂曰。

药山老应病药。请上堂椎锺着。一丸不再愈颠狂。孤负金仙换骨方。(野轩遵)。

家法简严。非二非三。月来明湛水。云退露寒岩。真机自得。妙处谁参。不是文殊白槌后。也应千古屈瞿昙。(天童觉)。

明珠一颗价难酬。不是知音便暗投。翻笑药山空费力。水清鱼现不吞钩。(慈受深)。

【续收】谁云药峤不升堂。日日相逢为举扬。独耀无私常显露。莫将无语错商量。(成枯木)。

痴儿刻意止啼钱。良驷追风顾影鞭。云扫长空巢月鹤。夜寒入骨不成眠。(天童觉)。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丝毫不犯。总教灭亡。(掩室开)。

铺席宏开见也么。买人何似看人多。十成好个吹毛剑。只作陶家壁上梭。(无准范)。

钟鸣众集归方丈。苦杀当头请法人。法法本来无一法。若言无法法缠身。(横川珙)。

【增收】药山坐次。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 颂曰。

兀兀地思量。无可得思量。无可思量处。真个好思量。大庾岭头逢六祖。鳌山店上见曾郎。(无准范)。

【增收】药山一日因遵布衲浴佛。乃曰。这个从汝浴。还浴得那个么。曰把将那个来。师乃休 长庆云。邪法难扶 玄觉云。且道。长庆恁么道。在宾在主。众中唤作浴佛语。亦曰兼带语。且道尽善不尽善。 颂曰。

爱将恶水蓦头浇。引得清风慰寂寥。无限远山描不得。乔松修竹冷萧萧。(涂毒策)。

一番雨过一番晴。蚕眼已开桑眼青。鹁鸠树头啼不已。百舌黄鹂相共鸣。(懒庵枢)。

【增收】药山书佛字问道吾。是什么字。曰佛字。师曰。多口阿师。 颂曰。

道吾忽尔见先师。问字开拳显妙机。对佛是真真是佛。药山为破肚中疑。(汾阳昭)。

药山此问实堪嗟。啐啄同风不易夸。问佛须知呈妙旨。多因於此现空花。(延寿慧)。

药山手中书佛字。问他端尔要心开。只将佛字为酬对。元是曾持五戒来。(横川珙)。

【增收】药山夜参次不点灯。师垂语曰。我有一句子。待特牛生儿。即向你道。时有僧曰。特牛生儿也。何以不道。师曰。把灯来把灯来。其僧退入众 云岩举似洞山。山曰。这僧却会。祇是不肯礼拜。 颂曰。

犊牛生子颇相谙。两眼通红色似蓝。把火照来无觅处。大家普请一时参。(龙门远)。

药山看经。有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师曰。我只图遮眼。曰某甲学和尚。还得也无。师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 长庆云。眼有何过 玄觉云。且道。长庆会药山意。不会药山意。 颂曰。

彻底更何疑。觑穿会者稀。叮咛由付嘱。句句是玄机。(汾阳昭)。

门前自有千山月。室内都无一点尘。贝叶若图遮得眼。须知净地亦迷人。(成枯木)。

遮眼谁同药峤看。牛皮穿透骨毛寒。五湖四海知多少。字密行踈总一般。(保宁勇)。

【续收】药山不许众看经。自是时人眼不明。常持经卷去来者。学师遮眼不惺惺。(石门聪)。

看破牛皮彻底穿。到头无义亦无文。问伊遮得何人眼。梵语唐言总不分。(天目礼)。

你若学他看。牛皮真个穿。长年横案上。字义自然圆。(横川珙)。

【续收】药山谓云岩曰。与我唤沙弥来。曰唤他来作甚么。师曰。我有个折脚铛子。要他提上挈下。曰恁么则与和尚出一只手去也。师便休。 颂曰。

药山道头。云岩知尾。虽然头尾相称。要且不识羞耻。(应庵华)。

岂要共出一只手。只教唤着沙弥来。铁铛无脚又无耳。墙下春深荠叶开。(横川珙)。

药山一日坐次。道吾云岩侍立。师指案山上枯荣二树问吾曰。枯者是荣者是。曰荣者是。师曰。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又问岩。枯者是荣者是。曰枯者是。师曰。灼然一切处。放教枯淡去。高沙弥忽至。师曰。枯者是荣者是。曰枯者从他枯。荣者从他荣。师顾道吾云岩曰。不是不是。 颂曰。

落霜黄叶作金钱。痴呆啼儿见喜欢。捉得献娘俱道好。不知谁是哂傍观。(海印信)。

一枝荣一枝枯。中心绿叶更扶踈。黄莺任解千般语。免得傍人弹子无。(佛慧泉)。

抹粉涂坏复裹头。尽由行主线牵抽。鼓皮打破曲吹彻。收拾大家归去休。(保宁勇)。

说尽荣枯转见难。沙弥平堕语言端。老僧遥指猿啼处。云散千空月色寒。(地藏恩)。

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草堂清)。

药山用处少人扶。堪笑云岩与道吾。犹向荣枯生解会。岂知潘阆倒骑驴。(楚安方)。

年老心孤笑药山。团栾诸子坐忘还。从头细问荣枯事。鼻孔元来总一般。(云岩因)。

【续收】三三两两不相同。携手行行入草中。掇转脚头穿绣履。何妨腊月鼓春风。(东谷光)。

【增收】药山因僧问。平田浅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主。师曰。看箭。僧放身便倒。师曰。侍者拖出这死汉。僧便走。师曰。弄泥团汉。有甚么限。 颂曰。

麈中主君看取。下一箭走三步。五步若活。成群趂虎。正眼从来付猎人。师高声云看箭。(雪窦显)。

平地飞铁骑。弓矢不开张。好个麈中主。穿心向路傍。(佛心才)。

猎人有神箭。射得麈中主。箭下便承当。跳出曹溪路。翻身踏着上头关。敌胜惊群瞥尔间。(圆悟勤)。

马驹出廐腰犹软。凤子离巢力尚微。生就玉蹄千里去。养成金翅九霄飞。(佛鉴懃)。

药山一日斋时自打鼓。高沙弥棒钵作舞入堂。山便抛下鼓槌曰。是第几和。曰第二和。师曰。如何是第一和。高就桶内。舀一杓饭便去。 颂曰。

一般打鼓并作舞。与你诸方事不同。历历正声霄汉外。且非数目落寰中。(汾阳昭)。

父子相投气味同。擎盂打鼓展家风。虽然百味般般有。争奈风吹别调中。(成枯木)。

声鼓拈槌第二筹。钵盛香饭饱还休。东风扇后韶光美。别岸垂杨弄翠柔。(雪峰预)。

【增收】邓州丹霞天然禅师。(嗣石头)参石头。执役三载。忽一日头告众曰。来日刬佛殿前草。至来日大众诸童行。各备锹镢刬草。独师以盆盛水沐头。於头前胡跪。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又为说戒。师乃掩耳而出。 颂曰。

石头刬草验英豪。懵懂丹霞眼不高。若解转身行活路。至今应不累儿曹。(谷源道)。

丹霞於慧林寺遇天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诃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曰木佛何有舍利。师曰。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主自后眉须堕落。 颂曰。

古岩苔闭冷侵扉。飞者惊危走者迷。夜深寒爇汀洲火。失晓渔家忙自疑。(投子青)。

雪拥嵓扉冻不春。一尊木佛劈为薪。眼睛动处眉毛落。为谤如来正法轮。(张无尽)。

老倒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刚突出。罪过从来作底当。谁道千虚不博实。(佛灯珣)。

觌面难藏向上机。家风千古为人施。银山铁壁重重透。赖有丹霞院主知。(楚安方)。

【续收】横行私路。乍赴公筵。幞头脚短。腰带夸圆。不是伴郎来劝酒。误他年少觅青毡。(月堂昌)。

丹霞烧却木佛。院主眉须堕落。普天匝地人知。院主当头不觉。本是醍醐上味。争奈反成毒药。果报自家担当。罪因却是他作。丛林浩浩商量。未免情识卜度。却虑一个自己。直下不须推托。更问如何若何。要且无绳自缚。(圆悟勤)。

彭祖八百乞延寿。秦皇登位更求仙。昨向天津桥上过。石崇犹自送穷船。(文殊道)。

丹霞寒烧木佛。院主因祸得福。可怜杜撰巡官。祇管胡卜乱卜。(应庵华)。

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弯弓射蔚迟。须是金牙作。(无相范)。

荒院天寒烧木佛。一堆红焰对枯床。浑身终夜烘烘暖。罪过难教院主当。(横川珙)。

丹霞一日访庞公。见女子取菜次。师曰。居士在否。女放下菜蓝敛手立。师又问。居士在否。女便提蓝去。师回须臾公归。女举前话。公曰。丹霞在么。曰去也。公曰。赤土涂牛妳。 颂曰。

丹霞一问。女子敛手。拟议之间。乌飞兔走。何人证明。庵中野叟。赤土涂牛。不谈子丑。(妙高台主)。

露头露面便相酬。惯出人前不怕羞。自是奴奴肌骨好。不施红粉也风流。白面郎。从来门户恰相当。可怜赤土涂牛妳。打瓦钻龟乱度量。(上方益)。

淡薄衣裳取次妆。放篮敛手自无良。老庞犹更多愁在。不到奴奴漏泄香。(张无尽)。

【续收】作者相逢用处亲。携篮归去意深深。云收雨散江天净。一曲渔歌过远村。(妙峰善)。

爷顽赖儿。还债彻底。老婆心赤。土涂牛妳。(北磵简)。

人前卖俏最风流。一钓无端便上钩。纵使菜蓝提得去。奈何覆水已难收。(笑翁堪)。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蓬庵会)。

揖问居士在否。放下蓝儿敛手。咄哉一对冤家。独许庞公知有。(退庵演)。

当风鸦臭气。一个豆娘儿。熏得行人走。冲爷皱断眉。(西岩惠)。

唠嘈口觜是丹霞。敛袂携蓝已答他。要得家私无漏泄。归来莫说与爷爷。(闲极云)。

【增收】丹霞问僧。甚处宿。曰山下宿。师曰。甚处吃饭。曰山下吃饭。师曰。将饭与阇黎吃底人还具眼也无。僧无对 长庆问保福。将饭与人吃。感恩有分。为甚么不具眼。福云。施者受者。二俱瞎汉。庆云。尽其机来又作么生。福云。道某甲瞎得么玄觉征云。且道长庆明丹霞意。为复自用家财。 颂曰。

尽机不成瞎。按牛头吃草。四七二三诸祖师。宝器持来成过咎。过咎深无处寻。天上人间同陆沉。(雪窦显)。

【增收】丹霞问庞居士。昨日相见何似今日。曰如法举昨日事来作个宗眼。师曰。祇如宗眼。还着得庞公么。曰我在你眼里。师曰。某甲眼窄。何处安身。曰是眼何窄。是身何安。师休去。士曰。更道取一句。便得此话圆。师亦不对。士曰。就中这一句无人道得。 颂曰。

是眼何窄。是身何安。昨日今日。事无两般。淮南两浙。秋热春寒。恁么会得。也太无端。三十年后。莫受人谩。(佛鉴懃)。

昨日今朝事不同。一番寒雨一番风。太平基业分明在。溪涧河源总向东。(涂毒策)。

棋逢敌手着还新。得意难藏眼里身。局罢不知何处去。空山惆怅烂柯人。(方庵显)。

昨日与今日。同中却不同。狞龙搅沧海。俊鹘摩青空。宗眼明如日。机轮疾似风。丹霞回首处。徧界觅无踪。(石溪月)。

【增收】丹霞一日手提数珠。居士近前夺却曰。二彼空手即休。师曰。妬忌老翁不识好恶。曰捉师公案未着后回终不恁么。师曰吽吽。曰吾师得人怕。师曰。犹少棒在。曰年老吃棒不得。师曰。不识痛痒汉。打得也无益。曰也无接引机关在。师抛下数珠而去。曰贼人物终不敢收。师回首呵呵大笑。士曰。这贼败也。师近前把住曰。更不讳得。士与一掌。 颂曰。

庞老无风起浪。丹霞浪起风生。迤逦雷奔电掣。逡巡虎战龙争。引水插田博饭。居山火种刀耕。雨散云收日出。信步东行西行。(南堂兴)。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四

猜你喜欢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一名维摩诘子问)·佚名
  普贤菩萨·佚名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二十一·呆翁行悦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五·佚名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卷第一·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一·欧阳竟无
  菩薩戒本序·欧阳竟无
  阿育王经 第九卷·佚名
  卷第十四·晦翁悟明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廓庵师远
  荣枯一如·佚名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卷下·佚名
  妙度品第七·佚名
  四分律卷第十二(初分之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二·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二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夜寒寄卢给事二首 刻羽流商否霜风动地吹迩来惟自惜知合是谁知壍雪消难尽邻僧睡太奇知音不可得始为一吟之 又 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清如吞雪雹谁把比珠玑作者相收

  • 原序·赖良

    大雅集原序古者天子廵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葢将以探民生之休戚以知王政之得失此周人所以不能已于采诗之官也欲观民风而必采诗以陈者民之情因言以宣犹物因风之动以有声也则诗者志之所存情之所感而言之所从以出者乎但上

  • 卷六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林寛林寛侯官人诗一卷送李员外频之建州句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为郎久不见出守暂相逢鸟泊牵滩索花空押号钟远人思化切休上武夷峰送许棠先辈归宣州髪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箎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

  • 卷十·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霞外诗集卷十      元 马臻 撰题玄览真人溪月图 溪风洒露兮弦月承云俨真人之宴坐兮存夜气之氤氲隘城郭之窘窘兮结尘梦而方殷 送自诚真上人回秋溪普门旧业二首 新诗吟得送诗僧寺忆秋溪到未能依

  • 卷四十八·志第二十九·食货三·脱脱

        ◎食货三   ○钱币   钱币。金初用辽、宋旧钱,天会末,虽刘豫“阜昌元宝”、“阜昌重宝”亦用之。海陵庶人贞元二年迁都之后,户部尚书蔡松年复钞引法,遂制交钞,与钱并用。正隆二年,历四十余岁,始议鼓铸。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一袁盎鼂错列传第四十一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羣盗徙处安陵髙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徐

  •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吕思勉

    明朝是整个中国,被胡人陷没之后,把他恢复过来的。论理,对于北方的边防,应较历代格外注重。然而终明之世,只有太祖一朝,规模稍远。成祖时,虽兵出屡胜,而弃地实已甚多。从此以后,就更其不能振作了。明代的北方,是鞑靼、瓦剌,迭起称

  • 陆鸿棠·周诒春

    陆鸿棠 字傅元。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父梅亭。业木商。本籍住址。上海南市竹行弄三朵里对过。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上海益智学校教员。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习建筑工程。民国四年。得学

  • 节葬中第二十四(阙)·墨子

    (阙)

  • 卷八十四 礼一·黎靖德

      ◎论考礼纲领   礼乐废坏二千馀年,若以大数观之,亦未为远,然已都无稽考处。后来须有一个大大底人出来,尽数拆洗一番,但未知远近在几时。今世变日下,恐必有个"硕果不食"之理。〔必大〕   礼学多不可考,盖其为书不全,考

  • 卷二十一·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一 孟子【下之三】 万章章句上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於公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林语堂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语译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乃

  • 第十四章 28·辜鸿铭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参)说:“聪明人绝不应当满脑子装着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东西。”

  • 卷六十·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钱唐程川撰礼一统论经义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疎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古乐亦难遽复且于

  •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梁启超

    罗汉图 金廷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 佛法初入中国,相传起于东汉明帝时。正史中纪载较详者,为《魏书释老志》。其文如下: &ldquo;汉武&hellip;&hellip;开西域 ,遣张骞 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

  •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有陀罗尼名宿命智。若有众生闻是陀罗尼。能志心受持者。所有千劫之中极重罪业皆悉消灭。若能终身不间断者。是人于七俱胝生常知宿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三(修证亦有漏亦无漏禅)今约三种法门。以辩亦有漏亦无漏禅。一者六妙门。二者十六特胜。三者通明观。此三法门亦得说为净禅。此中明净禅与阿毗昙有小异浅

  • 道余录·道衍

    逃虚子姚广孝着卓吾李贽阅明道先生曰:佛学大概且是绝伦类,世上不容有此理。又其言待要出世,出那里去?又其迹须要出家,然则家者,不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此等事皆以为寄寓,故其为忠孝仁义,皆以为不得已尔。又要脱世网,至愚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