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家医案合刻

清吴金寿辑。三种,附二种。五卷。金寿有 《温热赘言》 已著录。此书包括清代苏州著名医家叶桂《叶天士医案》一卷、缪遵义《缪宜亭医案》一卷、薛雪《薛生白医案》一卷。附《医效秘传》一卷、《温热赘言》一卷。三家医案均以杂证为主,辨证精详,施治有法,反映出三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对后世影响颇大。所附《医效秘传》原题清叶桂述,吴金寿校。有人认为是托名的著作,但较为实用。《温热赘言》 则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原题清寄瓢子述,寄瓢子即吴金寿。本书亦收在 《中国医学大成》中。有道光十一年(1831) 吴氏贮春仙馆刻本,后有铅印本与石印本。

《三家医案合刻》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评注产科心法·汪喆
  洞玄灵宝道要经·佚名
  医学指归·赵术堂
  银海指南·顾锡
  洞玄灵宝左玄论·佚名
  读易纪闻·张献翼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医学经验录·医案·熊惠生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佚名
  通玄真经注·徐灵府
  三宝大有金书·佚名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佚名
  温热暑疫全书·周扬俊
  水镜录·佚名
  金丹直指·周无所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甲子(同治三年)·林占梅

    甲子元日,酒筵中示陈榕士、叶松潭、郑贞甫(秉经)茂才诸君暨舍弟若村旭彩瞳瞳照绮筵,花枝池上弄晴妍;人逢甲子更新运,地息兵戈胜旧年。筹饷免为愁里客,啣杯且效饮中仙。诸君已具匡时藻,纶綍旋看降日边!元宵延陈榕士、叶松潭、郑

  • 静思集巻九·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律辛亥秋诏举秀才余以耳聋足躄县司逼迫非情因成短句恭承丹诏网羣材卧病空山百念灰晋代徒闻三语掾汉廷何待两生来天闗虎豹应难得云锦衣裳不易裁寂寞西山双鬓雪独能永夜望三台和罗养蒙见寄三首君归旧隠

  • 卷八十八·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八目录花卉类洛阳牡丹图【宋欧阳修】和范景仁蜀中寄牡丹图【宋范纯仁】题张希顔纸本牡丹【宋范成大】题徐熙紫白二牡丹【宋范成大二首】题钱舜

  • 列传第三十四 武十三王 元四王 简文三子·房玄龄

    武帝二十六男:杨元后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审美人生城阳怀王景、楚隐王玮、长沙厉王乂。徐才人生城阳殇王宪。匮才人生东海冲王祗。赵才人生始平哀王裕。赵美人生代哀王演。李夫人生淮南忠壮王允、吴孝王晏。

  • 卷四十·毕沅

      ◎宋纪四十 ∷起旃蒙大渊献正月,尽强圉赤奋若七月,凡二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景祐二年辽重熙四年   春,正月,壬寅,徙江东转运使蒋堂为淮南转运使兼发动司事。堂在淮南,岁荐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嘉靖四年十一月丙辰朔○升刑部署郎中任维贤为太仆寺寺丞○丁巳○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张瓒为南京工部尚书○复除服阕河南道监察御史陈察于本道○镇守蓟州等处太监李能奏其家人李和等青山口斩获有功已注羽林右卫小旗复求改

  •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一月辛亥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湖广宝庆副将牛射斗为贵州威宁总兵官黄州副将马良灿、为江西南赣总兵官洞庭副将王允吉为四川川北总兵官  ○壬子上幸畅春园  ○谕领侍卫内大臣等、朕

  • 学史卷四·邵宝

    (明)邵宝 撰○已【凡二十九章】齐晏桓子卒晏婴屦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左传襄公十七年】日格子曰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今曰礼卿大夫士异何居斯礼

  • 王守澄传·欧阳修

    王守澄,史籍中没有他出身的记载。元和年间,曾监徐州军,后来召回。那时,宪宗沉溺于方士之说,诏令天下访求方士,宰相皇甫..、左金吾将军李道古等人说见到杨仁昼及佛教徒大通。杨仁昼改名为柳泌,大通自称已一百五十岁,有不死之药

  •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吕思勉

    制度是随事实而变迁的。思想是事实的产物,而亦是事实之母。在某种环境之下,一定要生出某种思想。既有这种思想,一时虽未必实现,而积之久,总是要现于实的。此等情形,看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很可明白。秦、汉时代的宰相,并非天

  • 序·史洁珵

    原序清康熙.史洁珵功过格之书,其来尚已。周濂溪先生云:「正初学入德之门。」邵尧夫先生云:「可以扶经翼传。」杨龟山先生云:「指点善恶,历历醒人,读之如闻清夜钟。」朱晦翁先生云:「四书为理,此格为条,初学不可一日不置案头。」

  • 宗镜录卷第二十二·延寿

    夫真心无形。妙体绝相。云何有报化庄严等事。答诸佛法身如真金。相好似金庄严具。以金作具。体用全同。从心现色。性相无二。如起信论问云。若佛法身。无有种种差别色相。云何能现种种诸色。答。以法身是色实体故。能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卷第六侍者性同录偈下示东岩监寺祖风特地振丛林出格施行越古今诸佛到来犹吃棒福昌递代可传心送隐石禅人游峨眉怀香远上大峨巅借问为山为普贤一一都卢在脚下何须更费草鞋钱示大义

  • 09.说梵住品·佛音

    (一)慈的修习在随念业处之后所提示的慈悲喜舍四梵住中,先说欲修慈的初学瑜伽行者,断了(十种的)障碍,受持了业处,食事既毕,除去食后的懒睡,在远离的地方善敷座位,安坐下来,最先当观察嗔恚的过患及忍辱的功德。(观察嗔恚之过及

  • 洞麓堂集·尹台

    明代诗文别集。尹台(字崇基,号洞山)著。《四库全书》著录依据江西巡抚采进本,为明抄本,凡10卷,前有万历三十五年(1607)邹元标序。据《千顷堂书目》和《明史·艺文志》记载,《洞麓堂集》为38卷。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怀

  • 李文公集·李翱

    十八卷。唐李翱(772—841)撰。李翱谥号为文,后世称为 “李文公”。生平详见 《论语笔解》(辞目)。此书版本较多,据 《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载均为十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则称有 “蜀本,分二十卷。”

  • 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佚名

    《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分作六类:〈分真创始类〉、〈宋朝崇奉类〉、〈元朝崇奉类〉、〈习仙类〉、〈碑记类〉、〈感应类〉。前三类主要记述采访

  •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如学

    一卷。明代释如学撰。如学,俗姓任,字无为,号五峰,临潼(今陕西省)人。二十岁于五台山出家,从天齐师观修净业,学思并进。广阅佛书,遍游金刚。先后出游天台、杭州虎跑、金陵等,参师闻法,成为明代高僧之一,终于大沩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