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史卷四

(明)邵宝 撰

○已【凡二十九章】

齐晏桓子卒晏婴屦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左传襄公十七年】

日格子曰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今曰礼卿大夫士异何居斯礼也周其衰矣卫幕布鲁幕绡鲁卫之所谓礼也非三代之通礼也晏子之老所谓大夫之礼者亦然故晏子不居其曰唯卿为大夫者所谓巽以出之也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史记伯夷列传】

日格子曰此万古之髙义也使无中子则国絶矣为夷齐者宜如何哉或曰二子之去以有中子故也

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逺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史记乐毅列传】

日格子曰隗贤欤礼之诚是也使其未贤能母累于明哉且后隗而至者礼之能如隗乎不能如隗是广其途而自塞之也声之动物尚矣以虚鼓焉者未有能得实应者也其固然哉

(阙二十行)

祀而知其必亡故自罪以存焉宗祀为重则身为轻矣不然岂其不能死而如是邪孔子称殷三仁微子是先观于斯知之矣

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韩献子患之言于朝曰文王帅殷之叛国以事纣唯知时也今我易之难哉【左传襄公四年】

日格子曰文王率叛国以事纣臣道也楚非晋君也谓争陈为易之何居韩厥于是乎失言矣虽然争地以战是自为纣也何叛之能率而援文王以为言哉

龙廷权安南留后遣弟明■〈日上永下〉掌书记黄成雅来贡会含光殿大宴上以成雅坐远欲稍升位着访于宰相王旦旦曰昔子产朝周周王飨以上卿之礼子产固辞受下卿之礼而还国家惠绥逺方优待客使固无嫌也乃升成雅于尚书省五品之次【宋史交址传】

日格子曰周飨子产以上卿之礼谓物数也非位也王旦引之以升成雅于尚书省五品之次可乎宋之于龙廷固非周于郑之比也以成雅儗子产何居

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瑴马三匹非礼也【左传庄公十八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吿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庄公二十四年】

日格子曰异数而同其失也显异贽而同其失也微君子表微故大夫宗妇觌用币书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史记田叔传】

日格子曰此即所谓经术吏之所处也

田叔为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母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史记田叔传】

日格子曰田叔之感鲁王善矣当是时使王闻之自若也叔则奈何曰谏谏不听去叔盖能之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沬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史记管夷吾传】

日格子曰桓公管仲之为霸也者斯数言者尽之矣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史记管晏列传】

日格子曰婴之言曰人有君而人弑之吾安得而死之吾安得而亡之虽然死与亡义之所不得也抑亦不得而讨之乎礼曰臣弑君凡在官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宫者杀无赦婴惟不明此义是以至此非独无勇也

无忌谗太子于平王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徃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必来员必不来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徃员曰楚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徃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徃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伍胥遂亡闻太子建在宋徃从之【史记伍子胥传】

日格子曰伍尚之就死正也胥之逃生权也虽然胥岂真知权哉胥而知权则必假力强国问罪于楚逐不当立者取谗臣无忌戮之于市乃退而耕焉可也不知出此而引吴入郢其为辱有不忍言者仇一人而戕一国此申包胥之所谓以甚也胥岂真知权哉虽然为尚也易为胥也难

宋襄夫人襄王之姊也昭公不礼焉夫人因戴氏之族以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锺离及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公以其官逆之皆复之亦书以官皆贵之也【左传文公八年】

日格子曰前志有之大夫死命又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故司马握节死司城效节出春秋皆以官书死去异乎死道一去道二有去于几者有去于遽者去于几者与死道同去于遽者与死道异

莒纪公生太子仆又生季佗爱季佗而黜仆且多行无礼于国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寳玉来奔纳诸宣公公命与之邑曰今日必授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曰今日必逹【左传文公十八年】

日格子曰季文子三思而行其出莒仆曰今日必达何其不再且三也私意之起实与于己巳无与焉何惑之有莒仆是也若使齐纳赂事与仆殊故三思而私起焉尔不然则文子之决不胜其疑疑之时恒多而决之时恒少乎未可执是而疑仲尼之论也

仲以君命召惠伯其宰公冉务人止之曰入必死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务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听弗听乃入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左传文公十八年】

日格子曰伍尚召于楚平惠伯召于宣公皆君命也皆死尚徃以父质也惠伯何居宣公与闻乎杀恶之谋其召惠伯盖欲成其谋尔而惠伯以君命故竟蹈其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惠伯之谓矣是故伍尚死以成孝惠伯之死愚哉

子文之孙箴尹克黄使于齐还及宋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弃君之命独谁受之君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左传宣公四年】

日格子曰箴尹知无所逃之义申生之流也虽然申生必死箴尹不必死其无逃同其所以无逃异

舜知任不专则功不成业不世则知不周鲧虽治水无功而禹为其子九年之间足知利害不使易业故首命禹为司空平水土诛父用子而舜无疑心戮力勤王而禹无仇色【通志帝舜纪】

日格子曰鲧治水九年禹从之乎不从也赞之乎不赞也今皆不可知矣书称鲧方命圯族楚词称鲧婞直其何有于禹之言哉不然禹受命治水时方娶涂山前此盖弱矣或未之能从且赞也虽然禹圣人也舜之用之岂专为世业哉任大事而求人于世抑舜不可谓无意焉耳且舜以天下而用禹何疑之有禹以天下而用于舜何仇之有而后儒云尔哉甚矣其以常人之心窥圣人也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史记鲁周公世家】

日格子曰公辟流言盖尝居东矣鸱鸮之诗可以观情九罭之诗可以观度鲁公封也不之鲁而楚之之乎他日公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明不敢离王也而曰避谮之楚何居楚夷狄之国也公且膺之而忍一朝居邪且公前事武王后事成王病也祷也藏册而秘也谗且谮而居东与奔楚也天动威王发书以泣而反之也何其同也史氏之附会一至于是夫何足辩而亦必辩焉者盖不欲使诬词之加于公也

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左传隐公三年】

日格子曰宋穆公可谓知礼矣从礼而不从君不从君乃所以深从之也不贤而能之乎故曰宣公可谓知人矣此之谓也虽然穆公于冯夷二子择贤而立以靖社稷立冯则权立夷则正皆贤者之亊宣公之知人固不系于其子之飨不飨也今以其子之飨而蔽宣公之知人命以义者固若是哉公羊氏曰君子大居正此则君子之论也

君子以二公子之立黔牟为不度矣夫能固位者必度于本末而后立衷焉不知其本不谋知本之不枝弗强诗云本枝百世【左传庄公六年】

日格子曰宣公烝于夷姜而生汲子又娶汲子之妻而生寿及朔三子者皆非所当立也况朔构汲子并及于寿无故以死则朔也乌得为君黔牟之立谓之不度见成败而忘义理君子之论岂其然哉

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鬻拳曰吾惧君以兵罪莫大焉遂自刖君子谓鬻拳可谓爱君矣谏以自纳于刑刑犹不忘纳君于善【左传庄公十九年】

日格子曰用兵胁君幸而从焉则刖以志罪鬻拳之志行矣当是时也使君不从将加兵否乎以是为爱爱其所爱非人臣之所谓爱也

郑灵公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君子曰仁而不武无能达也【左传宣公四年】

日格子曰易称神武不杀传曰我战则克故人有不仁仁者必武归生与闻乎弑止弑君者以畜老惮杀乂惧而与乎弑

君子谓其仁而不武岂知仁者乎吾于归生谓之不仁不谓之不武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茍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苃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无以劝能矣【左传定公九年】

日格子曰春秋繁刑子产铸书于鼎以救弊也叔向尚谓终其世必败况析之竹刑又改刑鼎之旧乎乱狱滋丰如叔向所云无足怪者析著书列刑名家有曰君父于臣子无厚固不仁者驷歂杀之乃其自取而谓之不忠乎

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汉书茍彧传】苏氏曰荀文若圣人之徒也其才似张子房道似伯夷【苏文】

日格子曰彧盖有志于天下者然不能择所辅于始及其不可辅也亦末如之何也已矣朱子自杀之书殆亦哀之也乎彧也病于知者也何敢望仁苏子曰文若才似子房子房能用髙祖而彧不能用操子房固如是乎又曰道似伯夷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彧当操之时亦可避矣而且事焉伯夷固如是乎予尝为之说曰文若志似管仲而才不逮心似召忽而道未闻然非扬雄比也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国语楚屈到】

日格子曰临终之命曷为为治乎曷为为乱乎非以时知之以理知之顺理为治逆理为乱是故短丧之从为非而嫁妾之从为是荐芰之违为是而易箦之违为非

君子曰尽心力以事君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十九年】

日格子曰人子之于君父当无所不尽其心力若以药物有毒故舍焉以幸免弑君之罪岂所谓尽心力者邪故曰事亲者不可以不知医知而弗专斯得之矣

晋平公使范昭观齐国之政景公锡之宴晏子在前范昭趋曰愿君之倅樽以为寿景公顾左右曰酌寡人樽献之客晏子撤去樽范昭不说起舞顾太师曰子为我奏成周之乐愿舞太师对曰盲臣不习范昭起出门景公谓晏子曰晋使范昭观国政今子怒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范昭非不知礼也是欲试吾君婴故不从召太师而问之对如晏子于是范昭归报平公曰齐未可并也吾试其君晏子知之吾犯其乐太师知之孔子闻之曰善乎晏子不出爼豆之间折冲千里【韩诗外传范昭】

日格子曰春秋之时知礼乐者称起札二子婴也师也亦可与于此乎起札考文婴师守器考文存乎学守器存乎节

学史卷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二 王盟 贺兰祥 尉迟纲 叱列伏龟 阎庆·令狐德棻
  帝纪第三 炀帝上·魏徵
  第二十五回 木罂渡军计擒魏豹 背水列阵诱斩陈余·蔡东藩
  第三十六回 促就道副座入京 避要路兼督辞职·蔡东藩
  卷之七百十四·佚名
  卷之六十九·祁韵士
  志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七十·郑麟趾
  ·与台湾道府论杀贼书·丁曰健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范晔
  刘师知传·姚思廉
  第五十四章 武汉保卫战·李宗仁
  礼三一·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佚名
  黄涵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罗志仁·唐圭璋

      志仁号壶秋,涂川(在今江西省)人。曾作诗颂文天祥、讥留梦炎,几得祸,逃而免。   金人捧露盘   丙午钱塘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怕精灵、来往相逢。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吴峰越巘,翠颦锁、苦为谁容。   浮屠

  • 施枢·唐圭璋

      枢字知言,号芸隐,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寓居湖州。嘉熙时,尝为浙东转运事幕属,又为越州府僚。淳祐三年(1243),从事郎知溧阳。   摸鱼儿   柳蒙耳、暗凌波路。烟飞惨淡平楚。七香车驻猊环掩,遥认翠华云母。芳景暮。鸳甃悄、

  • 提要·吴可

    《藏海居士集》散见《永乐大典》中,题宋吴可撰。可事迹无考,亦不知何许人。考集中年月,当在宣和之末。其诗有“一官老京师”句,又有“挂冠养拙”之语,知其尝官于汴京,复乞闲以去。又有“往时家分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佚名

    卷五十   康熙十九年正月甲午,命赏赉将军王进宝、赵良栋标兵。上谕兵部:将军王进宝、赵良栋标下绿旗兵既恢复汉中、略阳诸处,又进定四川,其酌量加恩赏赉。   将军赵良栋奏复龙安。是月初一日,良栋兵从白水坝浮水渡江击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一)·陈寅恪

    顺治十三年丙申秋冬间牧斋往松江游说马进宝反清告一段落,次年复往金陵,盖欲阴结有志复明之人以为应接郑延平攻取南都之预备,其流连文酒、咏怀风月不过一种烟幕弹耳。此年之诗前已多引证,茲择录有学集诗注捌长干塔光集中顺

  • ◎王序与谭贝勒齐名·李定夷

    王爵生,莱阳人,清法部侍郎。虽非清流,而颇奉公守法。任京曹十余年,无所表见而以善书之名洋溢于京城之中。凡银号、钱庄、酒楼、茶馆、绸缎布店、洋广杂货之牌匾、对联几无一非王之笔迹。有滑稽者为作一对语云:“有匾皆书

  • 第四五八谕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九日一二二三二--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新埔街庄总理朱廷龙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事。案据金广和、贡生蔡景熙,暨众铺户等佥禀称:「新埔庄原设总理一缺,以期约束庄民,缉拿盗匪,以梓地

  • 潘岳传·房玄龄

    潘岳,字安仁,荥陽中牟人。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是琅王牙内史。潘岳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称他为奇童,认为可与汉代的终军贾谊匹配。早年被征到司空太尉府,选举为秀才。泰始中年(268),武帝司马炎亲自耕田,潘岳作

  • 张延朗传·欧阳修

    张延朗,汴州开封人。在梁朝时以租庸使当郓州粮料使。明宗攻占郓州,得延朗,又让他当粮料使,后移镇宣武、成德,当元从孔目官。明宗即帝位,当庄宅使、宣徽北院使、忠武军节度使。长兴元年(930),任三司使。唐朝的制度:户部、度支

  • 东溪日谈録卷十二·周琦

    著述谈总说天下书愈多而道愈蔽道愈蔽而人心愈坏将以为书不可有则天下之盲者无以明聋者无以聪将以为不可无则天下之明者反以蔽聪者反以塞然则人知术不可以不择而不知学亦不可以不择故天下之人知择术而学矣亦当知其择书

  • 卷一百五(达摩笈多译)·佚名

    △善住意天子会第三十六之四破二乘相品第七之二尔时善住意天子赞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大士。仁今真是聪辩利智。快说如斯甚深空忍。文殊师利言:天子。我非如是聪辩利智。夫利智者,则是一切婴儿凡夫。何以故?天子。一切凡夫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一]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二]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一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智光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十萬佛刹微塵   數世界外.有十萬佛刹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號金剛幢.而現其前咸稱

  • 卷七·佚名

    教外别传卷七南岳下二世天王道悟禅师(马祖一法嗣)天王道悟禅师。渚宫崔氏。汉子玉之胤。十五出家。二十三受戒。三十谒石头。频沐指示而不契。次谒忠国师。三十四。与国师侍者应真。南还谒马祖。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末)·慧沼

    论第六 论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杂集论中略标同此。境.业少异彼云。显扬说境相似。俱云于有体.有德.有能。且就有体不说唯言。不尔信缘过.未等法岂有体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论。彼云忍可.清净.希望为体。显扬略果。五蕴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达变权禅师语录卷第五侍者海澄记录垂问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即不问目瞳无影时如何冤有头债有主为甚么桑树上着箭谷树上汁出。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因甚有善因而招恶果。犀因玩月文生角象被雷惊

  • 书林清话·叶德辉

    叶德辉(1864—1927)撰。叶氏毕生致力于古书的收藏和整理研究。该书从大量古书文献中收集有关图书版本知识与历代图书版本的源流、掌故资料,按照其性质分门别类,组织成篇。全书共126篇,每篇皆有篇题,每篇之首,先载明作者自

  • 吴子兵法·吴起

    兵书。亦称“吴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 《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吴起著。故又称“吴起兵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 48篇,后大都散佚。今本《吴子》仅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6篇,近5000字

  • 词谑·李开先

    曲论专著。明李开先著。原书本无属名,因书中云:“《市井艳词》百余,予所编集。”《市井艳词》是李开先所编,故论者以为此书亦出自李开先之手。全书共分4个部分:一、《词谑》,选录了一些滑稽讽刺的曲文及故事;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