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陶庵梦忆

明代笔记。8卷。张岱撰。书前有一篇未署名的序。序文说明了该笔记的内容:“兹编载方言巷咏、嘻笑琐屑之事,然略经点染便成至文,读者如历山川,如睹风俗,如瞻宫阙宗庙之丽,殆与《采薇》、《麦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诙谐者欤!”这是一部以自觉的忏悔意识创作的笔记。作者通过“梦忆”的形式,反映了个人的生活,展现了晚明社会的风俗,将个人的忏悔与时代的悲慨溶为一体,实是一部饶有文学色彩的散文作品。该书生动地反映张岱早年生活。他上山能打猎,曾在牛首山“极驰骤纵送之乐”,并且获得“鹿一、麂三、兔四、雉三、猫狸七”的战果。他平地会斗鸡,由于他饲鸡得法,故在斗鸡中,“余鸡屡胜之”。他精于饮食,懂得“水辨渑淄,鹅分苍白,食鸡而知其栖恒半露,啖肉而识其炊有劳薪。”他精于茶道,对各种茶品的特性了如指掌,连当时品茶专家闵文水都惊叹:“余年七十、精饮事五十余年,未尝见客之赏鉴若此之精也。”当然,他还不是醉生梦死的公子哥儿,一旦他认识到他所追求的生活并非都有益处,还有自我克制能力:“一旦余阅稗史,有言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斗鸡而亡其国。余亦酉年酉月生,遂止。”他对艺文颇为追求,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从本书中可看出张岱早年活生生的形象。该书还较有特色地展现了晚明的风俗。如端午节的秦淮河,中秋夜的虎丘。作者具体描写了虎丘中秋夜的“更定”、“更深”、“二鼓人静”、“三鼓”时的不同情景,饶有情趣。他如“绍兴灯景”、“西湖香市”、“西湖七月半”等段落,也使人如临其境。至于“扬州瘦马”谈买妾、“二十四桥风月”谈嫖妓等陋习,也使人们对晚明社会可有直观的认识。该书版本较多,有《砚云甲编》本、道光刊本、《粤雅堂丛书》本等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了马兴荣的点校本。

《陶庵梦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春香传·佚名
  右台仙馆笔记·俞樾
  清夜钟·陆云龙
  大马扁·黄世仲
  黑凤凰·郑证因
  约檀河之水·张资平
  郭氏集异记·郭季产
  大泽龙蛇传·宫白羽
  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何梦梅
  巫娥志·佚名
  万古青春·杨朔
  中山狼传·马中锡
  笔梨园·潇湘迷津渡者
  明宫十六朝演义·许啸天
  纸醉金迷·张恨水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炎·唐圭璋

      炎字晦叔,婺源人。生于绍兴八年(1138)。登乾道五年(1169)进士,调崇阳主簿。张栻帅江陵,闻其贤,檄入幕府。秩满授潭州教授,改知临湘县。积官至军器监,中奉大夫,赐金紫,封婺源县男。所居在武水之阳。双溪合流,因以自号。蓍有双溪

  • 卷四·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四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吾乡自南宋诗人篇什散失其後而此道益芜矣至洪建以来荐绅则有郑敎授而下九人布衣则有至孝李先生而下六人及章宋五先生後先崛起倡雅此乡于是翳雾渐开蔘棘斯辟後来大家蔚

  • 卷九 晋语三·左丘明

    1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国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既里、丕死,祸,公陨于韩。郭偃曰:“善哉!夫众口祸福之门。是以君子省众而动,监戒而谋,谋度而行,故无不济。

  • 卷十五 顺帝·王夫之

      国无人焉则必亡,非生才之数于将亡之国独俭也。上多猜,则忠直果断之士不达;上多猜而忠直果断者诎,则士相习于茸靡,虽有贞志,发焉而不成。宋自孝武迄于明帝,怀猜忌以待下,四十余载矣,又有二暴君之狠毒以闲之,人皆惴惴焉旦夕之

  • 第一章土地制度之沿革·佚名

    第一节 荷兰时代第二节 郑氏时代第三节 清代第一节荷兰时代台湾,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元末始置巡司,其时之土地制度,渺无可考。明天启间,荷兰人占领其地,授田于民,令之耕种输租。其组织,合数十佃为一结,结各置首,名小结首

  • 第二十七回 入关中约法三章 屯新安坑卒廿万·黄士衡

    话说沛公自峣关大破秦兵,一路长驱无阻,遂于汉元年冬十月,大军到得灞上。秦王子婴闻信,计无所出,沛公先使人招其出降,子婴只得应允。遂乘坐素车白马,用纽带系在颈上,奉着天子符玺,投降轵道之旁。可怜子婴身为秦王,仅得四十六日,秦

  • 一一七○ 署理陕甘总督永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一七○ 署理陕甘总督永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署理陕甘总督臣永保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乾隆四十七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

  • 提要·王应麟

    【臣】等谨案通鉴答问五卷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此玉海之未附刋十三种之一始自周威烈王终于汉元帝葢未成之本也其书以通鉴问答为名而多涉于朱子纲目葢纲目本因通鉴而作故应麟所论出入于二书之间其所评隲

  • 卷九十九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九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师古曰逡音千旬反字或从彳其音

  • 卷首中东年表·黄遵宪

    考日本诸史,均托始神武。近仿西人以耶稣降生纪元之例,又以神武耶位之元年辛酉为纪元之始。至今皇明治五年壬申,称为二千五百三十二年。尔后凡外交条约、内国政典,每冠以是称。惟考神武在位七十六年,递传世而至崇神,日绥靖在

  •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司马光

    秦纪一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 [1]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应侯惧,不知所出。 [1]河东郡郡守王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王礼考【五】朝仪皇太后三大节朝贺【臣】等谨案古者命妇有朝女君之礼唐开元礼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及皇后受羣臣朝及外命妇朝会仪我朝列圣

  • 卷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田赋考屯田明太祖戊戌十一月立民兵万户府寓兵於农又令诸将分军於龙江诸处屯田至癸卯二月诸处屯田惟都水营田使康茂才屯积充牣诸将皆不及乃下令申谕曰兴国之本在於强兵足食自兵兴以来民

  • 卷之一·黄景昉

    ●闽晋江黄景昉太穉著余初举于乡时,旧辅李文节公廷机里居,孝廉例三投手板,庭谒如属礼,余惮之,再及门罢。其后史文简公继偕亦然。余为庶吉士假归,尝一延见。授编修后屡往,辄固辞,前辈严重如此。宗伯黄文简公凤翔与先祖尝同学,投

  • 王阳明与新中国哲学·太虚

    ──三十四年六月在缙云山作──宋、元、明、清儒家哲学,渊源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二程而流变不绝。近人分为三派:一、唯心派,程明道、陆象山、王阳明为代表;二、心物二元派,程伊川、朱晦庵为代表;三、唯物派──亦曰反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重约七大会相。然大之为名。本乎世谛。小乘法相。说诸色法四大和合之所成就。复分内外。说此名为诸法自相。寂而不圆。犹为诸法共相所拣。粗而且浅。是佛如来随他意语。世间安立。有名无实。虽名为大

  • 祖庭事苑卷第七·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莲华峰语录莲华峰。即天台之别山。韶国师示寂之地。国师生处州龙泉。俗姓陈氏。年十五。有梵僧见而异之。因劝出家。具戒於信州。至后唐同光中。游方。谒投子大同.龙牙居遁.踈山本仁。凡五十四

  • 雪關和尚語錄卷三·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拈古陳操尚書一日齋僧,躬自行餅,一僧展手擬接,公卻縮手,僧無語,公曰:「果然,果然。」又問僧:「有個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公自摑口,曰:「某甲罪過。」僧曰:「知過必改。」公曰:「就闍黎乞取口喫飯得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