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七○ 署理陕甘总督永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

一一七○ 署理陕甘总督永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署理陕甘总督臣永保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窃查乾隆四十七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特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补,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照本抽改,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仍于年终汇奏。等因。钦此。兹届汇奏之期,伏查前项《通鉴纲目续编》,先准军机处颁发,当卽恭录谕旨,通饬各属,钦遵晓谕,实力查办。嗣据缴到各部,随照奉颁改定字句一体更正,曾于前督臣李侍尧任内收改二部,嗣于乾隆四十九年、五十年并无呈改前书,均经督臣福康安、署督臣庆桂遵照汇奏在案。

今据甘肃布政使福宁详称:本年各属并无查出前书,无凭呈缴等情。臣查甘省地处边陲,藏书之家实属鲜少,第恐乡僻处所或有尚未周知,以致遗漏。

除饬司再行确查,如有缴到立卽更正外,所有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西羌传第七十七·范晔
  卷六十九·毕沅
  卷九·陈继儒
  宋史全文卷三十六·佚名
  卷首二·佚名
  卷十六史十二·何良俊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祁韵士
  卷五十八·班固
  盖文达传(附盖文懿传)·刘昫
  刘沔传·欧阳修
  铁哥传·宋濂
  卷八十二·佚名
  卷五十六经费·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吴沆

      予尝谓前辈用心广大,不可浅近测也。始焉不自恃其能,必退听以资于先达;终焉不自恃其能,必倾怀以诱于后进。是以道高一世,而名驰千载。如南丰之激发于当涂,后山之改辙于山谷,其后门人弟子请益,亦不靳于示诲。今见环溪居士,早

  • 卷之四挽联·梁章钜

    《春渚纪闻》:“薳一日谒冰华,又于其所居烟雨堂偶诵人祭坡公挽联句云:‘降邹阳于十三世,天岂偶然;继孟轲于五百年,吾无间也。’冰华笑曰:‘此老夫所为者。’因请‘降邹阳’事。冰华云:&ls

  • 七言巻七十一·洪迈

      七言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   沈佺期  传闻圣㫖向神京谁念羁囚滞洛城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无事今朝来下狱谁期十月见横河君看鹰隼俱罢击为报蜘蛛收网罗  奉和幸韦嗣立庄  东山朝日翠屏开北

  • 提要·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山谷集诗注      别集类二【宋】提要【臣】等谨案山谷诗内集注二十卷外集注十七卷别集注二卷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所注黄庭坚诗也任渊所注者内集史容所注者外集其别集注则容之孙季温所

  • 第三回 阖学公愤·蒲松龄

    众秀才上白列位诸兄都到。范子廉被老马打死,人人共恨,大家不可不动个公愤。众人都说这是自然。 [耍孩儿]范子廉一好人,教子弟养双亲,生平不把衙门进。钱粮完了七分数,打死当堂命不存!闺学.岂可无公愤?若知县要杀就杀,何必要

  • 卷第二百四十·胡三省

    唐纪五十六〔起强圉作噩(丁酉),尽暑维大渊献(己亥)正月,凡二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八一七)〕1春,正月,甲申,贬哀滋为抚州刺史。李愬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余,〔丧,息浪翻。严绶慈丘之败,山

  • 大事记续编卷八·王祎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元年【汉刘盆子建世元年 梁刘永三年 成公孙述龙兴元年 淮南李宪三年 楚王秦丰二年 西平王卢芳元年】春正月平陵方望立前定安公婴为帝更始遣丞相李松击斩之【以夲纪通鉴目録修】赤眉二部防农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百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明 杨士奇等 撰仁民宋光宗时吏部员外郎陈傅良初对劄子曰臣恭惟艺祖受命平定海内凡所以创业垂统莫非可传之法而深仁厚泽垂裕後人则专以爱惜民力为本臣案故牍自建隆至景德四十五年南

  • 卷二·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二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君道二上神宗要务十事    钱 顗臣每读书传见忠义之臣事圣明之君诚无所不通言无所不从臣虽至愚未尝不掩卷感激思得其位以竭臣子之节庶几有所补报也而蒙陛下不以臣

  • 王观英·周诒春

    王观英 字方书。年二十七岁。生于广东香山。父尊庄。业商及农。未婚。初学于武昌文华大学。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科罗拉多矿业学校。民国二年。得矿师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采矿冶金科。民国三年。得冶金师及硕

  • 卷二十九 论语十一·黎靖德

      ◎公冶长下   △子路有闻章   问"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因举子路数事,以明子路好学如此,而仕卫之出处乃如彼。曰:"今只当就'子路有闻'上考究,不须如此牵二三说。不知要就此处学子路'未之能行,惟恐有闻',还只要

  • 卷四十七·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七性理六仁或问诚是浑然不动仁是此理流出否曰自性言之仁亦未是流岀但其生动之理包得四者得此生意以有生然后有礼智义信以先后言之则仁为先以大小言之则仁为

  • 卷十七·道世

    诸经要集卷十七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酒肉部第二十六(此有三缘)占相部第二十七  &middot;述意缘  &middot;饮酒缘  &middot;食肉缘述意缘第一夫酒为放逸之门。大圣知其苦本。所以远酣肆离酒缘。弃醉朋近法友。出昏

  • 鹧言·朱克敬

    自古蛮夷,鲜不为中国之患。中国所以御之者无所不备,而卒无全胜之策。惟虞舜之于有苗、汉文帝之于南越、我圣祖仁皇帝之于俄罗斯,不战屈人,为万世绥远之经。外此,则和战虽殊,皆因气之盛衰相为胜负而已。是非蛮夷之独难制也,盖

  • 明英宗宝训·李贤

    明英宗朱祁镇语录汇编。李贤、陈文等编纂。成化三年(1467)成书,与《明英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七十二子目,前有明宪宗序。

  • 世宗宪皇帝圣训·乾隆

    全称《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36卷,乾隆五年 (1740) 敕编成书,有《四库全书》本及《十朝圣训》本行世。全书30余万字,为清世宗胤禛之言论集。胤禛在位时间虽不甚长,但正如《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法成

    亦称《佛说大乘稻秆经随听手镜记》。佛典注疏。唐法成集。一卷。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是敦煌遗书所藏的《佛说大乘稻秆经》的注疏书。疏释分五门:(1)立所宗,谓本疏“依经中宗”,即依龙树中观派立宗;(2)明归乘,谓本疏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