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

●闽晋江黄景昉太穉著

余初举于乡时,旧辅李文节公廷机里居,孝廉例三投手板,庭谒如属礼,余惮之,再及门罢。其后史文简公继偕亦然。余为庶吉士假归,尝一延见。授编修后屡往,辄固辞,前辈严重如此。

宗伯黄文简公凤翔与先祖尝同学,投刺称「窓生」。余幼,及望见之,身不逾中人,萧然儒素。

侍御吴公龙徵为先祖里中文酒社,过从相欢,值二家兄稚年同入泮,公制骈语为贺云:「江夏童谁证无双,双璧诧难兄难弟;东石裔其昌在五,五玄徵联甲连科」。公雅,善尺牍;余幼所裒集往还,札若大牛腰。今无存者,犹时时怀其秀句。

余外祖海盐令谢公吉卿,举万历庚辰进士第五人。宦蚤废,工诗,追和唐人韵数百首。性至孝,居丧如礼。何司空公乔远赠之诗:「七十在身犹致毁,三年食旨未尝甘」,盖纪实也。晚及见余举乡试,忆送行首,末韵云:

羡汝蚤登科,魏舒宅相多。

三春临别去,不觉醉颜酡。

词朴情真,诵之弥深寒泉之感。

冏寺谢公台卿为先外祖同气同榜,口微吃,好追叙夙昔,困陒状。余时滞公车,贫甚,公每过,语家慈曰:「未也,愈贫乃当愈佳耳。」迄今恒有味乎其言。

司寇苏公茂相初得余乡举牍,颇见奇,手柬奖藉,特治具款余。公自学宪家居久,弘奖风流,后起至大官,微有身名,俱泰之自然,在世路中犹为难得。

光禄骆公日升,于余有国士知,尝序余诗艺,期许良至。记一日以持身大概为问,公毅然曰:「年少或人情物理未谙,谊须共商耳。立身行己,自有法度,奚问为?」余极惭感其意,每往还,未尝不拜公墓下。

孝廉骆公志宾,举癸卯第二人,即光禄族子也,亦雅期。余君湛精经史,酒间偶诵其咏史绝句云:

成信非萧谋,败信非吕计。

不测之恩威,大抵自高帝。

君有韵文,兹其可读者耳。

省元李公光缙,蚤岁善举子业,邑多从游者。所居距余迩,余未一诣其门,余心念学务自得耳。摹仿先辈追随名士,均为用心于外,非实益。遂一意闭户,同二家兄诵。李公后卒,潦倒场屋间。

宫庶庄公际昌,余乡举同籍,己未与毗连寓。初得会元,报为色动,即庄亦不自意也。既以鼎元归,每过,观者如堵。尝邀余辈诣其乡,遇暑月,偏袒行酒,戏云:「古语:三世仕宦,方知着衣吃饭,明吃饭着衣之未易也。」性特开爽,以廷试牍一字偶误贻讥,无伤盛德。

司业庄公奇显,妙年登鼎甲,负才纵酒,病溃中以未获交林公胤昌及余为恨。余颇感其意,为赋哀词。

余以庚申出游湖海间,困甚。惟同年陈公烜奎有缓急谊,馀屡遭白眼。余性不修宿憾,即甚慢余,后遇之欢好如初,竟忘之矣。陈公终端州守,豪㑺好面折,人寡悦者,独与余善。尝语余,「孝友」二字,孝诚非所克当,友无愧矣。闻者亦以为实录。

司空何公乔远,邑名德长者,壬戌余始识之京师。尝夜侍,露坐论文,余狂率,颇陈所见,公喜,越日以所撰著属余评骘。手柬云:「前辈文章多因身后被后生驳坏,欧阳公所谓『不怕先生骂,怕后生笈也』。」余时以学未成,固谢不敢。公诗文有逼真古人处,余夙枕藉其中。

壬戌,蜀奢酋变作。礼部试观政进士「五月渡泸诗」有传宗伯郑公以伟诗用「布伯」二字者,何公偶问奚出,余对曰出田汝成《炎徼纪闻》,公亦喜余能记也。「布伯」犹华言主管,为西南夷相尊大之辞。

余有谒长陵、定陵诗,颇见赏作者。时何公卿光禄,余从之行,会公先出殿门,余后至,属一胥偕往,告守陵阍宦俾余一观。阍询其人安在,胥指余曰:「此是矣。」阍愕,且笑曰:「即此是乎?」余时易皂帽,被一青布直裰,短才至膝,故不欲人识之。公子九云序余诗,谓「尔时意色寒逊」,正指其事。

宫赞郑公之玄负绝代才,夙爱余。诸生文比偕计,遂与定交公文。视余异趣,顾盛相契洽。尝戏评诸人文,各加标目自赞,如人家觅失猫子,力索不可得,有时还自来,其来时亦可喜,合坐大噱。屈指同社八九人,六举制科,鼎元一,史馆三,两登铨省,信一时意气之盛也。

给谏傅公元初为余同社,郑宫赞公尝序其文云:「凡子訒文成,辄自喜。吾党见子訒文,亦复大喜。子訒见人之喜其文,又复大喜。」傅得之怒亟,裂去。闻者颇亦谓中肯之谭。子訒为傅字,其人特英爽,勇于嗜义。

选部林公胤昌、孝廉郭公炜并余姻记。一日䜩集,各言勋名所至,余徐答曰:「他日稍有补于国家,无得罪于名教,足矣。」二语故未易承,当负负良愧。

太宰郑公三俊为余督学师,乡举后,同林选部、傅给谏晋谒,色严冷,不假一辞也。其后见之京邸,乃温蔼家人。不啻闽数十年督学竞推公第一,鲜继者。

中丞陈公士奇,同榜中最善。余好论文,椅摭利病,虽得隽牍,经其目鲜弗删改者。恒对客自诵其文,乡音不甚辨,唾沫满面。尝谒座师萧山来公宗道,忽起曰:「师面色何太清减,愿保重自爱。」师笑谢之。或咎词太尽,非所宜言。公意气自若,余乡会称同榜相善者,惟公一人。

太仆姜公性,余副座师,仅于丙辰春一晤而已。约束门役严,费特省,所奖许余,亦至。师尊人廷颐公官少司马,世载清德,身后仅一犹子嗣。庚午余典楚试,为檄祀之。学宫赠官诰,亦出余手。

礼部徐公观复,余乡试房师也。令粤新会、闽仙游,著廉惠声。性峭直,尝大署枫亭道左云:「数丛烟火,一掌溪山,拄颊挹爽气朝来,笑主人真堪吏隐;撇却红尘,展开青眼,入关讶薰风乍至,问使车可是仙游?」诵之,可以知其概矣。后弃官,学道每书来,自题「独往散客」。

乙丑廷试,初拟翁公鸿业第一,以其卷有「崩析」二字,不便进读。已之夏试,庶吉士皇极殿告成诗,同乡陈公士奇才最高,内有「天子焚裘出」之语,涉忌,置不录。虽荣进数定,亦可为疏脱落笔之戒。

宗伯林文简公尧俞,长身玉立,善敷奏,余旧未识之。忽一夜,梦从外祖谢海盐公集公园亭,分韵赋牡丹诗。未几,余擢第。公时知贡举官。

甲子冬,同李给谏公焻赴公车。出南都浦口,李公忽梦诣一所,宫阙崇丽,守卫森严,内有鹦鹉声传高皇帝将临御,验有文书放入。余即出文书授之,旁或云:「则杀矣!」余不顾入,李难之,绐以文书未具。立逡巡,见一衣冠老人,如俗所画朱文公像,呼吏持一碗艾汤饮之。遂醒,不解所谓。越岁,余幸售,李至甲戌始第出。余同年朱公兆柏门,年五十艾矣。始悟梦中朱艾之说。遡梦时朱尚未第也,异哉!

都谏罗公尚忠,贵池人。余乙丑春遇之少司农郑公三俊邸中,以郑为同里姻逊,余揖,郑目余笑谓罗曰:「此闽中名士,公且入闱得此公焉,足矣!」比榜放,果出师门。师最精鉴识,所得士为一时冠。鼎元余公煌、庶吉士刘公垂宝、本春秋房孔公贞运落卷,师为搜出之,二公终身执门人礼惟谨。

罗师素善谈论,酌理揆情,援彼证此,虽昔人霏玉粲花之喻不能绝也。所诲诱余尤至。自云令平湖日,有一孝廉为人祈免徒罪,意未许。越日,忽更请移罪他姓,师答札云:「徒法不能以自行,犹可言也;徒取诸彼以与此,则决不敢闻命矣。」其人惭,亟谢罪去。

太宰崔公景荣,余观政恒肃,揖堂前,属试庶吉士,公分阅闽卷,首拔余。时少宗伯薛公三省与联坐,公以阅卷事委之,实定自薛公手。事后余偕同邑张公维机趋谒,时公以病予告行,席地坐,余辈门外,训勉之。公子胤茂,金吾,能诗,雅,与予往来。

南乐魏师广微在阁,殊不满舆论。其人寔清肃,班役辈无敢横索一钱者。颇留意人材,临庶常试,各省直知名士,密先疏记。试日,躬出巡行,过余及同乡黄公文焕几前,各驻视。少顷,会日暮,师以腹痛出,未几罢,机局倏变。于是所取士有间属意外者,若或使之。

庶常初谢恩,余与同年丘公瑜、李公觉斯、张公维机到稍迟,合疏待罪。得旨:念系新进书生,宥之。余纪误诗有云:

因思适馆初,获事熹皇帝。

同舍三四郎,大昕仍揺曳。

盖追咏是也。丘与余后先入阁,张至少宗伯,李改给事中至大司寇,余辈尚未离坊局。李官至部堂久矣,其人长才数尺,有精采,谈笑豁如。

馆师少宗伯丘公士毅、李公康先咸器赏余文,余时年甫壮,意气溢发,每阁试,未尝起草,惟诗一再推敲耳。同馆王公建极齿固逊,余从之。无何,王得孙醵金为贺,询之,则长于余几倍矣。众大笑,始从改序。

馆中颇酬应前辈笔札,如李公康先、李公国

猜你喜欢
  君臣鉴戒第六·吴兢
  卷五十三 漢紀四十五·司马光
  第六十一回 创水师衡阳发轫 发援卒岳州鏖兵·蔡东藩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二·苏天爵
  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纪昀
  卷二十七·傅恒
  嵇康传·房玄龄
  卷一百十九·阿桂
  卷六十六·杨士奇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佚名
  卷三十·佚名
  目录·郭良翰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话补遗卷三·杨慎

      集句  亡友安公石嘉州人妙于集句以鲈鱼正美不归去对瘦马独吟真可哀又请君酌我一斗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又梁间燕子闻长叹【李义山句】楼上花枝笑独眠【刘长卿】水国莲花府【韩翃】云帆枫树林【杜工部】又集杜句吊叶

  • 陆登善·隋树森

    陆登善,字仲良。曹本、暖红宝本《录鬼簿》注:“一云姓陈”。贾仲明吊词云:“贞元始祖谥宜(宣)公,嗜著《茶经》桑苎翁”,以登善为唐代名人陆贽、陆羽之后。其祖父维扬(今江苏扬州市)人。父官江淮行省(治扬州

  •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佚名

    头折(冲末扮兀颜统军领畨卒子上)(统军云)乆镇辽邦统大军,六韬三畧显英雄。四州总领为头将(者),独占畨夷百座城(又)。某乃大辽国兀颜统军是也。为某文通三畧,武觧六韬,领大小军卒,所管各州将校,能知吕望兵文,深晓孙呉战策,善能排兵布阵

  • 卷十九·唐圭璋

    ○白观音(北曲)本名白鹤子赠吴知纲谑号不勤勤,名为养拙人。穿衣慵举臂,吃饭懒抬唇。面垢但寻水,头蓬倦裹巾。尘劳不复梦,悟彻个中真。○白观音(北曲)久视长生法,须当万事忘。守心猿易灭,防意马难狂。引虎居龙窟

  • 卷四百一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五月乙丑盡其月   五月乙丑,禮部言:「西南蕃泰平軍遣石蕃龍以定等齎表,裝鞍馬、砂氊等來貢。元豐著令,西南五姓蕃每五年許一貢,今年限未及,合具奏裁。」詔特許入貢。   兵部言:「江淮等路制置發運,淮南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百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法令宋哲宗元佑元年御史中丞刘挚论安反侧不必降诏劄子曰臣闻朝廷议欲降诏中外慰安人情传闻二三臣不敢信傥果如此臣实未

  • 野史无文卷十八(阙)·郑达

    当今巡幸东南(阙)

  • 九四、匡章考(附:周最)·钱穆

    《齐策》:&ldquo;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齐兵大胜。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谢于齐。&rdquo;高诱注:&ldquo;秦惠王之子武王也。&rdquo;焦循云:&ldquo;章子之事,未必在威王之世。威王未尝与秦交兵。齐、秦之斗在

  • 卷六十四·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四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三衙上仁宗乞择人分揔禁卫  张方平臣伏见昨差出许怀德後马步军皆阙都帅遂自环庆路抽回殿前都虞候王元令权干当步军司公事其王元又已年老衰病至于揔司军政亦恐精

  • 二柄第七·韩非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则不然,所恶,则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爱,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今

  • 春秋集传辨疑卷八·陆淳

      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谷梁曰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啖子曰按宣公本不同谋不可同桓公之説又经文不去王字义亦昭然  公子遂如齐逆女  左氏云尊君命也传意称公子啖子曰义在下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 卷十九·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卷叶氏春秋传卷十九宋 叶梦得 撰昭公三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公既失守其宗庙矣何以书至春秋之辞也公虽居外而义不敢以外公故犹以在国之礼书之也夏公围成成孟氏之邑邑不言围此何以言围以公之不能得成也附于

  • 诗序卷上·佚名

    宋 朱子 辨説诗序之作説者不同或以为孔子或以为子夏或以为国史皆无明文可考唯后汉书儒林以为卫宏作毛诗序今传于世则序乃宏作明矣然郑氏又以为诸序本自合为一编毛公始分以寘诸篇之首则是毛公之前其传已久宏特增广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七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七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梵行品诸师。谓梵行四心为体。圣行三品为体。引经云。说四无量是梵天道名转梵轮。说四谛是第一义天道名转法轮。又师言。慧定戒为梵行体。七善悉知知即

  • 卷第十二(出家菩萨僧部第一)·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二(出家菩萨僧部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无垢山居女人庇雨其舍众仙称秽升空自证一  &middot;慧王以百味饭化人入道二 &middot;上首受恒伽货身施食三&middot;须摩提始是八岁女转身为男出家说法四  

  • 折疑论卷第三·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评议第九(此篇评论礼仪之节。故曰评仪)客曰。黄帝垂衣而缙绅之服备(留于世间而化利天下也。故衣冠始治于黄帝)。素王制礼而曲躬之貌形焉(素空也。言孔子有君师之德。无君师之位。左传序

  • 古今说海·陆楫

    古代笔记小说总集。142卷。明人陆楫(字思豫)编辑。本集卷首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唐锦序及“古今说海校书名氏”。后者列有姜南等为编刊本集提供过藏书,或参加过校勘工作的13人的名字。全书分为4部、7家,凡收入135种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