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雪關和尚語錄卷三

侍者傳善輯

拈古

陳操尚書一日齋僧,躬自行餅,一僧展手擬接,公卻縮手,僧無語,公曰:「果然,果然。」又問僧:「有個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公自摑口,曰:「某甲罪過。」僧曰:「知過必改。」公曰:「就闍黎乞取口喫飯得麼?」一日同眾官登樓次,見數僧行過,一官人曰:「來者總是行腳僧。」公曰:「不是。」曰:「焉知不是?」公曰:「待近來與勘過。」及僧至樓前,公驀召上座,僧皆舉首,公曰:「不信道。」

拈曰:「陳尚書之機辨,峻比雲門,辣似睦州,蓋從二師處得來,故縱奪臨時、殺活自在,真宗門入作,所以下刃最緊也。還識尚書麼?電火難追影,風雷莫辨真。」

韓文公問大顛(云云)。

拈曰:「首座眼親,顛師手快,一般抵對佛法,妙在見幾而作、據款結案,也是正令當行,不為屈棒。文公猶是俗漢,當時若開眼,未免傍觀拍掌。還知大顛打首座意麼?翻雲全在我,覆雨更繇誰?」

高仲貽太傅參芙蓉楷禪師,蓉令去其所重。扣已而參,一日忽造微,密呈偈曰:「懸崖撒手任縱橫,大地虛空自坦平,照壑耀巖不借月,菴頭別有一簾明。」

拈曰:「此老所詣處坦夷明白,可謂山河大地不礙眼光;若要擺手過漳江,更須撤卻簾兒相見始得。假如相見時如何?家庭纔轉步,道路又分攜。」

洪州許刺史式,一日與泐潭澄上藍溥坐次,潭問:「聞郎中道,夜坐連雲石,春栽帶雨松,當時荅洞山甚麼話?」公曰:「今日放衙早。」潭曰:「聞荅泗洲大聖在楊州出現底是否?」公曰:「別點茶來。」潭曰:「名不虛傳。」公曰:「和尚早晚回山。」潭曰:「今日被上藍覷破。」藍便喝,潭曰:「須是你始得。」公曰:「不奈船何,打破戽斗。」

拈曰:「賊來須趁,客來須待,一個引玉拋磚,一個埋兵掉鬥,無端殃及上藍,真個是不奈船何,打破戽斗。要識三大老面目麼?琵琶隨手撥,簫鼓應時鳴。」

黃山谷居士初好作艷詞,得圓通秀禪師激發,遂悔過絕筆,後參晦堂,因聞木樨香釋然。

拈曰:「吾無隱乎爾,桂子月中落;爾無隱乎我,天香雲外飄。山谷不遇晦堂,鼻孔撩天,搊他不住;雖然薦得些子,爭奈腳跟紅線猶未斷在。何也?路頭纔撞入,關鎖轉難通。」

山谷居士因謁死心禪師,隨眾入室。心見,張目問曰:「新長老死、學士死,燒作兩堆灰,向甚麼處相見?」公無語。心約出曰:「晦堂處參得底,使未著在。」後左官黔南,道力愈勝,於無思念中,頃明死心所問。報以書曰:「往年嘗蒙苦口提攜,長如醉夢,依稀在光影中,蓋疑情不盡、命根不斷,故望崖而退耳。謫官在黔南,道中晝臥,覺來忽爾尋思,被天下老和尚謾了多少,惟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為也。」

拈曰:「鐵面去皮,晦堂析肉,死心又敲骨出髓矣。山谷居士悟入深奧,得三尊宿爐韝之力也。秪如疑情盡、命根斷,死心道人還肯他也未?鐵壁從渠透,銀山更要通。」

寺丞戴中孚咨扣靈源,一日有省,以偈呈清禪師曰:「杳冥源底全機處,一片心花露印紋,知是幾生曾供養,時時微笑動香雲。」

拈曰:「窮源見底,燦露一片心花;微笑破顏,知是多生供養,果然穩當,頭尾完全。若要撒得開、捏得聚,須更窮盡變化始得。」

左丞范致虛繇翰苑守豫章,過圓通謁旻禪師,茶罷,曰:「某行將老矣,隨在金紫行中去,此事稍遠。」通召內,翰公應諾,通曰:「何遠之有?」公躍然曰:「乞師再垂指誨。」通曰:「此去洪都有四程。」公佇思,通曰:「見即便見,擬思即差。」公乃豁然有省。

拈曰:「圓通老人可謂有囊中妙藥,能起死回生在頃刻耳。今宗師家未嘗施此國手,便謂外護沉痼莫療,不亦冤哉。左丞雖於此省入,去此事不遠,爭奈鄉音猶易識,家國尚茫然。」

尚書莫少虛因宦遊西蜀,謁南堂靜禪師,咨決心要。堂使向公案上提撕,無所入。適如廁,忽聞穢氣,急以手掩鼻,遂有省,即呈偈曰:「從來姿韻愛風流,幾笑時人向外求,萬別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堂印之。

拈曰:「萬別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雖是苦心造到,簡點將來猶帶些穢氣在。何故?為他向廁坑頭著到。」

凌行婆問浮杯因緣。

拈曰:「凌行婆具超方作略,語句驚人,雖趙州古佛亦讓一籌,諸尊宿盡不柰伊何,倒被浮杯老人不動干戈捉敗者老魔魅了也。且道何人為證?」乃以手搥胸曰:「蒼天!」

婆子燒菴。

拈曰:「婆子燒菴,卻與阿師添些光彩;阿師被趁,倒會勘破婆子家風。且道在甚麼處勘破婆子?」遂合掌云:「謝供養。」

一婆子令人送錢與趙州請轉藏。

拈曰:「婆子送錢轉經,起動高年老宿,趙州下床遶匝,不孤施主好心,分明全藏掀翻,卻道秪轉一半。且道那半藏落在何處?任從黃葉落,不與止啼錢。」

頌古

趙州無字

趙州無字漫天網,蝦鱉魚龍一口吞,問取大唐人不會,新羅夜半放僧參。

趙州問大死的人

十萬里鵬纔展翅,一千年鶴便翱翔,到家底事人難會,不涉程途用果長。

趙州勘婆子

魔王手裏追魔印,展也何曾露出來,不是腳跟紅線斷,臺山之路滑如苔。

船子藏身

笙歌院裏低昂舞,錦字梭房宛轉看,近日洞庭秋水滿,古帆風便過千灣。

婆子燒菴

婆子燒菴菴愈好,海中紅燄爍天高,目前秪要添些子,向後從他怨寂寥。

南泉白牯

生佛齊通一鼻風,都來吸盡不同同,狸奴白牯超方後,坐斷山頭一段空。

忠國師三喚侍者

重重提出摩尼寶,晶光獨露更非他,養子雖是婆心切,怎奈當機錯過多。

臨濟三頓棒

金剛寶劍用非常,截斷廉纖露本光,莫言佛法無多子,者個從來絕論量。

趙州喫茶去

逄人只是者杯茶,虛空澆濕眉毛皺,喫著若能知味者,必然空裏翻筋斗。

靈雲見桃花

靈雲偶中桃花毒,玄沙善用蓋頭機,若無把定乾坤手,金毛獅子變狐啼。

德山托缽

越格超方用不同,節節生機活似龍,千聖不傳末後句,任是巖頭也莫窮。

聞谷大師贊

行雲流水不留蹤,垂老千山策瘦笻,歸到破匋菴裏坐,一雙冷眼勘蛇龍。

博山和尚贊

這尊慈拈穿膽之鋒,無機不透;旋曜眼之鏡,過物即彰。一片熱腸,愛兒孫敲冰浴火;十分勝氣,與佛祖奪格換機。眉毛忒麤,老胡僧也須壓倒;手段極辣,諸尊宿立在下。風奮雄辯則雷振風飛,魔外莫不喪氣;摧異見則刀開斧劈,疑難頃爾冰消。接伶俐漢,滿口含糊;對生盲人,一腔明白。當初未遇剛求見,今日相逄不欲親。何故如此?險機暗用常擔版,毒口纔開便鑠金。

禪鏡偈(有序)

大圓鏡裏說個禪字,早是痕生,況又說許多禪病曲折出來,明眼人前反添搕

猜你喜欢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三·法藏
  卷第二十一·佚名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鸠摩罗什
  六 摩诃梨经·佚名
  阿育王经 第十卷·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三·圆晖
  法 与 佛 学·太虚
  卷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第十一·道世
   第九十二則 世尊一日陞座·胡兰成
  佛说法华三昧经·佚名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佚名
  卷一·僧祐
  大乘义章 第十二卷·慧远
  卷六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净扮蔡衙内同旦上,云)自从拐的这妇女人,来到这水南寨里,谁来的到这里?今日我吃酒去也。浑家,你则在家里,你可休出门去,我便来也。我把这地下筛下灰,不许你行动。拿筛过来,着上些灰,我筛下灰者。(做筛科)(做看科,云)嗨!不曾出门,可

  • 卷一·钱俨

      ○武肃王上  武肃王姓钱氏,讳镠,字具美,杭州安国县人(即临安县)。唐武德中陪葬功臣潭州大都督巢国公九陇八代孙也。大中六年壬申二月十有六日,生于本县之衣锦乡勋贵里。曾祖讳沛,唐宣州旌德县令,累赠吏部尚书、左仆射,追

  • 第七十三回 战浙东包团练死艺 克江甯洪天王覆宗·蔡东藩

      却说李鸿章克复苏常的时候,左宗棠在浙,亦屡获胜仗。宗棠自克复遂安后,严州一带,依次肃清。太平侍王李世贤,率金华大股长毛,围衢州,宗棠亲自往援,杀败世贤,世贤回金华。台州为闽将林文察所复,宁波为宁绍台道史致鄂,及英将丢

  • ●卷二十四·赵翼

    ○宋史数人共事传各专功贝州王则之乱,讨平之者明镐文彦博也。而《郑骧传》则云,王则反,讨平之。竟似骧一人之功矣。又《杨燧传》谓,燧攻贝州,穴城以入,贼平,功第一。《刘阒传》又谓,阒从攻贝州,穿地道,阒先入,众始从,遂登陴引绳度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佚名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臣等遵旨询问阿弥达。据称:上年奉命往祭河源,自西宁至星宿海,共走二十四、五日,每日约行一百余里,计程约二千七、八百里。星宿海在

  • 卷四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九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侍从上仁宗乞侍从与闻边事 余 靖臣窃见朝廷每有契丹遣使到阙元昊差人来朝大臣商量唯欲秘密两制两省御史中丞已下虽名侍从供奉之官当时并不闻知及处置既了纵或不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二职官志十一职制补放领侍卫内大臣以下官员领侍卫内大臣缺出由领侍卫内大臣将内大臣散秩大臣八旗满洲蒙古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外省将军职名开列具奏补放领侍卫内大臣内如有出兵出差者

  • 诸侯章第三·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讲述诸侯的孝道。诸侯应以谦逊谨慎、不骄不奢的态度,遵守法律法规,节约生活费用,这样才能够长守富贵,保全自己的国家,使官员百姓和睦安乐。【原文】在上不骄(1),高而不危(2);制节谨度(3),满而不溢(4)。高而不

  • 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第五·晏婴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以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

  • 第二章 天灾之苦·梁启超

      水旱饥荒之苦:岁之有水旱、丰穰,天之行也,未有能免之者矣。虽水防未修,沟洫不开,树木不多,宣泄无自,不能调燮阴阳,然天行之剧,亦有平地涌水、大旱累年者焉。故当潦水之大,洪流万顷,浩浩怀山襄陵,旱荒之甚,赤地千里,漠漠草树尽

  • 东溪日谈录卷十五·周琦

    儒正谈总说古之儒者惟修于内不修于外今之儒者惟修于外不修于内修于内者求以实之于已不求知之于人故无以立门户虽举世不见知无憾焉修于外者求以知之于人不求实之于已故立门户使人知之其凡论事为政学古之儒自是一等世俗

  • 卷十三·钱时

    <经部,书类,融堂书解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十三宋 钱时 撰酒诰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

  • 提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増修书説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増修书説三十五卷宋吕祖谦撰其门人时澜増修通考云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六卷悉与此不合盖彼乃祖谦原书未经时澜所补者其时尚未成编传钞者随意

  • 筠州九峰虔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虔。刘氏。福州侯官人也。容姿开豁明济。气压丛林。至霜华。诸禅师见之。谓人曰。此道人从上宗门爪牙也。诸殁时。虔作侍者。众请堂中第一座。嗣诸住持。方议次。虔犯众曰。未可。须明先师意旨。乃可耳。众曰

  • 忉利天宫神通·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五·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菩萨教化品之余时诸大众下。第三辨大众得益。文三。一天及三趣得益。二八部得益。三得道赊促。初中言无生忍者。通教三地已上。别教初地已上。圆教初住已上矣。问云何恶道得无生忍。答大经

  • 南平县志·佚名

    民国版《南平县志》,是民国六年(1917年)开始修编的,由前清举人蔡建贤总纂、前清举人章云汉协纂,历时4年方始修竣。负责督修的署南平县知事(县长)吴栻对这本县志赞誉有加,认为“条目整齐,门汇分析。令人一览,而知其事实悉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