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与梁武帝论书启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之优劣。萧衍在《论书启》中曾对钟王“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之曰:“元常(钟)老骨”,“子敬(献之)懦肌”,“逸少(羲之)得进退之间”,陶对萧的“玉科”奉若神明,对王献之书风斥之谓“沦迷”,二人所见略同。《论书启》中第一次得出“伯英(张芝)既称草圣,元常(钟繇)实自隶绝”的结论,后世皆引为据。他们共同斥献之书为“近习之风”,哀叹风书日下……这在书史上有消极守旧的成份。陶对萧的圣旨推崇备至,盛赞萧的《书启》曰:“……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益得谐称,”这是“心手相忘”论的雏形,为后世所重,并有所发展。《论书启》中有论及“二王”父子书多处。称“大王”书在永和十年以后最佳;称其“代书人”,“其书迟缓”,故称“末年书”,“小王”既学“此人书”等等,为书史所重。《论书启》载于《书苑菁华》,今载于《历代书法论文选》等书。

《与梁武帝论书启》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武则天外史·佚名
  迷羊·郁达夫
  手·萧红
  咫闻录·温汝适
  西游记传·杨致和
  欢喜冤家·张恨水
  沉郁的梅冷城·丘东平
  送高闲上人序·韩愈
  薛刚反唐·如莲居士
  宛如约·佚名
  茫茫夜·郁达夫
  黑凤集·沈从文
  三里湾·赵树理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
  猛回头·陈天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幕·老舍

    时间 二十七年初夏。时日寇猛犯徐州。地 点 徐州附近。人物 张自忠将军 尤师长 范参谋 张敬高级参谋 洪副官 贾副官 马副官 杨柳青 葛敬山 墨先生 戚 莹 丁 顺景 徐州附近的小山之尾。为通山内的口

  •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七·食货一·脱脱

        ◎食货一   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然燧人、庖牺能为饮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无饮食之疾。三王能为食货之政以遗后世,而不能使后世无食货之弊。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

  • 卷三·陈燕翼

    〔十一月〕十五日,上于午门外,以亲征事祭告天地。驾回升殿,行常朝礼。十六日,祭告太庙。十七日,禡祭。命工部造大银钺斧四把,柄上龙头、柄末龙尾,钺上龙吞口;朱柄,画金龙缠柄,长五尺。十八日,驾出洪山桥,饯正先锋郑鸿逵、副先锋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万历十一年十月己酉朔 上御皇极殿颁万历十二年大统历○时享 太庙○升河间长芦运使高世雨为狭西行太仆寺卿兼佥事升山西大原府知府孙化龙于山西户部郎中赵九思于狭西贵州参议詹贞吉于云南各副使○以漕河高堰工完尚

  • 绎史卷二十三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官之制春官宗伯三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 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 华峤汉后书卷三·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杨震传孙赐曾孙彪一六六杨震字伯起,年五十,始应州郡之辟,众人谓之「晚暮」。后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鱼者,卿大夫之服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汪。黄)──御览卷九二五 一六

  • 罗复仁传·张廷玉

    罗复仁,吉水人。少年时就爱好学习,陈友谅征召他为编修。不久,知友谅无成,逃去。在九江谒见了太祖,被留在左右。从战鄱阳,带着蜡书谕降江西还没攻下的诸郡。授予中书咨议。从大军围攻武昌。太祖想招降陈理,因复仁是陈友谅的旧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 洪武十四年三月丙辰朔,赦天下。诏曰:“在昔唐虞、三代之君,任贤使能,民皆远罪,刑措不用,享年永久。朕恭膺天命,抚育黔黎,今十有四年,虽夙夜究心,以求民之安,而未臻其效,狱犹未清,良由委任非人,致

  • 卷三十六·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十六   明 湛若水 撰哀公【名蔣定公子母定姒四歲即位在位二十七年其十四年春春秋絶筆】【敬王二十六年】元年【晉定十八年齊景五十四年衛靈四十一年蔡昭二十五年鄭聲七年曹陽八年陳閔八

  • 劝学第一·荀况

    [题解]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篇中所论述的学习,不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学习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修身、养道,等等。文章涉及到学习的效用、意义、目的、态度、方法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佚名

    开元十九年六月八日大德拂多诞奉诏集贤院译托化国主名号宗教第一佛夷瑟德乌卢诜者本国梵音也,译云光明使者,又号具智法王,亦谓摩尼光佛,即我光明大慧无上医王应化法身之异号也。当欲出世,二耀降临,分光三体;大慈愍故,应敌魔军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四卷(师子吼品第廿三)举十一事释师子吼义 师子吼六问问佛性 答第一问 答第二问 答第三问 答第四问 显众生不见佛性无明[雨/复]故又未能度十二缘河犹如菟马 辨十二因缘因重果义 辨

  • 在官法戒录·陈宏谋

    四卷。清陈宏谋著。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 (今桂林)人。雍正进士,乾隆间官至两广总督、署湖广总督、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为一代名臣。本书是他任地方督抚大吏时所作。书前有自序,其中说,地方胥吏舞文

  • 书苑菁华·陈思

    二十卷。书论。宋代陈思撰。是编集古人论书诸作,与其所著《书小史》相辅而行。卷一、二曰法,卷三曰势、状、体、旨、卷四曰品,卷五曰评、议、估、卷六曰断,卷七曰录,卷八曰谱、名,卷九、十曰赋,卷十一、十二曰论,卷十

  • 理瀹骈文·吴尚先

    《理瀹骈文》系外治法专书。不分卷。清·吴师机撰。刊于1864年(同治2年)。原名《外治医说》,因其正文是用“骈文”形式撰成者,故改名为《理瀹骈文》,是一部以内科理法方药为理论依据,而以外治法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著作

  • 锋剑春秋·佚名

    《锋剑春秋》或谓黄淦撰,约作于嘉庆初期,晚出本改名为《后列国志》、《万仙斗法兴秦传》。由《秦始皇平话》发展而来。书述天运轮回,生杀有定,嬴秦必将一统六国,生灵难免涂炭。孙膑欲报父兄仇,救燕齐民,逆天而行,与王翦、海潮

  • 王文恪公笔记·王鏊

    王文恪公笔记,一卷,明王鏊撰。王鏊,字济之,江苏苏州人。成化十一年廷试第三名,授编修。正德时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事迹详明史卷一八一本传。此书明纪录汇编本作守溪笔记,明今献汇言本作守溪长语。

  •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佚名

    七卷,清彻生说,如鹏等编(依驹本印)卷第一 序 上堂 卷第二 上堂 卷第三 小参 开示 书问 文 卷第四 颂古 分灯 赞 机缘 歌 四威仪 行繇 卷第五 诗偈 卷第六 法语 佛事 卷第七 源流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