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

开元十九年六月八日大德拂多诞奉诏集贤院译

托化国主名号宗教第一

佛夷瑟德乌卢诜者本国梵音也,译云光明使者,又号具智法王,亦谓摩尼光佛,即我光明大慧无上医王应化法身之异号也。当欲出世,二耀降临,分光三体;大慈愍故,应敌魔军。亲受明尊清净教名,然后化诞,故云光明使者;精真洞慧,坚疑克辩,故曰具智法王;虚应灵圣,觉观究竟,故号摩尼光佛。光明所以彻内外,大慧所以彻极人天,无上所以位高尊,医王所以布法药。则老君托孕,太阳流其晶;释迦受胎,日轮叶其象。资灵本本,三圣亦何殊?成性存存,一贯皆悟道。

按彼波斯婆毗长历,自开辟初有十二辰,掌分年代。至第十一辰,名讷,管代二百廿七年,释迦出现。至第十二辰,名魔谢,管代五百廿七年,摩尼光佛诞苏邻国跋帝王宫,金萨健种夫人满艳之所生也。婆毗长历,当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月八日而生,泯然悬合矣。至若资禀天符而受胎,斋戒严洁而怀孕者,本清净也;自胸前化诞,卓世殊伦,神验九徵,灵瑞五应者,生非凡也。又以三愿、四寂、五真、八种无畏,众德圆备,其可胜言;自天及人,拔苦与乐,謏德而论矣。若不然者,曷有身诞王宫,神凝道慧,明宗真本,智谋特正,体质孤秀,量包乾坤,识洞日月?开两元大义,示自性各殊;演三际深文,辩因缘互合。诛耶佑正,激浊扬清。其词简,其理直,其行正,其证真。六十年内,开示方便。感四圣以为威力,腾七部以作舟航;应三宫而建三尊,法五明而立五级。妙门殊特,福被存亡也。

按《摩诃摩耶经》云:“佛灭度后一千三百年,袈裟变白,不受染色。”《观佛三昧经》云:“摩尼光佛出世时,常施光明,以作佛事。”《老子化胡经》云:“我乘自然光明道气,飞入西挪玉界苏邻国中,示为太子。舍家入道,号曰摩尼。转大法轮,说经戒律定慧等法,乃至三际及二宗门。上从明界,下及幽途,所有众生,皆由此度。摩尼之后,年垂五九,我法当盛者。”五九四十五,四百五十年,教合传于中国。至晋太始二年正月四日,乃息化身,还归真寂。教流诸国,接化苍生。从晋太始至今开十九岁,计四百六十年。证记合同,圣迹照著。

教阐明宗,用除暗惑;法开两性,分别为门。故释经云:“若人舍分别,是则灭诸法;如有修行人,不应共其住。”又云:“鸟归虚空,兽归林薮;义归分别,道归涅槃。”不覈宗本,将何归趣?行门真实,果证三宫。性离无明,名为一相。今此教中,是称解脱。略举微分,以表进修。梵本颇具,此未繁载。

形相仪第二

摩尼光佛顶圆十二光王胜相,体备大明,无量秘义;妙形特绝,人天无比;串以素帔,仿四净法身;其居白座,像五金刚地;二界合离,初后旨趣,宛在真容,观之可晓。诸有灵相,百千胜妙,实难备陈。

经图仪第三

第一,大应轮部,译云《彻尽万法根源智经》;

第二,寻提贺部,译云《净命宝藏经》;

第三,泥万部,译云《律藏经》,亦称《药藏经》;

第四,阿罗瓒部,译云《秘密法藏经》;

第五,钵迦摩帝夜部,译云《证明过去教经》;

第六,俱缓部,译云《大力士经》;

第七,阿拂向胤部,译云《赞愿经》;

大门荷翼图一,译云《大二宗图》。

右七部大经及图,摩尼光佛当欲降代,众圣赞助,出应有缘,置法之日,

传受五级。其馀六十年间,宣说正法,诸弟子等随事记录,此不载列。

五级仪第四

第一,十二慕阇,译云承法教道者;

第二,七十二萨波塞,译云侍法者,亦云拂多诞;

第三,三百六十默奚悉德,译云法堂主;

第四,阿罗缓,译云一切纯善人;

第五,耨沙喭,译云一切将信听者。

右阿罗缓已上,并素冠服;唯耨沙喭一位,听仍旧服。如是五位,禀受相依,咸遵教命,坚持禁戒,名解脱路。若慕阇犯戒,即不得承其教命;假使精通七部,才辩卓然,为有僭违,五位不摄。如树滋茂,皆因其根;根若惫者,树必干枯。阿罗缓犯戒,视之如死,表白众知,逐令出法。海虽至广,不宿死尸。若有覆藏,还同破戒。

寺宇仪第五

经图堂一,斋戒堂一,礼忏堂一,教授堂一,病僧堂一。

右置五堂,法众共居,精修善业;不得别立私室厨库。每日斋食,俨然待施;若无施者,唯使听人,勿畜奴婢及六畜等非法之具。

每寺尊者,诠简三人:

第一,阿拂胤萨,译云赞愿首,专知法事;

第二,呼嚧唤,译云教道首,专知奖劝;

第三,遏换健塞波塞,译云月直,专知供施。

皆须依命,不得擅意。

出家仪第六

初辩二宗:求出家者,须知明暗各宗,性情悬隔;若不辨识,何以修为?

次明三际:一,初际;二,中际;三,后际。

初际者,未有天地,但殊明暗;明性智慧,暗性愚痴;诸所动静,无不相背。

中际者,暗既侵明,恣情驰逐;明来入暗,委质推移。大患厌离于形体火宅愿求于出离。劳身救性,圣教固然。即妄为真,孰敢闻命?事须辩折,求解脱缘。

后际者,教化事毕,真妄归根;明既归于大明,暗亦归于积暗。二宗各复,两者交归。

次观四寂法身。

四法第七

猜你喜欢
  第六十九卷·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七·佚名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撰集百缘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七·佚名
  二十五、三座说法·慧开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四卷·佚名
  第三章 摩诃三摩多之王系·佚名
  致海潮音社书·太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下·佚名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序·智圆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雕胜鬘宝窟叙·吉藏
  佛说谏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七十五·吴景旭

      癸集中之上  行邉诗  西湖麈谈录曰王世昌越虽尚权谲而文事武备皆有可观世间惟有征夫苦天下无如邉地寒髪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炼成丹其行邉诗也西涯李公谓其姿表奇迈议论英发其于邉徼险易敌情真伪将士强弱劳逸

  • {入学从师}·佚名

    『生旦』【剔银灯】 拜先生,愿为徒弟,遵师教学诗学礼,勤心半步不放离,冥共日,前看书册。用心意读文学礼,好文章有时遇价。『合』 古圣贤,隐居避世,四方闻广传才艺。笃志努力工夫大得成业名发科第。用心意读书看册。

  • 第一折·佚名

    (冲末耶律万户领小番上)(耶律万户云)胡马咆哮虏地寒,平沙漠漠草斑斑,儿郎骁勇多雄壮,赳赳威风镇北番,某乃北番耶律万户是也。俺这番邦,兵强将勇,海阔山高。四时不辨秋冬,八节岂知岁月。夜观北斗,便晓东南。每着皮裘,不知冷热。

  • ●卷八·徐梦莘

      政宣上帙八。   起宣和四年六月三日庚寅,尽十二日已亥。   宋昭上书论北界利害乞守盟誓女真决先败盟(删女真至此六字)。   奏曰:臣闻犬戎之性不可以信义结去来无定叛服不常虽成周盛世犹有玁狁之难自古御戎未见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八·佚名

    卷二十八   康熙十六年正月己丑,调兵赴荆州。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言:将军穆占抵荆州,增拨在荆都统伯伊里布、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代、袭图、汉军副都统祖泽纯、宜思孝及满洲汉军边外蒙古绿旗官兵共六千余,率赴岳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正统六年春正月乙亥朔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以是日日当食免文武群臣朝贺筵宴 太皇太后 皇太后免命妇朝贺○庚子行在礼部尚书胡濙奏今年正月朔午刻日当食 皇上敬谨天戒预敕群臣救护至期天气晴明太阳正

  • 管晏列传第二·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这是管仲、晏婴两位大政治家的合传。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他们采取了赞美和褒扬的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

  • 于志宁传·欧阳修

    于志宁别名仲谧,京兆高陵县人。曾祖父名谨,为北周立有功劳,授太师官衔,封燕国公爵号。父亲名宣道,在隋朝官至内史舍人。炀帝大业末年,于志宁被委任为冠氏县长,山东发生暴乱,他撇下官职回家了。高祖李渊进了关中,于志宁带领随从

  • 卷七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明 杨士奇等 撰法祖宋光宗时军器少监兼权侍左郎官刘光祖上圣范劄子曰臣猥以虚庸待罪册府伏见陛下引见羣臣若内若外各极所对不倦听纳臣於此时获望清光虽欲竭其愚衷补报万一而智虑踈短

  • 一一零、孟子至宋过薛过邹考·钱穆

    《公孙丑下》:“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餽七十镒而受,于薛,餽五十镒而受。”崔述《孟子事实录》云:“齐称前日,而宋、薛称今日,则是至宋、薛在至齐后也。然则孟子去齐之后,先至宋、薛,然后至

  • 卷四十五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五下 朱批沈廷正奏摺 雍正七年正月十六日云南廵抚【臣】沈廷正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於上年十二月内因抚【臣】张广泗寄书云丹江事

  • 朱子五经语类易说·程川

    朱子五经语类易说易根于隂阳陈于象数辞而理寓焉推之则无尽引之则无穷然或泥焉则寡当子朱子深得羲文周孔之防而各明其本意之所存故括其指曰隂阳揭其用曰卜筮要领斯举大道用彰是为洁净精微之教也夫故重编统论经义为易一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四·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初正法说长文中。初许。二受旨竟。(辛)三正说为二。初四佛章。广上诸佛权实。二释迦章。广上释迦权实。上句逗少。是文略。总云诸佛。是人略。但开三显一。是义略。此中章句多。是文广。明五佛。是人

  • 三弥勒经疏·憬兴

    憬兴撰弥勒上生经料简记将释此经。略以五门分别。一者述教兴缘起。二者广辨□□□。□□□□□□。□□□□□。五者随文解释。所言□□□□□中有二。一者略辨。二者广辨。言略辨者。窃以法性致深。体遍法界。用周宇

  • 浮石禪師語錄卷四·通贤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寧波府天童景德禪寺語錄師在華山同葉,受天童眾護法請上堂。「報恩擔子纔交卸,已入西山養病軀,閉戶不聞塵俗事,開門接見大檀書。細揣力微難荷重,追思祖席豈容虛?目昏齒落誠無用,自有金湯永護持。大眾且道:如何

  • 武当纪胜集·罗霆震

    元罗霆震撰。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著录。为武当山风景名胜题咏集,并有少量诗咏宫观和物产。

  • 雀语·孙了红

    这一条锡寿里二弄,是个着名的嚣烦的地点,里中杂处着几十家中下阶级的住户。弄内自早至暮,找不到一点宁静的时刻,各种小贩带着他们小小的店铺,川流不息,高唱而入,长腔短调,一应俱全。这些声浪,和屋子中的牌声劈啪,以及小孩子们的

  • 地藏王证东窗事犯·孔文卿

    元代杂剧剧本。一作《秦太师东窗事犯》,简名《东窗事犯》。孔文卿撰。一说金仁杰或杨驹儿撰。末本。现仅存词曲和简单科白。南宋率军在抗击金兵,朝廷却下诏书命岳飞班师。岳飞父子回朝后便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