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茅山下

丘东平著。作于1941年。写新四军一支部队在茅山下的斗争生活。他们不仅要和日寇汉奸作战,还要和顽固势力作斗争;同时在革命队伍内部也存在矛盾。郭元龙是工农出身的参谋长,夏伯阳式的指挥员,作战勇猛,处事果断,但傲视知识分子,有严重游击习气,甚至还犯过错误。而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干部周俊,看不惯郭元龙那独断的作风。他充满革命热情,工作积极,但存在着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动摇性,缺乏斗争经验。另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干部林纪勋,虚心好学,作风扎实,克服了自己经验不足的弱点。他们在以陈毅为原型的新四军的司令员关怀下,在实际斗争中克服了彼此矛盾。小说通过这支部队成长的描写,表现了苏南抗日根据地交织着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矛盾,反映了新四军初创时期战斗风貌,歌颂他们高昂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品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注重人物性格刻画。

《茅山下》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续补侍儿小名录·温豫
  五十六种书并序·韦续
  新与旧·沈从文
  庚巳编·陆粲
  拊掌录·元怀
  三十三号屋·孙了红
  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谢诏
  古岳渎经·李公佐
  十尾龟·陆士谔
  黑地牢·程小青
  戎幕闲谈·韦绚
  近报丛谭平虏传·佚名
  古今奇闻类记·施显卿
  手·萧红
  水浒新传·张恨水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七松类五言古【附长短句】赠従弟         【魏】刘 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氷霜正惨凄终嵗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寒松        

  • 第四十五回 贺振雄首劾祸国贼 罗文干立辞检察厅·蔡东藩

      却说筹安会发起,共有六人,这六人为谁?第一个姓杨名度,第二个姓孙名毓筠,第三个姓严名復,第四个姓刘名师培,第五个姓李名燮和,第六个姓胡名瑛。杨度是前清保皇党中翘楚,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向是好友,革命以后,复夹入民党里面,

  • 康熙四十二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四十二年丁未朔正月壬子,群臣请预行庆贺万寿,恭进鞍马缎匹等物。上谕曰:尔等如此进献,在外督抚必效之,朕必不受。朕素嗜文学,诸臣有以诗文献者,当留览。既而诸臣恭进庆祝万寿屏,复以屏文缮写册页进呈。得旨留册页,却屏。十

  • 第六章 革命独立之大义·邹容

    与贵族重大之权利,害人民营业之生活,擅加租赋,胁征公债,重抽航税,此英国议院所以不服查理王而倡革命之原因也。滥用名器,致贵贱贫富之格。大相悬殊,既失保民之道,而又赋敛无度,此法国志士仁人所以不辞暴举逆乱之名,而出于革命之

  • 皇王大纪卷二十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王承文武成王之业无所变更勤脩先王之训典用和洽于天下以对扬皇天上帝之丕显休命小雅首篇曰鹿鸣三章章八句言燕羣臣嘉賔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賔得尽其心矣呦呦鹿鸣食野之

  • 凡例·林献堂

    一、谱牒重修自坚公至路下七祖,是为公谱;自路下七祖以下,是为私谱(路下七祖子亨、子贵、子贤、子慕、子齐、子华、子渊)。一、自坚公受姓至六十四代孙禄公入闽,是为开闽一世祖;其二十一代孙子慕公入漳州平和

  • 职官四八·徐松

    上佐官【宋会要】宋以诸州府长史、司马、别驾为上佐官。 太祖开宝四年六月,诏广南伪命官送学士院试书判,取稍优者授上佐、令录簿尉。 八年四月,教坊使卫得仁乞补外官,中书拟上州司马。太祖曰:「此辈止宜于乐部中迁转,上佐官

  • 卷第十八·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八二年春正月庚寅朔。天皇御大安殿受朝。」是日。車駕還大郡宮。宴五位以上。賜祿有差。自餘五位已上者於藥園宮給饗焉。己亥。左降從四位上吉備朝臣眞備爲筑前守。乙巳。授正三位藤原朝臣仲麻呂從二位

  • 總序·佚名

    太宗恭定大王實錄○太宗恭定聖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諱芳遠,字遺德,太祖第五子,恭靖王之母弟也。妣神懿王后韓氏,以元至正二十七年高麗恭愍王十六年丁未五月十六日辛卯,誕生于咸興府歸州私第。韓氏問諸卜者文成允,答曰:「此命,貴

  • 卷二·陈确

    佛道西方不在天上,近在印度之中,即今之诏纳桡儿国,古所谓佛国者也,去云南界不过一二千里,使者尝至其国。国俗虽多奉佛教,然男女生育,与他国无异。不然,则佛种尽灭,安得尚有人类哉?则大慈发愿,所为欲度尽众生者,且不能度其国,况吾国

  • 程氏经说卷六·佚名

    明道先生改正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康诰曰克明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徳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

  • 卷二十五·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解頥正释卷二十五  明 季本 撰荡经防曰厉王无道诗人知其将亡故作此诗而托于文王所以嗟叹殷纣者以警戒之也然惓惓之意欲以感动王心亦可以见其忧国之忠矣此诗若非面陈则当为小雅耳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 高僧傳卷第八(義解五)·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釋僧淵一釋曇度二釋道慧三釋僧鍾四釋道盛五釋弘充六釋智林七釋法瑗八釋玄暢九釋僧遠十釋僧慧十一釋僧柔十二釋慧基十三釋慧次十四釋慧隆十五釋僧宗十六釋法安十七釋僧印十八釋法度十九釋

  • 佛说求欲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婆只尸收摩林鼻量鹿野苑中。彼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诸贤。世间有四种人现可知。云何为四。此诸贤。或有人内有求欲。彼内有求欲。不知如真。此诸贤。或有人内有求欲。彼内有求

  • 附刻原疏·朱时恩

    附刻原疏伏念。时恩博地凡夫。渺无福慧。四十余载。虚度光阴。幼承父母教育。窃佩孔圣遗言。既而母氏先亡。遂慕佛门教典。当其步趋乎儒也。几欲效颦而攻乎佛。及其归依乎佛也。又因尝鼎而薄乎儒。皆缘不汇大圣之渊源

  • 第八十九章 灌顶祝典说明·佚名

    其时,[奇奢耶婆夫]王,说:“此普罗提之都,令建设具如往昔都城所有之要素。(一)今此都持有光辉华丽、富贵之好运。伏[此]节睹达罗[城],取奢羯罗[城],(二)伐失收魔罗山[城],以沙计多[城],当介有何意。呜呼!欲生擒王舍[城]。(三)亦灭僧迦施[城],以骂

  • 事林广记·陈元靓

    南宋末年陈元靓编,元人增补。元靓,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平生无功名仕历,惟隐居著书。另著有《岁时广记》、《博闻录》。元至顺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题名为《新编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华书局据以影印,题作《事林

  • 幼幼新书·刘昉

    儿科专书。刘昉撰。四十卷。本书在刘昉逝世时仅完成38卷, 后由楼氏继续完成, 首先由湖南刊于宋绍兴二十年 (1150)。现仅存据宋墨抄本,38卷藏日本。中国存有明抄本及经陈履端校改的明万历年刊本;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