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听潮的故事

鲁彦散文集,收文12篇。发表于1934年《中学生》第47期,收于《鲁彦散文选集》。文章写“我”和妻子到普陀山海岛佛国旅游的一段经历。前半篇写欣赏听潮的感受。作者把沉睡的大海比作“沉吟的诗人”,温柔甜美,令人陶醉;写汹涌的海涛好比被钟声惊醒了的猛士,愤怒地向岩石进攻,形成一场“千军万马的混战”,使人颤栗。后半篇笔锋一转,写僧人为了赚钱,献媚于洋人,竟要“我”将房子让出,甚至变相地下逐客令。“我”在愤怒之余,故意穿起军装,使僧人立刻慌了手脚,奉承拍马,请客送礼,显出一副可鄙的市侩相。作品讴歌大海的美,鞭挞现实的丑,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的感情恰像海潮一来一去,起伏跌宕,启示人们领会生活的哲理。写景多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逼真;叙写人事,笔墨冷峻含蓄,令人深思。

《听潮的故事》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两粒珠·程小青
  桃花扇·佚名
  黑蚂蚁·还珠楼主
  古钢表·程小青
  警世通言·冯梦龙
  吴江雪·佚名
  宋宫十八朝演义·许慕羲
  古戍寒笳记·叶楚伧
  周作人论日本·周作人
  子夜·茅盾
  手·萧红
  近代侠义英雄传·平江不肖生
  英烈传·佚名
  春梦录·郑禧
  春柳莺·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黄子功·唐圭璋

      水调歌头   绾纤钓台下,敛衽谒严陵。石矶封藓,一笑挟策独先登。山献修蛾几抹,江绕青罗千顷,今古富春声。行有二三子,心迹喜双清。   吊羊裘,追往躅,尚仪型。丹青洒落三反,谁动紫垣星。重袖调元大手,归傲纶巾一线,志不在

  • ●卷四·丁绍仪

    ○冯柳东与项莲生词冯柳东大令太常引云:“落花一院雨丝丝。无计挽春归。纵使挽春归。已误了、莺期燕期。红阑十二,画帘廿四,长定是相思。何苦苦相思。翻悔了、当时见时。”项莲生鹾尹客中闻歌,亦倚前调云:&ldquo

  • 第二十三出 求计达情·佚名

    【风入松】(生)一段姻缘不到头,有话莫说共谁愁。★(左人右再)得红叶到御沟,无媒人不得入头。千般万样计较,不知到底乜尾梢(稍)?闷如长江水,江水不断流。一点相思怨,长挂在心头。伯卿今旦落(洛)尽头面,望卜(莫)见五娘。

  • ●史通会要下·陆深

    ○丛篇一 夫爱憎之情忘而后是非之论定故史必修于异代岂曰才难而已乎尧典述徳标以虞书此圣人之志也重华协帝毋亦身亲笔削与禹贡夏后之书也或曰伯益所记云 书之二典不独记其事并与其深微之意传之葢当时执笔皆圣人之徒也

  • 学史卷七·邵宝

    (明)邵宝 撰○申【凡二十九章】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史记张释之传】日格子曰书曰推贤让能庶官乃和张释之在汉廷固所谓贤且能者亚夫恬开知之推焉让焉礼也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三。·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三卷百济本纪一零零零零百济本纪第一。始祖[温祚王][多娄王][己娄王][盖娄王][肖古

  • 尉迟迥传·令狐德棻

    尉迟迥字薄居罗,代地人。他的祖先,是魏氏的支脉,号称尉迟部,就以尉迟为姓。父亲尉迟俟兜,为人宽和,善于鉴察人才,娶太祖之姐昌乐大长公主,生下尉迟迥和尉迟纲。尉迟俟兜病危,叫来两个儿子,抚着他们的背说:“你们都有贵人之相,可惜

  • 萧希甫传·欧阳修

    萧希甫,宋州人。为人机敏善辩,经常故意造作和偏激,年少考中进士,授梁开封尹袁象先掌书记。象先为青州节度使以希甫为巡官,希甫不高兴,于是抛弃母亲妻子,改变姓名,自称青州掌书记,拜见赵王王..。..以希甫为参军,希甫仍然不高兴,过

  • 卷二十五·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五宋 彭百川 撰程颐出处本末元佑元年闰二月丁巳以乡贡进士程颐为通直郎汝州团练推官充西京国子监教授以门下侍郎司马光尚书左丞吕公着及西京留守韩维荐其

  • 159.张巡草人借箭·林汉达

    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听到长安失守,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去进攻雍丘(今

  • 卷首上·汪克宽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首上元 汪克寛 撰序古者列國各有史官【晉董狐齊大史楚相之類朱子語薛士龍曰魯隱初僭史殊不知周官所謂外史合四方之志便是四方諸侯皆有史諸侯若無史外史何所稽考而為史如古人生子則

  • 卷十二·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十二长洲余萧客撰礼记二月令始雨水自壁八度至胃一度谓之降娄之次雨水春分居之鲁之分野蔡章句【注补后汉书三】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祀于髙禖髙尊也禖祀也吉事

  • 书经衷论卷二·张英

    大学士张英撰夏书禹贡【凡十四条】奠高山大川五字一篇之纲也此下或言高山或言大川大略不出此二者次言九州条分缕析而言之也次言导山又次言导水合天下山水而言之也九州攸同以下总言经理之大文简而事该言约而防明错

  • 卷三百七十·佚名

    △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五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种菩提分法及诸菩提。如是一切皆非相应非不相应。无合无散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云何如是菩提分法能取菩提。世尊,皆非相应非不相应。无合无散无色无见

  • 金光明经忏悔灭罪传·佚名

      昔温州治中张居道。沧州景城县人。未莅职日。因适女事屠宰诸命。牛羊猪鸡鹅鸭之类。未逾一旬。卒得重病绝音不语。因尔便死。唯心尚暖家人不即葬之经三夜便活。起坐索食。诸亲非亲邻里远近闻之。大小奔起。居道即

  • 僧宝正续传卷第五·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宝峰清禅师禅师讳善清。生何氏。南雄保昌人也。依香林寺法恩。试所习。得度具戒。年三十。始游方。依黄龙晦堂禅师。久之有悟献颂。晦堂曰。得道易。守道难。守道犹在己。说法为人难。吾宗一句中

  • 卷之二十·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世 灵隐岳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灭翁天目文礼禅师 杭临安阮氏子。家天目之麓。故号天目。六岁携篮随母采桑。俄念携之者谁。遂有出家志。年十六

  • 語錄題辭·佚名

    雲峨喜公,蜀人也,始從老僧棒頭喝下深中此毒,自覺與眾不群,買艸鞋行腳,至吳越參諸方,眼高一世、道逗群機,毒氣一時陡發,幸吾弟林野劈頭痛與一劑消道解毒湯,渴可解、毒可散,自毒既瘥,即能毒人,但著毒者直教命根頓斷,不復更轉別症,返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