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尉迟迥传

尉迟迥字薄居罗,代地人。

他的祖先,是魏氏的支脉,号称尉迟部,就以尉迟为姓。

父亲尉迟俟兜,为人宽和,善于鉴察人才,娶太祖之姐昌乐大长公主,生下尉迟迥和尉迟纲。

尉迟俟兜病危,叫来两个儿子,抚着他们的背说:“你们都有贵人之相,可惜我看不到了,你们要各自勉励。”尉迟迥小时聪明机敏,容貌漂亮。

长大后,有远大抱负,喜欢施舍财物,爱惜士人。

后来担任大丞相帐内都督。

娶魏文帝之女金明公主为妻,授驸马都尉。

跟随太祖收复弘农,攻克沙苑,都立下战功。

升至尚书左仆射,兼任领军将军。

尉迟迥通达机敏,有才干,虽然兼任文武二职,仍颇得时人好评。

太祖因此对他十分信任,加以重用。

后来任大将军。

侯景渡过长江时,梁元帝正镇守江陵,由于国内大乱,请求交好。

梁元帝之弟、武陵王萧纪,在蜀地自立为帝,率军东下,准备进攻江陵。

梁元帝十分害怕,写信请求援助,又请求征伐蜀地。

太祖说:“蜀地可以图谋了。

谋取蜀地,制服梁国,在此一举。”于是与群公开会商议,众将意见不一。

只有尉迟迥认为,萧纪既然出动全部精锐东下,蜀地必然空虚,大军开到,必然是只有征讨,而无战事。

太祖认为他的看法很对,对尉迟迥说:“伐蜀之事,全部委托给你,有什么计策?”尉迟迥答道:“蜀地与中原隔绝一百余年,仗恃其山川险要,没有预料到我军前去。

应当用精锐部队,连夜袭击。

平路则加倍赶行,险路则缓兵徐进,出其不意,直捣要害。

蜀人震惊于官军速至,必然听见风声就无法防守了。”于是命令尉迟迥督率开府元珍、乙弗亚、俟吕陵始、叱奴兴、綦连雄、宇文升等六军,带领带甲士兵一万二千人,战马一万匹,前往伐蜀。

魏废帝二年(553)春天,从散关出发,经由固道、白马,指向晋寿,开辟平林旧道。

前军抵达剑阁,萧纪的安州刺史乐广,举州率先投降。

萧纪的梁州刺史杨乾运当时镇守潼州,也向大军投降。

六月,尉迟迥抵达潼州,大宴将士,率军西行。

萧纪的益州刺史萧扌为不敢交战,据城自守。

尉迟迥进兵包围。

当初,萧纪抵达巴郡,听说尉迟迥来犯,派谯淹回兵救援。

尉迟迥分别派元珍、乙弗亚等人率轻装骑兵将其击败,谯淹投降。

萧扌为前后交战数十次,都被尉迟迥打败。

萧扌为与萧纪之子、宜都王萧肃,以及其文武部属,前来军营请求接见,尉迟迥依照礼节接待。

让他的部属等人,各自恢复原来的职业。

只没收奴仆和库存来奖赏将士。

号令严明,军中没有谋私利的人。

诏命尉迟迥任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

由于平蜀之功,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公爵。

剑阁以南的地区,由他秉承旨意任命或升降罢免官员。

尉迟迥明定赏罚,恩威并举,安定新邦,经营尚未归附之地,蛮族感激而归附。

尉迟迥十分孝顺,侍奉老母从不懈怠。

虽然时常在外,但所得四时美味食品,一定要先奉送给母亲,然后才敢吃。

大长公主年高多病,尉迟迥从前在京师时,每次退朝探问起居,神色都显得忧虑憔悴。

大长公主总是和颜悦色地进食,以安慰儿子。

太祖知道尉迟迥性格淳厚,就调他入朝,以安慰其母。

派大鸿胪到郊外慰劳,赏赐尉迟迥礼服礼帽。

蜀人思念他,树立石碑歌颂他的功德。

孝闵帝登基,升任柱国大将军。

又因为尉迟迥有平定蜀地的大功,同汉代被封为冠军侯的霍去病一样,封他为宁蜀公。

晋封蜀公,食邑一万户。

宣帝即位,任命尉迟迥为大前疑,出任相州总管。

宣帝驾崩,隋文帝辅佐朝政,由于尉迟迥名望地位素来很高,害怕他另有图谋,就命令尉迟迥之子、魏安公尉迟..带去诏书,以会葬名义征调尉迟迥。

随即以郧公韦孝宽代替尉迟迥担任总管。

尉迟迥认为隋文帝当政,图谋篡位,于是谋划起兵,留下尉迟..而不受替代。

隋文帝又派侯正破六汗裒到尉迟迥那里说明旨意,秘密给总管府长史晋昶等人带去信,命令他们作好准备。

尉迟迥听说此事,杀掉长史及破六汗裒。

于是集合文武官员及百姓,登上城墙北楼而命令道:“杨坚以平庸之才,借皇后父亲的权势,挟制幼主,号令天下,作威作福,赏罚不分,其背叛君主的行迹,已暴露无遗。

我身为将相,与君主有舅甥之亲,同甘共苦,本应一体。

先帝把我任命到这里,本来就寄托着安危大计。

如今打算与各位集合义士,匡复国家,保护百姓,进可享受荣华名望,退可保全为臣节操。

各位认为怎样?”于是众人全都听从命令,人人感奋。

尉迟迥自称大总管,秉承旨意设置官府。

当时赵王宇文招已经入朝,留下小儿子在这里,尉迟迥又拥戴他以号令天下。

尉迟迥弟弟的儿子尉迟勤,当时任青州总管,也听从尉迟迥。

尉迟迥所管辖的相、卫、黎、毛、..、贝、赵、冀、瀛、沧各州,尉迟勤所管辖的青、胶、光、莒各州,全都跟随尉迟迥,拥有军队数十万。

荥州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各自据州响应尉迟迥。

尉迟迥又向北交结高宝宁,联络突厥;向南联络陈国,答应割让长江、淮河一带的土地。

隋文帝于是派兵讨伐尉迟迥,任命韦孝宽为元帅。

尉迟..率领十万人入据武德,驻扎在沁水东岸。

韦孝宽等人率领各军,隔水相峙。

隋文帝又派高赹急驰督战。

尉迟..布阵二十里,指挥军队稍向后退,想等韦孝宽军渡过一半时再发动进攻。

韦孝宽乘对方后退,鸣鼓齐进,尉迟..大败。

韦孝宽乘胜进抵邺城城下。

尉迟迥与儿子尉迟..、尉迟..又出动全部兵力,共十三万人,在城南列阵。

尉迟迥另外统领一军,都是头戴绿巾,身穿锦袄,号称黄龙兵。

尉迟勤率兵五万,从青州赴援,派三千名骑兵率先赶到。

尉迟迥久在军中,年岁虽老,仍穿着甲胄上阵。

他部下的士兵,都是关中人,为他奋力作战。

韦孝宽等人失利退却。

邺城的男女百姓前去观看,聚成一道人墙。

高赹与李询整顿阵势,向围观的百姓冲去,百姓惊乱,乘势进攻。

尉迟迥大败,入据邺城。

尉迟迥退到北城固守,韦孝宽纵兵包围。

李询、贺楼子干带领部属率先登城。

尉迟迥走上城楼,射死数人,然后自杀。

尉迟勤、尉迟..等向东逃跑,都被追上捉住。

剩余的部众,一个多月以后都被处死。

尉迟迥晚年精力衰退,被后妻王氏迷惑,儿子们彼此多不和睦。

任命开府、小御正崔达籋为长史,其余也大多委用齐人。

崔达籋是个文人,没有才谋韬略,施政失去法度,也未能有所匡正补救。

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共计六十八天。

武德年间,尉迟迥的从孙、库部员外郎尉迟耆福上表,请求改葬。

朝廷议论,认为尉迟迥忠于周室,诏命允许。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范晔
  卷七十六 志五十一·赵尔巽
  卷二十四 前燕录二·崔鸿
  第七十二回 莽男子闯入深宫 贤法司力翻成案·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八·徐乾学
  ●附录三·黄宗羲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恽毓鼎
  勾吴癸甲录·佚名
  卷一百六·杨士奇
  卷八十三·宋敏求
  三十七年·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董解元

    【仙吕调】【剔银灯】阶下小僧报覆:“观了三魂无主。尘蔽了青天,旗遮了红日,满空纷纷土雨。鸣金击鼓,摆槊抢刀,把寺围住。○为首强人英武,见了早森森地怯惧。里一顶红巾,珍珠如糁饭;甲挂唐夷两副;靴穿抹绿;骑匹如龙,卷毛亦

  • 第四折·高文秀

    (邹衍同众大夫领张千上,云)小官齐国中大夫邹衍是也。奉秦国之命,着俺六国中大夫来贺张禄丞相。这位是楚国大夫陈轸,这是赵国大夫虞卿,这是韩国大夫公仲侈,这是燕国大夫剧辛。今日筵宴是俺国排设,专贺秦相的。除魏国须大夫有

  • 提要·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放翁诗选       别集类三【宋】提要【臣】等谨案放翁诗选前集十卷後集八卷附别集一卷宋罗椅刘辰翁所选陆游之诗也前集椅所选元大德辛丑其孙憼始刻之前有憼自序後集辰翁所选前後无序

  • 卷三百二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下谒江华曽宰二首抠衣三十年前事曽以诸生傍绛纱一国所专吴白下双鳬独逺令江华时来馆学总余事老去衣冠懐古家共怪我门郊岛外狂生尚有一刘义鬟

  •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蔡东藩

      却说王钦若抵乾封后,再上天书,据言:“有木工董祚,在醴泉亭北,见黄帛曳林木上,帛中有字,苦不能识,因辗转告至臣处。臣遣人觇视,与前时所降天书相似,因特敬谨取奉阙下”云云。真宗御崇政殿,传集群臣,朗声宣谕道:“朕五月丙子夜

  • 康熙四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四十四年正月,谕工部:前黄河往往倒灌清口者,由仲庄闸与清口相对,骆马湖水势湍急。逆逼黄河,倒灌清口。朕躬临相度,命移伸庄闸,改建于杨家庄出口。河臣报称,黄水畅流入海,绝无倒灌清口之患。朕今欲特莅其地,筹善后之规,其中河

  • 二 礼仪(附:都城建筑)·陈寅恪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如《新唐书》一一《礼乐志》云: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

  • 石显传·脱脱

    石显,孩懒水乌林答部人。金昭祖用条教约束各部落,石显嚣张不受制约。当昭祖在逼刺纪村去世,部人送昭祖灵柩回归,到孩懒水的时候,石显与完颜部的窝忽窝相邀拦路,突然攻击护灵人而夺去了昭祖灵柩,并扬言说:“汝辈认为石鲁是能人

  • 卷三十九·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九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三上仁宗答诏论地震春雷之异张方平臣伏读丙午诏书以星文流变坤载震揺先春而雷衆异间作陛下惕然戒惧思所以当天意爰下明

  •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二工部十六屯田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屯种国初以军食爲重自内地及边境荒闲田土各卫所拨军开垦岁收子粒爲官军俸粮以省馈饷其耕种器具皆给於官而耕牛亦皆有数今备

  •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

  • 杂学辨·朱熹

    宋 朱子 撰苏氏易解干之彖辞发明性命之理与诗【烝民维天之命】书【汤诰大誓】中庸孟子相表里而大传之言亦若符契苏氏不知其说而欲以其所臆度者言之又畏人之指其失也故每为不可言不可见之説以先后之务为闪倐滉漾不可

  • 提要·王夫之

    【臣】等谨案尚书稗疏四卷国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着録是编诠释经文亦多出新意其间有失之太凿者如谓虞书自戛击鸣球以下至庶尹允谐皆韶乐之谱以咏二字贯下祖考来格三句为升歌以配笙瑟之诗鸟兽跄跄为下管之所舞鳯

  • 难二·韩非

    一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

  • 田子附录·田骈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汉书.艺文志》)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

  • 双要品法句经第九(二十有二章)·佚名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随乱意行,拘愚入冥,自大无法。何解善言,随正意行,开解清明。不为妒嫉

  • 大云经祈雨坛法·佚名

      唐 不空译若天亢旱时。欲祈请雨者。于露地作坛。除去瓦砾及诸秽物。张设青幕。悬青幡。香泥涂拭作一方坛。于坛中画七宝水池。池中画海龙王宫。于龙宫中有释迦牟尼如来经说法相。佛右画观自在菩萨。佛左画金刚手

  • 持句神咒经·佚名

    别名陀罗尼句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陀邻尼钵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