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箧中集

诗集。唐人元结(719—772)编选。一卷。结有《元次山集》已著录。此集成于乾元三年(760)。皆录其亲友沈千远、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季川等七人之诗二十四首成帙。自序谓“已长逝者遗文散失,方阻绝者不见近作。尽箧中所有,总编次之”,元结编选此书时,有的作者已逝,作品散佚;有的远隔山川,不见近作,编者仅其箧中所有,故名曰《箧中集》。成书于乾元三年(760)今传有明汲古阁本、近人徐乃昌影宋刻本、1958年中华书局《唐人选唐诗(十种)》本等。

《箧中集》全部章节目录

(1)箧中集 全文

猜你喜欢
  蜃中楼·李渔
  邯郸记·汤显祖
  全汉诗·丁绍仪
  面子问题·老舍
  竹山词·蒋捷
  唐诗杂论·闻一多
  木天禁语·范梈
  介存斋论词杂著·周济
  长江集·贾岛
  曲话·梁廷枏
  岳阳集·张说
  后山诗话·陈师道
  随何赚风魔蒯通·佚名
  宁极斋稿·陈深
  施注苏诗·施元之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二廨宇胜迹格言·梁章钜

    廨宇徐州府为古彭城,今为河漕重地,专设监司管之,盖兵备道而兼管河防者也。宛平张观察鼎自撰道署楹联云:“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 卷一·杜文澜

    论词三十则说词之书,宋世至为繁富,类皆散见於杂著中。惟明人杨升庵始以词话名书。康熙四十六年,御选历代诗馀,附词话十卷,自唐迄明,网不荟萃类列。并采录词人姓氏里秩,别汇为篇,可谓集词话之大成,备骚坛之盛事矣。近人词说,皆评

  • 梁山五虎大劫牢·佚名

    出自《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头折(冲末宋江同吴学究领喽啰上)(宋江云)寨名水浒住梁山,好汉英雄透胆寒,四面方圆八百里,三十六里水面蓼花滩。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曾为郓州郓城县把笔司吏,因与阎婆惜作伴,有梁山上托

  • 卷三百七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七十三叶类五言古落叶          【隋】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落叶          【明】王 问枕上闻朔风夜半声防防晓来繁林空落叶卷

  • 列传第六十四·李延寿

    段文振 来护儿 樊子盖 周罗? 周法尚 卫玄 刘权 李景 薛世雄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祖寿,魏沧州刺史。父威,周洮、河、甘、渭四州刺史。文振少有膂力,胆智过人,明达世务。初为周冢宰宇文护亲信,护知其有器局干用,擢授中外府兵

  • 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十一·脱脱

        王景 王晏 郭从义 李洪信 武行德 杨承信 侯章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

  • ●绎史恤谥考卷五·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氏辑通谥粤中诸臣「忠烈」张同敞总督各路兵马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江陵人。大学士居正曾孙。总督军务,每战辄为诸将先。桂林破,与留守瞿式耜危坐待执。谕之降,不从;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死(传列「摭遗」)。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 庚子春正月己丑朔。 己亥,夏煜自庆元还,言方国珍奸诈状,非兵威无以服之。上曰:“吾方致力姑苏,未暇与校。”乃遣都事杨宪、傅仲彰往谕之曰:“吾始以汝为豪杰,识时务,不待征讨,幡然归命。嘉汝之意,命以

  • 卷十四·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十四明 陈士元 撰兵法考三军朱子曰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元按周礼大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

  • 卷六·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钱塘程川撰易六统论邵易康节易数出于希夷他在静中推见得天地万物之理如此又与他数合所以自乐今道藏中有此卦数【谓魏伯阳参同契魏东汉人】【廖德明録

  • 第四次研究会·太虚

    ──七月二日──一 关于唯识义之疑问王兴周  一、据“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偈细审观之,则唯心造即唯识变或唯识现之意义。惟旧来学者,多以“三界唯心”为性宗,“万物唯识”为相宗,致令后人有

  • 卷第三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十已辩缘起。即于此中。就位差别。分成四有。中生本死。如前已释。善等差别。三界有无。今当略辩。颂曰。于四种有中  生有唯染污由自地烦恼

  • 山家绪余集卷上·善月

    四明沙门栢庭 善月 述教篇开权通论(十篇)夫开权者何所以明如来出世大用五时化物之元意也其旨出法华而名义起自一家焉在昔先达未掌持论以其无可疑者然辨论出於近代诸师其说有施开用与之意权实同异之辨文相多端祖意难

  • 悟道录·刘一明

    余于斯道,向慕有年,而是非邪正终难剖彻。庚午岁,遇拜来中老师,蒙恩指皈正道。于辛未年朝谒各属名山,至甘肃省,访得栖云山悟元老人,续注《周易阐真》诸祖师丹经,及自着《悟道破疑》、《修真辨难》诸书,其精义入神,炳若日星,即往谒

  • 春香传·佚名

    朝鲜著名古典文学作品,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故事很早就流行于民间,有各种各样的手抄本。独角戏唱本《春香歌》就是其中的一种。十八世纪末,被文学家加工成小说,名《春香传》,广泛流传于民间。后又出现“京版”、“完版”的

  •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佚名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不分卷,选辑自世界书局印行“洋务运动文献汇编”;囚专集清光绪元年至二十年关系台湾文件,故名曰“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共集有当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闽浙总督、福建巡抚

  • 春秋经解·孙觉

    北宋孙觉据《左氏》、《公羊》、《榖梁》及历代诸儒所说之长,解《春秋》之义的著作。今本13卷,与《宋史·艺文志》所载15卷不符。清纪昀等认为:王应麟在《玉海》 中所载《春秋学纂》13卷,“注曰: 其说以《榖梁》为本,

  • 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佛在广严城,普贤菩萨说此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