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诗一巻,凡二十三人,无名者四人,共一百首,乃宋亡元初节士。悲愤幽人清咏之辞,京兆先生早游江湖,得于见闻,悉能成诵,因录为一编。题曰谷音。若曰山谷之音,野史之类也,刋于平川怀友轩,以传于世。今厯兵燹,板己不存,余幸藏此本,风晨月 
-   仁宗皇帝   塘水   明道二年三月。塘水东起沧州界,拒海岸黑龙潜西,至乾宁军,沿永济河合破船淀、满淀、灰淀为一水,衡广百三十里,纵九十里至百三十里,其深五尺。东起乾宁军,西至信安军永济渠为一水,西合鹅巢淀、陈入淀 
-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刘先生所著《格物集》,他从子光斗过宁远县任所,带得一个稿本来”等语。这刘先生是何等样人?是何名字?他的从子光斗,于今现在何处?其所著《格物集》是何等样书呢?   
- 永乐八年六月○丙申朔  车驾次凝翠冈下令将士毋掠人口孳重及马驼牛羊违者斩○戊戌  皇太子升户部主事曾观惠为湖广按察司佥事擢临潼县儒学教谕李玚为吏科给事中广德州儒学训导蔡彬为兵科给事中监生聂瓛为礼科给事中高 
- 八九六 质郡王永瑢等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书告竣呈览请旨陈设刊行折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臣永瑢等谨奏,为《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告成,并改定《总目》编次、《考证》均经完竣,恭折奏明事。臣等前经钦奉谕旨:以《全书 
- 四○六 谕大学士阿桂着充文渊阁领阁事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九日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奉旨:大学士 公阿桂着充文渊阁领阁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八八月庚申内大臣索额图奏报贠外郎阿尔必特祜归自噶尔丹先是上遣阿尔必特祜等赴索额图军前使于噶尔丹至是索额图奏言阿尔 
-              阁下两知晋江,贤能懋彰;近移台湾,实海外黎元之幸也。乃■〈扌为〉词下逮,盛执谦冲,谆然以此邑之张弛、施措之后先垂问;惭恧之余,转增局■〈脊〉。顾莹于此邦有“旧令尹必告”之义,不敢自外,谨竭所知 
- 古昔帝王应运而兴开物成务有君天下之规模凝命敕几有师天下之典则故言出而成经教思所被率土归仁厯观往代纪载肇乎二典彞伦叙于九畴罔不播为成宪炳如日星简籍具存可考而知也钦惟我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 
- 恭靖王實錄○恭靖王,諱芳果,及卽位,更名曔。太祖之第二子,母神懿王后。天資溫仁恭謹,勇略過人。仕高麗,累官至將相,常從太祖出征立功。歲戊寅秋八月,太祖不豫,受冊封爲王世子,九月,受內禪卽位,政尙寬仁。庚辰春二月,母弟靖安公受冊 
- (辛亥)六年清大正二年春正月1月4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四〉四日。〈陰曆壬子十一月二十七日〉兩宮召見宗戚、貴族及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以歲首謁見也。1月10日○十日。詣德壽宮,覲謁。王妃隨詣。仍詣璿源殿、景孝 
- △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与大刍众无量人俱。尔时世尊,有弟名曰难陀。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妻名孙陀罗。仪容端正世间罕有。光华超绝人所乐见。难陀於彼缠绵恋著无暂 
-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观音山讲──各位都有信仰佛法的因缘,在中国所盛行的是大乘佛教,“大慈大悲”,就是“观音菩萨”。信观世音菩萨,凡有所求,都能得到感应。因为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 ,故大家都信仰观世音菩萨。所以仰 
-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相品第三之四  佛告父王。云何观如来放常光相。如来今者。为未来世诸凡夫人。当现少光。彼诸凡夫当学是观。如是观者亦如今日见佛光相无有异也。尔时世尊放肉髻光。其光千色。色作八 
- 轶事小说集。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旧题唐柳宗元撰。二卷。宗元有《河东先生集》已著录。是书唐艺文志未著录,宋人何远以为本朝王铚所作,假托柳氏大名。朱熹亦持何氏观点。清四库馆臣进而检讨书中文字,颇以笔力贫 
- 佛说求欲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中阿含中秽经之别译也。 
- 佛典注疏。唐宗密撰。四卷。是唐佛陀多罗译《圆觉经》的注释书。据书首裴休序,宗密疏解《圆觉经》“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义十八卷,并行于世”。此书即是“略疏两卷”,因每卷又分为 
-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系因三十三天中之栴檀天子为利益众生,遂教比丘至佛处请说,使闻者咸断烦恼,速证菩提。‘善夜’之名,谓此经之功德能令恶梦、险难等不祥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