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阊字史君,号秋台,又号直庵,金华人。咸淳间,守南康。元军至,迎降。   摸鱼儿   倚薰风、画阑亭午。采莲柔舻如语。红裙溅水鸳鸯湿,几度云朝雨暮。游冶处。最好是、小桥芳树寻幽趣。绣帘低护。任凉入霜纨,月侵冰簟,长夏 
-   苏氏,苏颂之妹。其先同安人,徙居润之丹阳。长于文翰,世称延安夫人。   临江仙   立春寄季顺妹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   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 
-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五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刊词人姓氏宋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人少依父友刘子翬寓建安後徙建阳之考亭从李侗诸儒游尽得程氏之学登绍兴进士第历事高孝光 
-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三。   起绍兴二十六年十月十八日丙戌,尽其日。   绍兴二十六年十月十八日丙戌尚书左仆射万俟禼上皇太后回銮事实。   皇太后回銮事实序曰:臣闻圣人之理天下也。必以至德要道为先唯其体纯孝 
-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一上 【起戊寅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尽乙巳周赧王五十九年】凡一百四十八年 【戊寅】周威烈王【午】二十三年【秦简公十二年晋 
-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史记九十三	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及项梁之立楚後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後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故横城在宋州宋城县 
- 典礼十四明堂六宣和三年三月月令宣和元年三月朔。皇帝御明堂青阳右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季春之月。朔日丁未。斗建辰。日在娄。昬星中。晓斗中。辛亥、谷雨。得是月之中气。律中姑洗。萍始生。丙辰、鸣鸠 
- (丙寅)元年大明正德元年九月9月2日○戊寅朔,知中樞府事朴元宗、副司勇成希顔〈曾以吏曹參判,驟降〉、吏曹判書柳順汀等,首謀建議,乃與軍資副正辛允武、軍器寺僉正朴永文、水原府使張珽、司僕寺僉正洪景舟密約擧事。前一日夕 
-     张默生  大概在南宋年间,广东嘉应州长乐县崛起一个姓李的人家,家长李子敏和他的儿子李上达,创家立业,慢慢家道兴旺,子孙繁衍,就成了一个有名的氏族。后来代代相传,传到第十世上,有位名叫季润唐的,于清代雍正三年,携眷到四 
-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十五   元 刘因 撰论语十一泰伯上首章【泰伯其可谓至徳也已矣】或问曰何以言三让之为固让之也曰古人辞让以三为节一辞为礼辞再辞为固辞三辞为终辞故古注至是但言三让而不解其目也今 
- 诗说卷上清 东吴 惠周惕砚溪着风雅颂以音别也雅有小大义不存乎小大也自序之言曰雅者王政所由废兴政有小大故诗有小雅有大雅小大正之名立而辩难之端起矣难之者曰常武六月同一征伐也卷阿鹿鸣同一求贤也大小何以分耶解之 
- ──十一年三月在汉阳归元寺说──一 引论  二 五位百法之唯识观  三 依真有幻全幻即真之唯识观  四 悟妄求真真觉妄空之唯识观  五 空云一处梦醒一心之唯识观  六 五重层次之唯识观一 引 论若修唯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无怖夜叉品第二尔时世尊。于其中路。化度五百诸长者已。即于是处安然详审。将入王舍大城。尔时王舍大城诸贤圣中。有大夜叉。名曰无怖。即作是念。值佛世尊 
- 观天品之二十二(夜摩天之八)尔时彼天。渐更前近牟修楼陀夜摩天王。若歌若舞。种种嬉戏。共受第一胜业果报。彼一切天。种种供养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既供养已。坐在一处。一切坐已。欢喜语说。既语说已。天王告言。汝一 
-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四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阿恕伽王复有一子名曰法增。颜色端政眼甚奇妙。时有一鸟名拘那罗。其目明净状似彼儿。因号此子为拘那罗。长为娉妻字真金鬘。王将子至鸡头末寺。上座耶舍知当失眼。 
- 嘉兴大藏经 丹霞澹归禅师语录  同门弟乐说今辩重编上堂康熙甲寅春大众请上堂拈香云此一瓣香恭为今上皇帝惟愿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又拈云此一瓣香奉为 护法檀越惟愿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万民乐业天下太平又拈云此一瓣 
- 十卷。后蜀韦縠撰。韦縠仕王建为监察御史,其里贯事迹均未详。此集每卷录诗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称观李、杜集,元、白诗,而集中无杜诗。冯舒评此集,谓崇重老杜,不欲芟择。然实以杜诗高古,与其书体例不同,故不采录。冯舒所说非 
- 原书不著撰人。亦不分卷数。据《明内廷规制考》载: “二十六年 (1393),……命吏部仿六典之制,……汇编为书,名曰《诸司职掌》行之。”是书记载了: “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其纠劾则责之都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