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苏氏

  苏氏,苏颂之妹。其先同安人,徙居润之丹阳。长于文翰,世称延安夫人。

  临江仙

  立春寄季顺妹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

  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

  更漏子

  寄季玉妹

  小阑干,深院宇。依旧当时别处。朱户锁,玉楼空。一帘霜日红。

  弄珠江,何处是,望断碧云无际。凝泪眼,出重城。隔溪羌笛声。

  鹊桥仙

  寄季顺妹

  星移斗转,玉蟾西下,渐觉东郊向晓。马嘶人语隔霜林,望千里、长安古道。

  珠宫姊妹,相逢方信,别后十分瘦了。上林归去正花时,争奈向、花前又老。

  踏莎行

  寄姊妹

  孤馆深沈,晓寒天气。解鞍独自阑干倚。暗香浮动月黄昏,落梅风送沾衣袂。

  待写红笺,凭谁与寄。先教觅取嬉游地。到家正是早春时,小桃花下拚沉醉。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第九·黄彻
  雨村曲话卷下·李调元
  第二十出 侦报·洪昇
  第三折·佚名
  大陆诗草魏序·连横
  卷七十五·徐世昌
  卷300 ·佚名
  卷279 ·佚名
  李羣玉诗后集巻二·李群玉
  卷七·王翰
  卷四十五 吴越上·佚名
  艾轩诗钞·吴之振
  卷一百二十七·陈廷敬
  卷六百四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六曹松【诗九首】中秋月九十日秋色今秋巳十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絶微云衆木排疎影寒流疉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寄方干【以下皆见元人录本唐人诗赋】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因想别离处不

  • 淳熙稿卷四·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四 宋 赵蕃 撰 五言古诗 咏古 按陶渊明传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廼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渊明为令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是年三月渊明犹为建威参军仲秋

  • 契丹國志卷之十一·叶隆礼

      天祚皇帝中   己亥天慶九年。宋徽宗宣和改元,金天輔二年。春,有赤色,大三四團,長二三丈,索索如樹。西方有火五團,下行十餘丈,不至地而滅。   夏,金人攻陷上京路,祖州則太祖之天膳堂,懷州則太宗德光之崇元殿,慶州則望僊、

  • 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会议 遵顾命皇侄承宗·蔡东藩

      却说燕帖木儿纳后为妃,又得了必罕姊妹,并有从前宗女等人,总计后房佳丽,已有二三十人,左拥右抱,夜以继日,正是快活得很。但女色一物,最足盅人。寻常一夫一妇,尚宜节欲养精,不能旦旦而伐。况一个男子,陪着几十个妇人,若非自知

  • 进东汉会要表·徐天麟

    臣天麟言炎图绍复伟光皇节约之规彛典彚分仿唐室纂修之体非独考治原之粹驳抑将观世变之盛衰上渎离明俯増震惧臣天麟实惶实惧顿首顿首窃以立经纪而为法则实古圣之宏猷作书志以纬天人盖史臣之新例然典章文物或散见于纪传

  • 卷之三十七·佚名

    洪武元年十二月丁卯朔以汪广洋刘惟敬为中书省参政杨宪为御史中丞钱塘为刑部尚书郭景祥为浙江行省参政阮崇礼为江西行省参政安然为山东行省参政○礼部尚书钱用壬告老赐居湖州用壬广德人故元进士为翰林编脩官张士诚据吴

  • ◎浊水治病·李定夷

    武进向有所谓刘仙师者,设坛扶乩,病者争向乞方。其因药不对症,误服致命者,时有所闻。而无知者,仍趋之若鹜。不谓日来在青龙桥,更有荒诞之事发生。谓有仙人指点,桥下之水,可以治百病。于是远近争取仙水者,踵趾相接。远道之人,多雇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纪昀

    列传宋 【十二】○宋十二张宏赵昌言 陈恕 【魏羽 刘式】 刘昌言 张洎李惟清张宏赵昌言陈恕刘昌言张洎李惟清△张宏张宏字巨卿青州益都人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宣州改太子中允直史馆迁著作郎预修太平御

  • 七四六 湖广总督舒常等奏查办《西斋集》情形片·佚名

    七四六 湖广总督舒常等奏查办《西斋集》情形片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六日查大学士 公阿桂等奏,请将两江督臣萨载解缴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四本,恐各省亦有刊刻流传,请旨行文各省严查销毁。臣等查此项书本,上年正月间曾经两

  • 卷五·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宋 徐天麟 撰帝系五诸侯王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於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自鴈门以东尽辽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於海为齐赵

  • 卷二十七·郑玄

    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王所以治之令,冢宰掌王治。○治,直吏反,注及下“凡治”同。)[疏]“御史”至“冢宰”○释曰:天官冢宰,六典治邦国,八则治都鄙及畿内万民之治。今此御史亦掌之以赞佐,故同其事。凡治者受法

  • 原跋·刘敞

      公是祖居在新喻之荻斜,此書初未嘗有傳,乾道八年,諤客游豫章,九月十日,都運劉司業文潜見邀夜話,偶出此為贈,蓋蜀中善本,得之甚珍,留寄旅舍。既而歸省復来,二十六日道過臨江,而使君江郎中叔源留飲富壽堂,因語及之,使君欣然即欲鋟

  • 余杭政禅师·惠洪

    政黄牛者。钱塘人。住余杭功臣山。幼孤为童子。有卓识。词语皆出人意表。其师称于人。有大檀越奇之。以度牒施之。跪奉谢而不受。其师问故。曰。恩不可轻受。彼非知我者。特以师之言。施百千于一童子。保其终身。能施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慧沼

    段食之体。于变坏已有资长摄持方名为食。杂集第五云。有变坏故有变坏者。变坏故即香.味.触体变坏时。变坏者即资持之用 问为正变坏时名食。为长养资持之时方名为食 答资持用时方名为食。故瑜伽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

  • 卷第十六·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六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道品第十之二复次无觉无观定。如比丘。灭觉观内净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此比丘。故有内净信喜乐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缘得内

  • 困学纪闻·王应麟

    南宋王应麟撰。为作者读书杂记,凡二十卷。计说经八卷,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诗文评三卷、杂识一卷。共二千余条目。考订典籍,言必有据,多发人所未发,于宋人同类书中向称精审。关于河渠、漕运、田制等方面记

  • 四六话·王铚

    宋代文章理论著作。全名为《王公四六话》。2卷。王銍著。“四六”即骈体文,本书是一部骈体四六文的专著,论述了四六文的发展、特点,并就宋人的四六文作了专门的评述。王銍在本书序言中对四六文的渊源流变作了概括介绍。

  • 鬻婴提要说·张振鋆

    儿科著作。清张筱衫辑。一卷。筱衫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医家。辑有《厘正按摩要义》、《痧喉正义》、《鬻婴提要说》合为《述古斋医书三种》。撰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集群书奥旨,采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