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一百二十九

典礼十四

明堂六

宣和三年三月月令

宣和元年三月朔。皇帝御明堂青阳右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季春之月。朔日丁未。斗建辰。日在娄。昬星中。晓斗中。辛亥、谷雨。得是月之中气。律中姑洗。萍始生。丙辰、鸣鸠拂其羽。辛酉、戴胜降于桑。丙寅、立夏。斗建巳。日在卯。昬翼中。晓牛中。得四月之节。律中仲吕。蝼蝈鸣。辛未、蚯蚓出。是月也。盛德在木。其性暄。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是月也。客气太阳寒水。下临少阴之位。当寒不去。华雪水冰。肃气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阳复化。民病热于中。然左间少阴君火。入天柱艮方。火守长生。接行天令。其气为暄。为舒荣。其神五风八风。同会于艮。为暴风数举。风火合德。宜严火禁。是月也。丁未子中东运交太。商上生寒水。温寒间应。为旦清昼温。君火胜金。肃气微。乃生湿化。凡味。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其补以咸。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凡乐之声。姑洗为宫。蕤宾为商。夷则为角。应钟为徵。大吕为羽。立夏之后。仲吕为宫。林钟为商。南吕为角。黄钟为徵。太簇为羽。调宜尚宫。以致其平。是月也。朔告于庙。以吉日享先蚕。命奉常视五方斋宫坛壝。荐新于寝庙。蔬以笋蒲。鱼以鲔。果以含桃。立夏祀赤帝。祀中太一。祀荧惑。祀南方岳镇海渎。祀罡鼎。祀灶。壬申、祀雨师。上巳锡群臣宴于苑囿。择日大宴于集英。命有司阅舟师。立夏停决重囚。是月也。官上舍士之与上等者。弊讼毋妨农功。陆田起赋。若圭租给前后官。以是月为限。选官夏籴。预颁戍卒冬服。出马于牧。军马始择地系荫。凡户口增减。吏皂丐试刑法。州验实报漕司。覆上供之籍。胥史以功过应升降。若鼓铸登耗。官舍僦直之增亏。皆闻于本漕。太府以场务岁课来上。试验弓弩。旬教骑兵。若场务。眡秋税免较者。尽是月止。老疾贫乏丐乞之给食者亦如之。御史以察案书吏赏罚。上之都省。宪司以禁旅阙额请给食帐。上之密院。凡治河卒逃亡。漕司具数报所属。卫尉会军器增损。令部类合同勾籍。大阅士卒。选补其缺。畿县修马庌。大河并工役。给蚕者盐。积河薪。完陂堰。皆以是月毕。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早降。于戏。无轻民事。维暮之春。钦尔在公。夙夜匪懈。明听予一人诰。

四月月令

宣和元年四月朔。皇帝御明堂左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孟夏之月。朔日丙子。斗建巳。日在昴。昬翼中。晓女中。王瓜生。辛巳、小满。得是月之中气。苦菜秀。昬轸中。晓女中。丁亥、靡草死。壬辰、小暑至。丁酉、芒种。得五月之节。螳螂生。昬角中。晓虚中。壬寅、鵙始鸣。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色赤。其音徵。其数七。盛德在火。上为荧惑。其德为显。其用为燥。其化为茂。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天地始交。万物华实。逆之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奉收者少。是月也。小满之前。二气生之。凡五日。季春之月。小满日水下五十一刻。交三之气。厥阴之客。居少阳之位。其气所至。为和平。为风生。终为肃。为生化。为毛化。为飘怒大凉。为挠动。为迎随。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其运太商。燥气行。然左间君大。接行天政。君道施德。其气舒荣。其神八风。与厥阴同宫。飞鸟与接间合气。木虽退。飘怒时举。终无肃。无大凉。太商金运。承乘二火。燥气自折。土化不令。凡味。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其补以咸。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写之。以甘缓之。凡乐之声。仲吕为宫。黄钟为徵。林钟为商。太簇为羽。南吕为角。芒种之后。蕤宾为宫。大吕为徵。夷则为商。夹钟为羽。无射为角。调宜宫羽。以适其平。是月也。朔告于庙。以辛丑雩祀上帝。配以太宗。卜吉荐享于庙。朝献于宫。荐新以彘。尝麦。是月也。天祺节。宰臣率百辟朝谒神霄宫。诸郡则长吏与其属造圣祖殿。有司弛刑三日。是月也。部使者举恤刑条制。郡守行讫以闻。宽恤手诏、若赦令、民应通知者。申命揭示。颁军民时药于五门。遣医分而治之。京畿入两学秋租。圭租水田之入前后官者。以是月为限。军马在厩。给蒭秣十之五。畿甸则增其二。命有司备酒材。大农遣舟致麴麦。夏田应诉灾。水田应起赋。郡贰季视塘堤。保伍应发造都帐。皆无过是月。申伐木之禁。始造秋税籍。治并河山路以引漕舟。举扑掘螟蝗之令。会朝廷封桩物数。上之都省。具奸细羁隶姓名。若禁军缺额请给。上之密院。军器支收。上之兵部。沿流所受上供物。附并毕发。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行冬令。则草木早枯。行春令。则蝗为灾。暴风来格。秀草木不实。于戏。四月维夏。万物洁齐。奉若天道。诞告多方。尔有众用丕式见德。

五月月令

宣和元年五月朔。皇帝御明堂。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仲夏之月。朔日丙午。斗建午。日在井。昬角中。晓危中。丁未、反舌无声。壬子、夏至。得五月之中气。昬亢中。晓危中。鹿角解。丁巳、蜩始鸣。壬戌、半夏生。丁卯、小暑。得六月之节。昏氐中。晓室中。温风至。壬申、蟋蟀在壁。是月也。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是谓盛阳之阴。天度至此。炎热盛行。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是月也。司天风木。居相火之位。当天布政。其政舒启。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然风虽在上。少阴接间。风热参布。辛酉、运交羽。水化不及。湿气乘之。君火治天。相火司地。二火生土。风化为雨。天时太一。上合镇星。临实沈之次。暴雨时至。起于戊分。凡味。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厥阴之客。以酸写之。以甘缓之。凡乐。蕤宾为宫。大吕为徵。夷则为商。夹钟为羽。无射为角。小暑之后。林钟为宫。太簇为徵。南吕为商。姑洗为羽。应钟为角。调宜尚宫羽。以致其平。是月也。朔告于庙。日至祭后土皇地祇于方泽。配以太祖。祭彤鼎。戊午。祭先牧。乃荐新寝庙。尝雏以黍。羞以瓜。宁贶节。宰臣率百辟朝谒上清储祥宫。停决囚。不上大辟之案者三日。是月也。籍田登麦。诸有罪日中不刑。毋令于市。申命有司。辟狴犴窗牗。以达其气。设浆饮。濯杻械。无敢不谨。命郎官御史循行中都。督遣系囚。奏牍已上者。都省约法断下。诸路则使者分诣所部。是月也。大理毕谳疑案。申命有司。固河梁。巡塘堤。尽完其圮坏。舍役功之半。毋课伐木于山林。诸军士卒惟早教。颁百官诸司时服。边臣将校应赐裘者。豫上其名数。遣戍卒之冬服。是月也。州县始督夏赋。给纳之官毋或离次。两学入余路租课。刍粮峙必以时。行冬令。则雹冻伤谷。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于戏。惟先哲王。立政立事。稽于天时。克由绎之。以告尔方国。

六月月令

宣和元年六月朔。皇帝御明堂右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季夏之月。朔日丙子。斗建未。日在井。昬房中。晓壁中。丁丑、鹰乃学习。壬午、大暑。得六月之中气。昬心中。晓奎中。腐草化为萤。丁亥、土润溽暑。壬辰、大雨时行。戊戌、立秋。得七月之节。凉风至。癸卯、白露降。是月也。己卯土王。时为长夏。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在气为克。在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化为盈。其令云雨。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逆之则太阳不长。秋为痎疟。奉收者少。是月也。壬午之前。司天主之。凡六日。如仲夏之月。大暑日交四之气。少阴居火。居太阴之位。中见少羽。土承水。水承火。其化为大暄寒。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金燥受邪。民病黄瘅而为胕肿。然少阴之客。同天布政。少阳交司。地气奉天。为大炎热。为蒸郁。气交之中运水不及。湿土胜之。雨凉间应。其神天时。与八风会于地皛室。风从雨行。盛火胜金。宜赞收政。凡味。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少阴之客。以甘写之。凡乐。林钟为宫。太簇为徵。南吕为商。姑洗为角。应钟为羽。立秋之后。夷则为宫。夹钟为徵。无射为商。仲吕为羽。黄钟为角。调宜商羽。以致其平。是月也。朔告于庙。荐新。羞以菱芡。以己卯祀帝鼐。祀黄帝。祀中岳中镇。祀中霤。以立秋祀白帝。祀西太一。祀西方岳镇海渎。祀阜鼎。祀门厉。以甲辰祀灵星。是月也。天贶节。宰臣率百辟朝谒神霄宫。诸郡则长吏与其属造圣祖殿。有司弛刑三日。奉常按视五方斋宫坛壝。初伏颁冰。是月也。命州县葺囹圄。凡厥供用。毋或不备。大理谳案在未服前者。都省约法断下。役人暴露者。损其日功之半。诸工损十之二。按沿塘所植榆柳之实。毕修堤岸之罅漏。以考户口增损。较筦榷殿最。上之户部。宪司具已获未获之盗次季以闻。若亡逸多者奏劾。金部趣内帑金帛之入。州县镇寨会刍粮之数。储峙不足。则列于漕司。若畿内稿秸不足。则体量和市。国子监豫申岁赐以备养士。监司遣应选之吏至刑部。阅诸将与捕盗官之甲兵。较军器功程。与铸镪之数。升降其工匠。凡被受法令条目。衙校增减优重。官吏渡关津之有几禁者。财用借兑于有司。与夫所敛马皮牛角之数。场务之已未售。营房之已未具。皆闻于所隶。其坑冶课利名色。捕盗名级之籍。次月以申。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行秋令。则邱湿水淹。禾稼不熟。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于戏。五运更治。六府孔修。兹率厥典。克施有政。尔有众其钦于时命。

七月月令

宣和元年七月朔。皇帝御明堂总章左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孟秋之月。朔日乙巳。斗建申。日在张。昬尾中。晓胃中。戊申、寒蝉鸣。癸丑、处暑。得是月之中气。律中夷则。鹰乃祭鸟。戊午、天地始肃。癸亥、禾乃登。戊辰、白露。得八月之节。日在翼。昬斗中。晓毕中。鸿鴈来。癸酉、乙鸟归。是月也。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色白。其音商。其数九。是月也。少阴之客。居太阴之位。其运少羽。其化所至为大暄寒。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处暑之前。地气上腾。凡九日。令如六月。处暑之后。天气下降。少阴接间。岁半之后。犹行其政。又少阳司地。火气为多。少羽之运。后交少角。水木不及。则土胜。湿土之位。与岁运同。土旺得时。火土相乘。湿势盛行。是月也。八风与司地右间。会于雨府。山泽浮云。风雨时至。甚则为暴。凡味。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少阴之客。以甘写之。凡乐。夷则为宫。夹钟为徵。无射为商。仲吕为羽。黄钟为角。白露之后。南吕为宫。姑洗为徵。应钟为商。蕤宾为羽。大吕为角。调宜尚宫。以致其平。是月也。朔告于庙。卜吉荐享。朝献于宫。荐新。尝粟与稷。羞以梨枣。是月也。先天节。宰臣暨百僚造天兴殿。州则长吏率其属朝谒圣祖。禁屠宰。毋决囚三日。中元节一日。是月也。监司牧守各举劝农御笔以督所部。敕令格式已颁而增改者。录目遍下。园苑进华实。上供物数。其始发月日、吏卒姓名闻于本部。沿流所受。附并悉发。朝廷封桩帐上之都省。禁军阙额请给。应仓库岁计物军器官马之数。各闻于所隶。诸路会山泽宝货上之省部。有司预计河备及徒役应调者。以待来岁之用。监司周督系囚。选官以司籴事。县司给纳毋或离次。凡徒役收半功。行冬令。则介虫败谷。行春令。则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寒热不节。民多疟疾。于戏。七月流火。钦授人时。惟时懋哉。各致其事。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二·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六·李心传
  名山藏卷之二十八·何乔远
  卷一百五十·杨士奇
  历代贡举志·冯梦祯
  清经世文编选录·佚名
  一一七一 军机大臣奏检阅骆愉扬州寓所书籍字画情形片·佚名
  钦定执中成宪卷六·佚名
  卷二十七中之下·班固
  卷五·李天根
  “公安三袁”传·张廷玉
  吴沉传·张廷玉
  卷三十二 职官四·龙文彬
  第五章 唐德宗无力回天·吕思勉
  卷三·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霞外诗集卷九      元 马臻 撰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延佑戊午春偶以钓槎之暇因念西湖春日壮游尚历历然眉睫间光隂几何余矍铄矣遂成七言二韵诗三十首以写幽怀後我之生或不我信傥遗老览之则将同一兴

  • 列传第三十五 高逸·萧子显

    褚伯玉明僧绍顾欢臧荣绪何求刘虬庾易宗测杜京产沈飗士吴苞徐伯珍《易》有君子之道四焉,语默之谓也。故有入庙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归,隐避纷纭,情迹万品。若道义内足,希微两亡,藏景穷岩,蔽名愚谷,解桎梏于仁义,示形神于天壤,则名

  • 卷二百一十七·表第八·脱脱

        宗室世系三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二百六十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二月盡其月   二月癸亥朔,河北第八副將、內殿崇班李偁追一官,仍勒停,坐與將官劉慶不和,理曲也。時方置副將,而偁首不協,故特絀之,以勵其餘。   河北東路察訪使曾孝寬言:「試中義勇、保甲授三班差使、借

  • 雍正五年七月至雍正六年十二月·蒋良骐

    雍正五年七月,上谕内阁:顷岳钟琪奏称:“四川成都府城中,有一男子沿街叫喊,说岳钟琪带领川、陕兵马,欲行造反。其人已被提督黄庭桂拿获,臣不敢檄讯,又不敢隐匿”等语。数年以来,在朕前谗谮岳钟琪者甚多,不但谤书一箧而

  • 卷之六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十三       宋 苏辙 撰陈世家第六陈胡公满者虞舜之后也舜为庶人娶尧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姓妫氏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神明之后也封其子妫满于陈太昊之虚妻之以元女大姬

  • 弁言·佚名

    李鹤田先生哀台湾笺释一卷,原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的抄本。「哀台湾」是一首长达一千零二十七字的七言古诗,从甲午战后割让台澎说到台湾抗日的失败;悽怆感慨,充分写出了台湾陷敌的沉痛。笺释之文,除引旧籍以明诗

  • 卷五十九 蜀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陈寿

    (孙登传、孙虑传、孙和传、孙霸传、孙奋传)孙登传,孙登,字子高,孙权的长子。魏黄初二年(221),封孙权为吴王,同时任命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为万户侯,孙登推辞没有接受。当年,孙登被立为吴王太子,为他挑选安排师傅,精选一些才德优异之

  • 卷二百五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八人物志一百三十八列女传十八八旗蒙古列女传一正红旗蒙古护军鄂博恢之妻雍古尔氏【顺治十八年旌表】镶蓝旗蒙古骁骑校布顔图之妻蔡堪珠【康

  • 卷四 皋陶谟第四·孔颖达

    皋陶谟谟,谋也。皋陶为帝舜谋。○为,于伪反。[疏]传“谟谋”至“舜谋”○正义曰:孔以此篇惟与禹言,嫌其不对帝舜,故言“为帝舜谋”。将言“为帝舜谋”故又训“谟”为谋,以详其文。曰若稽古,皋陶亦顺考古道以言之。夫典、谟,圣

  •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失行第十八·晏婴

    叔向问晏子曰:“齐国之德衰矣,今子何若?”晏子对曰:“婴闻事明君者,竭心力以没其身,行不逮则退,不以诬持禄。事惰君者,优游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不以谀持危。且婴闻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不苟合以隐忠,可谓不失忠;不

  • 第十章 18·辜鸿铭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辜讲当大家扭头看它的时候,它立刻飞起,在空中盘旋,然后再落下来。有人赞叹:“啊!它落在山上,太漂亮了!啊!太漂亮了!你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只有你知道什么时间做

  • 第二章 11·辜鸿铭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辜讲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断复习所学到的知识,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能会成为大家的老师。”

  • 卷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补卷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方日斯【名迈福建人康熈进士初授萧山令逾月调兰溪去】寄问大学格物两字早嵗读程朱注解窃疑如此格物将白首钻研难言知至皇问诚正乎若格正物欲又遗却在外功夫先生谓物即物有本

  • 第五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三(夜摩天之十九)尔时鹅王见彼天主牟修楼陀。作如是言。今者善来种种语言问讯供养。既供养已。赞言善哉。夜摩天王。乃能如是不放逸行。甚为希有。在此第一放逸之处。而能如是不行放逸。不放逸行。此为希

  • 艺舟双楫·包世臣

    清包世臣 (1775-1855)撰。系文艺、书学论著。6卷,为 《安吴四种》之一。前4卷论文,后2卷论书,故称 “双楫”。世臣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世称“包安吴

  • 养生三要·袁开昌

    养生类著作。清袁开昌辑。一卷。开昌字昌龄,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医学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对眼科、外科以及养生尤为擅长。约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书中记有卫生精义、病家须知、医师箴言三则。辑录《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