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

礼部

祠祭清吏司

大祀三

凡飨

太庙之礼崇建

太庙於

端门之左

前殿爲飨祫行礼之地

後殿中室奉安

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神位左一室奉安

兴祖直皇帝

直皇后神位右一室奉安

景祖翼皇帝

翼皇后神位左二室奉安

显祖宣皇帝

宣皇后神位

中殿中室奉安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神位左一室奉安

太宗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神位右一室奉安

世祖章皇帝

孝惠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神位左二室奉安

圣祖仁皇帝

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神位右二室奉安

世宗宪皇帝

孝敬宪皇后神位均设几陈

玉册

玉宝箧并设牀榻衾枕楎椸帷幔如事生仪

前殿东庑配飨通达郡王武功郡王武功郡王福晋慧哲郡王慧哲郡王福晋宣献郡王宣献郡王福晋怡贤亲王西庑配飨信勇公费英东弘毅公额宜都武勲王扬古利果毅公图尔格雄勇公图赖忠达公图海超勇襄亲王策淩勤襄伯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每岁孟春上旬诹吉夏秋冬以孟月朔行时飨礼岁除前一日行大祫礼○时飨之日恭奉

後殿

列祖

列后神位於

殿中宝座皆南向奉

中殿

列圣

列后神位於

前殿宝座

太祖位南向

列圣以昭穆序东西向

前殿

皇帝恭诣行礼

後殿遣官将事

后同案皆牛一羊一豕一簠二簋二笾十有二豆十有二鑪一镫二各帛一登一鉶一尊一玉爵三金匕一金箸二帛共篚牲共俎尊实酒疏布羃勺具东庑五案皆牛一羊一豕一簠二簋二笾十豆十鑪一镫二各帛一鉶一爵三共尊三西庑九案皆羊一豕一鉶一簠一簋一笾四豆四鑪一镫二各帛一爵三共尊五帛各实於篚牲俎尊酒羃勺具大飨前一日乐部设中和韶乐於

前殿第一成阶上分左右悬祭日銮仪卫陈法驾卤簿

午门外金辇於

太和门阶下日出前四刻太常卿诣

乾清门告时

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宫内大臣侍卫前引後扈如

常仪至

太和门阶下降舆乘辇

驾发警跸

午门严鼓法驾卤簿前导不陪祀王以下文武各官咸朝服跪送导迎鼓吹设而不作

皇帝由

太庙街门左门入至外垣南门外神路右降辇赞引太

常卿二人恭导

皇帝由

太庙南门左门入至戟门幄次公一人率觉罗官诣後殿上香行礼恭请

神位安奉

殿中宝座王一人率宗室官诣

中殿上香行礼恭请

神位安奉

前殿宝座毕太常卿奏请行礼

皇帝出幄次盥洗赞引太常卿恭导

皇帝由戟门左门入陞左阶入

前殿左门就拜位前北向立太常赞礼郎引分献官至阶前夹甬道立鸿胪官引陪祀王公位殿外阶上陪祀百官位阶下左右序立均北面典仪官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官各共乃职【以下自迎神至彻馔皆典仪官唱赞】武舞八佾进赞引官奏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乃迎

神司香官各奉香盘进司乐官赞举迎

神乐奏贻平之章【凡举乐皆司乐官唱赞後同】赞引官奏诣香案前

恭导

皇帝诣

太祖高皇帝香案前司香官跪进香赞引官奏跪皇帝跪奏上香

皇帝上柱香次三上瓣香兴以次诣

列圣香案前上香仪同奏复位

皇帝复位奏跪拜兴【凡行礼复位皆有奏後同】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奠帛爵行初献礼宗室司帛官奉篚司爵官奉爵各诣

列圣

列后神位前奏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司帛官跪奠帛三叩司爵官立献爵奠正中皆退两庑分献官上香执事生奠帛献爵各如仪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

皇帝跪羣臣皆跪司祝读祝毕奉祝版诣

太祖神位前跪安於案三叩退乐作

皇帝率羣臣行三拜礼兴乐止武功之舞退文舞八佾进行亚献礼奏敷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司爵官献爵奠於左仪如初献行终献礼奏绍平之章【舞同亚献】司爵官献爵奠於右仪如亚献两庑毕献仪如初乐止文德之舞退太常官赞

赐福胙光禄卿二人就东案奉福胙进至

太祖位前拱举降立於

皇帝拜位之右侍卫二人进立於左

皇帝跪左右执事官咸跪右官进福酒

皇帝受爵拱举授左官进胙受胙亦如之三拜兴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彻馔奏光平之章彻馔毕太常官跪告礼成於

神三叩退举

还宫乐奏乂平之章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有司奉祝次帛次香恭

送燎所

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候祝帛过复位乐作祝帛燎

半奏礼成恭导

皇帝由戟门左门出先是於

皇帝入戟门幄次时太常赞礼郎二人引

後殿承祭官至殿垣门右东面立竢

皇帝入戟门赞引官引

後殿承祭官入右门升自右阶至殿外中阶拜位前北面立典仪官赞执事官各共乃职【以下奠献皆典仪官唱赞】赞引官赞就位引承祭官就拜位立司香官奉香盘进赞引官赞诣香案前引承祭官由殿右门入诣香案前司香官跪奉香赞引官赞跪承祭官跪赞上香承祭官上柱香次三上瓣香兴以次诣各香案前上香仪同赞复位引承祭官出殿右门复位赞跪叩兴【以下行礼皆有赞】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奠帛爵行初献礼觉罗司帛官奉篚诣案前跪奠帛三叩司爵官奉爵立献奠正中皆退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承祭官跪司祝读祝毕奉祝版诣正中

神位前跪安於案叩如初退承祭官行三叩礼次亚献司爵官献爵奠於左次终献司爵官献爵奠於右均如初献仪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有司奉祝次帛次香恭送燎所承祭官转立西旁东面候过复位祝帛燎半告礼成引承祭官仍降自西阶由戟门右门出王公二人率宗室觉罗官恭请

前殿

神位还御

中殿寝室

後殿

神位还御

後殿寝室上香行礼如前仪

皇帝至外垣南门外神路右陞礼舆法驾卤簿前导

导迎乐作奏佑平之章

皇帝回銮王公从各官以次退不陪祀王公百官朝

服於

午门外跪迎

午门鸣钟王公随

驾入至内金水桥恭候

皇帝还宫各退○岁暮大祫日王公二人各率宗室

官恭奉

後殿

中殿

列圣

列后神位安奉

前殿宝座

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

兴祖直皇帝

直皇后

景祖翼皇帝

翼皇后

显祖宣皇帝

宣皇后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皆南向

太宗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

世祖章皇帝

孝惠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

圣祖仁皇帝

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

世宗宪皇帝

孝敬宪皇后以昭穆序东西向乐六奏迎

神奏开平初献肃平亚献协平终献裕平彻馔諴平还宫成平余仪均与时飨同○大祫前一日遣官一人

祗告

後殿一人祗告

中殿内监恭启各

寝室帷幕执事官各陈帛篚及尊爵鑪镫如常祭荐脯

醢果实太常赞礼郎引遣官由

庙街门右门戟门右门入经

前殿西分诣

後殿

中殿皆升自西阶至中阶上拜位行礼诣

列圣位前上香出入由殿右门祝帛送燎所避立拜位

西旁东面均与

後殿时飨同○因事祗告

社则告於

太庙中殿若同时并告

奉先殿则告於

太庙後殿将事之仪均与大祫祗告同○如

皇帝亲祗告於

中殿王公陪祀百官不陪祀出入由殿左门於殿内行

礼余与祗告同

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志第十七·礼九·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三·焦竑
  卷之三百九十九·佚名
  汉奸叛国丑史·佚名
  一四四五 盛京将军琳宁等奏重校文溯阁书籍人员事竣回京折·佚名
  卷十五·吕中
  卷八·李天根
  侯調传·姚思廉
  杨皇后传·令狐德棻
  秦宗权传·刘昫
  高祖本纪·薛居正
  海陵本纪·脱脱
  卷三十四·杨士奇
  卷二百四十·佚名
  第三十六章 龙潭之战·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扩·唐圭璋

      扩即宁宗,光宗次子。生乾道四年(1168)。初封嘉王,受内禅。在位三十年。嘉定十七年(1224)卒。纪元四: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浣溪沙   看杏花   花似醺容上玉肌。   方论时事却嫔妃。   芳阴人醉漏声迟。

  • 第十三出 哭主·孔尚任

    ◎甲申三月(副净扮旗牌官上)汉阳烟树隔江滨,影里青山画里人;可惜城西佳绝处,朝朝遮断马头尘。在下宁南帅府一个旗牌官的便是,俺元帅收复武昌,功封侯爵。昨日又奉新恩,加了太傅之衔;小爷左梦庚,亦挂总兵之印,特差巡按御史黄澍老爷

  • 周济·龙榆生

    周济字保绪,江苏荆溪人。一字介存,晚号止庵。嘉庆十年(一八○五)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少与同郡李兆洛、泾县包世臣以经世学相切劘,兼通兵家言,习击刺骑射。淮北枭徒为乱,制府畀以侦缉之任,屡败擒之。以所得赀

  • 卷三十七·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吕本中【字居仁宰相公着之曾孙幼敏悟公着奇爱之少从杨时游酢尹焞游三家或有疑异未尝苟同用?授承务郎绍兴六年召赴行在特赐进士出身擢中舍请罢官吏犯

  •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儒学·刘昫

    ○徐文远 陆德明 曹宪  许淹 李善 公孙罗附 欧阳询  子通硃子奢 张士衡 贾公彦  李玄植附 张后胤 盖文达  宗人文懿 谷那律 萧德言 许叔牙  子子儒 敬播 刘伯庄  子之宏 秦景通 罗道琮 邢文伟 

  • 卷之二十一·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九月。丁未朔。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张人骏、电奏悉修浚黄浦。事关紧要。着派瑞徵前往上海。督饬江海关道详细履勘。查察实在情形。会商该督妥筹办理。并着外务部知道。电寄  ○法部奏已革绥远城将

  • 第五十六册 天聪六年六月·佚名

    第五十六册 天聪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宣府沈都堂、董总兵官,身任议和,约定与满洲讲和。誓告天地时,大明国全都司、黄都司、二州官四员与满洲国阿什达尔汉及达雅齐、龙什、卫寨桑四大臣,刑白马鸟牛,及焚书誓告天地曰:&ldquo;大

  • 一四八二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八二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八年十月十九日江西巡抚臣陈淮跪奏,为遵例具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附载《发明》、《广义》各条,语多偏谬,遵照钦定改本,于坊版内一律铲改,刷印发换,将

  • 卷八·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八元 胡一桂 撰东汉世祖光武姓刘名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南阳郡今邓州蔡阳县名】高祖九世孙景帝子长沙定王发之後生九岁孤养於叔父良性勤稼穑受书通大义王莽末盗贼起【壬午冬】避吏新野【邑名

  • 第七节 千八百四十八年之革命·梁启超

    嚏矣,眼跳矣,灯花矣,乌鹊噪矣,蛰雷鸣矣,风满楼矣,涛涌堤矣,积维也纳会议以来三十年之奇怨殊毒,乃孕成欧洲十九世纪第一大纪念之岁。实1848年,于是法都巴黎之二月革命起,阿良朝王统一旦轰毙。路易·拿破仑被举为大统领,而第二次之

  • 秦围赵之邯郸·佚名

    【提要】 本章中“鲁仲连义不帝秦”的典故千古传诵,鲁仲连不仅以他的铮铮铁骨、对强暴的决不屈服的勇气节义赢得了世人的仰慕,而且以他深刻洞察、说理透彻、鞭辟入里的辩才折服了当时的策士们。他一去不返之前抛下的那

  • 第一节 昭宗征河东·吕思勉

    光启四年(888年)二月,僖宗不豫,自凤翔还京。既至,改元曰文德。三月,崩。群臣欲立吉王保。杨复恭请立寿王杰。更名敏,又更名晔,是为昭宗。昭宗亦唐室贤主。史称其意在恢复旧业,号令天下,观其所为,信为不诬,而惜乎其时之不可为也。

  • 四年·佚名

    (庚子)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庚辰朔,詣社稷,省牲器。輦路召見諸道正朝戶長,問民疾苦郡邑弊政。○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每歲元朝,下勸農綸音,所以重民本之意也。然予否德,忝位以後,誠未格天,惠未下究,潦暵頻年,民惟艱食

  • 论语精义卷九下·朱熹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论语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九下 宋 朱子 撰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范曰三人者皆足以有天下故均之曰仁孟子曰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

  •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二·胡珽

    往生王臣第三张师诚张师诚。字心友。号兰渚。湖州归安人。父梦日轮照窗。寤而生师诚。母早故。事父以孝闻。少年登科第历任封疆。为江苏巡抚。见苏城杀业甚伙。屡出示劝戒。遇放生河等处。则严捕鱼之禁。署中不宴客。

  • 卷第五·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五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建州董岩禅寺语录 上堂。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城东母指皆佛面。来已更不来。见已更不见。万别千差成一片。欲知万法皆空。大似浮云闪电。智

  • 子夜·茅盾

    长篇小说。茅盾著。1933年5月出版。作品以1930年春末夏初蒋冯阎军阀混战、帝国主义转移经济危机、工农革命风起云涌为背景,通过对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有关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命运的真实描写,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陈梦雷

    全称《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佛教史书。清陈梦雷,蒋延锡等编辑。七卷。编年体。记述自释迦牟尼降生至清初的佛教兴衰情况,其中比较系统地记述了历代帝王对佛教的政策和措施等。卷七还载录介绍鄯善国(今新疆鄯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