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七

宗鉴法林卷四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七世

福州安国弘瑫禅师(雪峰存嗣)

举国师碑文曰。得之於心。伊兰作栴檀之树。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藜之园。谓僧曰。一语须具得失两意。汝作么生道。僧竖拳曰不可唤作拳头。师不肯。亦竖拳曰。祇为唤者个作拳头。

翠峰显云。无绳自缚汉。拳头也不识。 大沩秀云。翠峰安国尽为孤高方外。及乎临锋受敌又却逐队随行。 天童华云。若见得翠峰彻。便见得安国龙头蛇尾。若见不彻。伊兰作栴檀之树。甘露乃蒺藜之园。 东禅观云。者僧不能钳安国之口。安国不能止翠峰之讥。翠峰不能免大沩之议。可怜者队汉。不奈一个拳何。待云我要个语。具得失两意。祇向道。休。何谓如此。狮子一滴乳。迸散十斛驴乳。 南堂欲云。我不似安国论得论失一语两意。拈拄杖云。我此拄杖能杀能活。活中有杀。杀中有活。或则杀活同时。或则杀活不同时。若善用去。世出世间无法不备。便乃纵夺可观。卷舒无碍。若用不得。总是无绳自缚汉。 笑岩宝云。大小安国脚跟未点地在。 古南门云。安国也是自起自倒。唤作拳头。道失得么。不可唤作拳头。道得得么。祇为唤作拳头。若向得失上走有甚了期。翠峰虽则动弦别曲。要且不出此老圈圚。毕竟如何。展手云急须着眼看仙人。

越州洞岩可休禅师(雪峰存嗣)

因云门到得数日才上来问讯。恰值师下来便问什么处去。门曰亲近去。师曰乱走作什么。门曰暂时不在。师曰什么处去来。

翠峰显别云。好与三十棒。 承天怡云。云门说甚暂时不在。正是终日门外乱走。洞岩虽则长年在家。要且住处也不知。

太原孚上座(雪峰存嗣)

初在扬州光孝寺讲三德法身。因禅者笑乃辍讲旬日。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从初夜至五更。闻鼓角声忽契悟。扣禅者门。禅问阿谁。师曰某甲。禅咄曰教汝传持大教。代佛说法。夜来为甚么醉酒卧街。师曰。禅德自来讲经。将生身父母鼻孔扭掜。从今已去更不敢如是。禅曰。且去。来日相见。师遂罢讲。徧历诸方。

一曲单于风引长。孚公闻处是宫商。至今夜夜维扬客。空听楼头声断肠。(本觉一)

谁将画角吹江城。一曲梅花隔岸听。宿酒乍醒金鸭冷。海棠枝上月犹明。(懒庵枢)

琴生入沧海。太史游名山。从此扬州城外路。令严不许早开关。(晦机熙)

凄凉南国宿孤城。客梦悠悠睡正深。画角一声惊觉起。杜鹃啼在隔花阴。(元庵微)

太原参雪峰。峰闻乃集众。师到法堂上顾视雪峰。便下看知事。明日却上礼拜曰。某甲昨日触忤和尚。峰曰知是般事便休。

云门偃因僧问那里是触忤处。门便打。 翠峰显云。打得百千万个有甚用处。直得尽大地人吃棒方可扶竖雪峰。且道孚上座具什么眼。又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被孚老一觑便高竖降旗。至明日道知是般事便休。果然。 云居舜云。大小雪峰被孚上座惑乱一上。祇者孚上座也是担枷过状。 承天宗云。祇知其一不知其二。殊不知雪峰坐筹帷幄决胜千里。孚上座呈尽平生见解。也祇在雪峰圈圚里。 南堂欲云。眼眼相觑。心心相知。云门便打。棒头有眼明如日。翠□云打得百千万个有甚用处。要识真金火里看。 法忍谧云。那里是孚上座触忤处。雪峰云知是般事便休。且道伊知什么事。

李广将军。古今无对。深入虏庭。全身远害。不动干戈赢小捷。至今边塞嘉声在。(海印信)

肚气如虹上法堂。就篱缚犍恰相当。若言触忤老和尚。雪上无端又着霜。(秤岩玉)

太原到投子。子曰久响太原孚上座。莫便是么。师作掌势。子曰老僧招得。师便出。子曰且听诸方断看。师回首。子便打。

玄沙备云。莫是投子招得么。 白岩符云。二老虽则手亲眼便。怎奈互相屈辱。

太原因鼓山问。父母未生时鼻孔在什么处。师曰老兄先道。曰於今生也汝道在什么处。师不肯。山却问作么生。师曰将手中扇子来。山与扇子。再征之。师摇扇不对。山罔测乃殴师一拳。

昭觉勤云。崇宁又不然。父母未生已前鼻孔在什么处。但蓦口便掌。

父母未生前鼻孔在何处。丛林老作家俱昧藏身句。鼓山虽见机。未免牚门户摇扇太。原孚播弄闲家具。山中春色深。飞花落无数。(佛慧泉)

高安滩头百杂碎。象骨峰前眼[目*答][目*(山/虫)]。敢道鼓山无鼻孔。丛林千古笑嘻嘻。(正堂辨)

好来八面看庐山。壁立川行共解颜。谷口云横如破絮。未容倦鸟一声还。(梅翁杲)

太原因鼓山赴大王请。雪峰门送。回至法堂乃曰。一只圣箭直射九重城里去也。师曰是伊未在。峰曰渠是彻底人。师曰若不信待某甲去勘过。遂趁至中路便问。师兄向甚么处去。山曰九重城里去。师曰忽遇三军围绕时如何。山曰它家自有通霄路。师曰恁么则离宫失殿去也。山曰何处不称尊。师拂袖便回。峰问如何。师曰好只圣箭中路折却了也。遂举前话。峰乃曰渠有语在。师曰。者老冻侬。犹有乡情在。

沩山喆云。众中商量不少。或云才问甚处去。者里便好打。不打是圣箭折处。或云忽遇三军围绕时如何。好打。不打是圣箭折处。如斯理论。非惟瞒他亦乃自瞒。要会么。相如曾夺连城璧。秦主安然致太平。 宝峰文云。待道好只圣箭中路折却了也。却问他你道什么。他拟举。便痛棒打出。一使孚上座已后作个本色衲子。二与圣箭子增其锋铓。三与禅门作个真正宗匠为后人眼目。诸禅德。是不是。 保宁勇别鼓山语云。孚上座。我也知你是个恶人。 径山杲云。甚么处是圣箭折处。有云鼓山不合答他话是圣箭折处。鼓山不合说道理是圣箭折处。恁么批判。非惟不识鼓山。亦乃不识孚老。殊不知孚上座正是一枚贼汉。於鼓山面前纳一场败阙。却来雪峰处拔本。大似屋里贩扬州。若非雪峰有大人相。者贼向什么处容身。当时可惜放过。却成个不了公案。祇今莫有为古人出气底么。试出来。我要问你。甚么处是圣箭折处。 天宁琦云。鼓山圣箭子。射入九重城里。甚生意气。孚上座却云箭折。诬人之罪以罪加之。妙喜谓孚上座是一枚贼汉。向鼓山面前纳败阙归。骑贼马杀贼。苍天苍天。大凡事不孤起。当时雪峰祇因卖弄者一只圣箭子。致使勾贼破家。若也齩定牙关。谁敢无风起浪。便是尽大地稻麻竹苇化作衲僧。要勘鼓山也无启口处。天宁不是贬驳古人。圣箭子是什么厕草茎。抛向垃圾堆头着。更问他折处。且莫[尸@豕]沸汤好。

洞天无壁月无遮。朝斗先生扣齿牙。风撼古坛松子脱。打翻头上楮冠斜。(绝象鉴)

青童双勒玉骢嘶。淡白春衫绿带围。夜半归来花底过。金鞭敲落乱红飞。(竹屋简二)

九重城里本非遥。射折重重箭倍饶。忽遇三军围绕处。分明有路直通霄。

口行人事探头过。便乃翻身入贼窝。不是风前知的确。双双跳入是非窠。(云门澄)

江天空阔水无痕。两岸芦花笑月明。长笛一声惊宿雁。令人徒怅钓鱼情。(山容波)

太原掌雪峰浴室。一日玄沙至。雪峰曰此间有个老鼠子。今在浴室里。沙曰待与和尚勘过。乃到浴室。见师打水曰相看上座。师曰已相见了也。曰什么劫曾相见。师曰瞌睡作么。沙却入方丈白曰。已勘破了。峰曰作么生勘伊。沙举前话。峰曰汝着贼也。

理安问云。孚上座略展锋铓。却被玄沙据定。雪峰到底具大人之相。不谬为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还有人检点得出么。神仙秘诀。父子不传。

象王象子尽相随。岸上人看蹄蹋蹄。香艹细餐知饱足。归来不待日头低。(虚堂愚)

姑姨姊妹一家生。抹粉涂脂把席登。逗到炎炎当午日。通身雨汗得人憎。(石雨方)

大鉴下八世

鄂州黄龙山诲机禅师(玄泉彦嗣)

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百尺竿头五两垂。

百尺竿头五两垂。穷沙绝漠任风吹。可怜无限沧浪客。犹把南针定所归。(石林巩)

黄龙因僧问禅以何为义。师曰以谤为义。

雪堂行云。三世诸佛是谤。西天二十八祖是谤。唐土六代祖师是谤。天下老和尚是谤。诸方是谤。山僧是谤。於中还有不谤者也无。谈玄说妙恒沙数。怎似双峰谤得亲。 天宁琦云。若有人问南湖禅以何为义。向他道以赞为义。且道谤底是。赞底是。眼见则瞎。耳听则聋。口说则哑。心思则穷。天际雪埋千丈石。洞门冰折几株松。

黄龙初参岩头。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头曰你还解救餈么。师曰解。头曰且救餈去。后到玄泉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泉拈起一茎皂角曰会么。师曰不会。泉放下皂角作洗衣势。师便礼拜。曰信知佛法无别。泉曰你见甚么道理。师曰。某甲曾问岩头。头曰你还解救餈么。救餈也祇是解黏。和尚提起皂角亦是解黏。所以道无别。泉呵呵大笑。师遂有省。

幻寄稷云。玄泉若无后笑。几乎带累岩头。黄龙一笑下脱却毛角。尚未免牵犂拽耙。

婺州明招德谦禅师(罗山闲嗣)

问国泰。古人道俱胝祇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作么生与它拈却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泰竖起一指。师曰不因今日争识得者瓜州客。

泐潭清云。明招祇识得瓜州客。且不识国泰。直饶识得。也未梦见俱胝老在。

明招违和。国泰来问疾。才入。师便曰。阿[口*耶]阿[口*耶]。深师叔救取老僧。泰曰和尚有什么救处。师举头一觑曰。咦。眼子乌律律地。依前是个旧时深上座。乃回身面壁更不相见。

径山印云。明招若不转身面壁。有甚面目见国泰。一疾尚不奈何。岂况出入生死。

明招因僧问。虎生七子那个没尾巴。师曰第七个没尾巴。

浪山屿云。问既有宗。答亦攸同。且道第七个是虎不是虎。若定当得出。许你横行天下。不然。切莫向尾巴上作活计。

无尾大虫难傍近。近前便是伤人命。除非自解据虎头。自然头正尾亦正。(鼓山珪)

第七於菟没尾巴。食牛之气已堪夸。丛林悱悱争唇吻。几个行人得到家。(径山杲)

第七个儿既无尾。碧眼黄头笑破[此/束]。惯向当阳弄爪牙。哮诟一声清风起。(浪山屿)

明招拥炉次。僧问。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那句是宾那句是主。师指火曰与我向此中拈出一茎眉毛得么。曰。非但某甲。尽大地人丧身失命。师曰你因甚把髻投衙。

径山杲云。者僧有头无尾。明招有尾无头。若人道得头尾圆全。云门与你拄杖子。 天宁琦云。不解拈出火里眉毛。未知四句中那一句是宾那一句是主。妙喜道者僧有头无尾。明招有尾无头。直饶妙喜道得头尾圆全句。天宁拄杖子未放伊在。 愚庵盂云。前不遘村后不迭店。且幸留得火炉子在。

明招到坦长老处。坦曰。夫参学。一人所在亦须到。半人所在亦须到。师便问一人所在即不问。如何是半人所在。坦无对。后令小师问师。师曰你要识半人所在么。也祇是弄泥团汉。

天童华云。我闻独眼龙。果然祇具一只眼。忽有衲僧出来问。一人所在即不问。如何是半人所在。劈脊便棒。更问如何是一人所在。便与连夜赶出。何故。一不做二不休。 嵩乳密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且道者里是一人所在。是半人所在。拈竹篦击一下云。土地前更着一分。

陷虎须还有险机。放收谁敢透重围。凭空弄得泥团活。瞎汉偏生惹是非。(觉浪盛)

明招到招庆。有度上座问。罗山寻常道诸方尽是麨饭。惟有罗山是白饭。上座从罗山来。遂展手曰白饭请些子。师打两掌。度曰。将谓白饭。元来祇是麨饭。师曰痴人棒打不死。度至晚举似诸禅客。师近前曰不审。度曰今日便是者上座下两掌。有瑫上座曰。不用下掌。就里许作么生道。师曰就里许也道道。瑫无对。师曰。是你诸人一时缚作一束倒卓向尿闼下。来日相见。珍重。

天童杰云。寻常向诸人道。终日在洪波浩渺中舀水相泼。浑身无一点湿。是他明招蹋着者些子。自然用出闲闲地。惜乎锋头少锐。引得许多葛藤。若是华藏。见他道元来祇是麨饭。连腮更与两掌。且教者汉疑三十年。

明招一日去保宁。於中路逢见保宁。师便问兄是道伴中人。乃自点鼻头曰。者个阂塞我不得彻。与我拈却少时得么。宁曰和尚有来多少时。师曰。噫。洎赚我蹋却一緉艹鞋。便转。国泰代曰。非但某甲。诸佛亦不奈何。师曰因什么以己方人。

承天怡云。明招祇管教人为他拈却鼻孔。不知自己落尽许多眉毛。

明招因迅庵主在高司徒宅。见挂弥勒[巾*(穴/登)]子。师指弥勒佛唤曰庵主。主应诺。师曰者汉还彻也未。主无语。师曰黄连和根煮也未是苦。后国泰代但合掌曰善哉善哉。师曰和尚与它邻舍住庵即得。

□□□云。脚跟不点地。明招不妨料拣得到。虽然。也是也是。

攀将玉蕊插云鬟。无奈佳人竟不观。特地毛寒公子贵。秋波漾转意闲闲。(粟庵鼎)

明招参胜光和尚。才跨门。光便垂足。师曰伎俩已尽。拂袖便下。

承天怡云。明招逞俊一时。自纳败阙。胜光伎俩虽尽。坐致太平。

明招上堂。众才集便曰。风头稍硬。不是汝安身立命处。且归暖室商量。便归方丈。大众随后到方丈。师曰。才到暖室。便见瞌睡。以拄杖一时打散。

荐福灿云。风头稍硬且归暖室商量。钩头有饵。大众随后到方丈。黄连未是苦。才到暖室便见瞌睡以拄杖一时打散。可惜黄金如粪土。复云。明招先锋有作殿后并吞。可惜众中无人。当时若见道且归暖室商量。便好一时散去。教者老汉要归方丈未可在。

堂上非常凛冽。众人谁敢当头。祇见西风刮地。岂知一叶惊秋。暖处去。极停囚。无人为与塞咽喉。须知高皇功业大。鸿沟两岸一时收。(佛慧泉)

风头坐断进还难。衲子相将不易看。未到潼关天已晓。不堪回首望长安。(开福宁)

风头稍硬难安立。暖气才通瞌睡来。却笑明招闲费力。无端两处强安排。(鼓山珪)

稍硬风头早已乖。更将暖处自沉埋。反令千古成踪迹。枉吃罗山白饭来。(介石朋)

猴与鼋交割不开。呼来遣去绝疑猜。及乎话到誵讹处。又却心肝不带来。(芥庵大)

泉州招庆道匡禅师(长庆棱嗣)

普请挑泥次。中途按拄杖问僧。上窟泥下窟泥。曰上窟泥。师打一棒。又问一僧。僧曰下窟泥。师亦打一棒。又问明招。招放下泥担叉手曰请和尚鉴。师便休。

径山杲云。招庆虽然休去。怎奈明招不甘。云门当时若见他放下泥担云请师鉴。劈脊也与一棒。看他如何折合。 天宁琦云。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招庆因长庆问你每日口唠唠地作么。师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曰与么则磨弓错箭去也。师曰专待尉迟来。曰尉迟来后如何。师曰教伊筋骨徧地眼睛突出。庆便出去。

六韬三略古堪夸。不动干戈见作家。师子窟中无异兽。当仁不让似无爷。(雪涧奉)

福州报慈光云禅师(长庆棱嗣)

问僧近离甚处。曰卧龙。师曰在彼多少时。曰经冬过夏。师曰。龙门无宿客。为什么在彼许多时。曰师子窟中无异兽。师曰你试作师子诟看。曰若作师子诟即无和尚。师曰念汝新到。放汝三十棒。

翠峰显云。奇怪。诸禅德。若平展则两不相伤。据令则彼此俱险。还捡点得出么。 古南门云。者僧且置。忽若据令。报慈合吃多少棒。 清化嶾云。主善验宾。宾能看主。可谓二俱作家。若是山僧。祇管尽法不顾无民。 仁王教云。末后道放汝三十棒。是赏是罚。

婺州报恩晓悟宝资禅师(长庆棱嗣)

因僧问。波腾鼎沸起必全真。未审古人意如何。师乃叱之。僧曰与么则非次也。师曰你话堕也。又曰。我话亦堕。汝作么生。僧无对。

青莎一径入云深。峭壁霞生日暮林。拟把胸才酬物外。阮刘仙迹漫追寻。(粟庵鼎)

泉州太傅王延彬居士(见长庆棱)

入招庆佛殿。指钵盂问殿主。者个是什么钵。主曰药师钵。士曰祇闻有降龙钵。曰待有龙即降。士曰忽遇拏云攫浪来时作么生。曰它也不顾。士曰话堕也。

云门偃别殿主云。他日生天。莫孤负老僧。 玄沙备别云。尽你神力走向甚么处去。 保福展别云。归依佛法僧。 百丈恒别。作覆钵势。 沩山喆云。殿主祇知瞻前不知顾后。太傅神威既逞。殿主钵盂犹覆。大沩当时若见道拏云攫浪来时如何。托起钵盂道。尽汝神力。直饶八大龙王来。也祇得振威厇愬。 白岩符别云。我若在。以手指空云。放尔为霖霄汉去。复指钵云。莫教忘却此中来。当时殿主下得者番手脚。管取太傅屈膝有分。

太傅到招庆煎茶。朗上座与明昭把铫忽翻却茶铫。士乃问茶炉下是什么。朗曰捧炉神。士曰既是捧炉神为什么翻却。朗曰事官千日失在一朝。士拂袖便出。明招曰朗上座吃却招庆饭了。却向外边打野榸。朗曰上座作么生。招曰非人得其便。

翠峰显云。当时但蹋倒茶炉。 沩山喆云。王太傅大似相如夺璧。怒发冲冠。明招也是忍俊不禁。难逢快便。大沩若作朗上座。当时见问为什么翻却。但呵呵大笑。何故。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瀛山誾云。王太傅如秤衡上星儿。斤两分明。虽然。却被招庆明招捉败。且道捉败在什么处。

太傅因长庆举雪峰竖拂示僧。其僧便出。庆曰若据此僧。合唤转与一顿棒。士曰和尚是什么心行。庆曰洎合放过。

承天怡云。长庆祇顾证父攘羊。累他雪峰一千五百人底善知识也被个俗官勘破。

福州报慈院文钦禅师(保福展嗣)

僧问如何是妙觉明心。师曰。今冬好晚稻。出自秋雨成。

瀛山誾云。知时识节须是报慈。若论妙觉明心。未梦见在。且作么生是妙觉明心。喝一喝。

泉州昭庆省僜禅师(保福展嗣)

随福入殿。福举手问师。佛与么意作么生。师曰和尚也是横身。福曰一橛我自取。师曰和尚非惟横身。福然之。

永宁鼎云。保福已是倚艹附木。那堪昭庆更头出头没。若能别立生涯。佛法未致扫地。

洪州高安县建山澄禅师(保福展嗣)

因僧问。故岁已去新岁到来。还有不受岁者么。师曰作么生。曰恁么即不受岁也。师曰城上已吹新岁角。窗前犹点旧年灯。曰如何是旧年灯。师曰腊月三十日。

高峰妙云。大小高安被者僧随后一逐。如鼠入牛角相似。直至如今转身不得。莫有救得底么。且待来年。

旧岁新年作问端。高安从此放颟顸。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干。(懒庵枢)

楼上呜咿角已吹。灯前蝴蝶梦中迷。如今要识不迁义。日出东方夜落西。(无机惠)

福州鼓山智岳了宗禅师(鼓山晏嗣)

至鄂州黄龙便问。久响黄龙。及乎到来。祇见赤斑蛇。龙曰汝祇见赤斑蛇。不识黄龙。师曰如何是黄龙。曰滔滔地。师曰忽遇金翅鸟来又作么生。曰性命难存。师曰恁么则被它吞却了也。曰谢阇黎供养。师便礼拜。

瀛山誾云。今日撞着个买剑客。三十文货与一口。 白岩符云。黄龙一等做处。与夺得宜。不媿为岩头嫡孙。然冷地里不知不觉。直为鼓山吞却。还有人辨得出么。

良将从来不带刀。夺他弓马着他袍。生擒活捉狼烟息。方见男儿韬略高。(雪磵奉)

冲锋欺敌人。返被人所缚。临阵占先机。还他有神略。(归仁丰)

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雪峰存下睡龙溥嗣)

因僧问家贫遭劫时如何。师曰不能尽底去。曰为甚不能尽底去。师曰贼是家亲。曰既是家亲为甚么反成家贼。师曰内既无应外不能为。曰忽然捉败时如何。师曰内外绝消息。曰捉败后功归何所。师曰赏亦未曾闻。曰恁么则劳而无功也。师曰。功即不无。成而不处。曰既是成功为甚么不处。师曰。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

径山杲云。丝来线去弄精魂。 天宁琦云。家无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

六门晓夜任开张。家贼难防事可伤。识得家亲恩爱断。更无一物献尊堂。(卍庵颜)

人贫智短。马瘦毛长。城隍出坛。震动一方。(绳直璐)

一回落赚一开眸。无卓锥时暗自羞。野老忘机天地静。却将心事寄眉头。(法林音)

鼎州大龙山智洪弘济禅师(德山鉴下三世白兆圆嗣)

僧问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曰。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径山杲云。若以此明坚固法身。生身入地狱。 愚庵盂云。试问大龙还曾梦见坚固法身么。 广教玉挥拂子云。会么。昨日是三十。今朝乃初一。展事投机知不知。野老爱闲烟树立。无限轮椎劈不开。古今空射辕门戟。拟不拟。如山屹。三更半夜过牢关。忠言不避风前泣。

问曾不知。答还不会。月冷风高。古岩寒桧。堪笑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手执白玉鞭。鹂珠尽击碎。不击碎。增瑕颣。国有宪章。三千条罪。(明觉显)

山花如锦水如蓝。云在高峰月在潭。两个泥牛斗入海。行人脱袴杖头担。(地藏恩)

云散蟾轮满。烟收岳面高。泥牛穿巨海。转角起风涛。(天宁琏)

山花似锦水如蓝。突出乾坤不露颜。曾蹋武陵溪畔路。洞中春色异人间。(无准范)

襄州白马寺行霭禅师(白兆圆嗣)

因僧问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师曰井底虾蟇吞却月。

九重深密视听难。玉殿琼楼宿雾攒。燮理尽归臣相事。轮王不戴宝花冠。(丹霞淳)

大鉴下九世

眉州黄龙继达禅师(黄龙机嗣)

因僧问。黄龙出世。金翅鸟满空飞时如何。师曰。问汝金翅鸟。还得饱也无。

好手从来不避人。轻轻拈起铁昆仑。饶伊八臂那咤力。有甚机轮解转身。(频吉祥)

枣树第二世禅师(黄龙机嗣)

问僧发足甚处。曰闽中。师曰俊哉。曰谢师指示。师曰屈哉。僧作礼。师曰我与么道。落在什么处。僧无语。师曰彼自无疮勿伤之也。

昭觉勤云。凡为宗师言不虚发。者僧既是闽中来。有何俊哉。谢师指示。有何屈哉。还见得誵讹么。若见得。方信道枣树在山僧拂子头上。无风起浪。好肉剜疮。其或未然。老僧罪过弥天。 法林音云。没量大人被语脉里转却。

枣树因僧辞乃问。若到诸方。有问老僧此间法道。你作么生对。曰待问即道。师曰何处有无口底佛。曰祇者也还难。师竖拂子曰。还见么。曰何处有无眼底佛。师曰祇者也还难。僧绕禅床一匝而去。师曰善能抵对。僧便喝。师曰老僧不识子。曰用识作么。师敲禅床三下。

昭觉勤云。枣树有口如哑。者僧有眼如盲。绕禅床一匝。败军之将。敲禅床三下。弓折箭尽。

嘉州黑水和尚(黄龙机嗣)

参黄龙乃问雪覆芦花时如何。龙曰猛烈。师曰不猛烈。龙又曰猛烈。师又曰不猛烈。龙便打。师因而有省。

承天怡云。黄龙艹艹打着。终是盲枷瞎棒。黑水因而悟去。敢保犹欠惺惺。

高竿百尺倚云浮。香饵曾施十二牛。幸有锦鳞冲浪至。者回不枉下金钩。(克如康)。

宗鉴法林卷四十七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卷·佚名
  代序一:怀弘一上人 柳亚子·李叔同
  目录·纪荫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佚名
  答张世俊问(五则)·太虚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十卷·蕴闻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二·智圆
  卷四·聂先
  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慧苑
  卷二十·赜藏主
  卷四百六十六·佚名
  卷五十七·佚名
  卷四百九·佚名
  卷第三十·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七·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古诗暁卧丁校书轩窓月澹欲失曨曨逼

  • 东都事略卷十七·王称

    世家五  神宗十四子长成王佾次惠王仅次唐王俊次褒王伸次冀王僴次哲宗皇帝次豫王价次徐王倜次呉王佖次仪王伟次徽宗皇帝次燕王俣次楚王似次越王偲成王佾早薨徽宗即位追赐名赠成王  惠王仅早薨徽宗追赐名赠惠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三·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十月丁酉朔时享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钦天监奏进二十九年大统历颁赐百官○戊戌 孝洁皇后忌辰 内殿行祭礼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陵寝□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徐阶引罪乞罢不许是岁应天府乡试阶子墦倩人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纪昀

    器服略 【四】卤簿 【旌旗用】○卤簿一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十一月南郊礼仪使奏皇帝赴南郊法驾卤簿自清游队己下诸卫将军平巾帻绯两裆大口袴锦縢蛇银隐起金带 刀弓箭佽飞执旗引驾三卫并武弁绯两裆大口袴供奉官并武弁服色

  • 提要·宋濂

    (臣)等谨案浦阳人物记二巻明宋濓撰濓字景濓浦江人元末用荐除翰林编修以亲老辞明初征授太子经厯官翰林学士承旨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凡分五目曰忠义曰孝友曰政事曰文学曰贞节所纪共二十有九人而以进士题名一篇附于后欧阳玄

  •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司马迁

    安砚方 译【说明】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

  • 韩企先传·脱脱

    韩企先,燕京人。九世祖韩知古,做辽国的中书令,韩家从燕京迁住柳城,世代都很显贵。乾统年间,韩企先中进士第。金朝都统完颜杲平定中京,提拔韩企先为枢密副都承旨,后升为转运使。宗翰做都统巡视山西,表奏推荐韩企先做了西京留守

  • 礼四八·徐松

    禡祭天头原批:「军礼。」【宋会要】太(祖)[宗]太平兴国五年十一月十日,帝亲征河东。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李斡、潘慎修就出郊用少牢祭蚩尤禡牙。又令着佐郎李巨源就北郊望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密)[蜜]、饼果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八 洪武十九年五月乙卯朔,上谕吏部臣曰:“国家人才非一日所能造就,曩者,进士魏安仁等六人尝以过谪为浙江按察司书吏,使知自新,今已历年,恐为小人所侮,则终身丧志,虽欲改过,不可得矣。其召还用之

  • 雷虚篇第二十三·王充

    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以为“击折树木、坏败室屋”者,天取龙;其“犯杀人”也,谓之〔有〕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世无愚智,莫谓不然。推人道以论之,虚妄

  • 续孟子原序·林慎思

      自文中子有续经书,唐水部郎林虔中亦有续孟子。然续经竟无传者,郊畤之责;而续孟今行于世者,有名孙元复焉。七篇之书,先儒谓最有功于圣门,而温国文正公乃作疑孟,至谓瞽叟杀人非孟子之言,韩昌黎固尝谓轲之书非自着,其徒万章公

  • 仲尼第七·荀况

    [题解]本篇取文章开头两字为篇名,与全文内容无关。篇中首先以问答的形式贬损了霸道,赞扬了王道,接着又论述了君主立身处世的原则。[原文]7.1“仲尼之门(1),五尺之竖子(2),言羞称乎五伯(3)。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四   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當觀是人貪欲瞋恚愚癡   思覺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貪欲多者卽應爲說不淨觀法.瞋恚多者爲說慈悲.思覺多

  • 金七十论卷上·佚名

    宋元续入藏诸论金七十论三卷外道迦毗罗仙人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此是外道迦毗罗仙人造二十五谛非是佛法)  三苦所逼故  欲知灭此因  见无用不然  不定不极故  说此偈缘起。昔有仙人名迦毗罗。从空而生自然四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二·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从第六尽第十。  音续高僧传第六卷  稠人(上长流反毛诗传云稠谓密直如发也苍颉篇云稠众也说文云稠多也从禾周声者也)。  模楷(上音谋郑笺毛诗云模法也说文模规也从手莫声下坑騃音崖买

  • 破莺燕蜂蝶庄周梦·史樟

    元杂剧剧本。又作《老庄周一枕胡蝶梦》。简名《庄周梦》。史樟(史九敬先)撰。末本。剧演大罗神仙在天庭因失笑得罪,被贬下界转生为庄周。蓬壶仙奉玉帝敕命,领风花雪月幻化4妓以迷之,待太白金星前来点化。庄周不悟,遂被4妓

  • 五代春秋·尹洙

    北宋尹洙撰。二卷。编年体。宋尹洙(1001—1047)撰。洙字师鲁,北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东)人。世称河南先生。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后因故被贬。其人博学多识,精于《春秋》,提倡简古文风。记载五代历朝政权兴亡大事,起

  • 春秋正旨·高拱

    一卷,明高拱著。高拱以为自宋以来,说《春秋》者穿凿附会,欲尊圣人而不知其所以尊,欲明书法而不知其所以明,因作此书,推原经意,以订其谬。首论《春秋》天子之义,非以天子赏罚之权自居;次论孔子必不敢改周正朔,而用夏时;次论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