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众妙集

唐诗总集。一卷。宋赵师秀编。师秀字紫芝,号天乐,为“永嘉四灵”之一。又编《二妙集》,选姚合、贾岛诗,与本集相辅(《众妙集》不选姚、贾诗)。此集前后无序跋,入选诗人凡七十六家,选诗二百二十八首,大多为中晚唐诗人,少数为初、盛唐诗人,编次杂乱无序。其中,刘长卿选入二十三首,为诸家之冠。集中有近体诗而不取古体诗,多五言而少七言,显示出“四灵”的审美特征,所谓“是集乃以风度流丽为宗、多近中唐之格”者也。或以为此编与《二妙集》皆师秀“当时偶尔选录,自供吟咏,非有意勒为一编。故前后无序跋,亦未刊版行世。惟传其诗法者转相缮写。幸留于后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宋椠袁本《郡斋读书志》卷五下赵希弁《附志》著录《众妙集》一卷。铁琴铜剑楼旧藏《众妙集》明抄本,据宋本摹写,现藏北京图书馆。有汲古阁《诗词杂俎》本,《丛书集本初编》据以影印。

《众妙集》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众妙集

猜你喜欢
  诗式·皎然
  布袋和尚忍字记·郑廷玉
  半夜雷轰荐福碑·马致远
  煮药漫抄·叶炜
  人境庐诗草·黄遵宪
  苏州夜话·田汉
  文苑诗格·白居易
  石湖词·范成大
  片玉山房词话·孙兆溎
  郑月莲秋夜云窗梦·佚名
  曲藻·王世贞
  全唐诗话·尤袤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朴
  全金元词·唐圭璋
  滕王阁序·王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718_1 【颂鲁】苏拯   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游遍七十国,不令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良由至化力,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礼乐今有馀,衮旒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

  • 第二十三出 陷关·洪昇

    【越调引子·杏花天】〔净领二番将,四军执旗上〕狼贪虎视威风大,镇渔阳兵雄将多。待长驱直把淆函破,奏凯日齐声唱歌。  咱家安禄山,自出镇以来,结连塞上诸蕃,招纳天下亡命,精兵百万,大事可举。只因唐天子待我不薄,思量

  • 卷一百四十四·徐世昌

    王拯王拯,原名锡振,字定甫,一字少鹤,马平人。道光辛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通政副使。有《龙壁山房诗集》。书愤吾皇承金瓯,圣智神清明。百工思亮弼,四海观升平。如何峤西县,黄巾起微民。元年辛亥春,我从丞相行

  • 卷上·王冕

    钦定四库全书竹斋集卷上       明 王冕 撰七言律诗金陵怀古坏墙幽迳草青青何处园林是旧京海气或生山背雨江潮不到石头城英雄消歇无人语形势周遭夕照明囘首长干思无限水风杨柳作秋声建康层楼层楼危构出层霄把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六·徐乾学

    宋纪九十六【起阏逢涒滩五月尽柔兆阉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八月】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崇宁三年五月丁丑以收复鄯廓遣亲王奏告太庙侍从官分告社稷诸陵 戊寅罢开封权知府置牧尹少尹改定六曹以士户仪兵

  • 卷之五百三·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七月。甲戌。驻藏办事大臣裕钢等奏、英人抵藏。派员会勘界务。下外务部查照办理。随手  ○四川总督岑春火滟宣奏、四川提督马维骐、与署广东提督夏毓秀、同为先臣旧部。夏毓秀立功最先。马维

  • 评鉴阐要卷三·乾隆

    后汉顺帝孙程等以罪遣就国周举谓不宜忘其援立大德目周举説朱伥以功臣大德不可忘者实椓人也则时称举为忠鲠者亦可见矣大将军梁商卒纲梁商甫殁冀与不疑代起此即王凤覆辙东汉之不为梁氏窃者几希即借宦者诛冀实捄火抱薪之

  • 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金毓黻

    吾国史籍之生,应在制字之后,故远古无史可言,近世考古学家,发掘地下之藏,就所得之骨骼器物,以推断有史以前人类之状况,是之谓史前史,然此为晚近产生之史学,而与古人无与者也。《左传》载楚灵王谓其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 施厚元·周诒春

    施厚元 字培生。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上海。父肇曾。陇海铁路督办。已婚。初学于上海纯正学堂。及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二年。自费游美。入苦克学校。光緖三十三年。入马沙贝学校。宣统三年。入本薛文尼大学。习普通

  • 奇庸·方以智

    为善世而言其法,犀犀然贵义;为善法而善其言,画画然贵玄。义贵精而笃实者绳之,玄贵变而托虚者又执之。安得闻不绳之义、不执之玄,玄亦义、义亦玄乎?道何分,法亦何分,而言法者分之,因成言法之法。言必求行其法,求行必求胜,胜必好奇

  •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孔子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如之何:怎么办。连言“如之何”,是反复考虑怎么办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拿他怎么办了啊!” 【读解】 凡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一·周祖谟

    □蚗,(□音折,蚗于列反,一音玦。)齐谓之螇螰,(奚鹿二音。)楚谓之蟪蛄,(庄子曰:蟪蛄不知春秋也。)或谓之蛉蛄,(音零。)秦谓之□蚗。自关而东谓之虭蟧。(貂料二音。)或谓之蝭蟧,(音帝。)或谓之蜓蚞,(廷木二音。)西楚与秦通名也。(江东人呼蟂蟧。

  • 周书·冏命·佚名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朴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万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

  • 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佚名

    一尔虞我诈不会绝迹 【原文】 楚子使申舟聘于(1),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2),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3),曰:“郑昭、宋聋(4),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5)。及宋,宋人止之(6)

  • 卷三·佚名

    △报恩品第二之下尔时王舍大城东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国名增长福。於彼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智光。其年衰迈。唯有一子。其子恶性不顺父母。所有教诲皆不能从。遥闻释迦牟尼如来。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浊恶世无量众生。宣

  • 卷十八·普济

      南岳下十三世下云居佑禅师法嗣罗汉系南禅师庐山罗汉院系南禅师,汀州张氏子。上堂:“禅不禅,道不道,三寸舌头胡乱扫。  昨夜日轮飘桂花,今朝月窟生芝草。阿呵呵,万两黄金无处讨。一句绝思量,诸法不相到。”师临示寂,升座

  • 重编曹洞五位卷下·慧霞

    门人 后曹山 慧霞 编门人 广辉 释后学 晦然 补洞山三句谦本所附曹山举洞山三句。恐混百丈三句。先拣出百丈三句。第一句者是依住调伏即无散失。便是知有。名为初善。第二句者绝前句依住调伏。为是知非故舍。是

  • 南涧甲乙稿·韩元吉

    诗文别集。南宋韩元吉(1118—1187)撰。 二十二卷。 元吉有 《南涧诗余》已著录。元吉原有集七十卷,又自编词一卷名《焦尾集》,久佚。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 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其诗、文词,厘作二十二卷。卷一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