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学之简明意义

──二十四年八月在上海虹口集云佛学会讲──

我前次经过上海往南京讲经之日,接贵会来信,附有出版月刊,即在火车内细阅,详悉贵会之组织与宗旨。抵京后,即作复。南京讲经处是中国佛学会,而贵会名义亦系佛学会,含有相通意义焉。中国佛学会创办于民国十七年,当时参加发起者,有政界多人,经多次变迁,迄于今日。初为广义的,后因有佛教会成立,寺院教务与僧伽改革等属之,而研究佛学则归职于佛学会矣。佛学为适应现代人心之要求与需要计,确有广大范围,扩充组织之必要。观贵会所行,颇合现代一般学佛愿望的,可欣喜者一。且上海市佛教团体,多以自修为重,而于集会研讨与通俗讲演等,则不多见,贵会能行之,可欣喜者二。又贵会所办各种善举,是培植世间福报;一方面再研究佛学,是修出世间智慧,福慧双修,利人利己,可欣喜者三。贵会同志,平时都有职业,以业余时间研究佛法,颇能广引群众的赞仰与起信,且都系青年优良份子,于研究所得,可以改正社会一般对佛法的误会。普通往往以佛法是老年人消极的,和女人们迷信的举动,现在各位已有正确的研究和认识,所学所得,事实方面自能纠正社会的误解。各位的努力,对佛教前途与社会光明,颇有希望。以上,是我的感想。论及佛学,由简单的意义来说,也是一种学问;然与世上别种宗教与学问,却有不同之点。现在先说佛学与宗教的不同:佛学的缘起,是佛所说的一切法,虽有似别种宗教以崇拜和信仰为前提,然而各宗教所崇拜与信仰者,乃是神,或是创造万物的主宰者,而一切祸福赏罚之权,都操于神的主宰和主使。论到崇敬佛陀,是先要修学佛法,佛法所讲的主要道理,是因果业报。因果业报,依佛陀所说是身、口、意三业,起乎自心而自造,谓之业因;由业因而造成事实之结果,谓之果报。现前果报,由以前的业因而来,前造的业因,即现受的果报;欲知将来的果报,当观察现前的业因;业因轮流,果报循环,就相续不断。天地万物与一切人事的变化,都是人类及一切有情众生各各所自造和共造而成的结果。所以、欲得将来的佳果,当先起现前的佳因,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宜损人而利己,当以大众为前提;慈善事业之提倡,公益善举之兴办,一切事务当出于正义而合乎真理,如此、则各人各造善业而各得善果,同造善业而同感善果,世界大同的成功,即肇基于此。然目前世界各国的备战,与中国的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全国民众都在忧愁恐怖悲惨之中,皆由乎因果业报酝酿逼迫而来,迷而不信,昏而不觉,遂渐成目前共同业力感召的恶果矣。所谓佛的教法,乃能澈底觉悟宇宙万物的真相,而能自觉觉人者,即为佛;所以、信佛法即信因果业报之理,即以佛为无上导师。佛法由出家修行和教授修学而成为佛学。学理的研究,首贵实践,以戒、定、慧三学为根本,实践、又当以诸恶莫作为起点。戒、有五戒、十戒;不作恶、行诸善,即止恶行善是也。定、如一心念佛等,一心念经也是定,禅静也是定,拜佛不散心也是定。另外、请明法的人讲经,依经理而体研即得慧。戒、定、慧为修学佛法的要素。别种宗教专靠著神,一切由神来主宰,在佛则以自身的因果业报作枢纽,能发心觉悟即是佛,以佛为导师,与宗教的主宰者不同。佛以平等为主,人人都可成佛,而宗教的信徒,则不能与主宰者达平等地位。以上所说,是佛学与宗教的不同最明显的一点。

现在要说到与各种学问的不同了。学问在求知识、明学理、或是练习,如实用技术的练习等,或系知识、或系组织,无非为谋生计上的需要,所以只是世间上的学问和技能已耳。佛法虽亦有学理知识可研究,然不是为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乃是宇宙万有由因缘和合而生,从空假中而通达诸法真实的无上法门。照此法去实习,把身心世界都可以改造,可以超凡入圣,可以断除烦恼,可以了生死。世人若同究佛理,共明佛谛,即可造成人间的净土。西方净土、是阿弥陀佛教化众弟子所成的结果,我们若能人人皆明佛谛,共修净行,则结果可成净土的世界、或清净的佛国。别种学术只是世间的,佛学能予人以身心世界根本创造的能力。由此观之,可见佛学与其他学术不同的要点了。

再略说与宗教学术之点:由了解学理而起真实的信心,由信心而发生立身处世的慈悲宏誓与菩提行愿,见众生处五浊、受大苦,思设法济渡之,即是菩萨行。这种菩萨行,是积极的,是大无畏的,是自觉觉他而成上求下化的大行的;这种积极救世的精神,颇可以为青年有志者的标准,只须依佛法的真解和正信去行就可以了。念佛,因佛是大觉,与佛为一体,同体相求,故能同气相应。真能念佛,则念念即是佛,能返妄归真,背尘合觉。诸位一星期集会念佛二次,求佛感应。佛是福慧双具和能调御一切的人,凡有所求,无不圆愿。只要一心真实诚恳,放下万缘去念,天天不断的修持,那无有不获得最后圆满之效果的。(张圆慧记)(见二四、八、二一、佛教日报)


猜你喜欢
  卷二·僧祐
  卷第十三(大乘录入藏目)·费长房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六卷·佚名
  佛说灌顶咒宫宅神王守镇左右经卷第五·佚名
  ●荷泽大师显宗记·神会
  卷二十四·赞宁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二·吹万广真
  卷三十九·赜藏主
  宗镜录卷第四十·延寿
  解深密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十二·丈雪通醉
  第五章 圣者提地迦时代·多罗那他
  书重刻灵峰宗论后·智旭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嫡亲的三口儿家属,老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曰孟光,小字德耀。老夫幼年间曾为

  • 卷二百二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二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蕙庵诗稿何耕字道夫绍兴中守蜀之嘉州有惠政与何逢原孙松寿宋诲号四循良民绘像祀之青羊宫一再官锦城咫尺望琳宫未始得得来正望役役中今朝弄晴雨防蹇

  • 歌·刘半农

    没有不爱美丽的花, 没有不爱唱歌的鸟, 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哭, 没有一个孩子不爱笑。 没有没眼泪的哭, 没有不快活的笑: 你的哭同于我的哭, 你的笑同于我的笑。 哭我们的孩子哭, 笑我们的孩子笑! 生命的行程在哪里?—— 听我们的

  • 卷九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七 郑谷【字守愚宜春人】 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 荣落何相似初终却一般犹疑和夕照谁信堕朝寒水木辉华别诗家比象难佳人应误拜栖鸟反求安屈指期轮满何心谓影残庾

  • 卷一·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一嘉善曹庭栋编庆湖集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恵王后之族孙气宇雄爽面鐡色喜谭当世事可否不稍假借愽学彊记工语言尤善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檃括皆为新奇自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隠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元祐

  • 卷十二·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十二明 文肇祉 撰録事诗集五言律诗侍大父过王二丈履吉越溪庄随翁访叔度放棹越溪深竹径数椽屋桑园十亩隂汲泉频洗砚促膝坐鸣琴高士平生慕今朝夙心汪子木园与薛用传施安卿明卿陈子白文防名

  • 卷四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八十四·脱脱

        刘应龙 潘牥 洪芹 赵景纬 冯去非 徐霖 徐宗仁 危昭德 陈垲杨文仲 谢枋得   刘应龙,字汉臣,瑞州高安人。嘉熙二年进士。授零陵主簿,饶州录事参军。有毛隆者,务剽掠杀人,州民被盗,遥呼盗曰:"汝毛隆也?"盗亦曰:"

  • 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宗室·脱脱

        ◎宗室   ○义宗倍(子平王隆先 晋王道隐) 章肃皇帝李胡(子宋王喜隐) 顺宗濬 晋王敖卢斡   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时太祖问侍臣曰:

  •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蔡东藩

      却说武宗坠入水中,险些儿被水淹死,幸亏操舟的两太监,曾在京内太液池中,习惯泅水,虽遭覆溺,毫不畏惧,亟游近武宗身旁,将武宗手脚握住,推出水面。各舟闻警齐集,才将武宗搀入舟中,还有两太监入水,用力挣扎,也经旁人救起。惟武宗

  • 第四回 登雉堞语惊张天祐 探虎穴约会孙德崖·蔡东藩

      却说郭子兴接着军报,惊悉元兵来攻,连忙问及元璋,又未见率兵回来,究竟是何原因?待小子申说明白。原来泰州人张士诚,占据高邮,由元丞相脱脱督诸军进讨,大败士诚部众,乘胜分兵围六合。六合主将向滁阳求救,元璋率耿再成等往援,

  • 第二三四申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一一五○九--二四·佚名

    新竹县对臬道顾、及台北知府龙,申报县内教堂及教士补用同知、本任台北府宜兰县、调署新竹县,为造报事。案蒙宪札,饬即查明所辖,各国建设教堂几处,系何国,何教士几人,是何姓名人氏,堂内有无育婴、施药等事

  • 六八二 武英殿总裁王杰奏请增提调收掌以专责成折·佚名

    六八二 武英殿总裁王杰奏请增提调收掌以专责成折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九日臣王杰跪奏,为酌增提调、收掌,以专责成,请旨遵行事。窃查翰林院纂辑《永乐大典》及办理各省遗书,向来卽以办事翰林作为提调,多至七、八员,少至五、六

  • 孟浩、田珏传·脱脱

    孟浩字浩然,滦州人。辽国末年登进士第。天会三年(1125),为金朝枢密院令史,授职为平州观察判官。天眷初年,选拔进元帅府做备任使,按规定被授为归德少尹,充行台吏、礼部郎中,进朝为户部员外郎、郎中。韩企先做丞相时,选拔提升当

  • 卷九十八·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恤穷下 贾谊新书曰楚昭王当房而立愀然有寒色曰寡人朝饭餟醇酒二觛重裘而立犹憯然有寒气奈我元元之百姓何是日也

  • 示法舫书(二通)·太虚

    一法舫仁者览:日本藏经,请用“佛学院太虚”名义,致一公函,并述明曾收到若干册,缺何册等,令赠全藏。  僧制今论,不须附印,序文亦不须作,照原纸型翻印较易。印师隐居为善,以所言在沪上渐成诤论也。  显密经藏,大相迳庭,今不能不

  • 文恭集·胡宿

    五十卷。《补遗》一卷。宋胡宿撰。胡宿,字武平,江苏常州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为真州扬子尉,调合肥主簿,荐为馆阁校勘,累官枢密副使。治平三年(1066)以尚书礼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次年迁左丞,卒谥文恭。著有《

  • 范云诗集·范云

    范云(451~503),南朝齐、梁间诗人。字彦龙。祖籍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人。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 (492),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

  • 白话北齐书·李百药

    《北齐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唐李百药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卷。分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北魏分裂(534)至北齐灭亡(577)四十四年历史。据其父德林三十八卷旧稿及王劭《齐志》等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