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全文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一时众祐。游於华氏国。阿难以人定时。白众祐言:众祐灭讫之後。棺敛尊其礼云何。众祐曰:且自忧身无忧佛也。吾灭度後。当有梵志理家尽礼葬送。阿难言:其云何。众祐曰:如飞行皇帝送丧之仪。重曰:愿闻仪则。众祐曰:圣帝崩时以劫波育氎千缠身。香泽灌上令泽下彻。以香?身。上下四面使其齐同。放火阇维捡骨香汁洗盛以金瓮石为<番瓦>瓳。纵广三尺厚一尺。四边上下各安一枚。金瓮置中。跱刹悬缯具供所起土为塔华香供养。佛当逾彼。所以然者,吾自无数劫。以四等弘慈行六度无极。经纬十拯济群生。功德隆赫。成斯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至尊难齐。各以把土。养塔者,其福无量。末世秽浊。民有颠沛之命。财有五家之分。吾以是故。留舍利并钵。穰世颠沛之祸。安祐众生。为宗庙像。令民睹则沙门以经导化未闻。令生者永去牢狱之酷死者免三涂之罪。必获昇天。若为佛庙。当令逾彼矣。阿难言:钵当如之。佛言:吾钵者天大王之所献也。合四以为一。佛所食器。群生慎无以食矣。灭度之後。诸国诤之。民心荒。贱命贵淫。背孝尊妖。钵当变化现五色光。飞行昇降。开化民心。黎庶睹之。追存佛去愚即明。顺用正教。皆兴庙寺。旌表佛德。转当东游。所历诸国。凶疫消歇。君臣康休穀帛丰穰。欣怿无患。终远三涂。皆获生天。极东国王。仁而有明。钵当翔彼。王崩之後其嗣淫荒。废真从邪。民心亦尔。睹钵无肃敬之礼。天龙见之。悲喜迎钵。还海供奉。王尊钵。忧忿交胸。布告诸国。购钵千金。连年募之。令出首尾。民贪重赏。遍索不得。时贱人。其名曰师。伪作比丘。饕餮酒食。妻居育子。当醉提儿诣宫门言:吾知钵处。王闻喜。请沙门入。曰钵所在乎。对曰:先以金来。王赐金千斤。师曰:唯沙门当盗之耳。即书考推诸沙门。其毒酷烈。臣民睹之。靡不怨王。王曰:尔为谁沙门乎。答曰:吾师事佛王曰:佛有何戒耶。师曰:有二百五十戒。王曰:首戒云何。答曰:第一当遵慈仁。普惠及群生。视天下群生身命。若己身命。慈济悲愍恕已安彼道喜开化。护彼若身。润逮草木无虚?瓦绝也。王曰:善哉佛之仁化。怀天裹地。何生不赖焉。二当遵清。无积秽宝。尊国土。非有无篡。草芥之属。非惠不取。王曰:善哉斯可谓清白者也。三当遵贞。心无存口无言调。伪声邪色。一不视听。睹彼妇人。以母以姊。以妹以女。宁就燔身无为淫乱。曰:善哉摸真景净。佛化为首矣。四当慎言无两舌恶骂。妄言绮语。前誉後毁。证入无辜蛊道鬼妖厌祷咒咀。宁就吞炭。不出毒声也。王曰:善哉佛化。惴惴慓慓。慎言乃如兹乎五当绝酒夫酒者,令君不仁。臣不忠。亲不义。子不孝。妇人奢淫。厥失三十有六。亡国家。靡不由兹。宁饮毒而死。不酒乱而生矣。王曰:善哉佛之明化。令吞德怀道。灭于众兴于诸善。清净为身。淡泊为志。经化令仁。而尔教吾令杀。戒云守清净无贪。而尔偷金戒云无淫。而尔畜妻。戒当尽诚而尔虚谮。沙门云:其盗钵令吾罪无辜。戒无嗜酒。而尔来。外诸沙门。有具斯五德为高行者不乎。答曰:其为凶秽。甚於吾矣。王问有司。诸沙何以为业。对曰:分卫无度。其为众秽。甚於彼师矣。王曰:佛戒有二百五十。仁过仁仪等太素。贞齐虚空。信若四时。明跨日月。缘得斯类。篡法服。偷应器。伪为沙门。乱正乎。一戒不奉。而云二百五十。敕有司曰:佛清净庙。贤圣所宗非鸟兽之巢窟。逐出秽浊无令止佛庙矣。国之君子。欲兴利庙。惟无快贤处中宣佛神化者,抆泪而止。自斯大道迟。神化日衰。佛告阿难。吾虽灭度後。留钵及舍利。若有贤者,肃心奉养。终皆昇天阿言:千岁之末。钵现神德。变化若兹。岂况无上正真道最正觉之灵化乎。佛说经时。天龙神。王臣四辈。靡不哽咽。稽首而去。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七·佚名
  卷下·佚名
  卷之二十三·别庵性统
  解深密經卷第五·欧阳竟无
  卷十一·佚名
  十八不共法品第二十一之一·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六·佚名
  涅槃论一卷·佚名
  帝释品第二·佚名
  卷之下·佚名
  倪端方墓志·太虚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三(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卷第二十·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二卷·佚名
  卷四十·赜藏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九十二 自序·魏收

    汉初,魏无知封高良侯,子均,均子恢,恢子彦。彦子歆,字子胡,幼孤有志操,博洽经史,成帝世,位终钜鹿太守,仍家焉。歆子悦,字处德,性沉厚有度量,宣城公赵国李孝伯见而重之,以女妻焉。位济阴太守,以善政称。悦子子建,字敬忠。释褐奉朝请,累迁

  • 卷八十六·志第六十二·河渠四·张廷玉

        ◎河渠四   ○运河下 海运   江南运河,自杭州北郭务至谢村北,为十二里洋,为塘栖,德清之水入之。逾北陆桥入崇德界,过松老抵高新桥,海盐支河通之。绕崇德城南,转东北,至小高阳桥东,过石门塘,折而东,为王湾。至

  • 卷五·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五 【起甲申宋仁宗庆历四年尽癸卯宋仁宗嘉佑八年】凡二十年 【甲申】四年春正月帝复御经筵 【自元昊反罢进讲崇政殿说

  • 通鉴续编卷十三·陈桱

    【丙午】钦宗皇帝靖康元年【金天防四年】春正月诏中外臣庶实封言得失○金人入相濬州○梁方平之师溃于黎阳金人遂济河【方平帅禁旅屯于黎阳河北岸金将逹呼布奄至河南守桥者望见金兵旗帜烧断桥缆金兵未得济旣而方平师溃

  • 卷之二十七·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十二月。丙子朔。翰林院侍读荣光奏、各省已修铁路。请仿照京奉铁路办法。安设巡警。京奉一路。于站路巡警之外。宜酌添护路巡警。下邮传部知之。现月  ○丁丑。监国摄政王面奉隆裕皇太后懿旨。明

  • 卷四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赵世家第十三       史记四十三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中音仲】为帝大戊御其後世蜚亷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後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後为赵

  • 20.弦高智退秦军·林汉达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合诸侯已经好

  • 卷十四 燕礼第六·郑玄

    [疏]《燕礼》第六。○郑《目录》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群臣燕饮以乐之。燕礼于五礼属嘉。《大戴》第十二,《小戴》及《别录》皆第六。”○释曰:案上下经注,燕有四等。《目录》云诸侯无事而燕,一也;卿大夫有王事

  • 跋·曾恬

    右上蔡先生语録三篇。先生姓谢氏,名良佐,字显道,学于程夫子昆弟之门,笃志力行,于从游诸公间所见甚为超越。有论语说行于世。而此书传者盖鲜焉。熹初得友人括苍吴任写本一篇[题曰上蔡先生语録],后得吴中版本一篇[题曰逍遥先生语

  • 春秋辨义卷二十一 ·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襄公二己亥○灵王十年十有一年○晋悼十一齐灵二十衞献十五蔡景三十郑简四曹成十六陈哀七杞孝五宋平十四秦景十五楚共二十九吴寿梦二十四春王正月作三军杜氏谓鲁旧二军今増立中军缘三子各毁其乗旧军尽废

  • 提要·齐履谦

    【臣】等谨按春秋诸国统纪六卷目録一卷元齐履谦撰履谦字伯恒大名人官至太史院使事迹具元史本传此书乃其延祐丁巳为国子司业时所作前有自序谓今之春秋盖圣人合二十国史记为之自三传専言褒贬于诸国分合与春秋所以为春秋

  • 卷四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中三归济龙品第十二尔时空中自然而雨种种香华种种宝衣种种音乐种种歌舞充满虚空。一切天龙夜叉罗刹及阿修罗悉皆恭敬。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菩萨声闻。左右围绕前後随从。从须弥顶蹈龙身桥。下佉罗坻圣人住处。梵

  •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菩萨及比丘僧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俱。其诸菩萨。一切皆得大智善权。悉能通达无字法藏。具乐说辩不违真俗。勇猛精进永离盖缠。调伏诸根无所执著。怜愍

  • 坚誓师子缘品第四十九·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尔时提婆达多。恒怀恶心。向于世尊。欲害如来。自称为佛。教阿阇世。害父为王。新佛新王。治理天下。不亦快乎。【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王舍城耆阇

  •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归命十方无边际  所住一切世界中过未现在诸如来  菩萨声闻缘觉等智者当知。人身难得。于刹那间。成诸胜行亦复为难。

  • 僧史略序·赞宁

    赞宁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著述毗尼。时谓律虎。赐号明义宗文。太平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更赐通慧。敕住右街天寿寺。命修僧史。又诏修大宋高传三十卷。及三教圣贤事

  • 語錄卷下·铁壁慧机

    慶忠鐵壁機禪師語錄卷下嗣法門人燈來編機緣問鐵書記大地是箇紅爐書記向那裡安置記云桐柏山與龍屋撕結師云嗄。師問雙松昔日潤侍者如何是侍者事松云與和尚過杯茶來師云今朝松西堂如何是西堂事松云大眾不得亂語師云著。

  • 洹词记事抄·李鹗翀

    明李鹗翀编。鹗翀字如一,江阴人。洹词本崔铣所著文集,鹗翀摘其论宋事及明初事迹者六十一则为书,其不涉记事者皆不录。续抄三十六则,皆前所挂漏也。鹗翀自题云,前抄成於庚子秋,备阅七载,今春裒诸说部梓行之。发箧得前抄,因同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