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仲宏集

元诗别集。8卷。全称《翰林杨仲宏诗集》。杨载撰。《四库全书》曾据内府藏本编入别集类。书首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梅南翁撰《重刻翰林杨仲弘诗集序》。并有原序2篇:至大二年(1309)裴庾序、致和元年(1328)范梈序。卷1为五言古诗,卷2—4为五言律诗,卷5为七言古诗,卷6—7为七言律诗,卷8为五七言绝句。杨载为元诗四大家之一,诗名较大。集中所收的诗篇,题画、赠答、送别等应酬之作所占比例很高,作品表现的生活面比较窄小,往往是有工整可诵的句子,少见通篇具佳的好诗。据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杨载诗集原本为4卷,现存8卷本应为明人所析。他的名句如“风雨五更鸡乱叫,江湖千里雁相呼”,“窗间夜雨消银烛,城上春云压彩旗”都曾受到称赏。而长诗如《古墙行》、《梅梁歌》也曾传诵一时。据范竑序,杨载死时其子年幼,文稿散失。友人杜伯原将其平生所写诗篇汇辑刊刻于武夷山中。至明代传本甚少,梅南翁见到旧本1帙,字多磨灭,便经亲自校订,刊行于世。本集有明嘉靖十五年辽藩刻本,曾影印编入《四部丛刊》,流传比较广泛。

《杨仲宏集》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卷一
(4)卷二
(5)卷三
(6)卷四
(7)卷五
(8)卷六
(9)卷七
(10)卷八

猜你喜欢
  庐山集·董嗣杲
  古诗纪·冯惟讷
  诗本音·顾炎武
  李太白诗集注·王琦
  陈季卿误上竹叶舟·范康
  孔雀东南飞·佚名
  左庵词话·李佳
  醉思乡王粲登楼·郑光祖
  泠然斋集·苏泂
  心泉学诗稿·蒲寿宬
  名山诗话·钱振锽
  赌棋山庄词话·谢章铤
  梦鹤轩梅澥诗钞·缪公恩
  听秋声馆词话·丁绍仪
  祖英集·重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同文馆唱和诗巻四·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初入试院邓忠臣东门骢马止行行被诏秋闱阅俊英三岛隔云天北极万灯明路国西城人闲聊假诗书乐地逺还闻市井声一夜凉风起阊阖月中应有桂枝生孔仲武十载江湖万里行偶来西馆阅豪英云龙九阙晨书诏灯火千门夜

  • 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十一·脱脱

        王景 王晏 郭从义 李洪信 武行德 杨承信 侯章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

  • 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等·脱脱

        ◎职官八   ○建隆以后合班之制   中书令 侍中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亲王、枢宏使、留守、节度、京尹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尚书令太师 太尉 太傅 太保 司徒司空 枢密使 知枢密院事 参知

  • 卷二百三十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起神宗熙寧五年二月盡其月   二月辛亥朔,御史知雜事鄧綰言:「近朝廷以大宗正丞李德芻罪惡彰明,差王陟臣背公向私【一】,掩覆其事,乞別命官根治。」詔送御史臺劾問。綰又言:「元因本臺官彈奏,顯屬妨礙。」乃差權判刑部

  • 卷五十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绦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绦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集解

  • 卷十四 世宗之立·李有棠

    太宗大同元年夏四月戊寅,世宗即位于镇阳。世宗讳阮,小字乌云。人皇王让国皇帝长子,母曰柔贞皇后萧氏。生而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与,人望归之。人皇王归唐被害,太宗爱之如子。会同九年,从伐晋,求父遗骸葬之。大同元年春

  • 齐闵王之遇杀·佚名

    【提要】] 《战国策》中对女性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是在这一章,却写了一个奇特伟大的女性,这与主要写战国策士们语言行动的著作主旨看似不大协调,但其实就突出人性的智慧、勇气而言也是非常合适的。 【原文】 闵王之遇杀,其子

  • 四年·佚名

    (癸巳)四年大明成化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辰,上率百官,就仁政殿階上,行望闕禮。又進表裏于大王大妃、仁粹王妃殿。○御仁政殿受賀。○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仇難灑毛等十五人、野人軍有等七十人與焉,宴將罷,賜物有差。○傳

  • 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第五·晏婴

    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据造焉。公曰:“维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

  • 卷三○·邱濬

    ▲征榷之课 《周礼》:太宰九赋,其七曰关市之赋(关以征其货之出入,市以征其货之所在)。大府掌九赋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司市,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 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

  • 学庸集説啓蒙凡例·景星

    一所集诸家之説其意之重者去之文之衍者节之中间有取其意而变其文者非敢故为是也欲初学易晓尔一诸家有发明经意与集注之意不同而于经文之义有可通者亦间附于后一毎章毎节必先撮其大防于前者愚意谓初学之士先使逐叚粗晓

  • 卷三·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禹贡长笺卷三      吴江朱鹤龄撰海岱惟青州尔雅齐曰营州【郭璞注自岱东至海】即青州孔传东北据海【蔡传作至海】西南距岱正义海非可越而言据者东莱东境浮海入海曲之间【青州之境】非至海畔而已汉末

  • 再论《老子》成书年代·钱穆

    老子事可论者,一其人事迹之真伪,一其书著作之先后。余疑《史记》所传老子性氏邑里事业及其子孙后裔,颇不可信,已别详于《先秦诸子系年》,此篇则专就《老子》成书年代特加讨究。余已先有《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一文

  • 大唐内典录卷第十·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第五·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第六·历代诸经支流陈化录第七·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第八·历代众经录目终始序第九·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第十历代

  • 九曜斋笔记·惠栋

    三卷。清代惠栋撰。惠栋见《新本郑氏周易》条。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涉及面较广,内容取自经史多种著作,考据十分精详、广博。由于作者精于汉易学,所以书中有许多“识粹道藏之论”,如卷一“卦气”、卷二“龟卜”等内容。书中涉

  • 争报恩三虎下山·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三虎下山》或《争报恩》。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赵通判离家赴任,其妾王腊梅与丁都管通奸。梁山头领关胜下山探事时染病,病后为筹盘缠而卖狗肉,与王腊梅、丁都管发生口角,打了丁都管。赵通判的正妻李

  • 明世宗实录·佚名

    五百六十六卷。起正德十六年四月,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始修于隆庆元年(1567)四月,徐阶任总裁。神宗即位,改命张居正等续修。万历五年(1577年)八月修成。

  •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佚名

    三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大萨遮尼干授记经同本。但缺王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