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世宗之立

太宗大同元年夏四月戊寅,世宗即位于镇阳。世宗讳阮,小字乌云。人皇王让国皇帝长子,母曰柔贞皇后萧氏。生而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与,人望归之。人皇王归唐被害,太宗爱之如子。会同九年,从伐晋,求父遗骸葬之。

大同元年春二月,封永康王。

夏四月丁丑,太宗崩于乐城。戊寅,奉梓宫次镇阳。时帝崩无遗诏,军中忧惧,不知所为。南院大王耶律吼诣北院大王耶律斡议曰:“天位不可一旷。若请于太后,则必属鲁呼。彼暴戾残忍,讵能子民?必欲厌人望,则当立永康王。”斡然之。及会议。世宗以鲁呼及寿安王在朝,犹豫未决,适安图直宿卫。安图父迪里,尝以谏立太宗,为太后所杀。安图自幼为世宗所怜恤,安图密自结纳。世宗因召问计,对曰:“大王聪安宽恕,人皇王之嫡长,先帝虽有寿安,天下属意多在大王。今若不断,后悔无及。”会有自京师来者,安图诈以鲁呼死传报军中,皆以为信。于是安图诣南、北二大王计之。北院大王斡闻而遽起曰:“吾二人方议此事。先帝尝欲以永康王为储贰,今日之事,有我辈在,孰敢不从?但恐不白太后立之,为国家起衅。”安图对曰:“大王即知先帝欲以永康王为储贰,况王贤明,人心乐附。今天下甫定,稍缓则大事去矣。若白太后,必立鲁呼。且鲁呼残暴,行路共知,果嗣位,如社稷何?”南院大王吼曰:“此言是也。吾计决矣!”乃整军,召诸将定策,立世宗。且令之曰:“大行上宾,神器无主,永康王,人皇王之嫡长,天人所属,当立。有不从者,以军法从事!”诸将以太祖崩时,舒噜太后尝杀酋长及诸将数十人,至是皆惧死,莫不欣然从命。世宗遂即位于柩前。甲申,次定州。命天德、硕格、嘉哩等护梓宫先赴上京。太后闻之,怒,命鲁呼率兵拒之。

六月甲寅朔,次南京。五院额尔奇木安图、琉格等遣人驰报,请为前锋。至泰德泉,遇鲁呼军,与战,败之。时安图坠马,王子天德驰至,欲以枪刺之,琉格与安图朝于行在,世宗遣郎君勤德等语两军谕解,并使伟王将兵次石桥。太后所使降将李彦韬迎降。

秋闰七月,次潢河。太后整军拒于横渡。时鲁呼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我战不克,先殄此曹!”人皆汹汹,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相持数日,用乌哲之谋,各罢兵趋上京。语详乌哲事中。已而闻鲁呼与太后复有异谋,迁于祖州,诛司徒华沙及春博里。

八里壬午朔,尊母萧氏为太后。以崇德宫户分赐南、北院大王各五十,安图、楚补各百。达鲁、搭拉子孙,先以非罪籍没者,归之。癸未,始置北院枢密使,以安图为之,拜裕悦。

九月丁卯,行柴册礼,群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大赦,改元天禄。以安图主东丹国,封明王;察克为泰甯王;琉格为特哩衮;高勋为南院枢密使。

是年,萧翰矫诏,以许王从益帝中国,引兵北归。汉主刘知远称帝于晋阳,入汴,杀许王及其母王淑妃。

天禄二年春正月,天德、萧翰、琉格、瑸都等谋反。诛天德,杖萧翰,迁琉格于边,罚瑸都使哈噶斯国。汉主刘知远殂,子承祐立。

夏四月庚辰朔,南唐遣李朗、王祚来慰且贺,并奉蜡丸书,议攻汉。

冬十月壬午,南京留守赵延寿卒,以中台省右相德哷代之,封燕王。

十一月,驻跸彰武南。

三年春正月,萧翰及公主额伯哩谋反,翰伏诛,额伯哩瘐死狱中。

秋九月辛丑朔,召群臣议南侵。

冬十月,遣诸将率兵攻下贝州高老镇,徇地邺都南宫、堂阳。杀深州刺史史万山,俘获甚众。

四年春二月辛未,泰甯王察克来朝,留侍。是月,建政事省。

秋九月乙丑朔,如山西。

冬十月,自将南侵汉。攻下安平、内邱、束鹿等城,大获而还。

是岁,册皇后萧氏。晋故太后卒。因隐帝被弑,迎刘崇子斌,寻废为湘阴公。

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如百泉湖。汉郭威弑其主斌而自立,国号周,遣朱宪来告并致良马。汉刘崇自立于太原。

二月,周遣姚汉英、华昭胤来,以书辞抗礼,留不遣。

夏六月辛卯朔,刘崇为周所攻,遣使称侄,乞援,且求封册。即遣燕王德哷、枢密使高勋往册为大汉神武皇帝。南唐遣蒋洪来,乞举兵应援。

是夏,帝清署百泉岭。

秋九月庚申朔,自将南侵周。壬戌,次归化州尚和山,祭让国皇帝于行宫。群臣皆醉,察克反,帝遇弑,年三十四。葬显陵。

诸大臣讨乱党察克及燕王德哷、六院大王朗等皆诛之。立穆宗。初,世宗慕中华风俗,多用晋臣,侮诸宰执而荒于酒色,由是国人不附,诸部数叛,兴兵征讨;犹因北汉、南唐乞兵应援,与周构怨,以及于祸。先是,右皮室详衮乌哲屡表言察克奸邪,不纳。是年七月,帝幸太液谷,留饮三日,察克谋乱,不果。至是至尚和山,察克邀寿安王与语,弗从,遂与瑸都等谋,卒遇害。

猜你喜欢
  辽志 全文·叶隆礼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郑光圆自打耳光·宣南吏隐
  五八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查出颜季亨所撰书四本并通饬各属查追板片折·佚名
  卷之四十·祁韵士
  卷四·吕中
  邓景山传·欧阳修
  速不台传·宋濂
  卷一·楼昉
  大清国籍条例·佚名
  ●皇朝通典卷十七·佚名
  王弼·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479_1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柳公权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卷479_2 【应制为宫嫔咏】柳公权   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

  • 单恋者·戴望舒

    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但是我不知道是恋着谁:是一个在迷茫的烟水中的国土吗,是一枝在静默中零落的花吗,是一位我记不起的陌路丽人吗?我不知道。

  • ●霸亭秋·沈泰

    (松陵君庸沈自徵撰西湖林宗沈泰评钱江彦雯汪€、珥叶包启衤乃阅) 正名楚项王泪湿泥人脸, 杜秀才痛哭霸亭秋。 (〔净扮道士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小道士非别,乃是乌江亭项王庙一个庙祝是也。先年原有这个项王

  • ●高唐梦·沈泰

    (新都伯玉汪道昆撰琅琊敬美王世懋评西湖长吉黄嘉惠、林宗沈泰阅) 总目楚襄王阳台入梦,陶朱公五湖泛舟。 张京兆戏作远山,陈思王悲生洛水。 〔末上〕【如梦令】(岁事悠悠转毂,世路纷纷覆鹿。人醉我何醒,莫待黄粱先熟。明烛,明

  • 文帝纪第二·陈寿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举茂才,不行。献帝起居

  • ●卷二·徐梦莘

      政宣上帙二   起政和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戊申,尽十二月二日己卯   五月二十七日戊申广安军草泽臣安尧臣上书乞寝燕云:兵事   《书》曰:政和八年五月二十七日草泽臣安尧臣谨昧死裁书百拜献於皇帝陛下臣观商高宗尝

  • 第二十五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军擒归沙钵罗·蔡东藩

      却说许敬宗系杭州新城人,就是隋忠臣许善心子。善心为宇文化及所杀,敬宗辗转入唐,因少具文名,得署文学馆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唐书奸臣传,首列许敬宗,故本编特详叙履历。武昭仪得宠,敬宗乘势贡谀,甘作武氏心腹。武氏谋夺

  • 锦里耆旧传卷三·句延庆

    (宋)勾延庆 撰二年春二月壬午朔己亥川主斩两川监军使李严时明宗簒位川主以前朝懿戚心不自安至是内客省李严承枢密使安重诲密旨贮图谋之意添邻部网罗于两川乃斩之闻奏自是方思割据厉兵秣马与东川董相公璋论秦晋之亲结唇

  • 一七四 日本管窥·周作人

    《日本管窥》是我所写关于日本的比较正式的论文,分作四次发表于当时由王芸生主编的《国闻周报》上头,头三篇是在民国廿四年下半年所作,可是第四篇却老是写不出,拖了一年多,到得做成刊出,恰巧是逢着七七事件,所以事实上没有出

  • 薛大鼎传·刘昫

    薛大鼎,蒲州汾阳人,北周太子少傅博平公薛善的孙子。父亲薛粹,隋朝介州长史,汉王杨谅谋反,授予薛粹绛州刺史官职,谅失败后被杀。薛大鼎因年幼被免死,流放辰州,后得以返回乡里。唐高祖刚树义旗时,大鼎到龙门拜谒高祖,并说:“请不要

  • 卷三十三·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三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公主上仁宗论福康公主选尚乞依五礼之名存其物数       吴 奎臣闻古者婚姻始用行人告以夫家采择之意谓之纳采问女之

  • ●庸吏庸言自序·刘衡

    予俗吏也俗则庸矣予以嘉庆庚申 恩科乡举副榜补国子监汉教习官十三年岁戊辰俸满录用知县以铨选期远自京师归时先大父编修公自云南退居林下先大夫以岁贡生里居授徒屡以官箴勖衡曰他日毋作孼也又尝课衡读律暨廿四史循吏

  • 卷72·陈邦瞻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遣宣义郎傅雱使金军,通问二帝。初,黄潜善白遣雱为祈请使,又遣太常少卿周望为通问使,俱未行。李纲上言:“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今日之事,正当枕戈尝胆,内修外攘,使刑政修而中国强,则二帝不俟迎请而自归。不然,虽

  • 卷一百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五兵部十车驾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舆辇车乘及天下传驿廐牧卤簿卤簿仪仗陈设隶本部诸司职掌所载与後来增定详略不同间有未经该载者今并列于

  • 卷四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立敎兴化上 易观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敎 臣若水通曰观卦上巽下坤风行地上动荡周遍有行敎以观于民之象先王体观之象立为省方观民

  • 解脫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四   問曰云[一]何念安般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云何修行。答曰.安者入.般者出.於出入   相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安般.心住不亂此謂修. 念令起安

  • 走马疳急方·滕伯祥

    又名《走马疳真方》、《走马急疳真方》、《走马疳治疗奇方》。五官科著作。宋滕伯祥撰。一卷。伯祥号乐善老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书成于德祐元年(1275)。对走马疳以及多种疳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护理等方

  • 曲藻·王世贞

    明·王世贞撰。一卷。此书系后人从其所著《艺苑卮言》附录中摘出有关评论戏曲部分,辑录而成。全书凡四十一条,其中一部分谈论元杂剧曲文,兼及一些作家的简历和轶事,另一部分是引述前人的曲论,或加赞扬,或作驳难。其论述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