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 内揵 4

【原文】

上暗不治,下乱不寤①,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②而飞③之。若命自来,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④,莫知所为,退为大仪⑤。

【注释】

①寤:通“悟”明白事理。

②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

③飞:褒奖、表扬。

④环转因化:言辞婉转如圆环。

⑤退为大仪:保全自己的最大原则。陶弘景注:“去就之际,反覆量宜,如圆环之转。因彼变化,虽傍者莫知其所为,如是而退,可谓全身大仪。仪者,法也。”

【译文】

如果君主昏聩无道,臣子愚昧不明事理,这叫做计谋与内情不合。君主自鸣得意,对外不采纳正确意见,那就用恭维赞扬的话使他有所改变。如果君主征召,就要迎一合诏命侍奉君主。如果君主不想接纳进言,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那么言辞之间,就要像圆环一样灵活转换,不让别人知道有所作为,这样才能保全自己,是全身而退的原则。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一卦 中孚 风泽中孚 巽上兑下·佚名
  曾子问不谏上不顾民以成行义者晏子对以何以成也第二十八·晏婴
  圣教第八凡十章·湛若水
  卷三·黄道周
  家礼卷二·朱熹
  第十五章 27·辜鸿铭
  提要·郑樵
  卷九·胡广
  卷一·郑伯谦
  卷二十六·易祓
  毁学第十八·桓宽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四十二、女子出定·慧开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上·佚名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义净译)·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愚·唐圭璋

      谒金门   深院宇。寂寂不禁风雨。苔迳流钱青莫数。银泥蜗篆古。   满院多应无主。却被痴儿拈取。穿向柳丝喧笑语。买将春色去。

  • 卷六十一·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范成大石湖诗钞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也绍兴擢进士第授户曹监和剂局迁正字累迁着作佐郎除吏部郎官奉祠起知处州入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大学士使金国

  • 卷八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成廷珪【字原常广陵人元统至正间隐居不仕四方士之过淮东者必主其家所与游多至尊显以廷珪性甘隐退亦遂无荐用之者生平读书好古尤工於诗临川危素序其

  • 第十六回 进治道陈希夷入朝 遁穷荒李继迁降虏·蔡东藩

      却说李昉入奏,报称大臣病故。大臣为谁?就是参知政事李穆。太宗闻丧,更加嗟悼,遂亲往赐奠,语侍臣道:“穆操履纯正,真不易得,朕方倚用,遽尔沦没,实属可悲。这并非穆的不幸,乃是朕的不幸呢!”言下甚是惨切,且对灵哭了一场,然后还

  • 卷九十七·国朝·蒋一葵

    【文璧】 〔字徵明,以字行,温州刺史林次子也。原籍衡山人,故父子皆写衡山。父自号交木。徵明生少后于祝允明,而与徐祯卿、唐寅齐名友善。已又与蔡羽、王宠同倾一时,诸人皆先卒,惟徵明在,名益起。〕 文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苏丞相颂墓志铭曽肇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庚辰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致仕苏公薨于润州讣闻上辍视朝二日赠司空走中使赙恤其家葬事官给崇寜元年十一月丙申葬丹徒县义理乡乐安亭五州山之东北阜维苏氏出帝高阳之后

  • 绎史卷八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宋公族废兴【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宋荡伯姬者何荡氏之母也其言来逆妇何兄弟辞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谷梁传妇人既嫁不逾竟宋荡伯姬来逆妇非正也其曰妇何也縁姑言之之辞也 公羊传宋杀其大夫何以不名宋

  • 南唐书音释·陆游

    习氏明晋绍汉比宋论乃章汉事失于陈志唐尚有是书戚光既校之并音释本纪一之三        南唐书一之三烈祖【第一】升【音弁曰光貌明也又喜乐貌或作忭】宪宗第八子【宪宗凡二十子见唐书宗室世系表】城升州【古金陵

  • 完颜宗浩传·脱脱

    皇亲内族宗浩,字师孟,本名是老,是昭祖的四世孙,太保兼都元帅汉国公昂的儿子。贞元中,是海陵时的庶人入殿做了一名供差遣的“小底”。世宗在辽阳即位,昂派遣宗浩乘车马疾行去拜贺。世宗见了宗浩很高兴,命令他充实符宝恭敬地侍

  • 第一篇 改革实情·梁启超

    第一章 康有为向用始末《孟子》曰:&ldquo;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rdquo;信哉言乎!吾国四千余年之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

  • 近思録原序·茅星来

    淳熈乙未之夏【淳熈二年孝宗之二年也】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伯恭尚书右丞好问之孙其先河东人五世祖正献公徙间封祖好问始居婺州仕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諡曰成东莱吕氏郡名东阳县名隶浙东路婺州婺州今金华府】过予寒

  • 卷一百四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七  宋 卫湜 撰儒行第四十一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此於别録属通论蓝田吕氏曰儒行者鲁哀公问孔子儒服孔子不对因问儒行而

  • 卷二百三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军礼五出师一蕙田案先王不得已而用师师必以律律与礼相爲表里者也师出不以律犹无师也律不以礼犹无律也故出师之际礼尤重焉今集经史及诸

  • 料敌第二·吴起

    料敌,即判断敌情。全篇六节,主要是分析六国形势,治军、选士以及判断敌情和因敌致胜的方法。第9、10、11节,本是武侯与吴起一次谈话的内容。为便于阅读,仍按《汇解》分段注译。9、武侯谓吴起曰:&ldquo;今泰胁吾西,楚带吾南,赵

  • 无形品第八十一·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於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行十八空。不具足菩萨道。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云何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告须菩提,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行檀

  • 北斗七星护摩法(复炽盛光法)·佚名

    一行撰  能吉祥真言曰。  曩莫罗怛曩(二合)怛罗(二合)夜(引)野(一)曩莫素么萨罗嚩(二合)诺讥洒(二合)怛罗(二合)啰(引)若(上)野者(去)睹地波阿(去引)路迦啰野怛你也(二合)他弩摩底跛弩摩底萨宾你佉(上)细娑嚩(二

  • 传戒正范目录·读体

    卷一初坛授沙弥戒前请戒忏悔仪  第一净堂集众法  第二通启二师法  第三请戒开导法  第四验衣钵法  第五露罪忏悔法  第六呈罪称量法卷二二坛授比丘戒前请戒忏悔仪  第一明习仪法  第二请戒开导法  

  • 温热暑疫全书·周扬俊

    温病类著作。清周扬俊撰。四卷。扬俊字禹载,江苏苏州人。少攻举子业,屡试不第,年近四十始学医,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而成清初名医。康熙十年 (1671) 至京师,为王公所重。尚撰有 《伤寒论三注》、《金匮玉函径二注》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