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朝小史卷六 宣德纪

○东苑命对 

帝生而神明,文皇帝钟爱之,尝幸东苑观击球射柳。文武群臣毕从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得纵观。帝所击射,连发皆中,上大喜,呼曰:今华夷毕集,吾命若对曰:万方玉帛风云会。帝即叩头前应声曰:一统山河日月明。上大喜,赐群臣宴,尽欢而罢。 

○言龙 

帝一日于禁中阅书,见“龙有翼而飞”者讶之,出问三杨等,皆不能对。上顾诸属官曰:有能知者否?时检讨陈继独出对曰:龙有翅曰言龙。问所出,曰在《尔雅》。命取《尔雅》,视之信然。 

○豪右被没 

元年以苏松嘉湖诸郡,多豪右不法,命大理卿胡槩、参政叶春、锦衣卫使任启、御史赖瑛按治之,一时被没者凡数十家。 

○给柴薪 

四年都御史顾佐,宪度严明,有吏挟私怨捃佐卖放隶卒,上命佐自治之,且曰:易彼以给刍薪,不足为过也。其后京师俱给柴薪皂隶银两,疑始于此。 

○骏马易虫 

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致斋所 

帝尝命侍臣游东苑,指草舍一区谕之曰:此朕致斋之所,虽不敢上比茅茨不剪之意,亦庶几不忘乎俭矣。 

○肤肌燥裂 

帝生时,肤肌燥裂,犹燔鱼以烈之,此说得之太监阮安留。 

○持正不阿 

帝即位,思用旧人,召蹇义等数人宠待之,皆依违承顺之不暇,惟户部尚书黄福持正不阿。命观戏,曰臣性不好戏。命围棋,曰臣不会着棋。问何以不会,曰臣幼时父师严,只教以读书,不学无益之事,所以不会。上意不乐,居数日敕黄福年老,不烦以政,转任南京户部优闲之,实疏之也。 

○惧内戏 

工部尚书吴中,奏对声音宏亮,丰姿笃厚,望之者知是享爵禄之器,贪财巨万,嬖妾数十人,厥妻严甚,中甚惮之,不敢犯。帝知之,尝宴群僚,命伶人作惧内戏以笑之。 

○天裂 

帝时一日未申间,天裂于西南,视之晴碧无翳,内外际畔了可察,其中苍茫不可穷极,良久乃合。 

○铜缸燔死 

汉庶人高煦,帝之叔也,因谋反,帝亲征,获至京,锁絷大内逍遥城。一日帝欲往观,左右力止,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乃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将遂其弑逆,左右即扶起。帝大怒,亟命壮士舁铜缸覆庶人,缸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顶负缸起,乃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熔,庶人死。 

○静慈仙师 

帝后胡氏,以皇太子为孙贵妃所生,上表辞位,退居别宫,赐号静慈仙师。 

○铁笛 

宁王权遣人奏求铁笛,帝谓左右曰:古人谓笛者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于正。宁王之意,其在此乎?铁笛虽无,当新制与之,即命工造发之。 

○钞关 

袭用,愈密而重,策命所由,讲学所资,机务之严,于度于咨。代有贤哲,博文明识,克励翼之,用光厥职。咨尔儒臣,朝夕左右,必端乃志,必慎乃守。启沃之言,惟义与仁。尧舜之道,邹孟以陈。词尚典实,浮薄是戒。谋议所属,出毖于外。心存大公,罔役于私。昔人四禁,汝惟励之。献纳论思,以匡以益,以匹前休,钦哉无斁。 

○两朝恩赐 

仁庙尝以《欧阳居士集》二十本赐礼部侍郎金间,甚宝藏之。既而所居不戒于火,公忘护持,已失八本。后在帝庙,以文华殿被顾问,因从容言赐书事,帝即促内侍补之。逾数日,得赐八本,虽纸色不同,而两朝恩赐,复归于完,盖殊遇也。 

○军余 

太监王敏,本汉府军余,善蹋踘,帝爱其技,令阉之入宫中。 

○撒扇诗 

帝尝咏六言《撒扇诗》云: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可以见帝王克治气象。 

○旃席囊头 

帝尝召太医院判钦谦谓之曰:汝江南人惺惺,朕欲用房中药,可制与我。谦对不解。上曰:与酒饭吃。乃出。如是者三,上曰:何其吝乎?谦曰:臣以医受陛下官,先圣贤传医道者无此等术,亦无此等书,臣实不解。上大怒,命数力士以旃席裹其头持去,及出朝,无一人知者。家中不见谦回,问之太医院不知,访诸朝市皆不知所在。诸省部大臣潜为访之,一狱卒言知状,叩之,曰:今在锦衣狱,以四铁绳系之加以三木,与陈祚同处极幽冷一室中。家人不敢白,亦不敢通问,久之始释出。 

○李神仙 

帝在位,求直言敢谏,有李校尉者进前曰:臣不解文字,只口奏二事。其一不详,其二曰陈符,乃阉人爷爷赐与二宫人,何所用?直言只此二事为大。上大怒,命割其舌。行刑者即他校尉也,稍削其尖,不大去之,上令持去,饿七日来说。既入狱,诸校更以肉饵啖之,七日奏李不死,上令再饿七日,校啖之如初,又七日奏不死,上曰岂神仙乎?放之,既出人遂呼为李神仙。 

○就宴奇赐 

帝尝幸大臣第就宴,家人供事,有女甚美,行酒左右,上悦之,然稚齿未可进环。上谓曰:尔要东西与我说。又曰:先与尔头面。眷恋久之而去。明日赐金玉珠宝首饰各一称。又数日语近珰曰:向见其家食器皆铜,何其贫耶?又赐金银饮食器具甚伙,费数千缗。明年上崩,此女竟不入宫。 

○条旨 

帝在位,始令内阁,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盖御笔亲书者。 

○入门立月中 

帝好微行,一夕漏下二十刻,以四骑出,过杨士奇前,报者言范太监至,士奇仓忙出迎,上已入门立月中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二 贺瑒 司马褧 朱异 顾协 徐摛 鲍泉·李延寿
  卷一百十三·表第六下·宰相年表二·宋濂
  ●卷三·刘一清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所谓“夫人派”·恽逸群
  五、货币与物价·陶元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二·杜大珪
  外集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吕祖谦传·脱脱
  郑鼎传(附郑制宜传)·宋濂
  钦定南巡盛典卷一·高晋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周典·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八·毕沅

      ◎元纪六 ∷起强围大渊献正月,尽著雍困敦十二月,凡二年。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至元二十四年年   春,正月,戊辰,浚河西务漕渠。   丙戌,以程鹏飞为中书右丞,阿尔为中书左丞。丁亥,以布颜里哈雅参知政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五·杨仲良

      钦宗皇帝   金兵下   靖康元年正月丁卯朔[1],金人犯浚州,内侍梁方平领兵在黄河北岸,敌骑奄至,仓卒奔溃。时南岸守桥者望见敌中旗帜,烧断桥缆,陷没凡数千人,敌因得不济。方平即遁,何灌军亦望风溃散,我师在河南者无一人

  • 卷五十二·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二 【起甲辰唐僖宗中和四年六月尽丙辰唐昭宗乾宁三年】凡十二年有奇 六月东川将吏斩杨师立以降诏以高仁厚为节度使【高仁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正德十二年秋七月乙亥朔享 太庙会昌侯孙铭代行礼○升太常寺卿杨廷仪为工部右侍郎管理易州山厂○升山东按察司佥事许逵为江西副使○丙子改工部左侍郎俞琳为礼部左侍郎掌通政司事○改狭西布政司右参政刘安为狭西行太仆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程敏政传·张廷玉

    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人,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十岁时随父亲在四川做官,有奇才,巡抚罗绮视他为神童,举荐于朝廷,英宗召入朝面试,果然才华出众,非常高兴,诏令他在翰林院读书,衣食由官府供给。学士李贤、彭时都喜欢他,颇器重他,贤把自

  • 卷二百九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近习宋徽宗时陈次升弹裴彦臣疏曰臣窃惟人之无礼於君者臣子恶之如鹰鸇之逐鸟雀况身居言责其可默乎臣访闻今月十三日御药阎守懃在御前呈进文字内臣裴彦臣对君上用

  • 卷九·叶隆礼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契丹国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九道宗孝文皇帝道宗皇帝讳洪基兴宗长子也兴宗於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崩洪基即位改重熙二十四年为清宁元年【乙未】清宁元年秋九月赐内外臣僚爵赏有差【按

  • 春秋传卷十五·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文公下【癸顷王卯元年】九年【晋灵三齐昭十五衞成十七蔡庄二十八郑穆十曹共三十五卒陈共十四桓十九宋昭二秦康三楚穆八】春毛伯来求金音注【来求止此自是鲁虽不修贡周无求矣】【毛伯天子大夫何以不称使

  • 月令明义卷首·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图【凡十三】 月令气候生合总图寅月中星图卯月中星图辰月中星图巳月中星图午月中星图未月中星图申月中星图酉月中星图戌月中星图亥月中星图子月中星图 丑月中星图月令寅月昏旦中星图第一【附星度距极

  • 论语正义卷三·刘宝楠

    八佾第三(上)集解凡二十六章。正义曰:《汉石经》同,&ldquo;二十&rdquo;作&ldquo;廿&rdquo;。孔子谓季氏,&ldquo;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rdquo;【〔注〕马曰:&ldquo;孰,谁也。佾,列也。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八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共行品第十八   問曰.汝言當說在家出家菩薩共行法今可說之。答曰.忍辱.法施.法忍.思惟.不曲法.   尊重法.不障法.供養法.信解.修空.不貪嫉.隨所法行.燈明施.伎樂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到彼岸第四十七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爲無爲法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   彼岸者.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谁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于何住何学不惧后世死戒慧自薰修具定念正直断诸愁炽燃正念心解脱能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住此于此学不惧后世死 今此颂中言胜类者。

  • 显扬圣教论 第二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二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事品第一之二如是已说杂染谛今当说颂曰诸谛有六种论曰。谛有六种。一世俗谛。二胜义谛。三苦谛。四集谛。五灭谛。六道谛。世俗谛者。谓名句文身。及依彼义

  • 卷第二·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二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释摩男咒一首 阿难比丘咒一首 普贤菩萨咒一首 文殊师利菩萨咒一首 定自在王菩萨咒一首 妙眼菩萨咒一首 功德相严菩萨咒一首 善名称菩萨咒一首 宝月光明菩萨咒一首 北辰菩萨妙见咒

  • 石碣·茅盾

    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30年9月《小说月报》21卷第9号,署名蒲牢。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31年5月出版的《宿莽》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盾文集》第7卷与1980年4月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截取《水浒》里

  • 论语孟子集注考证·金履祥

    宋金履祥撰。凡17卷。包括《论语集注考证》10卷,《孟子集注考证》7卷。金履祥事详见《大学疏义》条。本书是论孟章句集注之疏,因为前已有赵顺孙《四书纂疏》(《提要》中已著录),避而改题《考证》。朱熹《四书集注》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