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常,一陰一陽。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跡陰陽終歲之行,以觀天之所親而任。成天之功,猶謂之空,空者之實也。故清溧之於歲也,若酸堿之於味也,僅有而已矣。聖人之治,亦從而然。天之少陰用於功,太陰用於空。人之少陰用於嚴,而太陰用於喪。喪亦空,空亦喪也。是故天之道以三時成生,以一時喪死。死之者,謂百物枯落也;喪之者,謂陰氣悲哀也。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氣也,故生;秋,怒氣也,故殺;夏,樂氣也,故養;冬,哀氣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故為人主之道,莫明於在身之與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當義而出,如寒暑之必當其時乃發也。使德之厚於刑也,如陽之多於陰也。是故天之行陰氣也,少取以成秋,其余以歸之冬。聖人之行陰氣也,少取以立嚴,其余以歸之喪。喪亦人之冬氣,故人之太陰,不用於刑而用於喪,天之太陰,不用於物而用於空。空亦為喪,喪亦為空,其實一也,皆喪死亡之心也。
 
猜你喜欢
 
  学庸集説启蒙序·景星
  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孔子
  卷一·段昌武
  卷十六·乾隆
  第50章·老子
  提要·李光坡
  卷四十九·王与之
  译文 卷九 制度·朱熹
  卷四十·道世
  幻化品第二十六·佚名
  覆浚然比丘书·太虚
  现代僧教育的危亡与佛教的前途·太虚
  卷七·佚名
  佛说忠心经·佚名
  不可落狂慧·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