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五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穆宗皇帝讳璟小字舒噜後更名明太宗之长子也太宗攻石晋入大梁留帝侍舒噜太后太宗於大同元年四月崩於栾城诸将畏舒噜太后残虐遂立世宗世宗遇弑诸将共迎帝即位改元宝历自火神淀入幽州遣使告於北汉北汉主遣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贺即位复以叔父事帝请兵以击晋州帝年少好游戏不亲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国人谓之睡王

【辛亥】应历元年冬十月遣萧伊济将奚辽兵五万会北汉兵伐周北汉主自将兵二万攻晋州三面置寨昼夜攻之周巡检使王万敢与指挥使史彦超何徽共率兵来拒周太祖议自将由泽州路与王峻会兵救之峻言陛下新即位未可轻动乃罢【案原书言周太祖自将救晋州考通监周主初议亲征後以王峻谏而罢今?补正】 十二月周王峻至晋州我兵与北汉兵战不利乃还 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岁币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逃入周境者甚衆

【壬子】应历二年夏四月朔日食 六月幽州节度使萧哈沁【世宗之妻弟】隂纳欵于周会周多事不果降 秋九月我兵攻冀州为周兵所拒 冬十月瀛莫幽州大水流民入塞者四十万口帝不之禁周主命所在赈给存处之百姓被刦得归者十五六

【癸丑】应历三年春正月我兵攻定州为周将杨宏昭所败夏六月张藏英叛降於周 秋八月周太祖得风痹

疾术者言宜散财以禳之於是筑社稷坛建太庙於大梁太祖享太庙才及一室不能拜而退命晋王荣终礼【晋王本姓柴氏幼从姑长太祖家遂以为子】是夕宿南郊几不救夜分小愈【甲寅】应历四年【周世宗荣显德元年】春正月朔周太祖祀圜丘仅能瞻仰致敬而已以晋王荣判内外兵马事太祖疾笃晋王荣入侍屡戒之曰昔我西征见唐十八陵无不发掘者无他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当衣以纸衣敛以瓦棺矿中无用石以甓代之工人役徒皆和雇勿以烦民葬毕募近陵民三十尸蠲其杂徭使之守视勿修下宫勿置守陵宫人作石羊虎人马惟刻石置陵前云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汝苟或违吾不福汝是月太祖殂年五十一晋王荣立【是为世宗】二月北汉主闻周太祖殂喜甚遣使来请兵帝遣武

定节度使杨衮将万骑如晋阳北汉主自将兵三万会我师趣潞州节度使李筠领兵逆战败走 夏五月周主自潞州趣晋阳至其城下旗帜环城四十里武定节度使杨衮奔归帝怒其无功囚之使数千骑屯忻代之间周遣符彦卿来击我兵退保忻口彦卿等持勇轻进为我兵所败死伤甚衆彦卿引兵还晋阳 冬十一月北汉主旻殂其子承钧遣使来告哀且求册命於帝其上表称男帝赐诏谓之儿皇帝

【乙卯】应历五年春二月朔日食

【丙辰】应历六年夏六月汉遣使来议军事【按原书於此年失载事实今据辽史补正】

【丁巳】应历七年冬十一月遣侍中崔勲将兵会北汉同攻周北汉遣李存瓌将兵会之攻周潞州至其城下而还【戊午】应历八年夏五月朔日食

【己未】应历九年夏四月周主自将来攻 五月周将韩通领兵大至取瀛莫易三州及益津瓦桥二关以益津关为霸州以瓦桥关为雄州割容城归义二县隶之周主趣幽州有疾乃还【按原书云取瀛莫易涿雄霸六州考通监周世宗攻辽取瀛莫二州及益津瓦桥二关以益津置霸州以瓦桥置雄州又义武节度使孙行友取易州而未尝取涿州也五代史职方考於易莫瀛二州云周有霸雄二州云周有世宗置而涿州则系之契丹原书兼言取涿州又不言以二关置州并失事实今改正】 六月周主立其子宗训为梁王【时年七岁】是月周主殂年三十九庙号世宗子梁王立 秋九月帝遣使於南唐周泰州团练使荆罕儒募刺客使杀之南唐夜宴我使於清风驿酒酣起更衣久不返视之则失其首矣自是始与唐絶

【庚申】应历十年春正月我师会北汉兵南伐周边吏以闻周主宗训遣殿前都点检赵匡允领宿卫诸将来御次陈桥驿诸将拥匡允还自立为皇帝国号宋奉周主为郑王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京【按原书载陈桥兵变事称宋太祖为赵太祖殊非宋臣之体叙述亦详略失当今俱依通监辑览改正】 夏五月朔日食 是岁宋太祖建隆元年【按原书分注宋年最乖火例今改依南北史例於岁未大书某帝某号元年以符史法谨发其凡於此】

【辛酉】应历十一年夏四月朔日食

【壬戊】应历十二年夏六月祠木叶山及潢河

【癸亥】应历十三年春二月老人星见 夏六月诏诸路録囚 是岁宋太祖乾德元年

【甲子】应历十四年夏四月黄龙府廿露降【按原书於此上三年并失载事实今据辽史补】

【乙丑】应历十五年春二月朔日当食不亏

【丙寅】应历十六年冬驻跸黑山平淀

【丁卯】应历十七年春三月五星聚奎 夏六月朔日食【按原书於此上二年失载事实今据辽史补】

【戊辰】应历十八年秋七月北汉主刘承钧寝疾召平章事郭无为执继恩【承钧养子】手付以後事承钧殂继恩嗣位諡承钧为孝和皇帝 九月北汉主继恩嗣位才六十余日为郭无为所弑弟继元立【亦承钧养子】改元广运 是月宋师入北汉境北汉上表来求援又遣将领军扼团柏谷为宋将李继勲何继筠等击破之於同锅河【按原书作同锱河考宋元通监续细目并作铜锅盖此水本名同过河後加水为洞涡又讹变为铜锅或亦作同锅今改】北汉寻复攻宋大掠晋绦二州之境 是时承会同之余威中原多事藩镇争强莫不遣使来求援以自存晋阳之北汉江南之李唐使车狎至馈遗络绎帝以政昏兵弱不能应之帝体气卑弱恶见妇人居藩时舒噜太后欲为立妃帝辞以疾即位後嫔御满前并不一顾朝臣有言椒房虚位者皆拒而不纳左右近侍房帷供奉率皆阉人性好游畋穷冬盛夏不废驰骋万几事繁蕃汉诸臣共莅之帝不以屑意 是岁宋太祖开宝元年【己巳】应历十九年【按隆礼书言穆宗在位十九年而编年乃尽於十八年盖其舛误今据辽史补正】春三月汉主刘继元遣使乞封册 初京东北有山曰黑山曰赤山曰大保山山水秀絶麋鹿成羣帝四时游猎不离此山瀛莫之失幽州急递以闻帝曰三关本汉地今以还汉何失之有其神气怠缓不恤国事如此逮至末年残忍猜忌左右小有过愆至于亲手刃之数年之间重足屏息人人虞祸是日已已如怀州猎获熊欢饮驰还行宫会醉索食不得欲斩庖人掌膳者恐祸及因捧食以进挟刀弑帝於黑山下【按原书叙穆宗被弑事首尾不明今据辽史改正】 帝在位凡十九年庙号穆宗重熙二十一年上諡曰孝敬安正皇帝【按原书云諡口天顺皇帝此乃穆宗尊号非諡也今据辽史改正】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五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 地理四·欧阳修
  列传十一·薛居正
  卷二百七十六 熙寧九年(丙辰,1076)·李焘
  ●滿洲實錄卷八·佚名
  ●滿洲實錄卷六·佚名
  卷三十八·谷应泰
  第六十八回 战皖北诸将立功 退丹阳大营又溃·蔡东藩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六·佚名
  ◎长沙悼黄记·李定夷
  卷十七·王当
  第四四二佥禀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一二二二五--一·佚名
  第五卷 长江水师 江防·缪荃孙
  卷二十二·傅恒
  卷十六·佚名
  第三章议事之秩序并额数·孙中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闵帝纪·薛居正

    闵帝,讳从厚,小字菩萨奴,明宗第三子也。母昭懿皇后夏氏,以天祐十一年岁在甲戌,十一月二十八日庚申,生帝于晋阳旧第。帝髫龀好读《春秋》,略通大义,貌类明宗,尤钟爱。天成元年,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二年四月,加检校太保、同

  • 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宋濂

        ◎百官八   元之官制,其大要具见于前,自元统、至元以来,颇有沿革增损之异。至正兵兴,四郊多垒,中书、枢密,俱有分省、分院;而行中书省、行枢密院增置之外,亦有分省、分院。自省院以及郡县,又各有添设之员。而

  •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雍正实录卷之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五百五十·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冬十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五·阿桂

    十二月癸酉上谕内阁曰西南两路军营音信已通自此合兵防平定小金川之后即应移师金川歼厥渠魁以杜边陲后患此时兵粮充裕应分三路进发用壮军威温福着授为定边将军阿桂丰升额均授为副将军其将军及副将军之印着派侍郎福康

  • 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范晔

    (刘虞、公孙瓒、陶谦)◆刘虞传,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祖父刘嘉,为光禄勋。刘虞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升任幽州刺史,百姓与蛮夷被他的仁德所感动,鲜卑、乌桓、夫余、秽貊等部族都按时朝贡,不敢騷扰边境,受到百姓歌颂。因公事被免官。

  • 世祖太武帝纪·魏收

    世祖太武皇帝,讳称焘,太宗明元皇帝的长子,母亲叫杜贵嫔。太祖天赐五年(408)在东宫出生,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太祖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完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泰常七年(422)四月,被封为泰平王,五月,监理国家。太宗

  • 耶律隆运传·脱脱

    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韩匡嗣之子。统和十九年(1001),赐名德昌。二十二年(1004),赐姓耶律。二十八年(1010),又赐名隆运。端庄忠厚,颇有智谋才略,深明治事之体,喜好建功立业。侍奉景宗,以谨慎周到著称,加东头承奉官

  • 国风·桧风·佚名

    羔裘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庶见素韠兮,我心

  • 弘一法师经历概要·李叔同

    弘一法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巨大,这让众多人渴望进一步了解他,现将法师的个人简单自述与大家共同分享,以期满足人们想要更多了解弘一法师的愿望。初到世间的慨叹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

  • 卷二十六·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六天子之孝体臣工【臣】按经言父子之道有君臣之义仪礼言父子一体父首子足君臣之分喻于冠履君臣亦手足也父之有众子如四体之相辅君之有羣臣亦犹四体之相附也

  • 卷一·聂先

    续指月录卷一庐陵聂 先乐读 编集济阳江 湘郢上 参订六祖下十七世临济宗庆元天童应庵昙华禅师蕲之黄梅江氏子。年十七。投邑之东禅出家。十八为大僧。首参随州水南遂禅师。染指法味。徧历江湖。所至与诸老宿激扬。

  • 目录·别庵性统

    卷上  临济宗卷中  曹洞宗卷下  沩仰宗  云门宗  法眼宗附  三身四智说  八识拈评

  • 卷第三十五·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五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韶州云门文偃禅师(青六雪峰存嗣) 到鹅湖。闻上堂曰。莫道未了底人长时浮逼逼地。设使了得底。明明得知有去处尚乃浮逼逼地。门下问首座。适来和尚意作

  • 可闲老人集·张昱

    诗别集。四卷。元张昱 (1289—1371)撰。昱字光弼,自号一笑居士。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累官至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元末弃官。明初太祖征其入京,召见,悯甚老,曰 “可闲矣”,厚赐遣归,于是更号可闲老

  • 西域行程记·陈诚

    明陈诚、李暹著。诚字子鲁,江西吉水人,洪武中进士,永乐初任员外郎。暹,长安人,洪武中举于乡,永乐初授户部主事。当时明成祖在位,致力于向异域宣扬明朝国威,吸引诸藩朝贡,与遣郑和下西洋同时,又遣诚、暹等人出使西域各

  •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佚名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无上秘要》已引此书。原为《太上玉佩金铛太极金书上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为一篇。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叙述五离解过移死度生之法。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