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仁宗实录选辑

本书(一册一九四面一一六、四○○字)系选自「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嘉庆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七九六~一八二○)二十五年中,台湾所受影响最深者,厥惟「洋盗」蔡牵事变。嘉庆初年,蔡牵曾在台湾洋面活动。九年,牵船至鹿耳门,突人北汕木寨,戕杀官兵。十年,牵船四十余只又自澎湖至鹿耳门,后更攻入凤山县城;又在府城外登陆,号称「镇海王,与嘉义县洪四老等连合,扩大事变。于是清廷劳师动众,并派钦差大巨剿办。此外,海上另有朱濆与蔡牵互通声气,亦尝攻略台湾海口。此等纪载,自为本书主要内容;且蔡、朱以海洋为驰骋场所,究其前因后果,并亦扩及当时东南海上之兵事动熊。蔡牵事变以外,十四年又有漳、泉械斗纪录。至在行政上之设施,则有十六年噶玛兰置厅设官事;随人民发展,再向所谓「山后」有所「扩张」。

《清仁宗实录选辑》全部章节目录

(1)清仁宗实录选辑

猜你喜欢
  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
  四朝闻见录·叶绍翁
  酌中志·刘若愚
  抚安东夷记·马文升
  崇祯实录·佚名
  科试考·王世贞
  江苏省通志稿金石志·缪荃孙
  唐史论断·孙甫
  陆氏南唐书·陆游
  成吉思汗传·冯承钧
  钏影楼回忆录·包天笑
  勾吴癸甲录·佚名
  牧令须知·刚毅
  历代建元考·钟渊映
  朝鲜王朝实录[仁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蠲戏斋诗话(六)·马一浮

      诗之道极难,须从《三百篇》入,得诗人之胸襟,先立其大;再觅一家,寻个入处,始可言其余耳。不然门外张皇,终不济事。并须读得多,亦须读诗文评,以资启发。如《苕溪渔隐丛话》、《诗薮》二书,论诗颇允,体裁亦颇广博。但如未多读古

  • 陈崿·龙榆生

    陈崿字咸京,号岞岚,晚号慧香,江苏华亭人。贡生,以荐充篡修诗经馆分校,议叙知县。遽乞归,杜门著述。著有《祖砚堂集》、《呵壁词》。○大〔王府基怀古〕记白驹兵,齐云火,一晌繁华何处?宫基春草绿,任莺双花笑,更

  • 卷十·乾隆

    卷十襄阳杜甫诗二喜晴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力难及黍稷。

  •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三·佚名

    卷四十三   康熙十八年正月乙巳,调总漕帅颜保等标兵赴南雄。将军觉罗舒恕奏:南雄府为两广咽喉、三省接壤,见在满汉官兵无多,南安诸处又安插新附之人;一有不测,全省皆属可虞。上谕:漕运总督帅颜保、总兵官哲勒肯各选标兵一

  •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洪武十六年春正月乙巳朔皇太子亲王驸马俱浅色常服诣华盖殿行八拜礼 上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毕赐宴华盖殿不举乐以 孝慈皇后丧故也是日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亚兰匏山南王承察度遣其臣师惹等进表贡马及方物贵州宣慰使

  • 卷三十·杨士奇

    永乐二年夏四月辛未朔享 太庙 制东宫仪仗 敕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及大宁等都司曰朕惟天下武臣犯矢石冒霜雪累积勤劳致有爵位或承祖父功伐以得之盖亦难矣往者有触犯刑宪律应夺之者朕念前劳不忍遽绝皆远谪以顿挫之使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52章 用种种阴谋破坏献金大会的蒋介石·冯玉祥

    一九四四年一月,我从成都回到重庆,在中央纪念周报告献金经过。所有的中央委员和文武百官左一次,右一次地鼓起掌来,一会儿闭不住嘴地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咬牙切齿、摩拳擦掌地紧张起来。蒋介石在旁边坐着,好像很不痛快的样子。

  • 吕复传·张廷玉

    吕复,字元膺,浙江鄞县人。自幼失去父亲,家境贫寒,求师读经。后来因母病求医,遇名医衢州人郑礼之,恭敬地侍奉他,因而从郑医生那里得到在古代已被禁止的药方及关于气色、经脉、药论诸书,每次试用有效。于是他尽量购买古今医书,日

  • 职官四七·徐松

    判知州府军监【宋会要】周朝州镇有阙,或遣朝官权知。太祖始削外权,牧伯之阙止令文官权知 ,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事者,称判。 《两朝国史志》:知州、通判、判官、掌书记、推官、支使、录

  •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佚名

    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

  • 世范卷中·袁采

      处己人之智识有高下  【原文】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舌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着,尚可

  • 谈 唯 识·太虚

    治唯识学,应明本识。本识名阿赖耶,译言藏,具能藏、所藏、执藏、三义。亦名阿陀那,译言持,谓能持种及根身器界。就能藏及持种义边,名一切种,乃极微妙虚灵均等周遍之恒行流动,即藏识之等流现行。就所藏及持身界义边,名异熟识,所谓

  • 新与融贯·太虚

    一 由本人意趣说起 甲 非研究佛书之学者 乙 不为专承一宗之徒裔 丙 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 丁 为学菩萨发心修行者二 佛教中心与中国佛教本位的新 甲 新的意义 乙 佛教中心的新 丙 中国佛教本位的新三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上·佚名

        无著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此经文句义次第  世无明慧不能解  稽首于此教我等  无边功德所生身  具如斯德应礼敬  彼之足迹顶戴持  觉辕难驾彼能乘  要心普利诸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五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五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三法品第四之三 三受者。一乐受。二苦受。三不苦不乐受。乐受云何。答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受。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时。顺

  • 圣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持世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复有人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云何受持愿佛演说。尔时世尊告持世言。若复有人。于初二月白月一日。于彼独注入海之河。乃入水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