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五十一

洪武十六年春正月乙巳朔皇太子亲王驸马俱浅色常服诣华盖殿行八拜礼  上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毕赐宴华盖殿不举乐以  孝慈皇后丧故也是日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亚兰匏山南王承察度遣其臣师惹等进表贡马及方物贵州宣慰使霭翠黎州安抚使芍德金筑安抚使密定等俱遣使来朝贡马

○丁未遣行人十人赍诏往云南谕其新附之民使各安生业陛辞人赐衣一袭

○诏赐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镀金银印并织金文绮帛纱罗凡七十二匹山南王承察度亦如之亚兰匏等赐文绮钞帛有差赐贵州宣慰使霭翠钞百锭锦十五匹金带一黎州安抚使芍德等各赐钞帛及织金绮衣有差时琉球国三王争雄长相攻击使者归言其故于是遣亚兰匏等还国并遣使敕中山王察度曰王居沧溟之中崇山环海为国事大之礼不行亦何患哉王能体天育民行事大之礼自朕即位十有六年岁遣人朝贡朕嘉王至诚命尚佩监奉御路谦报王诚礼何期王复遣使来谢今令内使监丞梁民同前奉御路谦赍符赐三镀金银印一近使者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农伤民朕甚闵焉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王其罢战息民务脩尔德则国用永安矣谕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曰上帝好生寰宇之内生民众矣天恐生民互相残害特生聪明者主之迩者琉球国王察度坚事大之诚遣使来报而山南王承察度亦遣人随使者入觐鉴其至诚深用嘉纳近使者自海中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闻之不胜怜悯今遣使谕二王知之二王能体朕之意息兵餋民以绵国祚则天必祐之不然悔无及矣

○戊申白虹贯日

○儋州知州魏世吉请遣子入太学诏许之

○庚戌赐河州卫指挥姜豫等绮帛

○建昌酋长赛因不花等二十人来朝赐钞有差

○重庆卫指挥佥事雍桂以征南卒于军遣官致祭恤其家

○民有子犯法当死其父以财求免事觉监察御史奏欲并置于法  上曰生死人之大故父子人之至亲彼爱根于心但知求其子之生不顾理之所不可尔论法欲并罪其父然于情可恕其赦之

○辛亥擢巩昌府徽州知州叚嗣宗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济南府肥城县知县许好问为右参议

○壬子  上谕刑部尚书开济都御史詹徽等曰凡论囚须原其情不可深致人罪盖人命至重常存平恕之心犹恐失之况深文乎昨民有子犯法当死者其父行贿求免御史执之并欲论罪朕以父子至亲其死而救人之情也故但论其子而赦其父自今凡有论决必再三详谳覆奏而行毋重伤人命

○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

○山阳县民献碧玉一重二百二十四两诏以钞二十锭赐之

○丁巳免国子监祭酒吴颙还乡时武臣子弟有怠于学者颙以宽纵不能绳检故免之颙河南人容貌魁伟十四年祭酒李敬生事得罪颙以儒士举至京特命为祭酒至是免后以疾终于家

○戊午命魏国公徐达出镇北平赐钞一百五十锭

○敕谕辽东都指挥使潘敬叶旺曰卿等封至高丽贺正表知腊月中旬其使始至辽东安能及期到京其计之狡不过曰吾事大之礼已尽可以塞责矣其诚心安在哉卿等止其来使甚善今当谕之曰贺礼过期朝廷不纳以明其罪

○庚申赐国子监师生元宵节钱有差升监察御史邵质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辛酉享太庙

○敕谕松州卫指挥佥事耿忠曰西番之民归附已久而未尝责其贡赋闻其地多马宜计其地之多寡以出赋如三千户则三户共出马一匹四千户则四户共出马一匹定为土赋庶使其知尊君亲上奉朝廷之礼也

○壬戌以文渊阁大学士宋讷为国子监祭酒敕谕之曰太学天下贤关礼义所由出人材所由兴自建学以来历选师儒以居是职至今未臻其效岂士习之难变欤抑师道之不立欤此朕所以夙夜究心慎择老成以任之惟卿宿学耆德可以任此故特命为祭酒尚体朕立教之意使诸生有成士习丕变国家其有赖焉卿其勉之

○甲子赐征南军士之家钞各二锭红绵布各三匹令制衣鞋官为转送军中

○乙丑以都御史宗中为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徐仕谦为广东布政使司左参议

○丁卯命刑部凡十恶真犯死罪者处决如律余徒流笞杖者令代农民力役以赎其罪在京犯者役十日准笞二十杖十徒流各计年准之杂犯死罪者罚戍边在外犯笞杖者就决徒流死罪送京师详谳

○己巳暹罗斛国遣使贡方物命赐其王及使者绮帛钞有差

○诸蛮夷酋长来朝者悉献其所乘马诏以钞偿之

○辛未给事中言近各处巡按试佥事所上章奏有不称臣及不书月日者请逮问之  上曰此亦错误其勿问

○以云南所属乌撒乌蒙芒部三府隶四川布政使司先是乌撒等部诸蛮复叛征南将军傅友德等率兵讨之大败其众进军搜捕余党有潜匿者皆捕而杀之诸蛮慑惧相率来降至是悉平以其地近四川故割隶之

○夜有星赤色起自天勾东北行至近浊没又一星青白色有光起自天市东垣内东行至近浊没

○壬申北平按察司言安州高阳诸县常被水三皇庙分司廨宇圮坏请脩治  上曰灾害之余居官者当恤民不可劳民今北平水患方息民未宁居风纪之司正当问民疾苦以抚恤之若有脩造俟岁豊足然后为之庶得先后缓急之宜今不恤民而以廨舍祠庙为先失其序矣遂命停治

○诏给北平诸卫士卒十三万一千五百余人米各一石

○给山东十四卫士卒五万四千三百余人绵布十五万四百余匹绵花八万一千五百余斤

○命曹国公李文忠兼领国子监事谕之曰国学为育人才之地公侯之子弟咸在焉虽讲授有师然贵游子弟非得威望重臣以莅之则恐怠于务学故特命卿兼莅其事必时加劝励俾有成就

猜你喜欢
  志第九 礼上·房玄龄
  卷三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脱脱
  卷一百九十三 表三十三·赵尔巽
  始诛第二·王肃
  卷二 后赵录·崔鸿
  卷二十·李心传
  ●卷四·陶宗仪
  第四十四回 十八载灭洪杨四海安宁·黄士衡
  卷之九十六·佚名
  御祭文·丁宗洛
  一八四 我的工作一·周作人
  八 学俄文·周作人
  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 第八·班固
  高车传·李延寿
  卷一百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日章·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风乐清虚息万缘。逍遥真是地行仙。徙他玉带金鱼贵,听我纶巾羽扇便。   倾九酝,祝长年。休辞潋滟十分舡。来年此日称觞处,定有重孙戏膝前。

  • ◆参政孛朮鲁翀(菊潭集)·顾嗣立

    孛朮鲁翀,字子翚,其先隆安人。金泰和间,定女真姓氏。属望广平,后徙邓之顺阳,生赣江舟中,釜鸣者三,人以为异。始名思温,字伯和,尝从新喻萧克翁学。克翁夜梦大鸟止其所居,翼覆轩外,出视之,冲天而去,明日翀至,故为易今名字。大德间,由宪

  • 第一场·老舍

    时间 前幕后两个来月,余志芳等已受完训。地 点 某城外关厢的一个公私合营商店。人 物余志芳 宋玉娥 某大娘 陶月明〔幕启:一家公私合营商店,橱窗杂乱,积尘甚厚。余、宋二女立在窗外指指点点。余志芳 玉娥,看!这儿的

  • ●卷一百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十四。   起建炎元年十一月丁亥,尽二年正月十一日丙申。   十一月丁亥朔曲赦应天府宿亳楚泗扬州。   诏曰:朕法羲易之省方体周王之时迈粤自纂图之岁率勤巡狩之行比繇睢阳来抚淮甸历宿亳之境域过楚泗

  • 第二十九回 徙乐安皇子得罪 闹蒲台妖妇揭竿·蔡东藩

      却说成祖南返临城,遇爱妃权氏病逝,不觉哀恸异常。小子欲述权氏来历,还须先将徐后事,补叙出来。徐皇后秉性贤淑,善佐成祖,成祖亦颇加敬爱,所有规谏,多半施行。后常召见各命妇,赐冠服钞币,并婉谕道:“妇人事夫,不止馈食衣服,须

  • 卷之五十九·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冬十月。壬午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亥皆如之。内起居注  ○颁光绪四年时宪书。  

  • ●郑氏史料续编卷三·佚名

    ·七九、碣石總兵蘇利揭帖(順治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到)□□□守碣石等處總兵官左都督蘇利謹□□恭謝□□□:竊職世隸海濱,竊庸無似。自順治七年間,兩王入粵,職知□□□歸,倡先效順。嗣後克復瓊南,恢剿潮逆,一聽兩王調遣,力備

  • 一○三三 军机大臣奏《资政要览》后序诸臣衔名开单进呈请旨等事片(附单)·佚名

    一○三三 军机大臣奏《资政要览》后序诸臣衔名开单进呈请旨等事片(附单)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九日蒙发下《内则衍义》一书,臣等寄京查懋勤殿、武英殿、御书房,存有《内则衍义》刻本,内并无编纂臣工衔名。又恭查《实录》,亦无

  • 108.扶不起的阿斗·林汉达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

  • 纲鉴易知录卷七一·吴楚材

    宋纪神宗皇帝纲 辛亥,四年,春正月,韩绛使种谔袭夏人,败之,遂城啰兀。纲 粥广惠仓田。目 广惠仓田,本绝户业以赈济者也。王安石请粥之,以为河北东、西、陕西、京东四路青苗本钱,诏从之。纲 二月,更定科举法,专以经义、论策试

  • 二十一年·佚名

    (丙寅)二十一年清昭和二年五月5月3日○三日。〈陰曆戊辰三月十四日〉純明皇后徽號望,以『敬顯成徽』議定。秋七月7月6日○六日。〈陰曆戊辰五月十九日〉祔純宗于太廟。純明孝皇后同祔。御眞奉安于璿源殿。〈純宗皇帝實錄

  • 卷三 曲礼上第一·郑玄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急君使也。言谓有故所问也。《聘礼》曰:“君有言,则以束帛如飨礼。”○为,于伪反,下注“为哀乐”、“为其废丧事”并同。)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敬君命也。此谓

  • 第十四章 5·辜鸿铭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辜讲孔子说:“有道德价值观的人,说出的话总是值得去听听,但是有话要讲的人却不必是有道德价值观的人。有道德的人总是勇气十足,但是勇气十足的人却不一定

  • 枢言第十二·管仲

    管子曰: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枢言曰: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帝王者用之。而天下治矣。帝王者,审所先所后:先民与地则得矣,先贵

  • 推概与综括·钱穆

    知识必附随于对象而起,对象变,则求知的心习与方法亦当随而变。知识对象,大体可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或分为物质与生命两大类。生物学在第一分类应归入自然,与人文不同。在第二分类,则与人文同列,而与物质不同。若把一切知

  • 后序·大珠慧海

    曩阅传灯录,至大珠海禅师,自初见马祖,及接人机语;以至泛应诸宗所问,使之结舌丧气、心悦诚服处,未尝不为之庆快而不已!盖师之言,一本于经律论之要 旨,而即事即理、全体全用,以发明向上一机,杀活予夺、纵横逆顺,无不合辙而还源也。

  • 四分律卷第四十九(三分之十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比丘尼揵度之下尔时世尊在波罗㮈,时世谷贵人民饥饿乞求难得。诸比丘尼受食已故有余食,诸比丘尼作如是念:“我等此食得与比丘不?”佛言:“得与。”复念:“得为比丘授食不?”佛言:“得授。”“

  • 太上灵宝净明秘法篇·佚名

    述符咒、步罡诸法。内容与《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同,为其节本,但所节部分视彼为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