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三
康熙十八年正月乙巳,调总漕帅颜保等标兵赴南雄。将军觉罗舒恕奏:南雄府为两广咽喉、三省接壤,见在满汉官兵无多,南安诸处又安插新附之人;一有不测,全省皆属可虞。上谕:漕运总督帅颜保、总兵官哲勒肯各选标兵一千人,令贤能官员管辖,速往南雄府;到日,令副都统博霁总统防守地方。
戊申,增设岳州随征总兵官。大将军贝勒察尼疏言:调往岳州兵六千人,宜设随征左右前后四营,各以总兵官领之。上从其请,以副将李师膺为湖广岳州随征左营总兵官、柯彩为随征右营总兵官、都督同知陈华为随征前营总兵官、李超为随征后营总兵官。
辛亥,趣尚之信等速援梧州。总督金光祖奏:广西藤县失守,逆党愈肆狂逞,水陆三路逼犯梧城。上命大将军平南亲王尚之信、将军舒恕即遵奉前旨,亲统官兵倍道速援梧州。
壬子,命大将军简亲王喇布选发骑兵赴长沙。喇布奏:永州、耒阳请停进剿,选臣等两股兵内有马者每佐领三人遣往岳州。上谕:此兵不必发岳州,令于自京发往护军骁骑内简阅有马堪用者每佐领二人,以大臣一员统之,速往长沙军前。
命总兵官高登科留驻饶州。先是,议调登科率其标下官兵协守茶、攸诸处。至是,巡抚佟国祯奏:逆孽攻陷德兴、侵逼乐平,府县有司力请留镇臣驻守饶郡。上命登科及部下官兵不必调遣湖南,仍留饶郡与该巡抚、提督等共商速复德兴,务灭逆寇。
丁巳,增设荆州随征总兵官。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新增兵一万二千人应设四镇,各分管兵三千。上从其请,以副将葛秉贞为湖广荆州随征前路总兵官、兰泗为随征左路总兵官、姚珩为随征右路总兵官、胡世英为随征后路总兵官。
乙未,大将军贝勒察尼等奏复岳州。时逆贼吴应麒等窃踞岳州,坚垒死守。上命多调船兵,饬令察尼等水陆围困,断其粮道。逆贼势蹙,伪总兵王度冲、伪将军陈珀等于是月十八日各以其舟师来降,吴应麒等弃城逃遁,我师遂复岳州。察尼及詹事宜昌阿以闻。上谕:大兵既取岳州,逆贼震动之际,诸路大兵宜剿抚并用,速行平定。其令大将军安亲王、简亲王、顺承郡王、将军穆占等乘贼此时震詟,有悔过投诚者宽贷其罪,叙功录用。其宣布恩意、兼施剿抚,毋失机会,酌量而行。
臣谨按:善用兵者,必先争要害之地;若据有要害,则其它不攻而自破。皇上洞悉方隅形势,以为扫靖寇氛、荡平云贵,大势所系,实在岳州。故于王师初出之时,即命都统觉罗珠满等速赴岳阳控扼要地,以遏系贼寇;而珠满等逡巡逗挠,致岳城失守。皇上乃授贝勒尚善为大将军,统率劲旅恢取岳州。又屡授机宜,趣令克日进攻。既因陆路之贼防守颇坚,特遣大臣亟营战舰、大集诸路官兵据江湖之险,断贼饷道。尚善等犹诿托多端,谓兵舰即鳞集湖中,亦不能困贼。迨入湖之后,将军鄂鼐等又以风涛汹涌,请撤水军。赖皇上干断独持,不允其请;复调益舟师,授策于察尼增营要地,围困加严;于是贼粮始尽至于饥蹙,弃城遁走。岳州既得,遂成破竹之势,而长沙、常德诸郡贼不能守、一时奔溃,贵州、云南以次抵定矣。所以削除寇乱、克奏武功者,诚由我皇上力排群议,独运神谟、专意规取岳州之所致也。
庚申,增设广东潮州官兵。提督侯袭爵奏:潮州与闽接壤、逼临大海,诸岛逆孽窥伺,汛兵力单;请如旧复设潮州镇标中营官兵五百有余及大埔营官兵六百、潮州水师总兵官一员并左右二营官兵二千,以资弹压。上允其请,以侯补总兵官刘显芳为广东潮州水师总兵官。
甲子,敕大将军贝勒察尼分兵速取湘阴。上谕兵部:顷者笔帖式马尔赛去时,令其传谕主将克取岳州之后,应发兵一支从京口河渡江,立营于华容、石首之地,以为根本。若由华容、石首前赴常德、澧州,则水潦难。将军辈亦曾奏言:此路水泽甚多,艰于前进;已经饬示。今在岳州满汉官兵甚多,宜乘贼未暇固守湘阴,水陆亟进,乘机克取湘阴,即望长沙进发。稍一迟疑观望,则江中有一洲直对湘阴,贼坚守县城而立营洲上、预储火器,得为严备,我舟师欲度难甚。故不可不乘贼未及坚守之先,急下湘阴也。岳州地最险阻,偏师足守;其取湘阴、往长沙,宜令贝子彰泰、署前锋统领杭奇率每佐领满洲甲兵十人,提督桑额、总兵官万正色躬率标兵并多发绿旗兵丁,整备大炮、鸟枪、火器,水陆并发。可速行大将军贝勒,亦令安亲王知之。
乙丑,诏议政大臣等直陈剿贼事宜。上谕:大学士索额图等:今正剿灭逆孽之时,议政王大臣等如有确见剿灭逆寇事宜及应行应革之事,各抒意见;即于会议之所共议以闻,庶便酌量采择。尔等其传谕议政王大臣等。于是议政王大臣等奏言:自用兵以来,凡剿抚逆贼之事,俱廑皇上睿虑筹划;即行间诸将进止机宜,亦无不仰赖庙谟指授,遵奉而行。所以疆隅次第收复,群丑望风溃遁;虽余孽窜入滇、黔,即日自尔销灭。是圣明谟略周详,悉已尽善;臣等实无他见。苟有一得之愚,宁不陈奏耶!
二月丙寅朔,将军莽依图等奏败贼于梧州。逆贼吴世琮等侵犯梧城,于正月初六日水陆齐进;将军莽依图、傅宏烈等率满汉官兵拒战,大败贼众,多所斩戮。是夜,贼弃营而遁。
命发马于大将军贝勒察尼军前。学士额库礼奏:今我兵进剿,请以武昌备养马匹拨至臣等军前。上谕:大将军贝勒察尼等恢复岳州,向前进发;其以武昌备养马匹拨送一千,酌给兵士无马者。
己巳,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奏复长沙。时岳州恢复,长沙逆贼震恐,不能久立,于正月二十九日弃城潜遁;我师遂入城,安抚人民。
命大将军贝勒察尼遣满兵速赴长沙。安塘笔帖式报:大将军安亲王已复长沙,今亟进取衡州,移咨大将军多罗贝勒令酌鸟船、沙船及官兵,贝勒遂遣自荆州来水师营总兵官张忠等率绿旗官兵三千八百、沙船一百、快船八十前赴长沙。上谕:贼失岳州、长沙诸要地,正当惊惶骚动之时,乘机进取衡州,击灭逆贼,殊为要务。宜将岳州所有大兵并船炮速行多拨,增发大将军安亲王军前。大将军贝勒察尼等除先遣总兵官张忠标兵外,今更速发满洲大兵、多拨船炮,迅赴长沙。既而安亲王岳乐等奏:贼离衡山县二十里许,水陆立营。上复谕:宜乘贼寇惊动之际,速取衡州。此剿灭衡州贼众较诸处不同,所调岳州舟师火炮早至一日,于大事有一日之益;若缓至一日,于大事贻一日之害。调遣船炮、官兵如或稍迟,使贼江中置桩、预为坚守,阻我舟师,致进取衡州事机有失,则皆贝勒察尼误之也。谕到,贝勒察尼即拨舟师火器速发安亲王军前,于灭贼机宜勿致有误。其大将军简亲王等亦已率兵进取衡州,两军相合之后,总用大将军安亲王印信,协力剿灭逆孽,恢复衡州诸路。如有分兵之处,仍各用大将军印信施行。
甲戌,诏责大将军贝勒察尼等。时贼渠吴应麒等从岳州遁去,辅国公温齐等率兵追杀二百余里,阵斩甚多;我兵因未携爨具而还。察尼等以闻。上责之曰:逆贼吴应麒等迫于饥饿,徒步败遁;我骑兵追蹑二百余里,因未携爨具,遂尔还师,并未大创贼众。岳州虽得,不过贼所弃之空城;而穷寇吴应麒究未擒斩,朕心未惬。今以追杀贼众地方里数详度之,虚实即立见矣。
命尚之信等速定广西。之信等奏:臣等共议:将军莽依图、舒恕等同将军傅宏烈守梧州,臣驻封川县,总督金光祖驻肇庆府,将军额焚等驻德庆州;如有机会,一面奏闻、一面举行。上谕:今长沙、岳州诸处俱已恢复,伪将军、总兵文武官员船舰兵卒来归者甚众。又据塘报,彝陵州对岸之镇荆山盘踞贼寇尽行潜遁,分逐诸路溃败之贼,多所斩戮。大将军顺承郡王等已渡江平定湖南、安亲王又进取衡州诸处,宜乘此各路贼寇涣解之际,平定广西。大将军平南亲王尚之信、将军莽依图、舒恕、额楚、傅宏烈、总督金光祖等勿失事机,速定广西。
乙亥,诏总督董卫国率所部兵赴大将军安亲王军前。先是,议令卫国率兵往岳州。至是,巡抚佟国祯疏言:岳州既复,请撤还督臣。上谕:江西属在内地,可以无虞。今董卫国不必诣岳州,率其标下官兵速赴大将军安亲王军前听王调遣,协力进取衡州诸处。
庚辰,命发马于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军前。勒尔锦奏:臣兵在彝陵诸处更番来往,水土不宜,致马多毙。请以近地所备马速行拨给,以资进剿。上谕:兹正前往征剿之际,于武昌预备马内拨一千匹,委才能官员速送大将军顺承郡王军前。
辛巳,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官兵复澧州。勒尔锦闻岳州贼溃,即遣署都统多谟克图等率师前进;于正月二十七日渡江,太平街、虎渡口诸处贼寇悉皆溃遁。王率大兵于二十九日渡江,次元始。于是前队官兵分路追剿松滋、枝江、宜都诸县及澧州,以次恢复;守百里洲伪将军洪福率舟师、缴印札来降。
敕大将军贝勒察尼与顺承郡王勒尔锦合兵进取常德、沅州、镇远诸处。上谕议政王等曰:今岳州、彝陵之贼以舟来降、长沙之贼焚舟溃遁,诸处贼寇困蹙逃窜,无有舟楫。宜固守荆、襄,乘此机宜速灭贼党。贝勒察尼酌留官兵于岳州,水陆齐进,速会顺承郡王军,合力亟取常德、沅州、镇远诸处。至恢复常德诸郡之后,顺承郡王、贝勒察尼等会同安亲王、简亲王等作何进取云、贵?定议具奏。其大兵进讨云、贵,宜设将军、总督、巡抚、提督随大兵征进,吏、兵二部开列应补者以闻。寻吏、兵二部以应补官列名具奏。上谕:云南将军不必添设,可调湖广提督桑额为云南提督、湖南提督赵赖为贵州提督、四州总督周有德为云贵总督,以原任巡抚李天浴为云南巡抚、副都御史杨雍建为贵州巡抚。
壬辰,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等奏官兵复常德。是月十四日,勒尔锦抵澧州,遂遣固山贝子准达等率领官兵进取常德;未至之先,贼纵火焚城中卢舍并江中船舰而遁。伪按察使陈宝钥等迎降,我师于十八日入常德府城。
甲午,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官兵复衡州。喇布率大兵前进,于是月初七日复衡山县;遂令前锋统领希福等率官兵攻取衡州,逆渠吴国贵、夏国相等闻风弃城而遁。十三日,我师复衡州府城。
命总兵官哲勒肯为广西提督。总督金光祖奏:广西旧设提督辖本标官兵四千六百余人,自马维变后,未及复设。当此用兵之际,必仍设提督总统水陆之兵,于战守有赖。其提标应设官兵,即于广西见在各营抽拨,补入经制。上从其请,授哲勒肯为广西水陆提督总兵官。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赵尔巽 第八十四回 戕内史独全谢妇 杀太守复陷会稽·蔡东藩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第四十八卷 孝义 一·缪荃孙 一一三四 陕西巡抚永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戴颙传·沈约 西魏文帝纪·李延寿 穆宗本纪·欧阳修 第十六章施侯租·佚名 卷九十三·佚名 一九、孔子去卫适陈在鲁哀公二年卫灵公卒岁非鲁定公卒岁辨·钱穆 范睢曰臣居山东·佚名 魏纪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司马光 卷5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