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刑法、礼乐、风土、山川,求诸文籍,出于《三礼》。及班、马著史,别裁书志。考其所记,多效《礼经》。且纪传之外,有所不尽,只字片文,于斯备录。语其通博,信作者之渊海也。   原夫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 
-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兵的确是明臣请来除寇治乱的,是救亿万生灵于水火之中的仁义之师啊!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明亡之恨”等语。前明之亡国,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与我朝毫无干涉。自有明之季,政教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宋 朱子 撰明道先生行状 伊川先生曾祖希振皇任尚书虞部员外郎妣髙密县君崔氏祖遹皇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妣孝感县太君张氏长安县太君张氏父珦见任太中大夫致仕母夀安县君侯氏先生名颢字伯淳姓程氏其先曰乔伯为周 
-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四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宋殇闵昭公之弑隠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公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 
- (宋)陈次升 撰奏弹吕希哲第一臣近弹奏新除秘书少监吕希哲系宰臣韩忠彦之亲方离谪籍进任太峻未蒙施行者窃以兰台秘省所以待天下之儒士为之贰者未易其人每有除授必学问资任可充其选者而后人无得而议今希哲碌碌常材文学无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东汉光武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有纎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食之异父城侯朱浮上疏曰臣闻日者衆 
- 【提要】 最高权力不可分享,只能独占。谁能当太子,谁就能控制整个国家。如果君王的儿子众多,那实在是国家的灾难,他们为皇位定会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最后胜利的那个王子,必然是能充分利用先王势力、外国势力、其他王子势 
- 一1937年7月7日夜11时“卢沟桥事件”的爆发,实为日本帝国主义要沦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最后一击。我全国军民至此已忍无可忍,而奋起抵抗,企图死里求生,或与日偕亡。日本侵华系明治维新以来的一贯政策。1929年7月2 
- 起至道二年三月,尽四月辛丑,朔 上幸晋国公主第省疾也台州言黄 岩县民郭琮年七十四岁兄弟三人事母年一百四岁 终身蔬食为乡里所称诏旌表门闾赐其母米五硕 帛十匹。壬寅,诏曰淮南西川峡路等处州府军监每 岁度僧尼并如江浙 
- (壬午)十五年大明萬曆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申,以李珥爲吏曹判書。珥再辭,不許,三辭啓曰:「古人有言:『欲法堯、舜,當法祖宗。』今日之政,不擧治,不成者,良由祖宗良法、美意,久廢不行,而近日謬規、弊習,反如成憲故也。祖宗朝重銓衡 
-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三下	宋 朱子 撰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伊川解曰仲弓才德可使为政也	范曰仲弓可以为诸侯故夫子与之言皆治国之事论语可见矣	谢曰简以临之庄以涖之为人上之道也仁而不佞其才宜如此故 
- 朱子五经语类易说易根于隂阳陈于象数辞而理寓焉推之则无尽引之则无穷然或泥焉则寡当子朱子深得羲文周孔之防而各明其本意之所存故括其指曰隂阳揭其用曰卜筮要领斯举大道用彰是为洁净精微之教也夫故重编统论经义为易一 
-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七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哀公一【公名蒋定公之子盖夫人定姒所生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周【敬王二十六年○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鲁哀公十九年敬王崩子元王立此据哀传载敬王崩故也按诸本敬 
- △第六分无所得品第九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为善思。问最胜曰:佛授天王菩提记耶。最胜答曰:我虽受记而犹梦等。尔时善思复问最胜。天王受记为何所得。最胜答言:我虽受记而无所得。善思复言:无所得者不得何法。最胜报言 
-     翻译沙门慧琳撰  底哩三昧耶经二卷  陀罗尼毗奈耶经一卷  苏悉地集经二十卷(未音)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三卷  掬呬耶亶怛啰经三卷  真言要集四卷(未音)  大毗卢遮那念诵法七卷(亦名大日经)  遍 
- 十常无常门略明四句。一境智俱常。唯大乘有之。小乘无也。以小乘凡圣之智皆无常故。但大乘境智俱常。可有三义。一常智照实相境。如果法观照般若照实相般若。二常智照虚空常境如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一。今常智照此 
- 三卷。清戈载编。明清之际,词韵分合之争,与词韵之作,一时俱盛。戈氏谓“古无词韵,古人之词,即词韵也”。是书即取唐宋人词,博考互证,又广稽韵书,裁酌繁简而成。其撰述目的,“非敢正古人之讹,实欲正今人之谬”,对于以前各种词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