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四

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

宋殇闵昭公之弑

隠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公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羣臣愿奉冯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徳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光昭先君之令徳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使公子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 四年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従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伐郑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 防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太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徳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徳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羮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防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锡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旗旗昭其明也夫徳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徳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太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徳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太庙其若之何公不聴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徳 庄公十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従之大败宋师于乗丘齐师乃还 十一年夏宋为乗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隽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

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已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庻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辞也臧孙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乗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公右歂孙生搏之宋人请之宋公靳之曰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病之 十二年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遇仇牧于门批而杀之遇大宰督于东宫之西又杀之立子防羣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亳南宫牛猛获帅师围亳

【补逸】公羊传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孔父荀息皆累也舍孔父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仇牧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其不畏强御奈何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庄公归防舍诸宫中数月然后归之归反为大夫于宋与闵公博妇人皆在侧万曰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闵公矜此妇人妒其言顾曰此虏也尔虏焉故鲁侯之美恶乎至万怒搏闵公绝其脰仇牧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劔而叱之万臂摋仇牧碎其首齿着乎门阖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

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防于宋立桓公猛获奔卫南宫万奔陈以乗车辇其母一日而至宋人请猛获于卫卫人欲勿与石祁子曰不可天下之恶一也恶于宋而保于我保之何补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卫人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宋人皆醢之

【补逸】礼记石骀仲卒无适子有庻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玉则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有执亲之丧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卫人以为有知也

文公七年夏四月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乐豫为司马鳞矔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冦昭公将去羣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廕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此谚所谓庇焉而縦寻斧焉者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徳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不聴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六卿和宫室乐豫舎司马以让公子卬昭公即位而书曰宋人杀其大夫不称名众也且言非其罪也 八年宋襄夫人襄王之姊也昭公不礼焉夫人因戴氏之族以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钟离及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公以其官逆之皆复之亦书以官皆贵之也 十四年宋髙哀为萧封人以为卿不义宋公而出遂来奔书曰宋子哀来奔贵之也 十五年三月宋华耦来盟其官皆従之书曰宋司马华孙贵之也公与之宴辞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名在诸侯之防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请承命于亚旅鲁人以为敏 十六年宋公子鲍礼于国人宋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诒也时加羞珍异无日不数于六卿之门国之材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乃助之施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于是华元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矔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冦初司城荡卒公孙夀辞司城请使意诸为之既而告人曰君无道吾官近惧及焉弃官则族无所庇子身之贰也姑纾死焉虽亡子犹不亡族既夫人将使公田孟诸而杀之公知之尽以寳行荡意诸曰盍适诸侯公曰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诸侯谁纳我且既为人君而又为人臣不如死尽以其寳赐左右而使行夫人使谓司城去公对曰臣之而逃其难若后君何冬十一月甲寅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荡意诸死之书曰宋人弑其君杵臼君无道也文公即位使母弟须为司城华耦卒而使荡虺为司马 十七年春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文公而还 十八年宋武氏之族道昭公子将奉司城须以作乱十二月宋公杀母弟须及昭公子使戴庄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遂出武穆之族使公孙师为司城公子朝卒使乐吕为司冦以靖国人 宣公三年宋文公即位三年杀母弟须及昭公子武氏之谋也使戴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族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也成公二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縦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臣】士竒曰宋宣公舍其子与夷而立穆穆复舍其子冯而立宣之子殇殇忌冯冯卒簒殇先儒谓宋之祸宣公为之非虚语也夫与子者主乎立嫡所以杜争夺之原而正其乱也隠让桓而桓弑隠诸樊兄弟交让季子而启王僚子光之争故让非三代以下所可言也殇公忌冯固逆天理然国宣公之国也冯不能体父志而欲与殇争郑人屡谋纳冯殇公又复无道则华督之属意于冯久矣其弑殇公为子冯也世但恶殇之忌冯而忘冯之篡殇使有南史冯亦在弑君之列矣诸侯取赂而立华氏春秋中弑君三十六其祸皆萌于此以其不诛讨乱贼而反劝之恶也闵公再弑彼直循其故事耳南宫长万乗丘之俘囚也不正典刑而反为大夫于宋又狎而与之博不避妇人其昏已甚一言攘臂而祸及君父仇牧虽未闻匡救于平时而慷慨急难义形于色手劔而叱之碎首齿阖不可谓不忠矣昭公不能其君祖母又欲尽去羣公子披枝叶而縦寻斧焉此败亡之道也然襄夫人欲通公子鲍为之厚施以收众卒杀昭公殆亦鲁穆姜之类耳穆姜不幸而出侨如襄夫人幸而立宋鲍其为恶一也宋能讨贼罪不有在乎观昭公临死之言顺命而就戮亦似自知其过者而上不礼于王母下得罪于国人即弟哀亦不义而去之不可解也文公逐武氏之族并杀母弟与昭公子忮狠极矣没而用殉且厚即锢南山讵足葢其恶哉

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四

猜你喜欢
  志第五 礼仪中·范晔
  卷七十四·志第二十七·律历七·脱脱
  卷一百七十三·毕沅
  卷三百六十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卷二百二十七·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一·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六·阿桂
  史记集解卷七十五·裴骃
  韦氵光传·魏徵
  道宗本纪·脱脱
  徐渭传·张廷玉
  六一 我的母亲·邹韬奋
  卷三·纪昀
  卷五十五·徐天麟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熊大经·唐圭璋

      大经字仲常,丰城人。建阳县主簿。授泉令,不行。除从事郎、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有胖斋集,不传。   酹江月   子庆母八十   人生八十,自儿时祝愿,这般年数。滴露研朱轻点笔,个个眉心丹字。萱草丛边,梅花香

  • 卷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三 宋 陆游 撰 宿黄僊观兵火焚荡之余惟一殿突兀犹在黄僊盖与许旌阳同时飞昇者 拔宅翛然上碧虚神僊岂亦爱吾庐重门不改云山色古殿犹存劫火余翠木萧森高蔽日黄冠贫窭自畦蔬残年安得长来此

  • 卷九 今體詩·王士祯

    【詔起奮威將軍鎮保寧】手詔雲霄下,將軍授鉞新。即看騙虎兕,不必鬥麒麟。百戰能輕敵,孤忠久致身。龍驤功第一,重憶定三秦。【聞官軍復瀘州】月黑斫連營,嫖姚轉戰輕。已探猛虎穴,急扼釣魚城。三峽烽相照,雙江浪漸平。萬州群盜

  • 医闾漫记·贺钦

    九月曰,清河羊山之战,虏见我军奋勇追之,即退遁。追者归,辄随之。有军士数人谋曰:“此有沟可伏兵,汝等牵我数人之马归。我辈伏之渠。彼蹑尔后,伺其至,伏起射之。尔等反兵追之,贼可得也。”谋出于下,非将令也,无人为牵其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九·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甲申朔○乙酉御史颜鲸言各仓场草料原系泒征大户上纳已而变为召□之法流为回者之毙一官吏索常例二输纳既毕本价不及时领三领价多有力者得之四报□多不实今□既重困不若官自召□以额设主事一员领之其御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成化九年十二月丁巳朔 上视郊祀牲 己未复除山东布政司右参议吕铎于浙江 刑部左侍郎曾翚以疾奏乞致仕许之 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雷复奏罢贪懦老疾官太原府通判胡清等六十一员 辛酉命金吾右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李茂子泰

  •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王质传·姚思廉

    王质字子贞,右光禄大夫王通的弟弟。年轻时很慷慨,浏览书史。梁代因为是武帝的外甥被封为甲口亭侯,征补为国子《周易》生,考试名列前茅。初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母亲去世后,服丧时以孝道闻名。服丧期满,任太子洗

  • 吐谷浑传·李延寿

    吐谷浑,本来是辽东鲜卑徒河涉归的儿子。涉归一名奕洛韩,有两个儿子,庶长子叫吐谷浑,小的叫若洛蝅。涉归死了,若洛蝅代理统治部落,这就是慕容氏。涉归在世时,分七百户给吐谷浑,二部给若洛蝅。群马争斗相互有伤,若洛蝅发怒,派人对

  • 萧聁传·欧阳修

    萧蠫别名时文,是南朝后梁明帝萧岿的儿子。九岁那年,被封为新安王。后梁灭亡,因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妃,所以一同进了长安。萧蠫喜爱佛学,会写文章。他性情刚直严峻,轻视鄙弃浮华不实。曾认为刘孝标的《辩命论》违背事实不近

  • 卷之十二  奉天靖難記二(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奉天靖難記,四卷,撰者佚名。書成在永樂年間,今明太宗實錄卷一至卷九即在此書基礎上增改而成。) 奉天靖難記二 十一月丁卯朔。庚午,師回至孤山,訊知李景隆軍鄭村壩。我游騎至白河,歸言:「河水流澌,兵不可渡。」又聞李景隆列陣於

  • 职官六九·徐松

    黜降官六【宋会要】重和元年十一月十四日,淮南路转运使李祉降两官。以臣僚言:「近旨,非战阵开疆及朝廷灼见劳 ,而有司擅为奏者,严为之禁。近者李祉以寿春府官有劳,乞降旨付己,保明推赏,未闻诏许而遽列姓名来上,玩法慢命,何以加

  • 卷十三 微子之命第十·孔颖达

    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一名禄父。命微子启代殷后,启知纣必亡而奔周,命为宋公,为汤后。作《微子之命》。封命之书。[疏]“成王”至“之命”○正义曰:成王既黜殷君之命,杀武庚,乃命微子启代武庚为殷后,为书命之。史叙其事,作《微子

  • 卷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圜丘祀天唐书张九龄传?宗即位未郊见九龄建言天百神之君王者所由受命也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盖敬天命报所受也不以德泽未洽年谷未登而阙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中·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持心咒法品第四持心咒者诵百千遍得见一切如来。若诵二百千遍得见一切佛土。若诵三百千遍得入一切坛场。悉得成就一切咒法。若诵四百千遍得于仙人中转轮王。若诵五百千遍得入一切阿修罗宫

  • 卷第四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世径山范禅师法嗣袁州仰山雪岩祖钦禅师浙之婺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远

  • 卷之二·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 佛纪(下) 穆王己亥二十年。 佛在六欲天说大集经。 如来成佛十六年。知诸菩萨。堪能住持大乘法藏。即於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内。说大集经。 祥符荫曰。四十九年。三转法轮。五时八教。总不出剎那际三

  • 奇妙之夜·茨威格

    下面这些记述,是在男爵弗利特立希-米歇尔-冯-R的写字台里发现的,封成一小包。男爵这人,一九一四年秋在奥地利某龙骑兵团当后备役中尉时,已在拉瓦如斯卡战役中阵亡了。他家里人随便翻了翻这些文字,就根据标题推断这是他们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