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文质

王者始立,诸侯皆见何?当受法禀正教也。《尚书》:“辑五瑞,觐四岳。”谓舜始即位,见四方诸侯,合符信。《诗》云:“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言汤王天下,大小国诸侯皆来见,汤能通达以礼义也。《周颂》曰:“烈文辟公,锡兹祉福。”言武王伐纣定天下,诸侯来会,聚于京师受法度也。远近莫不至,受命之君天之所兴,四方莫敢违,夷狄咸率服故也。

何谓五瑞,谓?、璧、琮、璜、璋也。《礼》曰:“天子?尺有二寸。”又曰:“博三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半?为璋。方中圆外曰璧。半璧曰璜。圆中牙身玄外曰琮。《礼记王度》曰:“王者,有象君之德,燥不轻,湿不重,薄不浇,廉不伤,疵不掩,是以人君宝之。”天子之纯玉尺有二寸。公侯九寸,四玉一石也。伯、子、男俱三玉二石也。

五玉者各何施?盖以为璜以徵召,璧以聘问,璋以发兵,?以信质,琮以起土功之事也。

?以为信者何??者兑上,象物皆生,见于上也。信莫着于作见,故以?为信,而见万物之始,莫不自洁。?之为言洁也,上兑阳也,下方阴也。阳尊,故其礼顺备也。在位东方,阳见义于上也。

璧以聘问何?璧者,方中圆外,象地,地道安宁而出财物,故以璧聘问也。方中,阴德方也。圆外,阴系于阳也。阴德盛于内,故见象于内,位在中央。璧之为言积也,中央,故有天地之象,所以据用也。内方象地,外圆象天也。

璜所以徵召何?璜者,半璧,位在北方,北阴极而阳始起,故象半阴。阳气始施,徵召万物,故以徵召也。不象阴何?阳始物微,未可见。璜者,横也,质尊之命也。阳气横于黄泉,故曰璜。璜之为言光也,阳光所及,莫不动也。象君之威命所加,莫敢不从,阳之所施,无不节也。

璋以发兵何?璋半?,位在南方,南方阳极而阴始起,兵亦阴也,故以发兵也。不象其阴何?阴始起物尚凝,未可象也。璋之为言明也,赏罚之道,使臣之礼,当章明也。南方之时,万物莫不章,故谓之璋。

琮以起土功发聚众何?琮之为言圣也,象万物之宗聚圣也,功之所成,故以起土功发众也。位西方,西方阳收功于内,阴出城于外,内圆象阳,外直为阴,外牙而内凑,象聚会也,故谓之琮。后夫人之财也。

五玉所施非一,不可胜条,略举大者也。

合符信者,谓天子执瑁以朝诸侯,诸侯执圭以觐天子。瑁之为言冒也,上有所覆,下有所冒。故《觐礼》曰:“侯氏执圭升堂。”《尚书大传》:“天子执瑁以朝诸侯。”又曰:“诸侯执所受圭与璧朝于天子,无过者复得其?以归其拜,有过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复还其?。三年?不复,少绌以爵。圭所以还何?以为琮信瑞也。璧所以留者,以财币尽辄更造。何以言之?《礼》曰:“圭造尺八寸。”有造圭,门得造璧也。公圭九寸,四玉一石。何以知不以玉为四,器石持为也?以《尚书》合言五玉也。

臣见君所以有贽何?贽者,质也,质己之诚,致己之悃幅也。王者缘臣子心以为之制,差其尊卑,以副其意也。公、侯以玉为贽者,玉取其燥不轻,湿不重,公之德全,轻以羔者,取其群不党。卿职在尽忠率下,不阿党也。大夫以雁为贽者,取其飞成行,列。大夫职在以奉命之适四方,动作当能自正以事君也。士以雉为贽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守节死义,不当移转也。《曲礼》曰:“卿羔、大夫以雁、士以雉为贽,庶人之贽匹,童子委贽而退。野外军中无贽,以缨、拾、矢可也。”言必有贽也。匹谓鹜也。

卿、大夫贽,古以?鹿今以羔、雁何?以为古者质,取其内,谓得美草鸣相呼;今文取其外,谓羔跪乳、雁有行列也。《礼·相见经》曰:“上大夫相见,以羔左顾右贽执?。明古以?鹿,今以羔也。卿、大夫贽变,君与士贽不变何?人君至尊,极美之物以为贽;士贱伏节死义,一介之道也,故不变。私相见亦有贽何?所以相尊敬,长和睦也。朋友之际,五常之道,有通财之义,振穷救急之意,中心好之,欲饮食之,故财币者所以副至意也。《礼·士相见经》曰:“上大夫相见以雁。士冬以雉,夏以脯也。”

妇人之制以枣栗暇修者,妇人无专制之义,御众之任,交接辞让之礼,职在供养馈食之间,其义一也。故后夫人以枣栗暇修者,凡内修阴也。又取其朝早起,栗战忄栗自正也。暇修者,脯也。故《春秋传》曰:“宗妇觌用币,非礼也。然则枣栗云乎?暇修云乎?”

子见父无贽何?至亲也,见无时,故无贽。臣之事君以义合也,得亲供养,故质己之诚,副已之意,故有贽也。

○三正

王者受命必改朔何?明易姓,示不相袭也。明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所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助化也。故《丧服大传》曰:“王始起,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也。”是以禹舜虽继太平,犹宜改以应天。王者改作乐,必得天应而后作何?重改制也。《春秋瑞应传》曰:“敬受瑞应而王,改正朔,易服色。”《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民”也。

文家先改正、质家先改正,质家先伐何?改正者文,伐者质。文家先其文,质者先其质。《论语》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王后帝。”此汤伐桀告天以夏之牲也。《诗》云:“命此文王,于周于京。”此言文王改号为周,易邑为京也。又曰:“清酒既载,も牡既备。”言文王之牲周も。周尚赤也。

正朔有三何?本天有三统,谓三微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而成之,故受命各统一正也,敬始重本也。朔者,苏也,革也,言万物革更于是,故统焉。《礼三正记》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也。”

三微者,何谓也?阳气始施,黄泉,万物动微而未着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始养根株,黄泉之下,万物皆赤。赤者,盛阳之气也,故周为天正,色尚赤也。十二月之时,万物始牙而白。白者阴气,故殷为地正,色尚白也。十三月之时,万物始达,孚由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为人正,色尚黑。《尚书大传》曰:“夏以孟春月为正,殷以季冬月为正,周以仲冬月为正。夏以十三月为正,色尚黑,以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色尚白,以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不以二月后为正者,万物不齐,莫适所统,故必以三微之月也。三正之相承,若顺连环也。孔子承周之弊,行夏之陆,知继十一月正者当用十三月也。

天道左旋,改正者右行何也?改正者,非改天道也,但改日月耳。日月右行,故改正亦右行也。

日尊于月,不言正日言正月何也?积日成月,物随月而变,故据物为正也。

天质地文,质者据质,文者据文,周反统天正何也?质文再而复,正朔三而改,三微、质文数不相配,故正不随质文也。

王者受命而起,或有所不改者何也?王者有改道之文,无改道之质。如君南面,臣北面,皮弁素积,声味不可变,哀戚不可改,百王不易之道也。

王者所以存二王之后何也?所以尊先王,通天下之三统也。明天下非一家之有,谨敬谦让之至也。故封之百里,使得服其正色,用其礼乐,永事先祖。《论语》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春秋传》曰:“王者存二王之后,使服其正色,行其礼乐。”《诗》曰:“厥作?将,常服黼?旱。”言微子服殷之冠,助祭于周也。《周颂》曰:“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此微子朝周也。二王之后若有圣德受命而王,当因其改之耶?天下之所安得受命耶,非其运次者。

王者,必一质一文何?以承天地,顺阴阳。阳之道极则阴道受,阴之道极则阳道受,明二阴二阳不能相继也。质法天、文法地而已,故天为质,地受而化之,养而成之,故为文。《尚书大传》曰:“王者一质一文,据天地之道。”《礼三正记》曰:“质法天,文法地也。”帝王始起,先质后文者,顺天下之道、本末之义、先后之序也。事莫不先有质性,乃后有文章也。

○三教

王者设三教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也。三王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继周尚黑,制与夏同。三者如顺连环,周而复始,穷则反本。

《乐稽耀嘉》曰:“颜回向三教变,虞夏何如?”曰:教者,所以追补败政,靡弊溷浊,谓之治也。舜之承尧,无为易也。”或曰:三教改易,夏后氏始。高宗亦承弊,所以不改教何?明子无改父之道也。何以知高宗不改之?以周之教承以文也。三教所以先忠者,行之本也。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故王者行之有先后。何以言三教并施、不可单行也?以忠、敬、文无可去者也。

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也。即法天、地、人,各何施?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人道主忠,人以至道教人,忠之至也;人以忠教,故忠为人教也。地道谦卑,天之所生,地敬养之,以敬为地教也。

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而成。故《孝经》曰:“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论语》曰:“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尚书》曰:“以教祗德。”《诗》云:“尔之教矣,欲民斯效。”

忠形于悃诚,故失野;敬形于祭祀,故失鬼;文形于饰儿,故失薄。

夏后氏用明器,殷人用祭器,周人兼用之何?谓曰:夏后氏教以忠,故先明器,以夺孝子之心也。殷教以敬,故先祭器,敬之至也。周人教以文,故兼用之,周人意至文也。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故有死道焉,以夺孝子之心也;有生道焉,使人勿倍也。故竹器不成用,木器不成斫,瓦器不成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иね县,示备物而不可用也。孔子曰:“为明器者善,为俑者不仁。涂车羞灵,自古有之。言今古皆然也。”

○三纲六纪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纲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诗》云:“??我王,纲纪四方。”

君臣,父子,夫妇,六人也,所以称三纲何?一阴一阳谓之道。阳得阴而成,阴得阳而序,刚柔相配,故六人为三纲。

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归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夫妇法人,取象人合阴阳有施化端也。六纪者为三纲之纪者也。师长君臣之纪也,以其皆成己也;诸父兄弟父子之纪也,以其有亲恩连也;诸舅朋友夫妇之纪也,以其皆有同志为纪助也。

君臣者,何谓也?君,群也,下之所归心;臣者,纟?坚也,属志自坚固。《春秋传》曰:“君处此,臣请归也。”

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子者,孳孳无已也。故《孝经》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昏礼》曰:“夫亲脱妇之缨。”《传》曰:“夫妇判合也。”朋友者,何谓也?朋者,党也;友者,有也。《礼记》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之交,近则谤其言,远则不相讪。一人有善,其心好之;一人有恶,其心痛之。货则通而不计,共忧患而相救。生不属,死不托。故《论语》曰:“子路云:‘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又曰:“朋友无所归,生于我乎,死于我乎殡。”朋友之道,亲存不得行者二:不得许友以其身,不得专通财之恩。友饥则白之于父兄,父兄许之,乃称父兄与之,不听则止。故曰:友饥为之减餐,大寒为之不重裘。故《论语》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也!”

男称兄弟,女称姊妹何?男女异姓,故别其称也。何以言之?《礼亲属记》曰:“男子先生称兄,后生称弟;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昆弟不俱谓之世叔,父之女昆弟俱谓之姑,何也?以为诸父曰内,亲也,故别称之也;姑当外适人,疏,故总言之也。至姊妹亦当外适人,所以别诸姊妹何?以为事诸姑礼等,可以外出又同,故称略也;至姊妹虽欲有略之,姊尊妹卑,其礼异也。《诗》云:“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谓之舅姑者何?舅者,旧也;姑者,故也。旧、故之者,老人之称也。谓之姊妹何?姊者,咨也;妹者,末也。谓之兄弟何?兄者,况也;况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顺行笃也。称夫之父母谓之舅姑何?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亲如母而非母者,姑也。故称夫之父母为舅姑也。

猜你喜欢
  《坛经》考之一·胡适
  春秋辨义卷二十二·卓尔康
  卷六·李廉
  卷五十七·卫湜
  卷二十八·冯复京
  序·李光地
  左传折诸卷二十八·张尚瑗
  卷十·顾镇
  万善先资集卷四·周梦颜
  卷三百一十八·佚名
  清净品第七·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佚名
  电唁蒋作宾·太虚
  卷八十八·佚名
  佛说萍沙王五愿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三李益竹窗闻风寄苖发司空曙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一作沿】堦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緑琴埃赋得垣衣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掩蔼

  • 巻一·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一(明)童轩 撰○四言古诗望云思亲卷为史侍御赋白云悠悠在天之陬陟彼岵兮我心则忧 白云靡靡在天之隅陟彼屺兮我心则思 我思伊何父母孔耆匪无莱衣莫克娱之匪无寸禄逺莫持之 王事靡盬不遑宁处

  • 第三十七场·田汉

    蒲鲁喝 (唱)本帅领兵到南方,顺者昌来逆者亡!莫不是敌人从天降,烧得我军苦难当。报子 (上)哈吉蒂将军阵亡。敌人集中船舰向我军杀来了。蒲鲁喝 再探。敌人用兵神速,必有能将。番将(报)请元帅改乘小船,速归大营。蒲鲁喝 为何如

  • ●卷四·毛奇龄

    〖孝宗朝 弘治〗张皇后,孝宗后也。兴济人,父峦,母金夫人梦月入怀,生后。后当适人,其所当适者,忽大病。及选为太子妃,则前所当适者病已。孝宗即位,立为后。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峦自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其卒

  • 卷之五百一·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六月。甲辰。谕军机大臣等、升允奏、览悉。邓增所统之忠武景字各营旗。着即裁撤。以节饷需。该抚办理一切谨慎。切勿轻听浮言。徒乱人意。现月  ○山西学政刘嘉琛奏、本年山西乡试借闱陕西。

  • 第一一八札光绪七年八月二日一一三○九-一·佚名

    福建巡抚岑,禁止书差需索札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巡抚部院、一等轻车都尉岑为通行查禁事。照得本部院,奉命渡台,督办防务,不惟备御外侮,举凡害民之人,皆宜随时殄灭,以安民生。兹据经过地方绅民

  • ·会攻小埔心生擒伪西王陈哑狗弄张三显等惩办摺·丁曰健

    奏为策调彰化文武官绅督率兵勇民团会攻小埔心老巢,生擒伪西王陈哑狗弄;并先后拿获逆首张三显等多名,分别惩办;彰属海口一带贼庄,俱已肃清;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于本年四月初四日,谨将彰属余匪思逞,克期击散

  • ·上刘玉坡制军论缉匪书·丁曰健

    自夏至秋,晴多雨少,将成旱象,粮价渐增。七月中旬得雨二次未足,八月下旬普沛甘霖,极为优渥。稻田近山者,本属滋润,雨后益形芃茂;近海者间有枯槁,节气已晚,改种杂粮,可望有收。各属民情,皆已安定。惟嘉邑向称多事之区,

  • 卷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七十三明 俞汝楫 编宗藩备考藩爵王封禄秩太祖高皇帝封国封子二十二人齐王谷王宁王辽王伊王以罪削封潭王湘王安王郢王无子国除今见存十四府又封侄一府而辽宁伊三府郡王以尚存秦王 洪武三年授

  •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乐考【二十一】散乐百戏【臣】等谨按秦有角觝之戏汉有鱼龙曼延之戏而後之踵事增奇诡怪百出大都声容器数均非部伍之正故马端临考以散乐百戏赅之国家筵宴之候亦有散乐百戏然雅俗二

  • 卷七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雍正六年六月上谕四十道初二日两江总督范时绎奏报於秋审後?看吴淞江工程奉上谕吴淞江工程系交与范时绎陈时夏专办之事乃伊等不肯尽心料理防范於事先任陈世倌疎忽迟悮以致陈家渡

  • 卷十四·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四    元 程端学 撰文公【名兴僖公子声姜所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康侯胡氏曰即位者告庙临羣臣也国君嗣世定于初丧必逾年然后改元即位赵氏曰凡国君立必逾年乃即位

  • 第十一部分·毛公

    小雅 谷风之什《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传】兴也。风雨相感,朋友相须。【笺】习习,和调之貌。东风谓之谷风。兴者,风而有雨则润泽行,喻朋友同志则恩爱成。将恐将惧,维予与女。【笺

  • 卷九·佚名

    △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心菩萨。为成就几功德藏。法慧答言:佛子。是处甚深难知难信难解难说难通难分别。虽然我当承佛神力具足演说。佛子。假使有人。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众生一切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一七人。坚信。坚法。信解脱。见到。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人。八智。三三昧。三根。七觉支。八道支。坚信人

  • 苹果树·高尔斯华绥

    《苹果树》是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创作的中篇小说。作者以荡气回肠的抒情笔触与细腻真切的心理刻画,抒写出一个令人动情的爱情悲剧:大学生艾舍斯特在旅行中遇到天真纯朴的农村姑娘梅根,与她在苹果树下定情,答应和她一

  • 邮差总按两次铃·詹姆斯·M·凯恩

    《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是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创作于1934年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开头第一段是“约在中午时分,我被人从运干草的卡车上扔了下来。前一天夜里,我从边境处纵身攀上卡

  • 谢文庄公集·谢一夔

    六卷。明谢一夔撰。一夔字大韶,又字襄虞。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详。天顺四年 (1460)一甲第一人。授翰林修撰,升左春坊左谕德,进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此编首有嘉靖四十一年(1562)都察院右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