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王者不臣

王者所以不臣三,何也?谓天王之后,妻之父母,夷狄也。不臣二王之后者,尊先王通天下之三统也。《诗》云:“有客有客,亦白其马。”谓微子朝周也。《尚书》曰:“虞宾在位。”不臣丹朱也。不臣妻父母何?妻者,与己一体,恭承宗庙,欲得其欢心,上承先祖,下继万世,传于无穷,故不臣也。《春秋》曰:“纪季姜归于京师。”父母之于子,虽为王后,尊不加于父母,加王何。王者不臣也。又讥宋三世内娶于国中,谓无臣也。夷狄者,与中国绝域异俗,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义所能化,故不臣也。《春秋传》曰:“夷狄相诱,君子不疾。”《尚书大传》曰:“正朔所不加,即君子所不臣也。”

王者有?不臣者五,谓祭尸、受授之师,将帅用兵、三老、五更。不臣祭尸者,方与尊者配也。不臣受授之师者,尊师重道,欲使极陈天人之意也,故《礼·学记》曰:“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不臣将帅用兵者,重士众为敌国,国不可从外治,兵不可从内御,欲成其威,一其令。《春秋》之义,兵不称使,明不可臣也。不臣三老、五更者,欲率天下,为人子弟。《礼》曰:“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王者不纯臣诸侯何?尊重之。以其列土传子孙,世世称君,南面而治。凡不臣异。朝则迎之于着,觐则待之于阼阶,升阶自西阶,为庭燎,设九宾,享礼而后归。是异于众臣也。

始封之君不臣诸父、弟何?不忍以己一日之功德加于诸父、昆弟也。故《礼·服传》曰:“封君之子不臣诸父,封君之孙尽臣之。”

《礼·服传》曰:“子得为父臣者,不遗善之义也。”《诗》云:“文武受命,召公虽翰。”召公,文王子也。《传》曰:“子不得为父臣者,闺门尚和,朝廷尚敬,人不能无过失,为恩伤义也。”

王者臣不得为诸侯臣,以其尊当与诸侯同。《春秋传》曰:“许公不世,待以初。”或曰:王者臣得复为诸侯臣者,为衰世主上不明,贤者非其罪而去,道不施行,百姓不得其所,复令得为诸侯臣,施行其道。《易》曰:“不事王侯。”此据言王之致仕臣也,言不事王可知,复言侯者,明年少复得仕于诸侯也。

王者臣有不名者五:先王老臣不名。亲与先王戮力共治国同功于天下,故尊而不名也。《尚书》曰:“咨,尔伯。”不言名也,不名者,贵贤者而已。共成先祖功德,德加于百姓者也。《春秋》曰:“单父不言名。”《传》曰:“大夫之命于天子者大也。”盛德之士不名,尊贤也。《春秋》曰:“公弟叔ツ。”诸父、诸兄不名。诸父、诸兄者,亲与己父、兄有敌体之义也。《诗》云:“王曰叔父。”《春秋传》曰:“王礼者何?无长之称也。不名盛德之士者,不可屈爵禄也。”故《韩诗内传》曰:“师臣者帝,交友受臣者王,臣臣者爵,鲁臣者亡不行。”

○蓍龟

天子下至士,皆有蓍龟者,重事决疑,亦不自专。《尚书》曰:“女则有大疑,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善乎蓍龟。

《礼三正记》曰:“天子龟长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龟阴,故数偶也。天子蓍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蓍阳,故数奇也。”

所以先谋及卿士何?先尽人事,念而不能得,思而不能知,然后问于蓍龟。圣人独见先睹,必问着龟何?示不自专也。或曰:清微无端绪,非圣人所及,圣人亦疑之。《尚书》曰:“女则有疑。”谓武王也。干草枯骨,众多非一,独以灼龟何?此天地之间寿考之物,故问之也。龟之为言久也,蓍之为言耆也,久长意也。龟曰卜、蓍曰筮何?卜,赴也,爆见兆?也;者信也,见其卦也。《尚书》曰:“卜三龟。”《礼·士冠经》曰:“筮于庙门外。”

筮画卦所以必于庙何?托义归智于先祖至尊,故因先祖而问之也。

卜,春秋何方?以为于西方东面,盖蓍之处也。卜时西向,己卜退,东向。问蓍于东方面,以少问老之义。

皮弁素积,求之于质也。《礼》曰:“皮弁素积,筮于庙门之外。”

或曰:天子占卜九人,诸侯七人,大夫五人,士三人。又《尚书》曰:“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

不见吉凶于蓍,复以卜何?蓍者,阳道多变,变乃成。

龟以荆火灼之何?《礼·杂记》曰:“龟,阴之老也。蓍,阳之老也。龙非水不处,龟非火不兆。以阳动阴也。”必以荆者,取其究音也。《礼三正记》曰:“灼龟以荆。”以火动龟,不以水动蓍何?以为呕则是也。

蓍龟败则埋之何?重之,不欲人袭尊者也。

《周官》曰:“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凡卜,人君视体,大夫视色,士视墨。”“凡人卜事,视高,扬火以作龟。”“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冬时。”

○圣人

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礼别名记》曰:“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

圣人未没时,宁知其圣乎?曰知之。《论语》曰:“太宰问子贡曰:‘夫子圣者欤?’孔子曰:‘太宰知我乎?’”圣人亦自知圣乎?曰:知之。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何以知帝、王圣人也?《易》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又曰:“圣人之作易也。”又曰:“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没,黄帝、尧、舜氏作。”文俱言作,明皆圣人也。《论语》曰:“圣乎尧舜,其由病诸。”

何以言禹、汤圣人?《论语》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预焉。”与舜比方巍巍,知禹、汤圣人。《春秋传》曰:“汤以盛德,故放桀。”

何以言文王、武王、周公皆圣人?《诗》曰:“文王受命。”非圣不能受命。《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汤武与文王比方。《孝经》曰:“则周公其人也。”下言“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何以言皋陶圣人也?以《自篇》曰:“若稽古皋陶”。圣人而能为舜陈道。“朕言惠可底行。”又:“旁施象刑,维明”。

又圣人皆有表异,《传》曰:“伏羲禄、衡连珠、唯大目、鼻龙伏,作《易》八卦以应枢。黄帝颜,得天匡阳,上法中宿,取象文昌。颛顼戴午,是谓清明,发节移度,盖象招摇。帝喾骈齿,上法月参,康度成纪,取理阴阳。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历象日月、璇玑玉衡。舜重瞳子,是谓玄景,上应摄提,以象三光。”

《礼》曰:“禹耳三漏,是谓大通,兴利除害,决河疏江。皋陶马喙,是谓至诚,决狱明白,察于人情。汤臂三肘,是谓柳翼,攘去不义,万民咸息。文王四乳,是谓至仁,天下所归,百姓所亲。武王望羊,是谓摄扬,盱目陈兵,天下富昌。周公背偻,是谓强俊,成就周道,辅于幼主。孔子反宇,是谓尼甫,立德泽所兴,藏元通流。”圣人所以能独见前睹,与神通精者,盖皆天所生也。

○八风

风者何谓也?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所以象八卦。

阳立于五,极于九,五九四十五日变,变以为风,阴合阳以生风。距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者,王也。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者,迎众也。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者,青芒也。四十五日景风至。景大风,阳气长养。四十五日凉风至。凉,寒也,行阴气也。四十五日昌盍风至。戒收藏也。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者,不交也,阴阳未合化也。四十五日广莫风。广莫者,大也,同阳气也。

故曰:条风至地暖,明庶风至万物产,清明风至物形乾,景风至棘造实,凉风至黍禾乾,昌盍风至生荠麦,不周风至蛰虫匿,广莫风至则万物伏。是以王者承顺之,条风至则出轻刑、解稽留,明庶风至则修封疆、埋田畴,清明风至出币帛、使诸侯,景风至则爵有德、封有功,凉风至报地德,化四乡,昌盍风至则申象刑、饰?仓,不周风至则筑宫室、修城郭,广莫风至则断大辟、行狱刑。

○商贾

商、贾何谓也?商之为言,商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贾之为言固,固有其用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行曰商,止曰贾。《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论语》曰:“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即如是,《尚书》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方言远行可知也。方言钦厥父母,欲留供养之也。

猜你喜欢
  卷七·佚名
  胡子衡齐目录·胡直
  论语纂笺卷六·詹道传
  吃饭睡觉不说话·孔子
  春秋辨义卷二十三·卓尔康
  第十章 2·辜鸿铭
  卷十三·冯复京
  卷四十三·康熙
  自序·高闶
  卷四十·魏了翁
  卷五·季本
  卷十五·姜炳璋
  不苟论第四 贵当·吕不韦
  墨子卷七·墨子
  楞伽宗考·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风雨像生货郎旦·臧懋循

    风雨像生货郎旦杂剧(元)无名氏撰●风雨像生货郎旦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抛家失业李彦和 正名 风雨像生货郎旦第一折〔外旦扮张玉娥上云〕妾身长安京兆府人

  • 监湖遗老诗序·贺铸

    监湖遗老诗序监湖遗老诗凡四百七十二篇其五字八句诗锻炼出入古今为集中第一其余大抵名家作也予少读唐实录与会稽石刻见贺季真弃官本末方开元天宝之间天下号无事文学士见贵重季真出入禁省冠道山友储副极当世华宠然一旦

  • 卷三十四·本纪第三十四·脱脱

        孝宗二   三年春正月甲辰,诏廷尉大理官毋以狱情白宰执,探刺旨意为轻重。庚戌,置三省户房国用司。初,以国用匮乏,罢江州屯驻军马,至是复留之。癸亥,罢铜钱过江之禁。裁定利州西路诸军额。   二月壬申,诏国

  • 卷九十七·志第六十四·柯劭忞

      ○舆服三   △崇天卤簿外仗 仪卫 中道   顿递队:象六,饰以金装莲座,香宝鞍詹辔秋勒,牦牛尾拂,跋尘,铰具。导者六人,驭者南越军六人,皆弓花角唐帽,绯絁销金□衫,镀金束带,乌靴,横列而前行。次驼鼓九,饰以镀金铰具,辔饰罽

  • 卷四百五十七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辛卯,三省言:「吏部奏,供備庫副使趙思復乞以磨勘轉西京左藏庫副使一官,回授男三班差使希元轉借職。」詔:「思復為是趙普之後,特許回授,餘人毋得引例。」   起居郎、權中書舍人孫升

  • 东汉会要卷三十五·徐天麟

    刑法上法令甲令【皇后纪序】令丙【章纪注云令丙为篇之次也前书音义曰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初光武长扵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宻还汉世之轻法【循吏序】建武中桓谭上疏曰今法

  • 卷之四十三·佚名

    洪武二年六月癸亥朔○甲子赐国子生夏衣○置天平千户所时隘丁寨土酋覃顺归降遂置千户所以顺为千户○置平阳卫○宁州父老诣大将军徐达降达遣指挥吴宏往抚谕之并招徕邠州等处○乙丑以元分省参政崔文耀署平滦府事文耀先守

  • 清波杂志卷四·周煇

    宋 周煇 撰借书一欷还书一欷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书非天降地出必因人得之得而秘之自示不广人亦岂肯以未见者相假唐杜暹家书末自题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鬻为不孝可也借为不孝过矣然煇手抄书

  • 卷二十五·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五盛事  【庆得 皇元孙一】【臣】等钦惟我国家累洽重光天庥滋至皇上缉熙凝命纯嘏尔常御极以来孜孜夙夜凡所以仰承昊眷和恒兆民德威之所绥怀声教

  • 一二八、齐湣王在位十八年非四十年其元年为周赧王十五年非周显王四十六年辨·钱穆

    《六国年表》齐湣王元年,为周显王四十六年,今按其时威王犹未死,后四年而威王卒,子宣王立。十九年卒,为周赧王之十四年。翌年湣王称元,则赧王之十五年也。《纪年》于今王二十年称齐王,以宣王亦未卒,尚无谥,故《纪年》惟有威王,无

  • 卷四十五(昭九年,尽十二年)·孔颖达

    【经】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以事往,非行会礼。)[疏]注“以事”“会礼”。○正义曰:此与宣十五年”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其事同也。楚子在彼,鲁敬大国,自往会之,非楚子召使会,自以小国事大国之礼往。许迁于夷。(许畏郑,欲迁,故

  • 华工学校讲义·蔡元培

    (第一章 德育三十篇)(合群)吾人在此讲堂,有四壁以障风尘;有案有椅,可以坐而作书。壁者,积砖而成;案与椅,则积板而成者也。使其散而为各各之砖与板,则不能有壁与案与椅之作用。又吾人皆有衣服以御寒。衣服者,积绵缕或纤毛而成者也

  • 卷四十三·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四十三    元 郑玉 撰哀公 公名蒋定公之子敬王二十八年即位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报柏举也里而裁广丈高倍夫屯昼夜九日如子西之素蔡人男女以辨使

  • 致海潮音社书·太虚

    今已至巴黎二日矣。中国留学生团体,东方文化学会、大学院,纷请讲演;约留一月,再至柏林或伦敦也。太虚白。九月十五日。(见海刊九卷九期)

  •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金刚智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思惟观察愍念未来诸众生故。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乃至我今同说。即说大明曰。娜么飒哆南(去音下同一)三藐三勃陀(去

  • 蒙梭罗夫人·大仲马

    16世纪时出入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宫廷的都是一些贵族剑客或勇士,其中既有依附于国王的,也有不依附国王而忠于安茹公爵的,两派势成水火,闹得不可开交。比西是安茹派的第一勇士,他被国王派的剑客击伤后,为一个绝色美女所救。这

  • 子平真诠·沈孝瞻

    《子平真诠》是中国传统命理学著作,为清代乾隆进士沈孝瞻先生所著,全书共四十八章,现据考为明代《耕寸集》命理笔记。《子平真诠》是传统子平命理学“前三本”(子平真诠,渊海子平,三命通会)中分量最少,但是理论最为精辟,论述最

  • 诗本音·顾炎武

    十卷。《音学五书》之二,清顾炎武撰。是书以《毛诗》之音为主,他书为辅,考定《毛诗》音韵。《四库全书提要》云:“其书主陈第 ‘诗无叶韵’之说,不与吴棫《补》音争,而亦全不用棫之例。但即本经所用之音互相参考,证以他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