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知圣篇

《知圣篇》是廖平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分正、续二编,正编初稿成于光绪十四年(1888),改定于光绪二十七年,光绪三十年(1904)由绥定府中学堂刻成;续编则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正编合编,先后收入《四益馆丛书》和《六译馆丛书》。《知圣篇》成书于廖平经学思想转向今文立场的“二变”时期,历经十年才修订付梓,在其思想已趋成熟的“四变”时期仍有补充完善,可见此书在廖平经学中的特殊地位。

《知圣篇》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知圣篇
(3)知圣续篇

猜你喜欢
  孝经注疏·邢昺
  孟子注疏·孙奭
  呻吟语·吕坤
  尚书集传或问·陈大猷
  渔樵问对·邵雍
  厚黑学·李宗吾
  鬻子注·逄行珪
  戒子通录·刘清之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朱元璋
  尚书古文疏证·阎若璩
  势胜学·薛居正
  明心宝鉴·范立本
  孟子集疏·蔡模
  经学通论·皮锡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七 黄泽【字敬仲侯官人】 九日登凤丘山 秋气何凄清登高豁怀抱采菊簪白头轻风落乌帽故人隔层霄情深寡音耗欲往从之游翅短无由到林幽草青青川渺沙

  • 第四纲 章法·刘坡公

    学诗百法之二二 起笔突兀法 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随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意自见。陪起者,先借他物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反起者,不说题之正面而先从题

  •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六十九·宋濂

        张起岩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当金之季,张荣据有章丘、邹平、济阳、长山、辛市、蒲台、新城、淄州之地,岁丙戌,归于太祖,始终能效忠节,迪与其

  • 第六十五回 窦太主好淫甘屈膝 公孙弘变节善承颜·蔡东藩

      却说司马相如,因病家居,只为了长门宫中,赠金买赋,不得已力疾成文,交与来使带回。这赋叫做《长门赋》,乃是皇后被废,尚思复位,欲借那文人笔墨,感悟主心,所以不惜千金,购求一赋。皇后为谁?就是窦太主女陈阿娇。陈后不得生男,又

  •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志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八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兵三。看守军。○典 库: 将校二杂职将校二军人五。卤簿都监: 将校二散职将相二军人四。征袍库: 将校二军人五。仁恩馆: 将校二。龙门仓: 将

  • 钱唐传·张廷玉

    钱唐,字惟明,象山人。他博学敦行。洪武元年(1368),举明经。对策甚合圣旨,被特授予刑部尚书。二年诏令孔庙的春秋释奠,只在曲阜举行,天下就不必通祀。钱唐进宫上疏曰“:孔子垂教万世,天下共尊其教,所以,天下应该通祀孔子,根本之礼

  • 第十四章 两广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李宗仁

    一黄绍竑,字季宽,容县山嘴村人。生于书香之家,天资敏慧,为人干练,并富冒险精神。他原是我的陆小同学,他是第四期,低我一班。辛亥革命时,他随学生军北上到南京。嗣后在武昌进第二陆军预备学校,毕业后,又入保定军官学校。

  • 卷十 说命下第十四·孔颖达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学先王之道。甘盘,殷贤臣有道德者。○台音怡。[疏]“王曰”至“甘盘”○正义曰:“旧学于甘盘”谓为王子时也。《君奭》篇周公仰陈殷之贤臣云:“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然则甘盘于高宗之时

  • 孟子纂笺卷六·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滕文公下凡十章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王去声】陈代孟子弟子也小谓小节也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枉尺直寻犹屈已一见诸侯而可以致王霸所屈者小所伸

  • 卷三十·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录巻三十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离娄上离娄之明章总旨 张彦陵曰别处论政多重心此章独重法以当时诸侯蔑视井田学校等法故也 附顾麟士曰按达説全章知乎分上论为

  • 答熊子真書·欧阳竟无

    子真來函,三性之說,將依、圓析成一片說去,一方是恆常,一方是生滅,反求諸心,無論如何,總覺其不可通。非敢有立異之私也,亦求其安于心而已雲雲。此依凡夫妄心,而批評神聖立教。不得已之悲,而不能已之于言。 聖教既于《般若》談二

  • 贺俞交通部长电·太虚

    南京交通部俞部长勋鉴:复员伊始,邸报传来,先生荣长交通,得人有庆!将见羊肠西转,能回九折之溪;牛尾东来,定鉴五丁之路!舟车所至,声气咸通,化荆棘为康衢,涉巨川有攸济。祥和在望,毋任贺忱!太虚叩径。(见海刊二十七卷八期)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澄观

    第五依现相。疏文分四。一总明大意。二显相不同。三别明放光。四料拣同异。今初。应有四句。一者随相。二者无相。三者无相不碍相。四者相即无相。法性寂寥。即第二句。无相之相。即三四句。下别明中有初一句。故应莫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六·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元都燕。起世祖。至顺帝。凡八主。□十□年。世祖世祖讳忽必烈。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睿宗第四子。庚申即位。改元中统元年。大赦。普度僧尼。十二月以梵僧八念思八为帝师。授

  • 玄珠心镜注·佚名

    长孙滋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序称唐时仙女崔少玄留一诗一章,王损之章句,题名为《玄珠心镜》,长孙滋注。《玄珠心镜》含《守一诗》和《守一宝章》两部分,述守一之道。《崇文总目》、《通志》皆著录为唐女子崔少玄撰。注

  • 梵志阿颰经·佚名

    具名佛开解梵志阿颰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长阿含阿摩昼经同本。

  • 佛说阿难分别经·佚名

    佛说阿难分别经,一卷,秦法坚译。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