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说命下第十四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学先王之道。甘盘,殷贤臣有道德者。○台音怡。

[疏]“王曰”至“甘盘”○正义曰:“旧学于甘盘”谓为王子时也。《君奭》篇周公仰陈殷之贤臣云:“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然则甘盘于高宗之时有大功也。上篇高宗免丧不言,即求傅说,似得说时无贤臣矣。盖甘盘于小乙之世以为大臣,小乙将崩,受遗辅政,高宗之初得有大功。及高宗免丧,甘盘已死,故《君奭》传曰:“高宗即位,甘盘佐之,后有傅说。”是言傅说之前有甘盘也。但下句言“既乃遯于荒野”,是学讫乃遁,非即位之初从甘盘学也。

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既学而中废业,遁居田野。河,洲也。其父欲使高宗知民之艰苦,故使居民间。○遁,徒顿反。

[疏]传“既学”至“民间”○正义曰:“河”是水名,水不可居,而云“入宅于河”,知在河之洲也。《释水》云:“水中可居者曰洲。”初遁田野,后入河洲,言其徙居无常也。《无逸》云:“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言“其父欲使高宗知民之艰苦,故使居民间”也。于时盖未为太子,殷道虽质,不可既为太子,更得与民杂居。

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自河往居亳,与今其终,故遂无显明之德。尔惟训于朕志,言汝当教训于我,使我志通达。若作酒醴,尔惟麹糵;酒醴须麹糵以成,亦言我须汝以成。○麹,起六反。糵,鱼列反。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羹音庚,一音衡。盐,余廉反。梅亦作楳。醋,七故反。和如字,又胡卧反。尔交脩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交,非一之义。迈,行也。言我能行汝教。

[疏]传“交非”至“汝教”○正义曰:“尔交脩予”,令其交更脩治己也。故以“交”为“非一之义”,言交互教之,非一事之义。“迈,行”,《释诂》文。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王者求多闻以立事,学于古训,乃有所得。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事不法古训而以能长世,非说所闻。言无是道。惟学逊志,务时敏,厥脩乃来。学以顺志,务是敏疾,其德之脩乃来。

[疏]“惟学”至“乃来”○正义曰:人志本欲求善,欲学顺人本志,学能务是敏疾,则其德之脩乃自来。言务之既疾,则德自来归己也。

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信怀此学志,则道积于其身。惟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脩罔觉。敩,教也。教然后知所困,是学之半。终始常念学,则其德之脩,无能自觉。○敩,户孝反。

[疏]“惟敩”至“罔觉”○正义曰:教人然后知困,知困必将自强,惟教人乃是学之半,言其功半于学也。于学之法,念终念始,常在于学,则其德之脩渐渐进益,无能自学其进。言日有所益,不能自知也。

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愆,过也。视先王成法,其长无过,其惟学乎p愆,起虔反。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言王能志学,说亦用能敬承王志,广招俊乂,使列众官。○俊,本又作畯。

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风,教也。使天下皆仰我德,是汝教。○仰如字,徐五亮反。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手足具,乃成人。有良臣,乃成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保衡,伊尹也。作,起。正,长也。言先世长官之臣。○长,丁丈反,下同。

[疏]传“保衡”至“之臣”○正义曰:保衡、阿衡俱伊尹也。《君奭》传曰:“伊尹为保衡,言天下所取安所取平也。”郑笺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汤所依倚而取平也,故以为官名。”又云:“太甲时曰保衡。”郑不见古文《太甲》云“不惠于阿衡”,故此为解,孔所不用。计此阿衡、保衡非常人之官名,盖当时特以此名号伊尹也。“作”训为起,言起而助汤也。“正,长”,《释诂》文。

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言伊尹不能使其君如尧舜,则耻之,若见挞于市,故成其能。○俾,必尔反。挞,他达反。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伊尹见一夫不得其所,则以为己罪。佑我烈祖,格于皇天。言以此道左右成汤,功至大天,无能及者。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汝庶几明安我事,则与伊尹同美。○阿,乌何反。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言君须贤治,贤须君食。○治,直吏反。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能继汝君于先王,长安民,则汝亦有保衡之功。○辟,必亦反。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对,答也。答受美命而称扬之。

猜你喜欢
  脚氣集全文·车若水
  榕村语录卷十四·李光地
  大学衍义卷三十·真德秀
  论语通卷八·胡炳文
  论语集编卷五·真德秀
  卷三十六·卫湜
  卷十六·钱时
  卷二十九·毛奇龄
  卷六十八·山井鼎
  风雨·佚名
  原序·胡广
  卷五·毛应龙
  卷四百三十四·佚名
  佛地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建立人间的永久和平·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自道·唐圭璋

      自道字吉甫,号兰室。金华人,徙居新建。弟兄六人:自適、自道、自逢、自迪、自述、自逊,皆世其父学。   点绛唇   山雨初晴,馀寒犹在东风软。满庭苔藓。青子无人见。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难消遣。流莺声啭。坐看芭蕉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佚名

    第二十一齣 主僕相逢【金蕉叶】〔生上〕奈何奈何。我娇妻在宫中怎么。想前生寃家债多。致今生无福消他。无双何意入唐朝。仙客难寻续命胶。安得押衙重在世。皇宣套写赚多娇。小生自那日赶上京来。指望与丽容近船一见

  • 第四折·武汉臣

    (正末领祗候张千排衙上)(张千幺喝科,云)左右伺候,大人坐堂,要问事哩。(正末云)今夜灯烛荧煌,如同白日,正好问这桩公事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透襟怀一阵冷风吹,则他这闭长空暮云都退。显出那碧澄澄天气爽,明皎皎月光

  • 陵阳集巻二·韩驹

    宋 韩驹 撰古诗题梅兰图二首寒梅在空谷本自凌氷霜托根傲众木开花陋羣芳遥风递清气迥水涵孤光美实初可口采掇升岩廊念尔如傅说和羮初见尝不须羡幽兰深林自吹香幽兰不可见罗生杂榛菅微风一披拂余香被空山凢卉与春竞念

  • 御选金诗卷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七七言律诗六元好问咏懐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逺客生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帝城【史院夜直作】帝城西下望孤云半废晨昬媿

  • 原序·乐雷发

    雪矶丛稿原序仆非能诗者而亦好作诗蚤游诸老之门或谓可与言诗比岁渝江罗季海西湖胡雪江间亦采而刋之然传録失真甚则杂以他人之作以鱼目而混骊珠仆得盗名之讥矣其可乎前岁归自京师继罹忧患盖不复言诗也尝得李抑抄书必欲

  • 卷四百八十八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起哲宗紹聖四年五月辛未盡其月   五月辛未,中書舍人蹇序辰言:「吏房送到吴居厚除權戶部尚書詞頭,詔令臣命詞行下。按居厚頃於元豐間被知先帝,自朝散郎除天章閣待制,充京東路都轉運使,先帝親為褒詔,稱居厚『將命一道,不

  • 第三十九回 作女诫遗编示范 拒羌虏增灶称奇·蔡东藩

      却说永初四年九月,邓太后母新野君患疾,新野君见前文。太后亲往省母,连日留侍,未见还宫,三公上表固请,方才返驾。安帝此时已十有七岁,何不共请还政?既而新野君病剧,再去送终临丧,极尽悲哀,棺殓时给用长公主赤线,特赠东园秘器,

  • 卷一百九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春正月壬子朔 上御 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癸丑时天下布政司按察司各府州县及土官衙门官吏来朝六部都察院及六科给事中交奏其职业有废惰者请付法司正其罪 上皆不问赐敕谕之曰朕承 天命统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杨士奇

    宣德二年春正月庚寅朔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正朝受贺文武群臣命妇朝 皇太后 皇后○晓刻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尾迹有光起正南云中东南行至云中○辛卯敕谕文武群臣曰朕祗承 天命统御天下亦惟文武群臣相与协恭用臻至理夫所治

  • 第43章 决心不守法·冯玉祥

    在重庆开十中全会,有许多人议论纷纷地说国家、党务、政治弄得如此的坏,全是不守法的结果。说来说去,给蒋介石知道了。蒋在纪念周上对大家说:“有人说我们要守法云云,我觉得有应当说明的必要。我们是革命党,我们要守法,

  • 卷十三、三藩起事及孙延龄·黄鸿寿

    圣祖康熙元年,夏五月,叙平滇功,进封吴三桂亲王。初,世祖定鼎,东南时有不靖,因命定南王孔有德循广西,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循广东,平南王吴三桂循四川及云南。及南方略定,命诸王各帅所部绿旗兵,留镇地方。时有德已死,无子,爵

  • 提要·任启运

    【臣】等谨案宫室考二卷国朝任啓运撰啓运有周易洗心已着録是书于李如圭释宫之外别为类次曰门曰观曰朝曰庙曰寝曰塾曰宁曰等威曰名物曰门大小广狭曰明堂曰方明曰辟雍考据颇为详核惟谓房东为东厢西为西厢北墉东墉西墉南

  • 读书斋偶存稿·叶方蔼

    四卷。清叶方蔼撰。叶方蔼,字干吉,号讱庵。昆山 (今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 (1659)进士,官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卒谥文敏。叶方蔼得官入朝后,就因文章得到顺治皇帝的赏识。其授学士述怀诗所云:“敢道齐贤留

  • 玉交枝·张恨水

    《玉交枝》,连载于上海《新闻报》副刊《新园林》,1948,11/21--1949,5/25(上部为作者所写。因病,下部由左笑鸿整理续写) 。上海远东出版社初版单行本。讲述了地主蔡为经及其佃户王好德之间的纠葛。王好德本欠蔡为经的地租,在

  • 乾道稿淳熈稿章泉稿·赵蕃

    诗别集。宋赵蕃著。南宋乾道、淳熙间曾刊其诗,十册,赵汝腾为之序(见方回《桐江集》卷四《跋赵章泉诗》)。然世久不传。《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旧题厘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

  • 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向妙吉祥菩萨说西方无量寿之陀罗尼,能增寿命,得大利益。

  •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道乐

    清道乐说,德晋记录。卷首收序、行由;卷一收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住四川遵义府南隅里玉泉寺语录、住重庆府华严禅寺语录;卷二收小参、机缘、拈颂;卷三收单颂、杂著、印偈、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