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师说

三卷。元赵汸编。此书是由赵汸记录整理的黄泽论《春秋》之语录。赵汸曾师从黄泽,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后复往留住二年,得黄泽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此书行文称“泽谓”,概是黄泽之作,故题曰“师说”。元代《春秋》学,以黄泽和赵汸最有成就。据赵汸《黄楚望先生行状》载黄泽说《春秋》之书,有《元年春王正月辨》、《笔削本旨》、《诸侯取女立子通考》、《鲁隐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禘祫考》、《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作丘甲辨》、《春秋指要》。赵汸本黄泽之意,以类分为十一篇,其门人金居敬又集黄泽《思古十吟》与吴澄之序及赵汸《黄楚望先生行状》附录于后。据赵汸所云,黄泽论《春秋》学以《左传》和杜预《集解》为主。黄泽《春秋》学之着作已不可考,其说则赖此书以行。其论《春秋》述作本旨云:“《春秋》如正例变例之实,此是泽破近代诸儒《春秋》不用例之说。三传皆用例,虽未必尽合圣人,然不中不远。”其论鲁史策书遗法云:“鲁史《春秋》有例,夫子《春秋》无例,非无例也,以义为例,隐而不彰也。……《春秋》凡例本周公之遗法……说《春秋》必须兼考史家记载之法,不可专据经文也。”其论三传得失云:“孔子作《春秋》以授史官及高第,在史官者则丘明作《传》:在高第者则一再传而为公羊高、穀梁赤。在史官者则得实之情实而义理间有讹;在高第者则不见事实而往往以意臆度,若其义理则间有可观,而事则多讹矣。酌而论之,则事实而理讹,后人犹有所依据以求经旨,是经本无所损也;事讹而义理间有可观,则虽说得大公至正,于经实少所益,是经虽存而实亡也,况未必大公正正乎。使非《左氏》事实尚存,则《春秋》不可晓关。”其论《左传》之文体云:“《左氏》乃是春秋时文字(指文体),或以为成国时文字者(按,朱熹有此说),非也。今考其文自成一家,真春秋时文字。战国文字粗豪,贾谊、司马迁尚有余习,而《公羊》、《穀梁》则正是战国文字耳。《左氏》固是后出,然文字丰润,颇带华艳,汉初亦所不尚。至刘歆始好之,其列于学官最后,太抵其文字近《礼记》而最繁富者。”现存元至正二十四年休宁商山义塾刻、明弘治六年高忠重修本、元刻本、明初刻本、明正德汪克锡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春秋师说》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春秋师説卷上
(3)春秋师说卷中
(4)春秋师说卷下
(5)附录上
(6)附录下

猜你喜欢
  礼记·戴圣
  尚书·佚名
  春秋繁露·董仲舒
  诗集传·朱熹
  孟子字义疏证·戴震
  黄书·王夫之
  岩幽栖事·陈继儒
  四书经疑贯通·王充耘
  孟子师说·黄宗羲
  论语孟子集注考证·金履祥
  论语点睛·智旭
  经学通论·皮锡瑞
  说儒·胡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59 ·佚名

    叶适 李处士挽诗 忆吟诗句与君儿,曾说高宗涕自挥。 两地兵休重富乐,百年家活共轻肥。 多留萤火明书案,闲看鱼蓑傍钓矶。 身内已无尘土僻,霜阡雪坞送将归。 叶适 梁父吟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

  • 香溪集补钞·吴之振

    范浚读长门赋阿娇负恃颜姝好,那知汉帝恩难保。一朝秋水落芙蕖,几岁长门闭春草。自怜身世等前鱼,旧宠全移卫子夫。独夜不眠香草枕,东厢斜月上金铺。晓惊永巷车音近,失喜疑君枉瑶轸。临风望幸立多时,却是轻雷声隐隐。年年织女

  •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五韦应物聼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聼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前声後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须臾风暖朝日暾

  • ●卷一百二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十一。   起建炎三年二月三日壬子,尽十一日庚申。   维扬巡幸记曰:建炎戊申冬自郓濮相继陷破之後金人横行山东加以李成诸寇乘乱为孽不可悉数是时黄潜善滥秉大政汪伯彦谬居枢管裁处无术探谍不明未尝得

  • 东都事略卷二十·王称

    列传三  慕容延钊字化龙太原人也父章开州刺史延钊少以勇敢闻汉髙祖之起也周太祖爲其佐命以延钊帐下世宗即位领溪州刺史髙平之战以功迁团练使拜睦州防御使从世宗征淮南爲殿前都虞候与宋延渥大破其军淮南平迁殿前副

  • ●卷十二·陈康祺

    ◎任象元之学行吴江诸生任德成象元,笃于儒行,奉朱子白鹿洞规,因集明以前先正格言与洞规相发明者为一书,曰《洞规大义》。居乡勤施济,置社仓,创义塾;岁饥,煮粥食饿者,乡人德之。一夕步于庭,有偷儿方逾垣下,见象元惊欲窜走。徐语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佚名

    万历五年五月戊子朔命御史郭庄巡视京营○庚寅录辽东大兴堡斩获功官军宿得举等升赏如例○壬辰以宁夏西路协守署都指挥佥事刘济充本镇北路参将○改副总兵管分守宣府参将贾国忠充协守本镇副总兵○以辽东守备王盛宗为镇武

  • ◎内务部·费行简

    内务兼有前清吏、户、工、民四部之权,事务繁赜,冠于各部。总务厅外有民治、职方、警政、土木、礼俗、卫生公司。每司分设四科或五科,主事多至九十人。朱启钤任部事时,锐意市政,土木司公务旁午,司官无一非总长之戚友,以有调查

  •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吕思勉

    论起清代的社会来,确乎和往古不同。因为他是遭遇着旷古未有的变局的。这旷古未有的变局,实在当十六世纪之初——欧人东略——已开其端。但是中国人,却迟到十八世纪的中叶——五口通商——方才感觉到。自此以前,除少数——

  • 惜时第五十三·佚名

    夫停灯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何者?火则时时灭,山亦时时移矣,天回日转,其谢如矢,騕褭迅足,神马弗能追也。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昔之君子,欲行仁义于天下,则与时

  • 春秋亿卷一·徐学谟

    明 徐学谟 撰隠公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纪鲁之元也何以纪鲁之元也春秋鲁史也纪元当先鲁焉书春王正月王谓周之共主也而谷梁以为始受命之文王非也鲁史而冠以春王正月公羊之所谓大一统也正月者周以建子之月为春也胡氏曰以

  • 卷四十五·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四十五杂记下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此言父丧未竟而遭母丧除服之礼也没犹终也为子者有父之丧如在小祥之後大祥之前而母死

  • 诸天叹品第十七·佚名

    于是普首童真白世尊曰:唯愿如来建立是法。使于末后五浊之世。流布天下在阎浮利。斯等则为被大德铠。以三品事致耳闻之。若族姓子族姓女。设使兴立魔因缘者,不随其教。魔及官属不得其便。以能受此经典要者,不退不转至于无

  • 卷四十(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六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四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於如来不思议不共佛法。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如来成就十八不共佛法。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於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

  • 评同治新政考·太虚

    ──三十年六月在缙云山作──王德昭先生的同治新政考,是于中国现代史的一种有力的提示。论当时的新政运动者不成功的原因云:中兴诸臣之震惊于中国国力的疲弱,并不限于军事一端,他们的确看到了中国政治上的许多弱点,但不幸

  • 周髀算经·佚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也是一部宝贵的天文著作。著者不详。全书分上、下两卷。约成书于西汉末东汉初不晚于公元前1世纪。现传本经后汉赵君卿、北朝甄鸾、唐李淳风等许多数学家注释。书中载有周人用测影日表在周

  • 南宋院画录·厉鹗

    国画史著作。八卷。清厉鹗撰。此南宋院画系指南宋御前画院之画。按南宋自从与金和议之后,于临安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乃仿宣和之故事,置御前画院,以侍候品玩。其所作之画亦即简称“院画”。当时如李唐、刘松年、马远

  • 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大意菩萨问修菩萨行者,于五欲境,作何方便取而不着,虽复常行,无所障碍?佛答以于诸佛所深种善根,名为善巧方便,即得诸佛共所建立。所谓行少分施,起增上心,回向一切。一香一华,一灯一衣,乃至园林饮食,皆为众生普